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葆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葆嘉,出生于1951年,语言科技新思维的倡导者。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兼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所长、语言信息科技中心(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有论文150余篇、著作18种行世海内外。
人物经历
下放农村十年。
1981年 毕业于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6年 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6-1989年 任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正营职教官、讲师。
1990年 任江苏教育学院讲师。
1991-1992年 任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
1994年 晋升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95年起 任中文系、文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和教学委员会委员。
1996-1997年度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理论语言学专业做访问学者。
1996年 应邀赴台湾地区出席个人著作发布会。
1999年 破格晋升为教授。
2001年 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及技术系主任、语言科技研究所所长。
2002-2003年度 应邀赴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担任访问教授。
2008年 主持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语言科技创新及工作平台建设”。
2009年 任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所长。
2010年 任语言信息科技中心(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
研究方向
致力于传统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语义语法学、元语言理论、幼儿语言学、话语行为研究、语言史、语言学史、语言文化哲学与语言科技等领域的研究。形成了中国传统方法与西方现代理论、微观深入考证和宏观系统阐释、语言学与相关学科融会贯通的研究风格。
出版图书
论著目录
著作部分
一、撰著
1.《东台市志·方言篇》,江苏科技出版社1994年。
2.《清代上古声纽研究史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新刊点校广韵》,收入《传世藏书·语言文字·二》,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
5.《混成与推移:中国语言的文化历史阐释》,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6.《当代中国音韵学》,广东教育出版1998年。
7.《理论语言学:人文与科学的双重精神》,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8.《汉语起源与演化模式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9.《隋唐音研究》(葛毅卿遗著,李葆嘉理校),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江苏省图书出版奖。
10.《中国语言文化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1.《汉语的祖先》(王士元主编,李葆嘉主译),中华书局2005年。
12.《语义语法学导论:基于汉语个性和语言共性的建构》,中华书局2007年。
13.《中国转型语法学:基于欧美模板与汉语类型的沉思》,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十一五江苏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14.《一叶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年。
15.《钩沉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年。
16.《清代古声纽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7.《欧美词汇语义学理论》(D. Geeraerts:Theories of Lexical Semantics,与司联合、李炯英合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
18.《现代汉语析义元语言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
二、编撰
1.《大学语文教程》(编委,撰写“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
2.《语言学新探》(编委),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3.《中国语言学大辞典》(撰写“语言学史卷·训诂学史”、“人物·清代和现代苏沪浙”),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4.《语言学概论》(撰写第六章第二节),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
5.《现代汉语自考辅导》(副主编,撰写“文字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中国语言学人名大辞典》(编委,负责“江苏省人名”),岳麓书社1997年。
7.《江苏文化史论》(编委,撰写“江苏文化沿革”、“江苏语言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8《语言文字原理》(第二主编),岳麓书社1995年。改名《语言理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9.《引玉集:语言学和文献学研究论集》(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0年。
10.《古代汉语》(第二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实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名誉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文澜现代汉语小词典》(名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13.《语言科技人才培养论坛文集》(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14.《蜘蛛:社会网络分析技术》(W.deNooy, A. Mrvar, V.Batagelj:Explorator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ith Pajek;审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
15.《双语儿童:早期发展及语言接触》(V.Yip, S.Matthews:The Bilingual Child:Early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Contact;审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
16.《语言科技文库》(7个系列34部;总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201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论文部分
1.《“句”字右文说》,《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2.《国外对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批评》,《语言学通讯》1985年第4期。
3.《荀子的王者制名论与约定俗成说》,《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
4.《论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1)全国首届青年语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华中师范大学1986年;(2)《语法求索》(《论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提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5.《我国地名语源学的滥觞》,《地名知识》1987年第3期。
6.《无标点修辞三则》,《语言学通讯》1987年第1期。
7.《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含义是什么》,《语言学通讯》1987年第4期。
8.《就〈诗经·秦风〉论毛传郑笺之异同》,《活页文史丛刊》1987年总257期。
9.《试论文字发展基本规律的虚构性》,(1)《语言学通讯》1988年第1期;(2)《江苏社联通讯》(题名《文字自源借源论》)1988年第7~8期合刊;(3)《中国语言学发展方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10.《我国地名词典的雏形》,《地名丛刊》1988年第1期。
11.《何新〈诸神的起源〉声训辩证》,《扬子青年语言学论稿》(油印本)1988年创刊号。
12.《〈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校读杂记》,《中国语文》1988年第5期。
13.《对清儒上古声纽研究的评价》,《青年汉语史学论坛》(油印本)1988年总第2期。
14.《〈汉语语音史·先秦音系〉补苴》,《古汉语研究》1989年第1期。
15.《〈方言志注音小议〉的异议》,《扬州史志》1989年第2期。
16.《〈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校读杂记(续)》,《古汉语研究》1990年第1期。
17.《〈周易〉修辞举隅》,《盐城教育学院学刊》1990年第2期。
18.《徐用锡舌上古读舌头说述论》,(1)《扬州教育学院学刊》1990年第3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1年第4期。
19.《方以智撰刊〈通雅〉考辩》,(1)《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2)《辞书研究》(题名《方以智撰刊〈通雅〉考述》)1991年第4期。
20.《论语言类型与文字类型的制约关系》,(1)《南京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0年第12期;(3)《高等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1期;(4)《汉字汉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21.《试论原始华夏语的历史背景(提纲)》,《语言学通讯》1990年第1~2期合刊。
22.《关于章黄古声纽说的若干问题》,《活页文史丛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23.《新化邹氏古声二十纽说研究》,《古汉语研究》1991年第1期。
24.《论李元的古声互通说》,(1)《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2年第1期。
25.《论语言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区分度互补原理》,(1)《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2)入选《中国语言学年鉴》,语文出版社1993年;(3)入选《江苏社会科学优秀论文精选(1990-2001)》,《江苏社会科学》编辑部2002年。
26.《汉字文化圈与汉字的科学研究》,(1)《徐州教育学院学刊》1991年第3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1第12期。
27.《柳暗花明又一村——〈古汉语同义修辞〉评介》,《营口师范专科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28.《〈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绎释》,《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3期。
29.《释“海”》(署名李嘉),(1)《中文自学指导》1991年第5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1年第8期。
30.《展望世纪交会的汉语音韵学研究》,(1)《云梦学刊》1992年第1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3年第1期。
31.《论清代上古声纽研究》,《语言研究》1992年第2期。
32.《论〈广韵〉反切的今音标读》,《盐城教育学院学刊》1992年第2期。
33.《汉语音韵研究的历史考察与反思》,(1)《南京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2年第6期;(3)《中国语言文字资料信息》1992年第4期。
34.《论汉语音韵研究的传统方法与文化学方法》,(1)《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2年第8期。
35.《试论语言的发生学研究》,(1)《南京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4年第4期;(3)《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4年第3期。
36.《论夏燮的古声合用说》,(1)《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1期;(2)《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4年第6期。
37.《论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论证模式及其价值》,(1)《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4年第6期。
38.《论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失误和复归》,(1)《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3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4年第11期。
39.《古韵十二摄三十六部系统之假定》,《语言研究》(汉语音韵学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4年增刊。
40.《论汉语音韵的文化内涵》,(1)《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4年第10期。
41.《汉语汉字文化研究的再深入》,《汉字文化》1994年第4期。
42.《文化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探讨》,《汉语学习》1994年第5期。
43.《论汉语音韵研究的人文传统》,《语言文化学刊》1994年第10期。
44.《华夏汉语三元混成发生论》,《建设中国文化语言学》,北方论丛丛书1994年。
45.《论华夏汉语的混成发生和推移演变》,韩国《中国人文科学》1994年总12期。
46.《海外的中国古音研究》(冯蒸合作),(1)《学术研究》1995年第1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1期。
47.《参与: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当代意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48.《论华夏汉语混成发生的考古文化与历史传说背景》,(1)《东南文化》1995年第2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5年第9期。
49.《普林斯顿方言逆推模式述论——汉语史研究理论模式论之二》,《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50.《论古音十九纽的重新发现》,(1)《南京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2)《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5年第5期。
51.《㮇字形义考》,《文教资料》1995年第3期。
52.《高本汉直线型模式述论——汉语史研究理论模式论之一》,《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53.《张琨时空二维研究模式述论——汉语史研究理论模式论之三》,《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54.《论桥本万太郎的推移模式及相关问题——汉语史研究理论模式论之四》,《云梦学刊》1995年第4期。
55.《论汉语史研究的理论模式》,(1)《语文研究》1995年第4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3期。
56.《论明清官话的市民文化内涵》,《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57.《人类文字起源多元发生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
58.《天问:华夏汉语祖先安在》,台北《国文天地》1995年总117号。
59.《人类文字起源多元发生论(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60.《〈广韵〉真谆部反切下字类隔刍议》,《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1期。
61.《清代古音学研究的枢纽——邹汉勋古音学述论》,《徐州教育学院学刊》1996年第1期。
62.《〈水浒〉英雄绰号修辞艺术论》,《修辞学习》1996年第1期。
63.《论文化研究中的音韵导入》,《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64.《“逄”为“逢”讹变说》,《语文之友》1996年第2期。
65.《〈清代上古声纽研究史论〉概要》,《文教资料》1996年第3期。
66.《“伊惜”解》,(1)《语文之友》1996年第3期;(2)《学语文》1996年第4期。
67.《论文史研究中的古音伪证》,(1)《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4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2期。
68.《中国当代的汉语音韵学研究》,《学术研究》1996年第9期。
69.《台湾声韵学当前研究的状况》(竺家宁发言,李葆嘉记录整理),《音韵学研究通讯》1996年第17~18期合刊。
70.《七十年来上古声纽研究论著分类目录》,《音韵学研究通讯》1996年第19-20期合刊。
71.《中国语的历史和历史的中国语——7000年中国语史宏观通论》,日本《中国语研究》1996年总38号。
72.《〈广韵〉大韵韵目与小韵韵目之同字切异考》,《语言研究》(汉语音韵学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年增刊。
73.《论汉语史研究的“混成发生·推移发展” 模式——汉语史研究理论模式论之五》,《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74.《论华夏汉语的原初证音法与反切法的产生》,(1)《南京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2)《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8年第4期。
75.《论混合的语言和语言的混合》,《语言研究集刊》(张璇合作)第6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76.《吐火罗语文与早期汉译佛经文本》,《语言研究》(汉语音韵学第五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增刊。
77.《论华夏汉人对语音的自然感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78.《中国混合语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探索》(张璇合作),《语言研究》1999年第1期。
79.《音乐文化模式与语言文字模式的相关性》,《音乐教育》1999年第3期。
80.《教材的理想和理想的教材》,《南京师大学报》1999年第12期。
81.《现代语言起源的化石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思考》,(1)《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2)《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6期。
82.《清代琉球官话课本南京音系说》,《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公司2000年。
83.《〈马氏文通札记〉辩证——兼论〈马氏文通〉的三种价值》,《语言研究集刊》第7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84.《语言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科研论文阅读与写作》,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85.《科研论文的格式体例与实施程序》,《科研论文阅读与写作》,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86.《论汉语方言的民系本质与格局形成》,(1)第二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2001年4月苏州大学;(2)《吉林师范大学学报》(题名《汉语方言格局历史演变论略》)2004年第3期。
87.《论现代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及其价值》(安华林合作),全国现代汉语词汇规范问题学术研讨会(2001年12月厦门大学)论文。
88.《论语言科学与语言技术》,(1)中国语言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2001年11月扬州大学;(2)《中国语言学报》总11期,商务印书馆2003年。
89.《论20世纪中国转型语法学》,(1)《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2)《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3期。
90.《奚琴、嵇亲、胡琴音义考论》(岳峰合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91.《论语言科学与语言技术的新思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92.《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的理论建构及其应用价值》,《南京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93.《语言学的渊源、流派及其学科性质的变迁》,《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94.《语言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创新教育在课堂》,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95.《明清西洋传教士官话课本音系研究》,(1)香港大学国际明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年;(2)《明清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96.《论言语语言学的语层性、语域性和语体性》,(1)《语文研究》2003年第1期;(2)《言语与言语研究》(题名《语层性·语域性·语体性》),崇文书局2005年。
97.《广西民族语言文化大观——〈广西通志·少数民族语言志〉介评》,《广西地方志》2003年第1期。
98.《语义语法学理论和元语言系统研究》,(1)《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2)《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3年第4期。
99.《汉语的词义搭配和义征的提取辨析》,(1)香港浸会大学语文研究中心演讲,2002年11月;(2)《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3)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年第4期;(4)《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新世纪第二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0.《人工语言脑:自然语言处理装置研制的新思路》,(1)第四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香港城市大学2003年6月;(2)第二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演讲,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2004年6月。
101.《论中国宏观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语言比较与语言接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广西大学2003年11月。
102.《汉语方言研究的技术化思路》,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2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贵州大学2003年7月。
103.《明清官话基础方言南京说综论》,第三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贵州大学2003年7月。
104.《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1)《舟山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2)《〈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序》,《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徐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05.《论现代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安华林合作),《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二)》,商务印书馆2004年。
106.《论现代汉语日常语域信息库的研制》(唐萍合作),(1)全国第二届博士生学术论坛(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5月)专家讲座;(2)第四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7.《论吕叔湘的传统-结构复合型汉语语法学》,吕叔湘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江苏省语言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盐城师范学院2004年5月。
108.《华澳语系假说的论证与史前核心词表的建构》,(1)中国语言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宁夏大学2004年6月;(2)《楚风汉韵何悠悠:廖序东90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09.《〈过渡语理论与语言教学〉序》,《过渡语理论与语言教学》(司联合著),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0.《〈隋唐音研究〉与中古汉语音韵》,《音史新论》,学苑出版社2005年。
111.《代序:探索的足迹》,《现代汉语释义基元词研究》(安华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12.《语言学大师之谜和心理索绪尔》,《索绪尔研究在中国》,商务印书馆2005年。
113.《玄牝象与原子论:东西方本原哲学的差异》,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总11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14.《“海”、“岛”的名义变迁》,首届中国海洋文化节“东亚岛屿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浙江岱山2005年6月。
115.《共知、共享、共研:语言研究科技的工具与资源》(许超、时秀娟合作),语言学研究手段现代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北京大学2005年11月。
116.Semantic Grammar and Metalanguage Theory(《论语义语法学与元语言理论》),(1)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厦门大学2005年4月;(2)Proceeding of 6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Singapore Colips Publications2006年。
117.《元语言符号与语言基因图谱分析工程》,《符号学与符号学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8.《汉语时间词的模糊性与精确性之探析》(章婷合作),《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19.《MSN理论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李炯英合作),(1)《当代语言学》2007年第1期;(2)《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3期转载。
120.《试论词汇系统的语义性本质》(李瑞合作),《江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21.《论历史上的汉语化进程和当代的汉语国际化》,(1)上海世博会语言环境建设国际论坛论文,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联办,2005年9月;(2)《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22.《试论析义元语言标记集的建构》(孙道功合作),《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2期。
123.《沙加尔汉-南语系假说的三阶段》(李艳合作),《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24.《语言科技创新及工作平台建设方案》,第七届全国汉语词汇学术研讨会论文,河北大学2008年10月。
125.《动核结构的“词汇语义-句法语义”衔接研究》(孙道功合作),《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第1期。
126.《汉-蕃语族:德里姆的假说及其证据》(李艳合作),《外语学刊》2009年第3期。
127.《论语形语法学和语义语法学》,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字与教学的多元对话》(语言文字与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2009年。
128.《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三论》(一论:荀子的王者制名论与约定俗成说;二论:论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失误与复归;三论:论语言符号的论证模式及其价值),《中国语言象似性研究论文精选》,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129.《先秦名论:认知-思辨论和伦理-权术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2期;(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0年11期。
130.《亲缘比较语言学:超级语系建构中的华夏汉语位置》,(1)华中科技大学语言研究所讲座,2008年10月;(2)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讲座,2008年11月;(3)中国语言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内蒙古大学2010年8月;(4)《研究之乐:庆祝王士元先生七十五寿辰学术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131.《物色词的演化轨迹及其认知机制》(李尧合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
132.Self-constructive Ability of Individual Cognitive Semantic Network(《个体认知语义网络的自建构能力》),(1)南京国际文化符号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11月;(2)《中国符号学研究》2010年总第4期。
133.《莫斯科语义学派:语义元语言研究》,《君子怀德:古德夫教授纪念文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4.《原始汉藏语的韵母系统》(司联合合作),《境外汉语音韵学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135.《论当代汉语新词的词音结构多音节化》(邱雪玫合作),《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第1期。
136.《〈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校读杂记》,载《广韵校本》(周祖谟),中华书局2011年。
137.《莫斯科语义学派语义元语言在同义词词典中的应用》(陈秀利合作),《扬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38.《试论组合结构中词汇语义的变化》(孙道功合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39.《汉藏—高加索超级语系:斯塔罗斯金的论证》(李艳合作),(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2)《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12年第2期。
140.《吐火罗语在证明汉语-印欧语关系中的作用》(李艳合作),《语言科学》2011年第6期。
141.《〈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校读记》,载周祖谟《广韵校本》(下册),中华书局2011年。
142.《语言科技文库总序》,载《语言科技文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
143.《欧亚超级语系假说:格林伯格的论证》(李艳合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44.《幼儿话语行为效能范畴系统的建构》(李尧合作),《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145.《关于增设“语言学”一级学科的建言》,载《语言科技人才培养论坛文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146.《亲缘比较语言学的新视野》,李艳著《超级语系: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147.《〈蜘蛛: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序》,林枫译《蜘蛛:社会网络分析技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
148.《〈双语儿童:早期发展与语言接触〉序》,蔡雅菁译《双语儿童:早期发展与语言接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
149.《〈四岁幼儿语言的语义研究〉序》,王彤著《四岁幼儿语言的语义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
150.《〈幼儿话语行为功能研究〉序》,李尧著《幼儿话语行为功能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
151.《〈汉语话说结构句法学〉序》,《汉字文化》2013年第1期。
152.《词汇语义学史论的壮丽风景》,《江苏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153.《“被××”格式的演变轨迹及其语义模式》(邱雪玫合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154.《试论静态语言学的神秘主义与吝啬定律》,《山东外语教学》2013年第1期。
学术观点
1986年,开拓了清代学者上古声纽研究史论的领域。按照萌发初探期、立论创说期与系统集成期,逐一阐述了顾炎武、徐用锡、江永、戴震、钱大昕、段玉裁、钱坫、李元、夏燮、邹汉勋、章炳麟、黄侃诸家之说,填补了百余年此方面研究之空缺,清代古音学及其学术史方成完璧。1996年,在台湾出版繁体版《清代上古声纽研究史论》;2012年,在大陆出版简体版《清代古声纽学》。
1989年草成《试论原始华夏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初步提出“东亚三大太古语系说”和“原始华夏语混成说”。1993年写成《华夏汉语三元混成发生论》。
1994年秋写成《论汉语史研究的理论模式》,对通行的四个汉语史研究理论模式([瑞典]高本汉直线型模式、[美国]普林斯顿方言逆推型模式、[美国]张琨时空二维差异型模式、[日本]桥本万太郎地理推移型模式)逐一剖析,阐述了“混成发生·推移发展”模式。
1995年写成近5万字的《中国语的历史和历史的中国语——7000年中国语史宏观通论》,力求贯通考古学、历史学、传说学、人种学、民族学与历史语言学诸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东亚-南洋语言文化圈假说”为背景将新模式概括为“南耕北牧·冲突交融·混成发生·推移发展”。通过溯源沿流式、大视野、全景观的审视,以期重建中国语史观和中国文化史观,而且试图通过新的模式阐释中国语言史以重建中国文明史乃至东亚文明史。1998年,在台湾出版《混成与推移:中国语言的文化历史阐释》。2003年,出版《中国语言文化史》。
1999年完成了《语言关系类型学:对谱系树模式的超越》,提出采集狩猎经济型语网、海上游牧经济型语珠、农耕经济型语区、游牧经济型语系的四分法,试图从生态环境、经济方式以及文化背景上重新阐释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语言的关系类型和演变模式。
1998、1999年,在《论索绪尔静态语言学的三个直接来源》、《心理索绪尔:精神分析的一个尝试》中,提出“四个索绪尔”:1.教程索绪尔:依据《普通语言学教程》所了解的索绪尔;2.学术索绪尔:依据静态语言学理论的三个直接来源所探究的索绪尔;3.手稿索绪尔:依据新发现的手稿、札记等所新知的索绪尔;4.心理索绪尔:依据其学生时代遭遇与中老年心态所揭示的索绪尔。
2000年,在《东西方文化的本原差别及其分野》提出,世界文化类型的划分应当以源头文化差别、语言结构差别、本原哲学差别和衍生文化差别为标准。语言文字学是学科之母。语言结构类型特征决定了语音分析模式,屈折语语音的继起性产生了语音分析的音素论,词根语语音的共起性导致了语言感知的音节论。认知模式、思维模式、思辨模式与语音分析模式具有相关性。本原哲学结构模式与语音结构模式具有同构性,欧洲自然哲学的原子论模式与音素论同构,中国人伦哲学的玄牝象模式与音节论同构。语音模式、哲学模式、思维模式对子文化结构模式具有制约性。某一类型中的子文化模式只是这些模式在衍生文化领域内的历史性延伸。通过追根穷源和纵横比较研究,可以把东亚华夏汉文化定性为东方文化类型,把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欧文化定性为西方文化类型。唯有以语言文字为线索,才可能贯通原始崇拜、神话学、宗教学、历史学、哲学、思维学、逻辑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自然科学、艺术学等,以揭开东西方语言文化哲学模式的生命密码。只有发现了中国文化的DNA,才能从根本上解释3000年来的过去中国、准确描写东西方文化合流中的20世纪现当代中国和预见21世纪的未来中国。东西方文化本原差别的研究,其价值在于早日走出困扰中国几百年的现代化或世界化问题怪圈。
2001年,提出“语言科技新思维”。所谓“语言科学”包括理论语言学、描写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分支学科,所谓“语言技术”指语言研究的现代技术手段,包括语言信息处理、语音实验分析,以及语言的神经、心理和行为实验分析的技术手段等。
2001年,提出现代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的层级性理论,包括习得元语言、释义元语言、析义元语言和认知元语言四个层级。
2001年,提出“语义语法学理论”。无论是汉语语法研究,还是语言信息处理,都需要既能反映汉语典型个性又植根于人类语言本质共性的理论。人类语言的本质共性是语义性,语义系统的潜在机制是网络性,语义网络的形成过程是建构性。根据语义统一场理论,语形本质是语义的标记性,词类本质是语义的聚合性,句法本质是语义的缠绕性。语义语法学以义征挖掘和义场建构为基础,以语义范畴提取和语义句模抽象为中枢,以基于义征缠绕的语义网络建构为目标。2007年,出版《语义语法学导论:基于汉语个性和语言共性的建构》。
2008年,写成《亲缘比较语言学:超级语系建构中的华夏汉语位置》。追溯了发端于西欧的语言历史比较的缘起,历史比较语言学孕育于16世纪的法兰西,形成于17世纪的荷兰,第一个里程碑是M.Z.van Boxhorn(1647)提出的斯基台语系(相当于印-欧语系)。传统语系所追溯的语言同源,是生活在金属时期(约3000~2000B.C.)的人类迅速迁徙的语言关系;而超级语系所追溯的语言同源,是生活在新石器时期(约8000~5000 B.C.)的人类缓慢迁徙的语言关系。论证华夏汉语与南方海岛诸语具有亲缘关系的超级语系主要有:澳-泰语系假说、汉-南同源假说、东亚超级语系假说等;论证华夏汉语与北方草原诸语具有亲缘关系的超级语系主要有:汉-欧同源假说、汉-高同源假说、汉-阿同源假说、汉-乌同源假说。在现代人类的史前扩散和新石器-金属时期文化传播方面,东亚大陆具有天然枢纽的位置。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类,西亚成为第一个中转站,他们一方面向东来到东南亚,一方面向北进入高加索。无论是从东南亚转道北上,还是从高加索调头东进,其汇合之处都指向黄河流域。由此,也就导致了该区域人种-语言-文化的形成和演化出现最为扑朔迷离的状况。而作为旧大陆的最东部,黄河流域又成为向新大陆扩散的起点,就此而言,“中国/中土(中央之土)”确实处于新旧世界之间的枢纽位置。也正是基于这一根由,尽管一些早期工艺首先在西亚-中亚发生,但是并不妨碍在东亚成长,从而铸就出恢弘的华夏文化。语言的历史比较发展到超级语系建构阶段,也就预示着传统历史比较务必改弦更张——从语言的“同源性”研究转向语言的“亲缘度”检测。以原始祖语建构为目标的同源性研究重在定性,而基于相关语言要素的亲缘度检测则重在定度。语言关系类型学、亲缘度理念、语言关系-基因漂流研究的互证、基于计算机的统计语言学,为21世纪的“亲缘比较”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
2008年,出版《中国转型语法学­——基于欧美模板与汉语类型的沉思》。本书基于欧美模板与汉语类型之间的关系,对中国转型语法学的源流演变、学术背景、理论基础、具体方法及其利弊得失逐一剖析,旨在为21世纪的新生代编织摇篮,并非为20世纪的老前辈再垒丰碑。19世纪以前,西洋学者已经走过了基于多明我传统的三百年汉语文法学研究历程。20世纪以来,中国转型语法学先后形成基于普遍唯理主义的马建忠传统和基于分布描写主义的赵元任传统。如从40年代始,汉语语法研究坚持以意义-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王力1943),坚持以补词作为句法分析的单位(吕叔湘1942),坚持以意合作为句法结构的机制(王力1943),基于汉语结构类型并具普遍价值的功能-结构语法学早就建立,完全有可能在50年代与欧洲功能-结构学派平分秋色。学术史研究应避免基于单一价值取向或编撰模式的复制,而甄别“一家之言”的途径就是营造多种价值取向的共存生态,给学人提供自主取舍的空间。
参考资料
李葆嘉.南京师范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1 10:1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