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一档汇集了历史题材剧情类纪录片的日播栏目,于2002年首播。
简介:购买方除了央视科教频道是面向全国观众的以外,青海、北京、云南、四川、广东、湖南经视、长沙、深圳等十几家电视台均是
地面频道,地面频道在引进时以成片播出居多。《档案》的前身是东方电视台在1998年创办的周播栏目《
星期五档案》,2002年SMG纪实频道开播后,《星期五档案》挪至该频道播出,并更名为《档案》。自2002年创办之日起,《档案》就一直坚持记录历史、普及历史、保存历史真实影像资料的方向,节目的主要特点是在历史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真实的基础上,构建悬念、故事,强调情节、节奏,并以情景再现的手法突出纪录片的可看性。在上海地区,《档案》的平均收视率位列SMG
纪实频道第一或第二。2005年开始,《档案》开始尝试制作系列节目。是年正值中国电影百年诞辰,《档案》推出了第一个系列节目——20集的《老电影,老上海》,并通过SMG旗下的五岸传播进行推广,最终该系列在播映权销售、
衍生产品开发方面均有突破。随后,《档案》又推出了以
中国近代商业先驱为主角的52集系列片《
百年商海》。在制作完成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百年商海》的销售收入已经收回了其投资成本的60%至70%,节目的播映权销售至中央电视台以及十几家省级电视台,节目同名书籍和音像产品也都推向了市场。2006年下半年,《档案》开始走剧情纪录片的道路,在节目中尝试一定比例的情景再现,在普及历史、追求节目档案文献价值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考虑观众的欣赏趣味。19集的《民国遗案》以其讲故事甚至是连续剧的方式让观众看到了一段珍贵、好看的历史。该系列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8%。2009年2月播出的《民国遗案》第二季平均收视率达到1.1%。《档案》制片人朱宏向记者表示,《民国遗案》系列是《档案》销售最好的节目,发行收入达到50多万元,超过了节目成本。2007年在电视剧《暗算》的带动下,谍战剧火爆荧屏。《档案》适时挑选出纪实性、档案性、揭密性和娱乐性俱佳的典型案例,制作了19集系列片《谍战揭密》。2009年在电视剧《潜伏》热播之际,《档案》整合之前的采访资源及影像资料,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制作出《潜伏背后(上、下集)》。2008年5月5日,《档案》由周播改为周一至周五播出,系列节目的制作开始变得谨慎。朱宏说,推出新的系列节目时,节目组通常会先做5集试探市场反映,如果好则会再做5集,依此操作,最终形成20集、40集的节目包。2008年、2009年播出的《刺客令》系列、《魔窟》系列、《时间的玫瑰》系列、《珍宝奇案》系列、《关东军的极密档案》、《北洋军阀》等都很有市场。此外,在运作模式上,《档案》在2008年改为周一至周五播出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全年260档节目的播出量。在完全自制、扩编招人都不现实后,栏目选择了社会定制部分节目的方式。由北京、四川等地的承制公司进行制作,《档案》支出节目制作费用,《档案》项目负责人参与公司节目的策化,并监控流程、质量,管理经费。最终节目版权是SMG享有。来自社会公司制作的节目占到《档案》每年播出量的1/3强。从最初《星期五档案》的单本剧,到2005年开始制作系列片,2006、2007年 开始尝试制作剧情类纪录片,《档案》一直不断改进节目样式,改善了历史题材类纪录片小众的局面。对于未来的发展,朱宏表示,与央视《探索发现》的大气、大历史观相比,《档案》的叙述节奏更快一些,包装更精致一些,带有海派特色。我们第一步是先把故事讲好,接下来再慢慢强调历史深度和自主见解。
栏目自开办以来一直坚持记录历史、普及历史、保存历史的真实影像资料的方向,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观众群。2005年1月起全新改版的《档案》栏目将全部播出系列历史题材纪录片,在“讲故事”中透露信息,获得全国广大观众好评。
致命武器系列:25集(航母风云、中苏争夺T62坦克往事、
驳壳枪传奇、
马克沁机枪、
王八盒子、捷克式机枪、红色利剑波波沙、
左轮手枪、
勃郎宁M1911手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