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文献是指由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经济标准及其他具有
标准性质的类似文件所组成的一种
特种文献。狭义指按规定程序制订,经公认权威机构(主管机关)批准的一整套在特定范围(领域)内必须执行的规格、规则、
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献,简称标准。广义指与
标准化工作有关的一切文献,包括标准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档案、宣传推广标准的手册及其他出版物、揭示报道标准
文献信息的目录、索引等。
在公元前1500年的
古埃及纸草文献中即有关于医药处方
计量方法的标准,是现存最早的标准。现代标准文献产生于20世纪初。1901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标准化机构,同年世界上第一批国家标准问世。此后,美、法、德、日等国相继建立全国性标准化机构,出版各自的标准。中国于1957年成立
国家标准局,次年颁布第一批国家标准(
GB)。20世纪80年代,已有100多个
国家和地区成立了全国性
标准化组织,其中9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订有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
ANSI)、英国(BS)、日本(
JIS)、法国(
NF)、
苏联(ГOCT)、
联邦德国(
DIN) 等。
国际标准化机构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是1947年成立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1906 年成立的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它们制定或批准的标准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随着标准化事业的迅猛发展,标准文献激增。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统计,截至1980年止,世界上共有各类标准1000多种,75万件,连同标准化方面的
会议文件、
技术报告等共达120余万件。ISO情报中心收藏标准文献60多万件(1981)。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标准馆是中国
标准文献中心,收藏有国际标准1万件以及56个国家的
国家标准、
专业标准、
标准目录等标准文献33万件(1982)。
标准按性质可划分为
技术标准和
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按内容又可分为
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安全和
环境保护标准等。管理标准按内容分为技术管理标准、
生产组织标准、
经济管理标准、
行政管理标准、
管理业务标准、
工作标准等。标准按适用范围可划分为
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专业(部)标准和
企业标准,按成熟程度可划分为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和
标准草案等。
标准一般有如下特点:①每个国家对于标准的制订和审批程序都有专门的规定,并有固定的代号,标准格式整齐划一。②它是从事生产、设计、管理、
产品检验、
商品流通、
科学研究的共同依据,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某种
法律效力,有一定的
约束力。③
时效性强,它只以某时间阶段的科技
发展水平为基础,具有一定的陈旧性。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标准不断地进行修订、补充、替代或废止。④一个标准一般只解决一个问题,文字准确简练。⑤不同种类和级别的标准在不同范围内贯彻执行。⑥标准文献具有其自身的检索系统。
一件完整的标准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各项标识或陈述:①
标准级别。 ②分类号,通常是
《国际十进分类法》(
UDC)类号和各国自编的标准
文献分类法的类号。③
标准号,一般由标准代号、序号、年代号组成。如DIN-11911-79,其中DIN为
联邦德国标准代号,11911为序号,79为年代号;GB1-73,其中GB是中国国家标准代号,1为序码,73为年代号。④
标准名称。⑤标准提出单位。⑥审批单位。⑦批准年月。⑧实施日期。⑨具体内容项目。
2、在科研、
工程设计、
工业生产、企业管理、技术转让、
商品流通中,采用标准化的概念、术语、符号、公式、量值、频率等有助于克服技术交流的障碍。
5、可以
简化设计、缩短时间、节省人力、减少不必要的试验、计算,能够保证质量,减少成本。
国际标准分类法(ICS):数字分类,共分97个大类。国际、区域性和国家标准以及其它标准文献的
目录结构,并作为国际、区域性和国家标准的
长期订单系统的基础,也可以用于数据库和图书馆中标准及标准文献的分类。
中国标准分类法(
CCS):数字与字母混合,26个大类。97年开始标注ICS
分类号。几乎各个先进工业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