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Lee Shau Kee),1928年2月20日出生于广东顺德大良,汉族,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创办人,香港顺德联谊总会荣誉会长,世界顺德联谊总会名誉会长,
恒基兆业地产集团原主席、总经理。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28年2月20日,李兆基出生于广东顺德大良,自幼在家乡私塾学校接受教育,他的父亲李介甫拥有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两间门店,经营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6岁起,便被父亲安排进入商铺学习做生意,小学毕业后,到父亲银庄工作,15岁时,已经营两间店铺。
抗日战争初期,李兆基曾只身南下香港,在跑马地亲戚家中寄居避难,逗留了一年时间才返回顺德,在这段避难岁月中,他了解香港营商状况与门路。而香港的营商环境与制度,也吸引着这位广东少年。
香港创业
1948年,李兆基带着1000块只身前往香港创业,在香港商业中心地段中上环永乐街和文咸街一带落脚,他利用熟悉货币兑换业务的优势,在几间银铺挂单,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生意,在香港站稳脚跟。由于中国内地正值
解放战争,不少有钱人带着财富跑到香港,外汇兑换业务和黄金买卖生意兴隆,李兆基取得不错成绩。20世纪50年代后,香港工商业和进出口贸易逐渐复苏发展,后转行做从事五金生意和进出口贸易,在各项生意中,积累了资本,开拓了商业网络与人脉。
联合经营
香港寸土尺金、居住空间狭小,李兆基意识到其中投资机会和发展潜能。然而,发展地产项目启动资金乃天文数字,投资期长,牵涉多方面专业知识与关系,很难由一人或一个家族发展起来。李兆基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汇集大家的财力物力共同开拓。
1958年10月,李兆基与
郭得胜、
冯景禧联合
胡兆炽、黄少轩、戚宗煌、陈成源、郭锦涛、吕贤藻等8位香港企业家合股组成永业公司,正式进军地产业,购入了沙田酒店经营,并在港九两地兴建各类楼宇,开始涉足地产生意,推出“分层出售、10年分期付款”销售方式,面向广大中下层市民,一改过去香港地产业经营方式,深受香港市民欢迎,一时生意大好,所建楼宇销售一空。
1963年,与冯景禧、郭得胜另组建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由郭得胜担任主席,拥有30%股份的李兆基任公司副主席、总经理,三人看准工商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以及新一代青年组建家庭的需要,抓住别的地产商不屑经营的中小型住宅楼宇经营,三人联手,在香港地产界博得“三剑客”之名。
1972年,新鸿基地产上市,合作十余年的三人正式分手,李兆基分得价值约为5000万元地盘和物业,并于年底与
胡宝星合作,组建永泰建业有限公司,李兆基任副主席。此时香港股市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大崩盘,地产业也随之陷入低谷,物业及土地价格大跌,李兆基又致力收购旧楼和土地,一年时间争得主动,增强了实力。
创立恒基
1976年,香港股市复苏,李兆基成立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以物业换取永泰股票,成为其最大股东,取代胡宝星出任永泰董事局主席。李兆基经营地产有自己的心得,恒基兆业的土地储备,大部分是来自从农民手中购得的“换地权益书”,再向香港政府换得屋地来发展房地。另一方面,雇佣专人游说旧楼业主售楼,购得旧楼后,将整座楼宇拆掉重建。还向美国、加拿大老华侨征购他们在香港拥有的战前楼宇。 1983年,出任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
1988年,李兆基推动恒基兆业上市,并全面收购永泰建业,改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其以小博大,吞并永泰建业案例成为香港经济学课堂上经常引用案例。进入20世纪90年代,恒基地产迎来高光时刻,1990年到1996年,恒基地产年营收由40亿港元升至153亿港元,市值由1990年的136亿港元跳升到1996年的1325亿港元。1992年,与李嘉诚合作开发香港中环嘉兆台项目。
投资大陆
李兆基积极拓展中国大陆业务,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有他的投资。20世纪80年代,开始投资中国内地市场,参与广东中国大酒店和花园酒店项目。1992年,恒基地产进军内地房地产项目。1996年,成立恒基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加强与中国内地合作,如北京建国门内大街的北京恒基中心,上海“不夜城”,广州地铁上盖和芳村区建设,深圳福田建设等,都是主要作为长线投资。到1996年,恒基(中国)已经在国内拥有二十多项地产发展项目。
多元发展
李兆基致力多元化经营。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先后收购中华煤气、港华燃气、香港小轮以及美丽华酒店集团的控股权,横跨地产、能源、酒店、交通及零售等,并把事业拓展向海外,在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参与投资。
夺得首富
1996年,李兆基财富达到1270亿,事业达到巅峰,并于1995年、1996年、1997年连续三年成为华人首富、亚洲首富,并连续两年在全球富豪榜保持第四位。后来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李兆基资产大幅缩水,李嘉诚抄底欧洲,躲开亚洲金融危机,李兆基首富之位由此让位李嘉诚。直到2018年,李兆基才以2150亿身家力压李嘉诚成为香港首富。
进军股市
进入21世纪,李兆基淡出香港地产行业,将精力转向了资本市场。2004年12月,李兆基成立兆基财经企业,资产规模500亿港元,主要从事股票投资,以中资股居多,先后购买中国网通、中国人寿、中国财险、中国电力、中石油、中海集运、平安保险、交通银行、中远控股、神华能源、建设银行等股票,以美国“股神”巴菲特为榜样,争取每年有10%至20%回报,三年间,资产规模已增值至1700亿元。
2006年,中国银行在香港上市,李兆基购入13.14亿股(约4.97亿美金),力挺中央大型企业,亦通过该投资获得了高额回报。
2007年,碧桂园在香港上市,李兆基10亿港元认购碧桂园新股。6月,李兆基呼吁投资者在恒生指数达22000点便要“小心点”,减持手上股票,股民表示不解。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香港股市应声坠落,一举跌破20000点。李兆基又发声:机会来了,赶紧入市,年底能破25000,仅仅一个月之后,港股便收复失地。10月,李兆基建议投资者抛售美国和日本股票,加注中资股票。11月初这一预测提前完成目标。11月18日,李兆基再发话:内地可能于未来数日再推出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数天港股将会很波动,跌幅较大。恒生指数11月19日下跌1136点。
2013年,李兆基斥资4亿港元购入旭辉控股4%股权。2014年5月,在碧桂园急需改善负债结构、提升机构评级的时候,李兆基旗下公司认购碧桂园2.5亿美元优先票据。7月8日,在场外增持2852.57万股恒地股份,持股比例由66.62%增加至67.68%。
萌生退意
2011年9月—10月,李兆基辞掉旗下33家香港附属公司董事职位,其中八成附属公司交由次子
李家诚续任董事。2014年6月,退任美丽华酒店主席职位,由次子李家诚继任主席、行政总裁。2015年7月1日,退任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席、董事总经理、提名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委员职务,并由次子李家诚接任。
正式退休
2019年5月,李兆基卸任
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主席、总经理职务,正式退休,长子李家杰、次子李家诚接棒,出任集团联席主席兼总经理。
主要成就
财富排名
获奖记录
荣誉称号
商业思想
投资理论
关于投资,李兆基有一套一元变八元的理论:我有一个理想叫穿云箭、过三关。第一关是以一博二、第二关是二博四,第三关是四博八。
经营格言
李兆基不喜欢把时间及金钱花用在吃喝应酬上,他有一句格言:“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他坚信做小生意最重要的是勤。至于大生意,最重要的是计算精确。生意额大,牵涉的本钱和盈利大,一出一入的利息,多一分少一分是很重要的。
成功基础
关于致富基本功,李兆基有四点:第一,刻苦耐劳、勤奋努力,做足功课,搜集资料。第二,避免过早成家,免受家庭负担。第三,要积蓄第一桶金,本钱厚,心就定,就能静,就能头脑清晰,安然知所进退,最后就自然有所得。第四,男最怕入错行,女最怕嫁错郎,选择行业很重要。
不管做生意、做慈善公益、甚至做文化教育,都是一个原则,就是杠杆原理。杠杆原理发挥得宜,就可以四两拨千斤。
有本钱去投资,要看大局、看形势、看趋势。
社会活动
捐资兴医
教育捐赠
2006年,李兆基捐出3.3亿元人民币,开展“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县百万农民及万名乡村医生培训”项目,为中国农民提供培训及就业机会,协助他们脱贫,项目开展后,受惠农民连家人数目已达到三百万人。
2012年—2016年,李兆基联合培华教育基金会共同出资8000万元,资助1000名中西部地方公办高校领导干部赴海外研修培训,旨在提升中西部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加强中西部地方高校领导的办学治校综合能力。
抗击疫情
其他捐赠
抗震救灾
设立基金
公开活动
2008年3月4日下午,李兆基在北京大学名誉校董授予仪式上发表演讲,现场勉励青年学子:年轻人要想致富,有几项基本功最为重要,首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勤恳努力,做足工夫,先立业,后成家,尽快积累自己的第一桶金,其次,要注意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同时,不论做生意,还是做慈善事业,都要灵活运用杠杆原理,取得最大回报。
人物影响
2008年9月9日,“李兆基图书馆”命名揭牌仪式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举行,图书馆共5层,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李兆基图书馆侧重学科资源和特色资源建设,初期可藏书62万册,阅览室座位总数达1800座左右,可容纳一万余名学生。
2009年6月27日,北京大学公共教学楼——
李兆基楼举行揭幕仪式,该楼建筑面积3651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132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5183平方米,总体布局为“L”型,以大中型教室为主,共有教室78间,可容纳8450人。
2011年10月,北京大学
李兆基人文学苑竣工,该建筑位于
未名湖东北侧,总占地面积24657平方米,整个园区依功能需要有机地分为相互独立,又互为因借的六个区,将改善和满足北京大学文、史、哲三系教学、科研、办公、会议和图书阅览等综合需求。
2013年,香港大学将新建立的会议中心命名为“李兆基会议中心”。2015年10月15日,
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举行落成典礼,该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米,将有机械学院、材料学院、机械系、汽车系、热能系以及燃烧中心、信息化技术中心等多个院系、研究机构入驻,使之成为成为校园内重要的科技教学、科研、创新空间。
人物作品
人物传记
主题文章
对话访谈
社会任职
商业理念
经营原则
李兆基有一个分散、分细、分期、分层的“四分散”经营原则。“分散”是购入土地不应集中在某一区域,而应分散于各地;“分细”是设计住宅单位要以越小越好为原则;“分期”是指分期付款,目的在于进一步减低购房者经济压力;“分层”是在买人地盘设计规划时,要以兴建分层住宅(高层住宅)为目的。
成功之道
对于事业和为人处世,李兆基有自己的看法:一是“小富由俭是至理名言,因为第一笔本钱最重要,有了它作为基石,才易于成功”;二是止、定、静、安、虑、得。李兆基总结《大学》其中一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三是投资要计算回报。回报低就不做,回报高便值得研究,进行投资。
人物轶事
商业胆略
李兆基从6岁起就跟父亲学做生意,父亲拥有一个金铺和一个银店,经营者黄金和外汇生意。有一次,李兆基发现金铺技艺师傅在打黄金时偷摸扣下一小块黄金,然后用白银填上去,外行人根本看不出来,李兆基悄悄告诉了父亲,但父亲早就知道此事,只是碍于没办法再找到技艺优秀的技工师傅,父亲一直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兆基为了解决这一弊端,自学看金、化金、熔金等知识,12岁时,他就掌握了全套制金技艺,他明白如在生意上不受限于他人,必须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与李嘉诚交往
李兆基和
李嘉诚都生于1928年,难分伯仲的两人几十年间在商场上亦敌亦友。李兆基将次子取名李家诚,曾有人质疑这一做法是否是为了“调侃”李嘉诚,李兆基则表示,取名李家诚只是因为这个名字会给家族带来好运。
20世纪90年代初,李兆基和李嘉诚都看上了位于香港黄金地段的
美丽华酒店。美丽华酒店大股东
杨志云去世后,其5个儿子无心经营美丽华酒店,李嘉诚看上该酒店地理位置,想要强行收购并将两块地皮拆掉重组,但杨志云儿子杨秉正不希望祖业被拆掉,于是找到了李兆基帮忙。由于收购失败,李嘉诚因此损失了150亿。
虽然互为对手的两人总是暗中较劲,但在需要联手取得更大收益时,两人也能一笑泯恩仇。香港四大富豪一同合作投资,仅有一次,就是“
沙田第一城”项目,“沙田第一城”由李兆基主导,李嘉诚、郑裕彤、郭得胜等参与开发。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李兆基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其父亲李介甫经营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婴儿夭折率高,李兆基上面三位兄长中,李家的长子、次子都年幼夭折,只有老三李兆麟活下来,三哥李兆麟也就成为家中“长子”,李兆基是家中第四个儿子,则成为“次子”,因为他排行第四,被称为“四哥”,上了年纪又被称为“四叔”。李兆基出生后,母亲陈鸾凤又诞下两个儿子李兆楠和李达民,加上三位姐妹李焕琼、李焕瑶及李焕珍,李氏家族人丁众多。
婚姻生活
李兆基的前妻刘惠娟于20世纪50年代曾参选过香港小姐,并夺得冠军,两人于1959年结婚,婚后育有三女两子。恒基兆业独立门户之后刘惠娟开始参与经营管理,与李兆基意见分歧,导致夫妻不和最终两人分手。此后刘惠娟长期居住生活在加拿大。
氏族成员
人物评价
“李兆基,一位在香港地产界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他拥有博大的胸襟,待人诚恳,慈善为怀,素具爱国爱乡、热爱公益的热忱。为促进家乡的医疗、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评)
“李兆基是香港著名实业家,著名商界巨头,也是德高望重的慈善家,他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务,具有培育英才的远见和胸襟,屡次出资赞助中国、英国、香港的教育事业,贡献至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 评)
“李兆基祖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慷慨捐赠,为祖国教育事业、卫生事业、农民工培训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李兆基不仅创造了财富神话,而且书写了慈善佳话,义德善举值得全社会学习。”(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刘延东 评)
“李兆基是香港地产界叱咤风云的人物,被誉为香港地产界四大天王之一,勤奋拼搏、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或许这就是李兆基这样的老一代企业家留给后人的馈赠。”(深圳报业集团 评)
“李兆基是大中华区备受尊崇的杰出人物,他在商场上长袖善舞,人所共知,在慈善事业上高瞻远瞩、慷慨捐输,亦为人所津津乐道,对促进香港经济繁荣贡献良多。”(香港浸会大学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