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
自由资本主义的
生产关系。它也是建立在
生产资料私有、剥削劳动者和阶级对抗之上的,但是,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一种进步的
经济成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现代化的
生产技术和
科学知识,组织了社会化的生产,同当时数量上占优势的地主经济和
个体经济比较起来,有高得多的
劳动生产率。它的发展,对于提高社会
生产力,促进
生产社会化和国家现代化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同时,民族资本是在外国资本和
官僚资本的压抑下力求生存和发展的,它的发展,与当时中国人民要求经济独立和政治民主的愿望基本上是一致的。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了
资本主义萌芽和少量的
工场手工业。但是,前述含义的民族资本,是在19世纪70年代,由于外国
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封建经济的某些破坏,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开始的。主要出现于
缫丝、棉纺、煤矿、船舶修造等业,到1894年,
投资额不过700余万元。
甲午战争失败后,国人呼吁“设厂自救”、抵制
洋货、收回利权的活动蓬勃兴起,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推动下,民族资本获得了初步发展。仍以纺织、面粉、火柴等
轻工业为主,电力和
内河航运也有发展,并有民办铁路和银行出现。1895~1913年约20年间投资不下 1.5亿元。同时,工场手工业也有较快发展,到1913年,登记的工场手工业和作坊有1.5万余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方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及受到当时金
贵银贱和
工业品价格陡升的影响,
民族工业利润优厚,资本家称之为“黄金时代”。1914~1919年间工
矿业投资约有 1亿元,
棉纺织等业繁荣直到1922年。这期间航运业仍有发展,而民办铁路则被政府强行收去,并被外国借款所控制。同时,民族工业的发展引起商业的某些变化,原来专营洋货的商号兼营国货,并出现专营国货的商业;原来封建性的商业也逐渐向
资本主义商业转化。
民族资本虽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比之具有
垄断性的外国在华资本则瞠乎其后。最有发展的华商
棉纺织业亦难与日、英在华纱厂竞争。随着
中国社会殖民地化加深,在20世纪20年代,民族工业一度出现萧条,30年代前期更陷入严重的危机,一时停歇改组之风弥漫,不少企业被外国资本和
官僚资本所吞并、拍卖和接管。不过这期间也有酸碱、橡胶、制药和多种日用品新工业出现,并有向内地发展的趋势。随着电力的普及,一些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过渡。交通方面开始出现
汽车运输。1936年以后,民族资本恢复活跃,发展到高峰,估计工矿
交通运输业的
资产净值在13亿元左右。民族资本的商业投资
远大于工业,金融业也有畸形发展之势。
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中,原来集中在
沿海城市的民族工业遭到日本帝国主义毁灭性的摧残。在国民党政府统治的后方,民族工业一度发展,但1942年以后即陷于停滞。战后,在美国商品充斥市场和官僚资本的压力下,民族资本工业陷于破产的境地。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不仅金融业和商业,
工业资本也被卷入投机洪流。
在民族工业产生时期,地主和官僚的投资占一半左右,买办投资亦占颇大比重。但在20世纪以后,就主要是商人投资了。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在爱国主义的思潮下,有不少
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志之士在艰难中集资创办新式企业。民族资本受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限制和压迫,同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民族资本在发展中也出现集中现象,形成像申新、永安、
裕大华、
大中华等集团,后期它们也向多种投资和金融业发展。但它们一般还不具有垄断地位,在本业中也受外国资本的压抑。全面看,民族资本的企业仍是规模狭小,生产分散,技术设备落后的。据1949年以后的调查,雇工在10 人以上的工厂中,雇工 100人以上的厂只占5.5%,60%的厂仍属工场手工业性质。民族资本的工业主要是轻工业,以纺织、食品为主;1949年统计,它的
总产值中
消费资料占 81.5%,
生产资料仅占18.5%。它缺乏自己的
重工业基础,也没有原料基地,这就造成了它们在技术、设备、原材料上以及在
资金融通和产品运输上对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依赖。这都反映了民族资本先天的软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