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寿(1822年?—1881年),又作兆受、兆寿、长寿,清廷赐名世忠,字松崖,号良臣,河南
固始陈淋子镇人,清末政治、军事人物。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李昭寿出身于河南固始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自幼贫贱,头秃又狡黠,曾在村塾读书,动辄逃学,父母寻找他时,发现他在檐壁上。此后他经常偷窃同村人的财物,而自家的鸡和猪却越来越多。再后来,他还能“竿上立、壁上行”,宗族都称他为“贼秃”。
长大后,李昭寿“身长八尺”“轻捷如猿”,曾多次犯法而被关进
商城、
固始、
霍邱等地的监狱,因为没钱贿赂狱卒,狱卒就把他绑在便器上,狱卒撒尿的时候都会溅到他的牙齿上,他哀求狱卒不要撒得太急,狱卒就打开他的嘴巴,把尿撒进他的嘴里。后来又一个老狱卒可怜他,给他饭食,他才能活着走出监狱。
起兵反清
咸丰三年(1853年),
太平天国占领江宁(今江苏南京),改称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同年派
李开芳、
林凤祥北伐满清,迅速挺近安徽、河南等地。当地的捻党纷纷起事,社会秩序开始动摇。李昭寿与
薛之元也趁乱起义于霍邱,得到数千余兵力,打击地方团练,牵制了河南、安徽的部分清军。
咸丰四年(1854年)四月,李昭寿进攻商城的王家院墙,清军副将春明等阵亡,清廷震动,命河南巡抚
英桂与驻守
正阳关的提督
秦定三会师围剿李昭寿,李昭寿据守卜家店固守。
光州知州赵登畯领兵镇压,擒获李昭寿的同党周魁、陈玉顺、陈金旺等,李昭寿败退至青峰岭。不久,李昭寿再次进入固始、商城境内,并与太平天国西征军取得联系,计划共同攻打商城。六月十七日,李昭寿先围商城,被大学士
周祖培之弟周祖颐所率的团练队伍击退,接着连败于顺河集、叶家集。此时太平军受挫于
湘军,未能应约北上,李昭寿孤军奋战,试图再围商城,被固始知县
蒯贺荪、县丞
张曜击败,退走霍山,张曜率军追击,在庙湾斩李昭寿的同党宋之贵,追杀至流波疃,斩杀李兆庆等一百多人,安徽宁池太广兵备道
何桂珍传檄商城、固始团练堵住其北面,
金寨团练堵住其东面,自己率部下堵住其西面,李昭寿走投无路,率六千之众向何桂珍投降,隶其麾下为兵,时为咸丰四年(1854年)十月。
归顺天国
咸丰五年(1855年),李昭寿因对太平军的战功,获赏五品顶戴。他在霍山县寨箕山兴筑石城,欲为久居之计。不料其宿仇周祖颐与固始练总王庭兰合作,乘夜偷袭寨箕山,攻破李昭寿所筑石城,李昭寿奔回何桂珍营中。当时军中缺乏粮食,起初每人每日给面一斤作為军饷,后来何桂珍又减半两次,李昭寿对此极为不满。不久李昭寿的同党马超江被匪徒杀死,李昭寿愤怒官军不能抓到凶手。何桂珍又请安徽巡抚
福济给李昭寿一个官差,福济不听,并密书暗示何桂珍杀掉李昭寿以绝后患,李昭寿截获此信,认为何桂珍出卖自己,便于同年十一月初三日在
英山小南门宴请何桂珍等47人,设伏兵将他们全部杀死,并再次反清,投奔太平天国将领
李秀成,太平天国拜他为七十二检点。
咸丰六年(1856年)七月,李秀成命李昭寿联络
捻军,李昭寿之前与捻军首领
张乐行、
龚得树等有交情,就写信给在三河尖的张乐行,张乐行同意与太平天国联合作战。后因
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天国出现短期混乱,联合作战一度延宕。
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捻军根据地
雉河集失守,张乐行再入三河尖,准备联络太平军。这时,李昭寿正跟随李秀成、
陈玉成扫荡安徽清军,他建议太平军再次联络张乐行,张乐行接受太平天国的招抚,二月初九日与李秀成、陈玉成及李昭寿会师于霍邱,展开联合作战。其后,李昭寿跟随李秀成及捻军龚得树部到攻打正阳关,攻下正阳关后一度所向披靡,攻入豫东地区。然而张乐行连为清将
胜保所败,于五月撤至霍邱,投归李昭寿。李昭寿便会合薛之元以皖豫边界叶家集为据点,联合太平天国右军主将
韦俊部进攻河南固始、商城,企图挽回败局。结果,李昭寿在商城遇到自己的宿敌周祖颐,不久兵败。后来,霍邱因张金桂降清而陷落,正阳关被围,捻军情形危急。李昭寿奉命南下霍邱救援捻军,使其突围。李昭寿救出捻军后,张乐行、龚得树与李昭寿部太平军撤出正阳关地区,与李秀成在
六安会师。败退六安后,李昭寿所部曾再次夺回霍邱、正阳关一带的控制权,至八月底因寡不敌众而败。九月,天王
洪秀全命李秀成往援镇江,李昭寿建议将六安州交给张乐行,其后随李秀成东下,佯攻庐州,迫使清军困守庐州,从而顺利占领
滁州、
全椒、
来安等地,并以此为据点,抗击
江北大营的攻击,屏蔽天京西北。十一月二十日,镇江失守,李昭寿、李秀成又返回皖北。洪秀全为了表彰李昭寿的功绩,封他为“殿右拾
文将帅”,又任“河南省文将帅”。十二月,李昭寿应陈玉成之请,往救固始,途中逗留不进,在家乡大宴宗族。后听说韦俊在固始外围被击败,遂返回
桐城。
再降清廷
李昭寿为太平天国效力期间,军纪败坏,不仅扰民,而且与太平军守将多次发生冲突。他救陈玉成于固始,却逗留不进,后来陈玉成打算斩了他,应李昭寿反复哀求才放了一马,但从此与陈玉成结下梁子。咸丰八年(1858年)春,藏在
尉氏县的李昭寿家属被胜保抓获,胜保以此为筹码,让江苏知县姜锡恩通过李昭寿身边的掌书陈学书劝降李昭寿,李昭寿本来已与陈玉成不和,听说被绑架的妻儿老母受到胜保优待,便应允受抚。四月,李昭寿奉李秀成命守滁州,派人禀告胜保,拟先献滁州,再图别县。七月,李昭寿至
清流关投降胜保,胜保赏以花翎、三品顶戴、马匹、玛瑙、烟壶等物,但李昭寿表示公开归顺的时机未至,要继续潜伏在太平天国一段时间,胜保答应。当月,李秀成召开第二次
枞阳会议,确立了收复皖北、解围天京的作战计划。李昭寿由滁州参加
二克庐州之战,取得胜利。八月,李秀成、李昭寿与陈玉成、
吴如孝会师,在滁州乌衣镇大败
德兴阿、胜保所率清军,其后连战连捷,至九月初一日攻克
扬州,二破江北大营。随后陈、李联军在天京外围作战,湘军则趁机攻入安徽。李秀成将滁州、来安、全椒、天长等江北重镇的防守任务交给李昭寿,由李昭寿的同党薛之元防守江浦、浦口(太平天国的
天浦省),胜保命其献城自效。九月二十四日,清军攻天长,李昭寿倒戈,伏兵自城内杀出,太平军大败,天长落入清军手中、滁州、来安等地也被李昭寿献给清朝。李昭寿降清后,被清廷封为参将,奉旨赐名世忠,所部四万余众经胜保裁撤为一万八千人(一说一万七千人),号“豫胜营”,每月提供
饷盐,令其自行售卖以充军饷。
咸丰九年(1859年)六、七月,李昭寿与陈玉成连续交战,使其无法占领滁州、来安等地。包括李秀成在内的多名太平军将领写信劝其回头,但李昭寿不为所动,并回信说自己与陈玉成誓不两立,要与之“亲战三合,一决雌雄”。
咸丰十年(1860年),清廷以
袁甲三替换胜保卫钦差大臣,李昭寿遂归其节制。袁甲三继续优待李昭寿,升他为帮办军务、
江南提督(后升至“钦差帮办安徽军务、办理招安事宜、江南提督军门、库楚特依巴图鲁”)。翌年,李昭寿的豫胜营攻陷六合、夭长二县。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李昭寿占领
江浦、
浦口。与此同时,
多隆阿率清军攻庐州,陈玉成飞章告急,洪秀全乃遣
陈坤书、
黄文金救援。清政府以为金陵可乘,催李昭寿取九洑洲,与湘军会攻金陵,于是李昭寿又转归两江总督
曾国藩调度。
被迫解甲
李昭寿镇守滁州五年,其“豫胜营”部众也从不到两万人扩张到五、六万人,他拥兵自重,豪横不法,“自滁以西,北属五河,皆其关镇”,清廷官吏形同虚设,无法管理民众。李昭寿还捆盐自售、设卡抽厘、暴掠农民,俨然割据一方的军阀。曾国藩节制李昭寿之“豫胜营”后,认为其“心迹难测”,痛恨其“专利扰民”,但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的大局起见,并未马上动他,而是采取了“不甚资其力,亦不轻调其兵,暗销其予智自雄、非我莫属之骄志”的策略。但曾国藩的亲信
郭嵩焘出任两淮盐运使以后,立即规定各营配盐必须由盐运使掣验,并拦截李昭寿的私盐,连同其船一起充公,使李昭寿有所收敛,亦使清政府收入大增。
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李昭寿与皖北另一军阀
苗沛霖为争盐船而大战
洪泽湖,李秀成趁机派爱王
黄崇发、顾王吴如孝攻下九洑洲及江浦、浦口。与此同时,胜保获罪,李昭寿又上书为其辩护,清廷予以申斥,革职留任。不久苗沛霖反叛,李昭寿参与平叛,曾国藩请准开复李昭寿。然而科尔沁郡王
僧格林沁向清廷严劾李昭寿之跋扈不法,漕运总督
吴棠亦上奏折,指责李昭寿盘踞滁州、六合一带,“奸淫掳掠,甚于寇贼”以及抢夺盐利等恶劣行径。清廷即于同年十一月十八日、二十日连发内廷密寄,令僧格林沁、曾国藩、吴棠及安徽巡抚
唐训方密商处置李昭寿之法,并提出由曾国藩饬调李昭寿到曾国藩大营,勒令其献出踞地及各厘卡,其所部交曾国藩挑选归并于湘军,由曾国藩分派名将统领,如有不遵,则令僧格林沁予以剿灭。
李昭寿及其部将已经嗅到了清廷对自己动手的气息,经过反复商议、权衡利弊,李昭寿决定在曾国藩行动前主动交权,以免步苗沛霖后尘。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初一日,李昭寿致函曾国藩,表示愿交出自己控制的五河、滁州、全椒、天长、六合等城,至于“豫胜营”兵勇,或进攻江南,或另行调拨,或酌量遣散归农,悉听曾国藩斟酌办理。正月初三日又移文曾国藩,说明他已将所部大小炮船裁撤,水勇概行遣散,所办炮位百余尊情愿捐献报效,请曾国藩派弃验收解回。在交涉献城解兵的过程中,李昭寿称病始终不赴曾国藩大营。曾国藩亦未强求,于四月十二日正式发出《李世忠
开缺回籍折》,李昭寿从此失势。
不法被杀
李昭寿解除了兵柄,却并未立即回归原籍,经常携携姬妾优伶往来汉口、扬州、上海等处。同治六年(1867年),李昭寿原来在捻军中的好友
李蕴泰全军覆没,逃到安徽五河,投奔李昭寿家躲避。李昭寿绑缚李蕴泰亲送给安徽巡抚
英翰。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李昭寿赴江宁谒见曾国藩,又到了扬州,为房产与外国人发生争执;又因前处州镇总兵
陈国瑞曾截留其军饷、诬杀其部将,李昭寿来扬州后又强迫李昭寿的戏班到处送演、并强索李昭寿的山石,李昭寿为报新仇旧恨,便率众闯入陈国瑞寓中,将陈国瑞缚置舟中,飞速航行至四里铺,勒索财物。曾国藩派人作出公判,以李昭寿上年即曾软禁谋杨姓道员,勒令出银数万,此次又软禁陈国瑞,其行径同于掳人勒赎,请准将李昭寿革职,勒令回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清政府批准。
李昭寿回河南原籍之后,又有士绅多人连疏弹劾他,于是清政府再发上谕,称“有人奏李昭寿在叶家集(今属安徽霍邱)地方修筑堡寨五处,私藏炮械,召集亡命,种种不法,着皖、豫两省巡抚查明具奏”。由于两巡抚奏章所言李昭寿行径相差悬殊,清政府命曾国藩再次认真核实。曾国藩即派前署皖南镇总兵刘启发前往密查。刘启发至河南固始,见李昭寿所居瓦房、草房共有二百余间,门房巡更房有洋枪、白腊杆等武器,皆不精良,为李昭寿防盗所用。这一场风波才暂告平息。
同治十一年(1872年),李昭寿获准居住于安徽,“以避
物议”。此后他又到处开赌场、贩鸦片,甚至曾远赴香港。光绪七年(1881年),李昭寿至安徽
当涂开设赌场,被官府执送安庆。六月,李昭寿以自己“衰病
侵寻”为由,请回河南原籍,清廷不许。十月,候补直隶州知州吴廷选派汤守鲁在朱复盛饭店寻找差役,不慎进入住在饭店旁边的李昭寿旧部黄银怀的住房,两人发生争执斗殴,引发众人围观,期间黄银怀财物遗失。黄银怀认为是吴家的汤守鲁偷的,告诉李昭寿,李昭寿便率人闯入吴家,将吴廷选之弟贡生吴廷鉴抓至街头,一阵痛打,并凌辱其母吴李氏与仆人黎季庭,然后把吴廷鉴和黎季庭押送县衙,控告其行抢(另一说起因为黄银怀之妾被吴廷选的差役调戏,还有一说是吴廷鉴欠了李昭寿烟资),但安徽巡抚
裕禄判定李昭寿有罪,并将其行径上奏清廷,请示是否从重治罪。清廷于十月二十八日下达上谕,命令裕禄将李昭寿立即正法。据说李昭寿临刑前说:“我昔居巍位,若有诏赐死,当先谢恩。”要求取回官服以便谢恩,但被裕禄拒绝;又表示:“吾无大罪恶,唯枉杀何桂珍,宜有此报。”
主要影响
联合天捻
李昭寿为太平天国效力期间,最重要的贡献是促成了太平军和捻军的联合作战。太平军利用他与捻军领袖张乐行、龚德树等人的交情,让他负责牵线搭桥,联络捻军,终于在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使太平军与捻军会师于霍邱。捻军的加入对太平天国扭转天京事变后的不利战局起到重大作用。随着几万名捻军的加入,太平天国北方的屏障得以构筑起来,从而减缓了北方的军事压力。天京失守后,遵王
赖文光也依托捻军展开恢复太平天国的运动。可见捻军的加入是给太平天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而李昭寿在其中的功劳最大。
降清影响
李昭寿掌握着淮南江北的滁州等要地,统辖二十四军,故胜保判断“李昭寿之向背,实为全局之所关”。经过他的争取,李昭寿在咸丰八年(1858年)九月正式降清,李昭寿的降清给太平天国造成重大损失,二解京围的战果化为乌有,天京被暴露在清军威胁之下。同时,李昭寿的降清也带动了太平天国的投清高潮,李昭寿先是策动镇守江浦的薛之元投降,其后又策动了唐禧菁、杜宜魁、黄雅冬、陈仕明、
孙葵心等将领投降,使太平天国丧失大量土地,从而加速了太平天国的败亡。
历史评价
人际关系
人物争议
李昭寿的生年不见于文献史料记载。据李昭寿旁系后代所说,李昭寿是六十整岁死的,结合旧时习惯使用虚岁,故可推定其生年为道光二年(1822年)。另有著作称李昭寿生于道光五年(1825年),但出处不明。
后世纪念
李昭寿墓位于河南固始陈淋子镇李后楼,现属固始县
祖师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