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良器
唐朝中期大将
柏良器(743年—803年),字公亮,魏州(今河北大名)人。唐朝中期大将,获嘉县令柏造之子。
人物生平
誓殄父仇
柏良器十二岁时,其父柏造时任获嘉县令,为安史叛军所杀。柏良器立志为父报仇,于是学习击剑。柏造的好友王奂对柏良器说:“你前额的纹路像临淮王(李光弼),脸上的黑痣像颜平原(颜真卿),或许能够立下战功。”柏良器十七岁时,获授汝州龙兴县尉。王奂在朔方节度使李光弼麾下任从事,将柏良器推荐给李光弼。李光弼命柏良器率军讨平山越叛乱。因功迁左武卫中郎将,率所部归属浙西。
早经战阵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柏良器参与镇压袁晁方清起义,获赐钱五百万。又击破海贼张三霸,历授左武卫将军左金吾卫将军都知兵马使等职。
大历(766年—779年)初年,叛将潘狞虎、胡参等人分据小伤、蒸里,柏良器率步卒三千、骑军五百人将其击破,斩首三千级,俘获叛军一千人。朝廷下诏,加其为检校光禄大夫兼苏州别驾,又加左羽林大将军、试殿中监察御史。柏良器二十四岁时,已经历大小战斗六十二次。
唐德宗建中(780年—783年)初年,宰相杨炎曾召见柏良器。柏良器借机进言,陈说浙西观察使李道昌为政无能,应该马上派人接代他。杨炎许诺,不久后便将宣、越州与浙西合并,命晋州剌史韩滉接替李道昌任职。
解围宁陵
兴元元年(784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领兵五万围攻宁陵,引河水灌城,濮州刺史刘昌率兵三千坚守。镇海军节度使韩滉派柏良器及王栖曜、李长荣率军救援,派数千名强健的弩手游过汴水,乘夜入城。次日,弩手从城上射击李希烈,箭矢射至叛军帐幕中。李希烈大惊道:“宣、润的弩手到了!”便解除宁陵之围,自行离去。刘昌聚集城中军民说:“如果不是浙西的援军抵达,那此城已经遭受屠灭了。”战后,柏良器因功获授特进御史中丞,封平原郡王,食邑三千户。
功成名显
贞元二年(786年),李希烈被淮西大将陈仙奇毒杀,淮西平定。柏良器因功入朝担任左神策军将军、知军事。
贞元五年(789年),柏良器与太尉李晟、侍中马燧等三十六人得以绘像凌烟阁,德宗亲自前往观看,并为其画像作赞。
左迁及病逝
贞元八年(792年),柏良器升任左神策军大将军。他招募材勇之人代替神策军中的商贩,遭到左神策护军中尉窦文场的憎恶。恰巧柏良器妻子的族人醉酒,违反禁令,在宫舍中过夜。窦文场借题发挥,向德宗进谗言。十二月,柏良器被改为右领军卫大将军。自此之后,神策军政都由宦官掌控。
贞元十五年(799年),获兼英武将军使。
贞元十八年(802年),柏良器调任左领军卫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贞元十九年(803年)闰十月,柏良器病逝,享年六十一岁。德宗为其辍朝,追赠陕州大都督。后因子柏元封、柏耆显贵,累赠为司空
主要成就
军事
柏良器早年从军于大将李光弼麾下,受命讨平山越叛乱。唐代宗时,参与镇压袁晁方清起义,又击破海贼张三霸。又击破叛将潘狞虎、胡参等人。他二十四岁时,已经历大小战斗六十二次。兴元元年(784年),柏良器与王栖曜等率军救援宁陵,迫使围城的淮宁节度使李希烈退走。
政治
唐德宗时,柏良器曾向宰相杨炎进言,建议更换为政无能的浙西观察使李道昌。杨炎不久后便将宣、越州与浙西合并,命晋州剌史韩滉接任。
人物评价
王奂:尔额文似临淮王(李光弼),面黑子似颜平原(颜真卿),殆能立功。(《新唐书》引)
李栖筠:相识甚近,得公甚深,勉哉!(《赠司空柏公神道碑》引)
李翱:①公自少则戮力破贼,及壮解宁陵、猗杖之围,希烈之所以兵不及於宋,而江东以全者,实公之所为也。功最高,位独以不副,克生良子,能大厥家。(《赠司空柏公神道碑》)②公生十二,未壮家毁。誓殄父仇,不怯勇死。释官就军,焯有其勋。擒凶盗平,威明显闻。人谁不贵,孰胜其位。由卑至巨,莫匪躬致。宣疏土疆,报未功当。是生後人,绍庆不忘。(《赠司空柏公神道碑》)
宋祁:若荔非元礼郝廷玉李国臣白孝德张伯仪白元光陈利贞侯仲庄、柏良器,皆章章可称列者,附次左方。(《新唐书》)
逸闻趣事
唐代宗时,浙西观察使李栖筠曾询问柏良器的年龄,他回答“二十有四”,又问柏良器经历过多少战斗,答道“六十有二”。李栖筠听后,叹息说:“我们相识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我非常佩服你,你要努力啊!”柏良器流泪道谢:“我身处乱世,父死家破,所以发誓要舍命诛除贼寇。家仇未报,怎么敢祈望受明公你的知遇!”
亲属成员
(家庭成员参考资料)
史料记载
《唐故特进左领军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赠司空柏公神道碑》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六十一》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唐纪四十六》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四·唐纪五十》
后世纪念
柏良器墓
据《咸宁县志·陵墓志》载:“平原郡王柏良器墓贞元二十年葬于万年县毕原,李翱撰神道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9 13:5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