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2.3g),大
枣(擘)四枚,生姜(切)一两二铢(3.1g) ,石膏(碎,绵裹)二十四铢(3g)。
以水五升(500ml),先煮
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200ml),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
越婢汤、
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分,越婢一分。
本方取桂枝汤剂量的四分之一,越婢汤剂量的八分之一合成,桂、越两方的比例为二比一。其药味组成与
大青龙汤相近,但分量甚轻。本方有宣解郁阳,散热
透邪之功。方以桂枝汤解肌祛风,越婢汤发越郁阳,为
双解表里之
轻剂。
本方证时以微邪不解,阳郁
化热为主要
病机的病证,症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略数,舌偏红苔
微黄,或见
口干,微烦,无汗,
咳嗽等。本方证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证相比,同是微邪郁表,但已有化热趋势。与大青龙汤证相比,则邪郁较轻。
项肿
咽痛者,加玄参、马勃以
清热解毒利咽;渴甚者,加生
地黄,
天花粉以清热
生津止渴;咳者,加
紫菀、杏仁以宣降肺气;衄者,加
侧柏叶、
白茅根、
栀子以清热
凉血止血;
麻疹透发不畅,加
蝉蜕、
牛蒡子、薄荷以清热
透疹;胸膈闷着,加郁金、藿香以理气化湿解郁;麻疹初起,加赤芍、生地黄、升麻以凉血解毒透疹;
疮疡者,加大青叶、
蒲公英、
紫花地丁以清热
解毒消痈。
主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
有热色,身痒者。
桂二越一汤、桂二麻一汤,
桂麻各半汤三方,均为合方应用,皆属
解表之法,但其各有含义,对于三方比较,当首推
尤怡 之论:“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三方并良方合用,乃古之所谓复方也,细审其制,桂枝麻黄各半汤,助正之力,侔于散邪。桂枝二麻黄一汤,则助正之力多,而散邪之力少,于法为较和矣。其桂枝二越婢一汤,本无
热证而加石膏者,以其人无阳,竟也不足,不胜桂枝之任,故加甘寒于内,少变辛温之性,切滋津液之用,而其方制之小,示微发于不发之中,则三方如一方也。故桂枝汤不特发散邪气,亦能补助正气,以其方甘酸辛和用,具生阳化阴之妙。与麻黄合剂,则能尽麻黄之力,而并去其悍,与石膏
同用,则能资石膏之益,而不扰乎权,是虽
麻石并行,而实以桂枝为主,盖非滋养营卫,则无以为发汗散邪之地耳。凡正气不足,邪气亦微,而仍须的得汗而解者,宜于此三方则焉,后人不能尽桂枝之用,而求之人参、归地之属,立意则同,而用药悬殊矣。”
1、《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3、《古方选注》:桂枝二越脾一汤,治脉微无阳。无阳者,阳分
亡津之剂,故于桂枝汤照原方用四分之二以和阳,
越脾汤照原方用四分之一以
行阴。行阴者,发越脾气而行胃中之津,俾阳和津生而脉复,因其病在阳,故有阳用二、阴用一之殊。
5、《
医宗金鉴》:桂枝二越婢一汤,即大青龙以杏仁易芍药也。名系越婢辅桂枝,实则大青龙之变制也。去杏仁恶其从阳而辛散,用芍药以其
走阴而酸收。以此易彼,裁而用之,则主治不同也。以桂枝二主之,则不发汗,可知越婢一者,乃麻黄、石膏二物,不过取其辛凉之性,佐桂枝二中和表而清热,则是寓发汗于不发之中,亦可识也。用石膏者,以其
表邪寒少,肌里热多,故用石膏之凉,佐麻、桂以和其营卫,非发营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