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
浙江省辖县级市,由
嘉兴市代管,位于
浙江省北部、
杭嘉湖平原腹地,居
沪、杭、
苏金三角之中。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河网密布,素有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总面积727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桐乡市辖8个镇、3个街道。市人民政府驻
梧桐街道振兴东路600号。截至2024年末,桐乡市户籍人口72.16万人。
历史沿革
桐乡市历史悠久,分布于境内的罗家角、谭家湾、新地里、新桥、张家埭、吴家墙门等数十处古文化遗址证明,在
新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就在此
繁衍生息。其中1979年发掘的石门罗家角遗址,属
马家浜文化早期类型。
周朝,市境周时名
御儿,属
越国。
春秋,为
吴越接壤争战之地。越王
勾践三年(吴王夫差二年,鲁哀公元年,前494),吴王
夫差败越于
夫椒(夫椒山,在太湖中),自御儿至今钱塘江以西皆属吴。
战国,初年,吴越战事又起。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吴王夫差二十三年,鲁哀公二十二年,前473)冬,越王勾践灭吴,市境复归越。越自勾践以下,传六世而为楚所灭,楚国尽取故吴地至浙江(钱塘江),此地遂入楚境。
秦朝,统一中国,郡县天下。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置
会稽郡,下设由拳(嘉兴)、乌程(湖州)等县,今市境属由拳县。
西汉,御儿又称语儿。
高祖五年(前202),境属楚国。六年(前201),境属荆国。十二年(前195),改荆国为吴国,今市境属吴国。景帝
前元四年(前153)以后,恢复会稽郡,境属会稽郡。
元封五年(前106),全国置十三州刺史部,境属扬州会稽郡。
东汉永建四年(129),割钱塘江以东为会稽郡,钱塘江以西为吴郡。境属吴郡。
三国吴
黄龙三年(231),由拳县野稻自生,改为禾兴。吴赤乌五年(242),避太子和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属吴郡。境隶属嘉兴。
南北朝,此后历晋、宋、齐、梁不变。陈永定(557~559)初,立
海宁郡,今市境部分地域隶属
海宁。
唐
武德七年(624),复置嘉兴县,隶属苏州。今市境属苏州嘉兴县。翌年,又废嘉兴入吴县。境隶属吴县。
贞观八年(634),复置嘉兴县,属苏州,今市境其时仍名御儿,为嘉兴县西南境。
乾符六年(879),升御儿乡为义和镇。
五代,
后梁开平初,吴越王钱镠废镇称义和市,属杭州。今市境随嘉兴隶杭州。
后晋天福三年(938),吴越王
钱元瓘析嘉兴县西南境的崇德、南津、语儿、千乘、积善、石门、募化七乡置崇德县,设县治于义和市(今崇福镇),属杭州。天福五年(940),钱元瓘于嘉兴县置秀州,为吴越国所辖十三州之一,崇德与嘉兴、海盐、华亭同为秀州属县。
北宋熙宁十年(1077),再割嘉兴县之梧桐、永新、清风、保宁、千金五乡入崇德县。
政和七年(1117),赐秀州名为嘉禾郡。崇德县隶嘉禾郡。
南宋庆元元年(1195),升
秀州为府,称嘉兴府。
嘉定元年(1208),又升嘉兴府为嘉兴军节度。崇德县仍隶属嘉兴。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嘉兴军节度为嘉兴路,置嘉兴路总管府,后属于江浙行省,下辖崇德等三县一府(华亭府)。
元贞元年(1295),升崇德县为崇德州,隶属嘉兴路。
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嘉兴路为嘉兴府、崇德州为崇德县。洪武十四年(1381),嘉兴改隶浙江布政司。从此,崇德随嘉兴隶于浙江。宣德五年(1430),巡抚、大理寺卿胡概奏析崇德东境募化、千金、保宁、清风、永新、梧桐六乡置桐乡县,设县治于梧桐乡凤鸣市(今梧桐街道)。
清朝,崇德、桐乡两县同隶属嘉兴府。康熙元年(1662),因崇德之名与清太宗皇太极年号同,故避讳称
石门县,同时改
石门镇为玉溪镇。
民国元年(1912),废嘉兴府,石门、桐乡两县属钱塘道。民国三年(1914),石门复称崇德。民国十六年(1927),废道制,两县直属浙江省政府。民国二十七年(1938),划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年至民国三十六年(1939~1947),属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后,属浙江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桐乡、崇德先后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德、桐乡两县同隶属嘉兴专区。
1970年,改嘉兴专区为嘉兴地区,桐乡县隶属嘉兴地区。
1983年,撤销嘉兴地区,分设嘉兴市、湖州市,桐乡县隶属嘉兴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桐乡市辖8个镇、3个街道。市人民政府驻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振兴东路60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桐乡市,位于浙江省北部
杭嘉湖平原,地理坐标北纬30°28′~30°47′、东经120°17′~120°39′之间。东连
嘉兴市秀洲区,南邻
海宁市,西接
杭州市临平区,北毗
湖州市德清县、
南浔区、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距上海131千米,北离苏州74千米,西邻杭州65千米,居沪、杭、苏金三角之中。东西宽约36千米,南北长约34千米,总面积72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桐乡市境为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地势低平,无一山丘,大致东南高、西北低,略向太湖倾斜,平均海拔5.3米。
气候
桐乡市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5℃。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11.0℃,出现在1977年1月31日。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41.1℃,出现在2013年8月9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回暖初日在3月24日,平均结束日在12月5日,平均初冰日出现在11月28日。年平均无霜期243.6天、雷暴日32.1天、大雾日30.6天、降雪日9.5天。
桐乡市年平均降水量1246.7毫米。1999年最多,降水量1755.6毫米;2003年最少,降水量744.4毫米。全年有两个主要雨季,第一个雨季在3~6月,其中3~4月为春雨期,降水量在108.7~370.6毫米之间,占全年降水量的18.2%;5~6月是主汛期,称为梅雨期,降水量在94.7~715.3毫米之间,占全年降水量的24.3%。第二个主要雨季是9月,称为秋雨期。年平均雨日140.7天,最多为2010年,达154天,最少为2013年,仅118天。
桐乡市年平均日照1799.4小时。其中7月、8月最多,月平均日照分别为208.5小时和206.1小时。1月、2月最少,月平均日照分别为113.0小时和107.4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308.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幅度在76%~82%之间。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高温干旱、台风、霾、连阴雨、寒潮、雷电及大风等。
水文
桐乡市境内河流属
长江流域太湖运河水系。市境河流南接海宁长安上塘河水系,北经
澜溪塘与江苏省河道贯通。
京杭大运河流经市境段长39.09千米。全市有骨干河道45条,大部分河道与运河垂直相交,呈网状分布。与运河桐乡段相连的河道主要有金牛塘、白马塘、康泾塘、长安塘、含山塘、灵安港、羔羊港、西圣埭港、长山河等。境内河道总长2264.6千米,水域面积51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7.01%,河网密度为3.11千米/平方千米。属典型的江南水网平原。
土壤
桐乡市境内土壤为江、海、湖沼沉积物,分属水稻土和潮土两类,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和经济类作物。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桐乡市境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植物资源有720种,其中孢子植物74种、种子植物646种(裸子植物25种、被子植物621种)。主要动物资源有451种,其中:脊椎动物218种、节肢动物192种、软体动物32种、其他动物9种。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桐乡市有耕地3.9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3.7%。其中:水田3.15万公顷,旱地7520公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0.7%、19.3%。
人口
截至2024年末,桐乡市户籍人口72.16万人,较上年增长0.5%,其中男性34.99万人,女性37.16万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43.46万人,乡村人口28.69万人,占比分别为60.2%和39.8%。全年出生人口4426人,出生率为6.15‰;死亡人口5068人,死亡率为7.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9‰。年末,全市流动人口61.45万人,较上年减少0.3%。符合政策生育率达100.0%,其中,一孩生育率63.04%,二孩生育率34.66%,三孩生育率2.17%。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4年,桐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47.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17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610.99亿元,增长4.9%,其中工业增加值521.88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708.95亿元,增长4.7%。三次产业结构为2.0:45.4:52.6。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87167元,按平均汇率计算折合约为26281美元。
2024年,桐乡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66.12亿元,较上年下降7.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10亿元,较上年下降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列嘉兴第一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0.12亿元,较上年下降2.0%,其中民生支出117.70亿元,较上年下降1.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4.0%。
2024年,桐乡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6.82亿元,较上年增长2.7%,其中项目投资346.01亿元,较上年增长10.4%,高于全部投资7.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完成工业投资171.75亿元,较上年增长7.6%;服务业投资313.62亿元,较上年增长0.1%。分领域看,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9.36亿元,较上年增长20.7%,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45.28亿元,较上年下降2.9%。
第一产业
2024年,桐乡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3%。其中,种植业27.53亿元,增长9.5%;林业0.77亿元,下降8.8%;牧业8.46亿元,下降12.7%;渔业7.20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3.41亿元,增长6.3%。全年生猪饲养量8.55万头,湖羊饲养量26.50万头,家禽饲养量434.66万羽。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70万亩,油菜籽播种面积2.6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3.00万亩。
第二产业
2024年,桐乡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21.88亿元,可比增长6.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8.58亿元,同比增长4.1%。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84.72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1394.77亿元,同比下降1.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471.44亿元,同比增长1.0%,产销率为99.5%,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24年,桐乡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2637.28亿元,同比下降0.6%,大中型、小微型企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498.41亿元和1138.86亿元,同比下降2.2%和增长1.6%。32个行业大类中,28个行业盈利,盈利面87.5%。利润总额超亿元行业18个,主要行业中化学纤维制造业23.38亿元,增长74.2%;专用设备制造业5.28亿元,增长45.4%。规上工业企业中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373家,较上年增加67家。其中5亿元及以上企业71家,与上年持平;10亿元及以上企业39家,较上年增加5家。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时尚制造、高技术、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1%、7.6%、16.8%和6.7%,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较快增长。
2024年,桐乡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9.39亿元,可比下降3.4%。年末共有三级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企业65家,与同期持平。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共完成产值342.14亿元,其中在外省完成产值42.81亿元;竣工产值250.92亿元;签订合同额545.53亿元,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309.08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87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016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4年,桐乡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47亿元,同比增长3.6%。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3.25亿元,同比增长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8.22亿元,同比增长2.5%。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32.45亿元,同比增长3.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4.86亿元,同比增长7.8%,异地零售额14.16亿元,同比下降8.2%。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类别看,汽车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7.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同比增长69.6%,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2.9%,石油及制品类、烟酒类分别下降1.9%和20.6%。
2024年,桐乡市实际利用外资2.68亿美元,较上年减少23.7%,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1.47亿美元,总量和占比均居嘉兴五县两区第一。从资金质量上看,签约招大引强项目22个,其中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2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4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个。
2024年,桐乡市实现进出口总额555.37亿元,同比下降4.2%,其中出口总值407.49亿元,同比下降9.7%;进口总值147.88亿元,同比增长15.2%。进出口额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29.17亿元,同比下降16.1%;机电产品进出口111.74亿元,同比下降31.7%。全年新批(含增资)境外投资项目32个,累计中方投资额5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2亿美元,均列嘉兴五县两区第一。华友印尼波马拉工业园上榜“新认定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名单,新澳、华友、振石获得浙江本土民营公司跨国“领航企业”称号。
截至2024年末,桐乡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2759.46亿元,较上年增长4.2%,比年初净增111.06亿元。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3383.38亿元,较上年增长9.8%,比年初净增302.08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0.48%,较上年增长0.16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桐乡市共有幼儿园51所,在园幼儿2.70万人,在园教师2260人;小学27所,在校学生6.31万人,专任教师3236人;普通中学32所,在校学生3.63万人,其中高中阶段在校学生1.12万人,专任教师280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0.88万人,专任教师60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各类学校比例达99.24%。义务教育阶段在读新居民子女2.53万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31.39亿元,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954元,生均教育经费27616元。
科学技术
2024年,桐乡市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8家,总量分别达747家、151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达452家。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省级研发中心7家,新认定桐乡市级研发中心48家、嘉兴市级研发中心20家。
2024年,桐乡市专利申请受理量3386项,其中发明专利受理量1068项,占比达31.5%,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专利申请授权量588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06项,占比达15.4%,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商标注册6552件,其中新增国际商标注册2件;累计注册商标总量89847件,中国驰名商标9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桐乡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量达265.8万册,全年书刊文献外借(含分馆)74万册;博物馆7个,藏品4.84万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0个,其中省级以上26个;举办各类展览621场,接待观众209.2万人次。有线电视覆盖用户29.25万户,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10.83万户,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4.92万户,其中付费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3.52万户;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实际用户10.65万户。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末,桐乡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4个,较上年增加1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个,较上年减少1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751张,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5669人,执业助理医师以上人员3579人,注册护士3149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52个。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6‰。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86万人,较上年增长2.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参保人数36.64万人,基本医疗全民参保率99.0%,较上年下降0.6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额为1950元,较上年增长2.1%。全年报销次数428.37万人次,报销医药费7.84亿元,较上年增长4.1%;受益面达90.40%,较上年提升1.37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
2024年,桐乡市新建“环浙步道”桐乡段12.33千米、各级基层体育场地设施项目33个及凤凰湖体育公园和梧桐邻里4号店等重大体育场地设施项目。基本建成“重大赛事-特色赛事-基层赛事”架构,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160场,中国美人鱼(泳池)超级联赛和全国青年蹼泳U系列赛等3项国家级赛事。2024年濮院电竞周线下活动和乌镇杯2024浙江省王者荣耀高校联赛分别在濮院时尚古镇和乌镇古镇开赛。持续开展群众体育“六联赛”“镇BA”实现全覆盖。举办青少年竞技体育比赛30场,向上输送高水平运动员56人,其中国家队1人,省队15人,嘉兴少体校40人。
社会保障
2024年,桐乡市享受优待抚恤对象中伤残保健223人,定期抚恤及补助4208人,优待优抚18089户,发放优待总金额1986万元。全年列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46人,发放低保资金3556万元;列入农村五保、城市三无供养人数223人,集中供养率达100%。年末,全市拥有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数26个,可提供床位7881张,收养人数3436人。全年募集慈善资金1.5亿元,帮扶3万人。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共发放各项救助福利资金8195.27万元。持续迭代升级“十爱连心共富‘桐’助”行动,累计救助20余万人次。
交通运输
综述
桐乡市地处浙北
杭嘉湖平原腹地,居上海、杭州、
苏州“金三角”中心,区位优势明显。
沪杭高铁、
沪杭高速公路、
申嘉湖高速公路、
320国道、
京杭大运河等贯穿全境,水陆交通体系发达。
截至2024年末,桐乡市全社会公路客运量729.11万人,较上年下降0.4%;货物周转量60.14亿吨千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28.06亿吨千米,较上年增长10.1%,水路货物周转量32.08亿吨千米,较上年下降7.4%;旅客周转量3.11亿人千米,较上年增长13.9%。
公路
截至2024年末,桐乡市境内等级公路里程1367.18千米,其中一级及以上公路259.11千米,每百平方千米等级公路密度为188.1千米。
铁路
沪杭客运专线桐乡段全长18.86千米,设高铁桐乡站,属上海铁路局嘉兴市车务段管辖。
水路
截至2020年,桐乡境内拥有航道里程273.6千米,全市现共有码头110个,泊位214个,其中500吨级以上码头52个,泊位89个,500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位居嘉兴内河港各港区及全省各区县之首。
公共交通
截至2024年末,桐乡市共有城市公交线路35路,城市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152辆,出租车245辆,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434.79万人次。
历史文化
综述
桐乡文化底蕴深厚,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等交相辉映,石门罗家角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新地里良渚文化遗址是目前已知的全国良渚文化时期最大部族墓葬群。
地名由来
“古有梧桐,凤凰来栖”。桐乡因古时遍栽梧桐树,寓意“梧桐之乡”而得名。
文物
截至2021,桐乡市共有野外不可移动文物830余处,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2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
京杭大运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2个(罗家角考古遗址公园、谭家湾考古遗址公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2处。全市共有国有文物收藏单位6家,在册文物藏品24737件套(33514单件),其中一级文物36件套,二、三级文物3332件套,文物藏品的数量、质量均居全省前列。桐乡市博物馆、茅盾纪念馆、丰子恺纪念馆、君陶艺术院、钟旭洲钱币艺术博物馆等5家国有文博场馆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为全省三级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县(市)。
非遗
截至2023年,桐乡市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6个,其中,1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桐乡蚕桑习俗)、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含山轧蚕花、
高杆船技、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2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2个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2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2名嘉兴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名录体系和传承体系。
语言
桐乡话,是一种
吴语方言,属于
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文化习俗
清明习俗:在漫长的蚕桑生产过程中,桐乡形成了独特的蚕桑文化习俗,清明轧蚕花更是融入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实践。崇敬蚕花娘娘,以敬神为由举办的各类民俗表演、蚕俗竞技活动。摇快船、打拳船、舞龙蚕等各类民俗活动。
祭祀扫墓:清明节前三后四,七日之内,家家要请“阿太”,即祭祖,然后全家出动去扫墓。
丧葬习俗:①丝绸盖面。在蚕乡,人死后,家人先得将死者床上的帐子拆除。
②讨蚕花。尸体停放一至两口后,就要放入棺材之中(如今火葬不用棺材),俗称“入棺”—入棺之前,除厂请和尚道士念经拜忏,或者渍芝太人们念佛之外,蚕乡还有一个特殊的风俗,就是“讨蚕花”。
庙会活动:“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
端午民俗:挂菖蒲、戴香包、“百粽宴”、裹粽擂台赛等活动。
婚嫁习俗:①拔蚕花。桐乡河山一带蚕农家女儿出嫁时,临上轿前,母亲要从女儿头卜拔下一朵蚕花(这朵蚕花可能是轧蚕花时从含山等庙会上请来的)并将这朵蚕花放在自家灶山上,俗称“拔蚕花”。
②撒蚕花。桐乡百桃一带蚕农家办婚事,在新娘接至新郎家门口时,新郎家人须向四周撒一些钱币和糖果,俗称“撒蚕花”(亦称撒蚕花铜钱)。
③接蚕花盆。桐乡梧桐、屠甸、濮院一带蚕农家婚嫁时,流传“接蚕花盆”的习俗。
④陪蚕花鸡。过去,桐乡崇福周边乡间蚕农家女儿出嫁时,除了陪嫁衣被、家具等生活用品之外,还要陪嫁一雄一雌两只鸡,俗称“蚕花鸡”。
⑤经蚕肚肠。桐乡河山一带蚕农家,在结婚的第二天,要举行一个“经蚕肚肠”的仪式。
通行习俗:桐乡地处江南水乡,这里河港如织,平常使用的运输通行工具主要是船,历来有“以舟代车”的习俗。
春节蚕俗:春节期间,祭拜蚕神是不可缺少的。但这次祭拜并非单独拜请蚕神,而是跟办年酒请客人一样,统一拜请。
饮食
桐乡的羊肉面是桐乡人的心头好。
桐乡人的食臭文化:臭豆腐干、臭苋菜杆、臭鲞等。
桐乡传统习俗中,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
桐乡美食“桐香十碗”,包括水乡蒸三宝、红烧大羊肉、香辣明虾煲,更有春韭炒金蝉、三珍斋酱鸭、红烧老鹅、富贵焖喜蛋、酒糟烧鲫鱼、棕香乌酒小牛肉、菊韵等。
桐乡十大名小吃有芽麦塌饼、满桃片和一口酥、油墩、冬笋鲜肉烧卖、干汁小青蟹面、姑嫂饼、金镶玉嵌、桂花年糕、阿炎羊肉面、阿能面。
桐乡十大特色菜有红烧小羊肉、红烧鱼头、东方老鲜、卤味、红烧老鹅、稻草鸭、桐乡特色煲、韭菜炒蚕蛹、富贵喜蛋、酒糟鱼。
城市象征
市树
桐乡的市树是梧桐。“古有梧桐,凤凰来栖”,桐乡因古时遍栽梧桐树,寓意“梧桐之乡”而得名。
市花
菊花与桐乡人民有着不解之缘。1999年桐乡被国家农业部门授予“中国杭白菊之乡”的誉称,当年7月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定菊花为桐乡市市花。
特色文化
桐乡市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因地势平坦,无一山丘,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与众多河道纵横交错,构成江南水乡独特的河网水系。由于长期挖河筑堤,围圩造田,叠土栽桑,形成地高甲低结构复杂的“桑基圩田”,的人工地貌。土壤宜种性广,粮、油、麻、桑、菜、芋、果、药样样皆产,历来有“百花地面”之称。
桐乡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传承区和保护地,也是目前全省桑园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县级市,蚕桑习俗已深深融入桐乡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清明轧蚕花、乌镇香市、桑基圩田等一大批由蚕而起、因蚕而庆的传统习俗和地域风貌,以及覆盖蚕农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蚕歌依旧保留至今。桐乡蚕桑丝织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按照“以文筑魂、全域布局、融合发展”的理念,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引领,以蚕桑丝织文化为媒介,打造杭嘉湖蚕桑丝织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地、民俗旅游打卡地、时尚购物目的地、学术研讨新高地、生态颐养栖息地。
风景名胜
综述
桐乡市是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市。乌镇作为国家5A级景区,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十大最美村镇”等称号。202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06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0.8亿元。
主要景点
乌镇景区
乌镇曾用名
乌墩和
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全国二十个
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乌镇是典型的
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现乌镇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
森利园
森利园是国家AAA级景区,景区面积达100余亩。景区主体以江南园林建筑为风格,由三大块构成,即老街,东园,西园。景区集旅游观光,休闲、教育、娱乐、餐饮于一体。
稻乡人家景区
稻乡人家景区,位于桐乡市洲泉镇道村村。景区面积200余亩,景区被评为桐乡市示范休闲旅游,嘉兴市市级农家乐特色点,嘉兴市市级生态农庄,嘉兴市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嘉兴市“美丽田园休闲好去处”推荐景点,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点,百佳乡村旅游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红杉邨旅游景区
福严佛教文化苑
福严佛教文化苑建于2001年,其以佛教文化为内涵,以奇石文化为特色,集宗教、游览、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总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分东西二苑。
桐乡世贸中心
桐乡世贸中心是吃、住、游、乐、购一站式城市文化生活新中心,坐落于长三角核心区域~~浙江·桐乡,辐射苏、沪、杭一小时都市生活圈,毗邻“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之地”乌镇,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裘皮箱包皮鞋毛衫蚕丝主题购物城。
以上内容参考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全才的艺术家,他独创了“
子恺漫画”,成为中国近代漫画的开山鼻祖。1933年,他在家乡桐乡市石门镇设计建造了寓所,用抓阄的方法取名为“
缘缘堂”。缘缘堂东侧,是丰子恺漫画馆,漫画馆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漫画馆。馆内有丰子恺艺术生涯陈列室、丰子恺书画精品陈列室、中国当代漫画作品陈列室和由40块石碑组成的丰子恺漫画碑廊等。
茅盾故居位于中市观前街十七号,进新华路与观前街交叉口的东侧,坐北朝南,前临观前街,后靠雁飞阁商场,西沿新华路,东临立志书院。
金仲华故居原座落于梧桐镇鱼行街139号(旧为东南街12号),为三开、四进江南民居建筑,建于清晚期。
君陶艺术院隶属于桐乡市人民政府,于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日举行落成典礼放。君陶艺术院是一座多功能的艺术博物馆。
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
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共两层,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有上下两个展厅,分别展出延安、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和建国初至1961年两个时期的珍贵摄影艺术作品200余幅。
丰同裕
丰同裕染坊就坐落在古吴越分疆之地石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古镇,濒临京杭大运河,水上交通便利,这对当地发展印染业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这个百年老店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家祖上传下来的一家染坊店。
桐乡蚕桑丝绸博物馆
桐乡蚕桑丝绸博物馆位于桐乡市区庆丰南路,是融蚕桑生产历史与蚕桑文化于一体的博物馆。博物馆分上下两层,设蚕桑、丝绸两个展厅,通过图片、实物和文字资料,介绍蚕桑的历史,栽桑养蚕的具体过程和桐乡特有的扫蚕花、轧蚕花、龙蚕会等蚕乡风俗习惯以及缫丝、织绸生产技术的发展,并陈列有栽桑养蚕织绸的工具。
著名人物
对外交流
经济交流
2014年11月乌镇更是成功接待了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政要、企业巨头、专家学者等参加,乌镇更被确定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世界互联网大会(WorldInternetConference),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倡导并每年在浙江省桐乡乌镇举办的世界性互联网盛会,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
荣誉称号
2019年7月,桐乡市入选
中国百强县。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2019年11月13日,桐乡市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县(市)、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19年11月,桐乡市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19年11月21日,桐乡市入选“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同年11月,桐乡市获得“‘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市”称号。
2019年12月19日,桐乡市入选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19年12月,桐乡市入选“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2020年1月9日,桐乡市入选“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第六位;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17;2018年度浙江省健康城市建设排名第一位。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31。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23。
2020年2月,桐乡市入选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4月,桐乡市入选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2020年5月,桐乡市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县”。
2020年5月18日,桐乡市入选2020全国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2020年5月,桐乡市入选2019年全国县域网络零售TOP100,排名第12。
2020年6月,桐乡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68。
2020年6月,桐乡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88位。
2020年7月,桐乡市入选浙江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2020年7月,桐乡市入选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
2020年7月28日,桐乡市入选2020年赛迪中国百强县。
2020年8月,桐乡市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0年11月13日,桐乡市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
2020年11月,桐乡市入选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
2020年12月1日,桐乡市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桐乡排名第29。
2021年7月,桐乡市入选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年8月,桐乡市入选2021赛迪百强县。
2021年9月,桐乡市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年10月,桐乡市入选“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榜单。
2021年12月2日,桐乡市入选2017~2020年度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
2021年全国县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8。
2022年4月,桐乡市入选浙江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打造共富村试点县(市、区)。
2022年5月,桐乡市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全国第26名。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环境百强县》榜单,排名第29位。
2022年5月,桐乡市“深化‘乌镇模式’全域旅游带动富民就业增收”被列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行示范”最佳实践。
2022年6月,桐乡市入选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位列第5名。入选2022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19位。
2022年6月,桐乡市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名单(机制创新类试点)。
2022年7月,桐乡市入选赛迪《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百强县排名第21位。
2022年10月,桐乡市入选浙江省第二批大花园示范县名单。
2022年11月,《经济日报》发布《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桐乡市入选“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4位。
2022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22。
2022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25。
2023年5月,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19。
2023年7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21。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5。
2023年9月,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13。
2023年10月,被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20。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4。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31。
2023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26。
2023年12月,入选竞争力智库“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0。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5。
2024年7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县,排名第21。
2024年9月,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5。
2024年10月,入选壹城智库“2024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20。
2024年12月,入选中郡研究所“第二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排名第15。
2024年12月,入选全国县镇发展研究课题组、天和经济研究所县镇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天和2024全国百强县市,排名第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