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大学(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简称政治大学或政大(NCCU),创立于1927年,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台北市文山区一所人文社科特别是文法商管传播领域的顶尖学府。作为台湾公认的台、清、交、成、政五大顶尖高校之一,政治大学已通过
AACSB商业认证、会计认证以及
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认证,并为全球高水平商学院合作平台成员高校之一,是入选台湾地区
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的高校,也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重要智库,被誉为是公务人员培养的摇篮。
历史沿革
中央党务学校
中国国民党于1927年在
南京成立的中央党务学校,负责北伐期间国民党干部的教育训练。
1927年,蒋中正以“清党”铲除党内中国共产党势力后,原先准备成立“宣传训练院”,但后来代之以“中央党务学校”。中央党校校训与1924年成立的黄埔军校相同,并于1927年经首任校长蒋中正敲定。创校初期借用
国立东南大学校舍,至该校改组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接收校产以为为永久之校址。课程着重党务及社会运动、政治宣传,授课内容则分为理论、历史、地理和组织。 政大正门口校碑中央党务学校因属“党国一体”时代重要的党国菁英培训学校,蒋中正亲任校长表示重视之程度。但蒋氏并无暇管理中央党务学校校务,实际负责学校运作者乃副教务主任罗家伦、副训育主任谷正纲及副总务主任吴挹峰等人。
1929年,中央党务学校改组为“中央政治学校”,初设政治、财政、地方自治、社会经济四系,后来又增设教育和外交等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政治学校迁至重庆小温泉,并将科系调整为法政、经济、外交、新闻、地政五系,尔后又成立新闻事业专修班、新闻专修科、地政专修科、会计专修科、统计专修科、语文专修科。功能上说,中央政治学校是中国国民党训政时期培育国家政治人才的主要基地,地位类似中国共产党的“中共中央党校”。
1944年,为扩大训练青年干部,三民主义青年团创立“中央干部学校”,以重庆复兴关为校址,由蒋中正担任校长,蒋经国出任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一职。初设研究部,主要研究政治、经济,主要招生对象为各国立大学毕业生,3期共培训干部五百余人。后增设专修部,计有地方自治科、师范科、管理科、生产科等四科,并增设东北青年训练班。抗战后期,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之时,中央干部学校开始附设青年军政治工作干部训练班,由蒋经国兼任班主任一职。中央干部学校在性质上,可对应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之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946年“中央政治学校”与“中央干部学校”合并,定名为“国立政治大学”。改制后的国立政治大学于南京红纸廊(今南京建业路168号)原址复校,正式纳归国家教育体系。校长改为专任制,但依旧由蒋中正担任永久名誉校长。
台湾政治大学
中国国民党来台后,因为原计划反攻大陆,并无在中国台湾恢复大陆地区“国立大学”的构想。但随着反攻无望逐渐明朗,党政高层开始思索增设高等院校之计划,进而意识到培养本地高等教育人才之急迫。由于政大以往为中国国民党党校,具指标性;且曾为培育高等公务员的摇篮,素有口碑,加上当时日据时代留存的高教机构已无法负荷人口遽增的升学需求等因素,1954年台当局行政管理机构批准台湾政治大学在台北县木栅(今台北市文山区)复校,成为嗣后大陆各“国立大学”如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等,在台复校之先驱。政大在台设校首任校长是日本东京大学毕业,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哲学学者陈大齐先生,初设行政、公民教育及新闻等三个研究所。
1955年恢复成立大学部,有教育、政治、新闻、外交、边政五学系。
2017年9月7日,台湾政治大学召开“马拉松式”校务会议,上午确定校歌新旧版本并行,下午通过2座蒋介石铜像迁移1座。至于是保留学校后山圆环道的“蒋介石戎马像”,还是中正图书馆里的“蒋介石马褂坐姿像”,将留在下次校务会议讨论。
学术研究
研究成果
顶尖大学计划拔尖研究团队
在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5年500亿顶尖大学计划的支持下,学校以“两岸关系与中国研究”、“选举研究”、“创新研究”三拔尖研究团队获得第二期顶尖大学计划支援。此三主轴综整了学校相关研究领域资源,也成为学校重要的发展特色;2011年至2014年三拔尖研究团队也产出丰富的研究成果。
1、两岸关系与中国研究
在研究产出上,此计划团队出版专书49本( 含5本英文专书),SSCI 期刊43篇,TSSCI共54篇、THCI Core共9篇,规画中预计出版的英文专书7本和中文专书16本。本计划每季对全球发行中英文电子报,与中国研究学圈分享各项成果。同时,本计划强化既有之英文《Issues and Studies》期刊,中文《中国大陆研究》季刊,以及英文之《Strategic Vision》(政策研究);同时,人文中心亦发行《东亚观念史集》,法学院则已于102年出版新的中、英文期刊《NCCUChina Law Review》。
2、选举研究
“民主选举与公民参与”(Elections andCitizen Participation,简称ECP)计划自2011年4月起开始执行,计划执行单位为学校选举研究中心。ECP团队成员共发表了99篇期刊论文(包括18篇SSCI、2篇SCI、54篇TSSCI期刊论文)、65篇专书专章、167篇研讨会论文。专书方面,中文专书《2012年总统与立法委员选举:变迁与延续》、《台湾选举与民主化调查(TEDS)方法论的回顾与前瞻》均已于102年出版。英文专书《Elections inTaiwan and Japan under the Mixed-MemberMajoritarian System》、《The Taiwan Voter》2016年出版。ECP团队以第一期顶大计划;“亚洲选举研究”(Asian Election Studies,AES)建立的平台为基础,近年继续推动在韩国(2011、2014年)、日本(2012年)与中国台湾(2013年),分别举办AES第三至六届国际研讨会,并开始规画2015年在日本举办第七届AES国际研讨会。
3、创新研究
此团队共出版专书28本,SCI、SSCI、A&HCI类论文140篇,TSSCI共37篇。此外,结合产学力量,推动多项以中国台湾当前关键议题有关之产学合作计划,如与中华电信合作“蹲点·台湾”暑期驻点拍摄暨志工服务计划 。 与 中央社、雅虎奇摩合作 “ Y o u rNews”;与公共电视合作公民记者校园采访中心。与宜兰县数位中心进行产学合作,研发出uvoyage服务平台。与创意引晴旅游手札合作FunTrip、HuayuNavi、Plastory App;与故宫合作,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公司或组织的社群媒体或APP游戏进行创意行销;与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进行产学合作,追踪调查中国台湾民众暖化意识,透过记者会发布合作结果,做为环境教育与宣导参考。
论文成果
研究奖项
1、赵顺良教授荣获2013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致力于欧陆比较文学研究,英国语文学系助理教授赵顺良以一本专书与一篇知名国际期刊论文,剖析“诡态诗学”与人类情感、美学间的关系,获颁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会科学组“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
2、李蔡彦教授荣获2013年中国台湾计算机会议NCS2013最佳论文奖。
3、阮若缺教授荣获2013年学术骑士荣誉勋章。
4、陈志铭教授等72人荣获台当局科技主管部门2013年度奖励特殊优秀人才措施奖励;车行健教授等72人荣获台当局科技主管部门103年度奖励特殊优秀人才措施奖励。
5、陈明吉教授荣获2013年度台当局科技主管部门大专学生参与专题研究计画研究创作奖指导教授。
6、数位内容硕士学位学程助理教授陈圣智以《社群网路作为人际关系载体之资料探勘代理人》获得第十九届资讯管理暨实务研讨会“最佳论文奖”,以及2013年温世仁服务科学新苗奖,接连获学术界肯定。
7、何万顺教授荣获2014年度台当局科技主管部门杰出研究奖。
8、唐揆教授2014年荣获第58届中国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学术奖。
9、唐揆教授2014年荣获台湾地区“科技管理学会”院士。
10、苏伟业教授荣获2014年台湾公共行政群,各院系所下也设立各研究中心。2013-2014双年报卓越研究与公共事务系所联合会最佳论文奖。
11、梁定澎讲座教授于2014年荣获美国资讯系统学会(The Association forInformation System,AIS)“LeoAward”终身成就奖,这是资管领域崇高荣誉,也是这项奖项设立以来,首位华人得主。
12、英文系副教授卜道(David Blundell)2014年以“曙光:安贝卡博士与他开创的印度新纪元 ”(Arising Light:Dr B. R. Ambedkarand the Birth of a New Era in India)纪录片在越南举办的联合国卫赛节(United Nations Day of Vesak)的影展中代表中国台湾获得最佳纪录片。
科研平台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问题与研究》
为一TSSCI等级的学术性季刊,以探讨国际关系、比较政治、区域研究、国际经济等问题为宗旨。期刊荣获2017年“台湾最具影响力人社期刊奖”。
《中国大陆研究》
为一TSSCI等级的学术性季刊,研究中国大陆问题之学术性、资讯性刊物,著重探讨大陆之意识形态、党政、经济、文教、社会、军事诸方面问题。期刊荣获2017年“台湾最具影响力人社期刊奖”。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根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0个学院,分别为文、理、社会科学、法、商、外国语文、传播、国际事务、教育学院及创新国际学院,34个学系、4个学士学位学程(东南亚语言与文化学士学位学程、传播学院传播学士学位学程、数位内容与科技学士学位学程、电子物理学士学位学程)、1个院大一大二不分系(传播学院大一大二不分系)、43个硕士班、12个硕士学位学程、34个博士班、4个博士学位学程及1个院设博士班,另设有12个硕士在职专班及7个全英语学位学程(亚太研究英语硕士学位学程、国际经营管理英语硕士学位学程、国际传播英语硕士学位学程、国际研究英语硕士学位学程、亚太研究英语博士学位学程、应用经济与社会发展英语硕士学位学程及社群网路与人智计算国际研究生博士学位学程)。
校区设置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教授309人,副教授233人,助理教授122人,讲师17人。
优势学科
《泰晤士高等教育》2009年的世界大学排名分领域调查,政大在“社会科学”一项获评为全球第240名(全台第二)。
2012年远见杂志与104人力银行针对大学品牌力所做的大学评鉴,政大综合排名居岛内第5,其中在“商管/财经”学群中及“法律/政治”学群排名第一领先全国。
2013年,根据远见杂志公布的2013全台大学声望调查,政治大学是全台湾高中生'“最想就读学校”第2名''',若依照九大学科领域做分项排名,政大夺下“商管∕财经”、“语言∕人文∕社会科学”、“法律∕政治”、和“媒体∕传播”共四项最想就读学校第一,超越台大的“资讯∕工程∕电机”、“数理化∕生命科学”、“医疗∕卫生∕护理”三项分组第一。
根据2016年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台湾政治大学在政治、国际研究、传播与文化传媒学科上位居世界百强,文学与人类学位居世界二百强。
根据2018年ARWU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政大的“政治学”处于世界300-400名,“经济学”处于300-400名,“新闻传播学”处于101-150名,“教育学”处于300-400名,“工商管理”处于200-300名,“金融学”处于101-150名,“管理学”处于200-300名,“公共管理”处于101-150名。
根据2019年QS亚洲大学排名,政大处于全亚洲84名。
根据2019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政大“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门”处于世界152名,“艺术与人文学门”处于237名。“政治学与国际研究”处于世界51-100名,“传播学与媒体研究”处于101-150,“当代语言”处于101-150,“法学”处于151-200,“经济学”处于151-200,“语言学”处于151-200,“会计与金融”处于151-200,“工商管理”处于151-200,“教育学”处于201-250,“英国语言文学”处于251-300,“社会学”处于251-300,“计算机科学”处于251-300。
根据2020QS世界大学排名,政治大学处于世界排名551-560。
教学建设
政治大学为培养政治、管理及新闻人才的主要机构,中央政治学校时期,曾与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合办新闻学院,并同燕京大学及复旦大学为当时中国新闻学院三校之一。
中央政治学校是当时国家唯一的司法官训练中心,并负有国家文官学院的职责,培训通过公务人员高等考试及普通考试的人员。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同称为是中国的“文武两校”,为国家培养军官与文官。
政治大学为首间提供中文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学府,商学院同获得了AACSB及EQUIS认证,并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合作,设立公共行政及企业管理教育中心。
该校现阶段致力于推动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与合作。现与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校签有合作交流协议。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有学术交流往来。
政大设有公共行政及企业管理教育、社会科学资料、电子计算机、国际教育交流、附设公务人员教育、国际关系研究、选举研究、第三部门研究、创新与创造力研究、中国大陆研究与台湾研究等中心。除此之外,并有附属高级中学、附设实验国民小学及幼稚园一所,该校拥有自幼稚园、小学、中学以迄大学、硕、博士班的一贯完整学制。在教学与研究方面,该校每年均聘请国内外学者专家,担任各项课程教学与研究,有专任教师六百余人,研究员七十余人,兼任教师二百余人,高学历教师年年增加,师资阵容日益壮大。
学校将传承人文社会科学的优良传统,发扬追求宇宙真善美之大学精神,培养具备“人文关怀、专业创新、国际视野”之新世纪领导人;拥有丰实的文、理、社会科学基础学门,同时保有法、商、传播、公共事务、国际事务、外语、教育、数位科技等专业智能,进一步强化人文、科技与社会的对话能力,涵养公民智慧与素养。并以美国
哈佛大学为标竿,契合时代脉动、引领教育创新、开拓知识社会,成为一流的人文学术殿堂,在教学、研究、服务、校园、国际化等各方面,展现该校独一无二的特色。
除此之外,政治大学拥有附属高级中学、附设实验小学及幼稚园。政大拥有自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硕、博士班的一贯完整学制,在校学生人数共15000余人,专任教师600余人,研究员40余人。未来政大将传承人文社会科学的优良传统,在人文、社会、法、商、传播等学术领域中,兼重教学与研究、并行理论与实务、均衡国际化与本土化,强化人文、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对话,促成学术研究的多元发展,以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文社会学术殿堂为愿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专业创新、国际视野”的新世纪领导人。
政治大学为接受“迈向顶尖大学计划”补助的研究型大学之一,与同为在台复校的
台湾清华大学及
台湾交通大学为中国台湾地区知名院校之一。
政大是台湾地区知名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顶尖大学,在法商、传播、国际事务、外语等领域尤其知名,并且为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获选学校之一。
政大历年大学联考人文社会组科系录取分数在中国台湾各大学中位居前二志愿,自然科学组科系录取分数也位居前五志愿,为许多高中生所向往。
唯其因学术发展以人文及社会科学为主,研究强项也主在国内与区域议题,且理学院规模较小,皆不利于在以“国际期刊发表数量”作为评量指标的排名表现,因此政大在许多世界大学排名皆较难名列前茅,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仅被评为“全球第400至500余名的大学”,另据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的2012年亚洲最佳大学排行榜,政治大学名列第113位,相较于2011年上升14名。
考试成绩
学校司法官录取人数全台第一;2008年公务人员特考第二次司法人员考试,190名新科司法官中,政大法律系共有53人上榜,录取人数排名全台第一。
合作交流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大学与政大三方,于2006年12月23日签定学术合作合约,建立通识教育及生物科技管理学程合作模式,仿效美国哈佛大学与周边教学医院之“群医照顾系统(Partners HealthCare system)”整合,结合人文科学、医疗服务及医学研究的资源。为鼓励学生至外校选修不同领域的通识课程,凡政大学生至签约合作学校选修通识课程,一律承认其通识学分,与政大签约的学校包含台湾阳明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国防医学院及台北医学大学,合作通识课程如艺术方面“与大师相遇”系列,邀请焦雄屏(电影)、朱宗庆(打击乐)、胡德夫(民谣)、刘克襄(生活美学)等艺术专家学者开班授课;医学方面,则有阳明大学潘怀宗老师(现代流行疾病)、翟建富老师(医学基础)等,跨校合作授课,为学生提供更多元丰富的通识教育课程。此外政大的科技管理研究所也与台湾阳明大学合开“生物科技管理学程”。
政大与
台湾清华大学、
台湾交通大学、
台湾中山大学、成功大学、台湾科技大学、
中央大学、
中正大学共八校所组成的EMBA教育联盟,打破校际限制,混合分组,期望以跨校的研讨方式,让各校EMBA学生充分联谊与学习。混合分组除让知识学习上能更加完整外,从北到南的串连网络,让学生跨越了校际、地理限制,扩大人脉知识网,同时增加同业或异业结合交流的机会。
文化传统
校训
亲、爱、精、诚。
校徽
学校校徽采梅花形及青红白三色表示为台湾育才之意。
校歌
《台湾政治大学校歌》
作词:陈果夫
作曲:李抱枕
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
我们就是管理众人之事的人;
管理众人 要身正 要意诚;
要有服务的精神 要有丰富的智能;
革命建设为民生;
命令贯彻 笃信力行;
任劳任怨负责任;
实行三民主义是吾党的使命;
完成使命 担负责任;
先要我全校员生亲爱精诚;
进而使我 全国同胞;
亲爱精诚 亲爱精诚。
活动
包种茶节
包种茶节活动旨在配合大学多元入学,针对尚在高中就读之学生及其家长,与有意愿报考该校研究所或在职专班之大学生及社会人士,藉由教职员工与全体学生群策群力专业及活泼生动之表现,面对面的提供该校各院系所之特色介绍和解说,亲身感受该校各院系所及校园学习环境之美。期能得天下之英才,能不断传承和持续该校教学与研究卓越之美誉,确立政治大学独具之校园文化形象。
金旋奖
根据《政大校刊》的记载,金旋奖最早可能始于1980年三月。金旋奖早期是代联会(后改为学生会)主办的学生歌唱比赛,在1990年左右开始闻名校际,因为与电视台、报社的合作,曝光率大增,也使得金旋奖受到娱乐圈的注目,成为唱片制作人挖掘歌坛新秀的场合,演出令人惊艳的参赛者如未能入围,也有机会受评审或制作人青睐而“收到名片”,而且参赛资格逐渐开放给全国大专院校学生参加,使得比赛更为竞争。
到了2000年左右,金旋奖更有看头,因为除了独唱组、合唱组(含重唱及男女对唱)与创作组,新增团体创作组,呼应学生乐团风起云涌的热潮;此外,出现各有不同的主题呈现,例如十八届的西部狂野风、十九届的奇特风、二十届的梦想风。
金旋奖赢得明星梦工厂的美名,如张雨生、陈珊妮、陶晶莹、苏打绿、陈绮贞、林依晨等歌手与主持人,都是当年从金旋奖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此外还有“文化杯”和“校园马拉松”等。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校长
参考资料
校园环境
政大十景
“日升”:“朝迎晨曦登樟山”,太阳从指南山脉升起后,从政大图书馆广场经过济贤桥,沿环山林道步行、呼吸芬多精,到达政大最高处樟山寺,从这里欣赏大台北的晨曦景观是人间一大享受。
“日落”:“暮送夕阳步长堤”,政大长堤是欣赏日落水岸景色的好所在,从万寿桥或道南桥旁,沿着景美溪眺望恒光桥,经过醉梦溪畔、渡贤桥、济贤桥、图书馆、井塘楼、社资中心,往登山道步行至指南宫,大屯山脉和观音山景色尽收眼底。
“春耕”:“醉梦溪畔品学思”,醉梦湖位于百年楼和季陶楼之后,从四维堂与行政大楼出发,经过风雨走廊、渡贤桥、传播学院、道藩楼转行健道方向,来到政大精神堡垒广场即可到达,是春季赏景的所在。
“夏耘”:“环山森林浴创想”,环山三道是政大人最喜爱的夏耕步道,上通凉亭公园的相思树林、下接醉梦溪畔步道,夏天的油桐花开是最迷人的时刻,让片片花瓣洒落在肩头。
“秋收”:“好汉登坡眺愿景”,环山一道在秋天时枫叶片片,从政大艺文中心、蒋公铜像前、向左登上好汉坡,从自强宿舍欣赏大台北盆地的秋景,令人身心愉悦,是许多政大人相当怀念的所在。
“冬藏”:“红樱绽枝望新年”,过恒光桥从后山校门进入政大校园,经过枫香大道、环山二道到达自强九舍,即可看到左侧坡地的山樱花在冬天盛开,枯枝与桃红、粉红的颜色成为对比之美。
“亲民”:“景美溪畔踏车行”,景美溪畔是骑脚踏车慢游的好所在,可将溪畔景观尽收眼底,政大校园中最大型建筑综合院馆旁是停车驻足欣赏景美溪左岸景观的绝佳去处。
“爱物”:“指南山下观鱼游”,指南山下的醉梦溪有着迷人的景色,野姜花盛开的清香带领我们到与景美溪交会的河口,4个亲水步梯让民众观赏鱼群和戏水,享受自然的乐趣。
“精实”:“四维堂内学坚毅”,进入政大校门第一栋建筑即四维堂,礼、义、廉、耻之
四维是复校时所推广各级学校的共同校训,当时四维堂是学生主要集会场所,成为政大的精神象征。
“诚心”:“八德道路习鸿儒”,八德道号称政大第一大道,精神即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东自逸仙楼、学思路、研究大楼、商学院大楼、信息大楼、衔接集英楼,是政大校园里的主要教学区。
社会声誉
1、政大商学院是台湾地区唯一的国际商学研究生论坛(GBF)成员。
2、政大商学院是台湾地区少数获得AACSB、EQUIS认证的商学院。
3、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司评鉴政大商学院为全台湾地区第一。
4、据
亚洲华尔街日报针对各国及各地区大学MBA的调查中,政大与
澳洲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同获企业家和人力资源经理票选为亚太地区最具能力培育优秀与有潜力MBA的学校。
5、在《Asia Inc.》杂志调查中公布的东亚前十大商学院排名,政大为亚洲第九(全台第一)。
6、《英国金融时报》公布2012年全球商学管理硕士(Financial Times Masters in Management)排名结果,政大商学院全球第41名(全台第一)。
7、依据在欧洲的《Eduniversal商学院排名网》2012年的资料,其中政大位在“顶尖商学院”之列,为全台第一。
8、依据《The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在一项针对各国大学MBA的调查中,政大与澳大利亚的雪梨大学、香港的香港中文大学等,同获企业家和人力资源经理人票选为该地区最具能力培育优秀与有潜力MBA的学校。
9、企业最爱大学生综合排名全台第五,文学院、教育学院皆为台湾前二名,法学院、商学院排名更为全台第一。
10、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581-590区间。
11、根据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该校新闻传播学排名世界51-75,政治学排在300-400,教育学排在300-400,工商管理排在300-400,管理学排在300-400,公共管理排在151-200名。
知名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