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
太阳能电池,顾名思义,就是由有机材料构成核心部分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具有光敏性质的
有机物作为
半导体的材料,以
光伏效应而产生电压形成电流, 实现
太阳能发电的效果。
背景介绍
有机这个概念貌似很新,但其实它的历史也不短——跟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历史差不多。第一个硅基太阳能电池是
贝尔实验室在1954年制造出来的,它的太阳
光电转化效率接近6%;而第一个有机光电转化器件是由Kearns和Calvin在1958年制备的,其主要材料为镁酞菁(MgPc)染料,染料层夹在两个
功函数不同的电极之间。在那个器件上,他们观测到了200 mV的
开路电压,光电转化效率低得让人都不好意思提。起步之初就高下立判。
此后二十多年间,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内创新不多,所有报道的器件之结构都类似于1958年版,只不过是在两个功函数不同的电极之间换用各种
有机半导体材料。此类器件的原理如图1所示:
有机半导体内的电子在光照下被从
HOMO能级激发到LUMO能级,产生一对
电子和空穴。电子被低功函数的电极提取,空穴则被来自高功函数电极的电子填充,由此在光照下形成光电流。理论上,有机半导体膜与两个不同功函数的电极接触时,会形成不同的
肖特基势垒。这是光致电荷能定向传递的基础。因而此种结构的电池通常被称为“肖特基型有机太阳能电池”。
1986年,行业内出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实现这个突破的是位华人,
柯达公司的
邓青云博士。这个时代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所采用的有机材料,主要还是具有高
可见光吸收效率的
有机染料。这些染料通常也被用作
感光材料,这自然是
柯达的强项。邓青云的器件之核心结构是由四
羧基苝的一种衍生物(邓老管它叫PV)和
铜酞菁(CuPc)组成的双层膜。双层膜的本质是一个异质结,邓老的思路是用两种有机半导体材料来模仿无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他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左右。虽然还是跟硅电池差得很远,但相对于以往的肖特基型电池却是一个很大的提高。这是一个成功的思路,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时至今日这种双层膜异质结的结构仍然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点之一。
双层膜异质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如概述图所示。作为给体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之后产生空穴-
电子对,电子注入到作为受体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后,空穴和电子得到分离。在这种体系中,电子给体为p型,
电子受体则为n型,从而空穴和电子分别传输到两个电极上,形成光电流。与前述“肖特基型”电池相比,此种结构的特点在于引入了
电荷分离的机制。与硅半导体相比,
有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弱得多,不同分子之间的LUMO和HOMO并不能通过组合在整个体相中形成连续的
导带和
价带。
载流子在
有机半导体中的传输,需要经由电荷在不同分子之间的“跳跃”机理来实现,宏观的表现就是其
载流子迁移率要比
无机半导体低得多。同时,
有机小分子吸收光子而被激发时,不能像硅半导体那样在导带中产生
自由电子并在价带中留下空穴。
光激发的有机小分子,产生的是通过
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的空穴-电子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激子(Exciton)”。激子的存在时间有限,通常在毫秒量级以下,未经彻底分离的电子和空穴会复合(Recombination),释放出其吸收的能量。显然,未能分离出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激子,对光电流是没有贡献的。以故有机半导体中激子分离的效率对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有关键的影响。
对于肖特基型电池来说,激子的分离效率却很成问题。光激发形成的激子,只有在
肖特基结的
扩散层内,依靠
节区的电场作用才能得到分离。其它位置上形成的激子,必须先移动到扩散层内才可能形成对光电流的贡献。但是
有机染料内激子的迁移距离相当有限,通常小于10纳米。所以大多数激子在分离成电子和空穴之前就复合掉了。在有机电池中引入异质结的结果,则是明显的提高了激子分离的效率。电子从受激分子的LUMO能级注入到电子受体的LUMO能级,此过程本质上就是激子的分离。两层
有机膜之间的界面不是平整的。在制备过程(
热蒸发-沉积,或者溶液
旋涂法)两层膜总会形成一种互穿的结构,从而界面有较大的面积。在给体材料的体相中产生的激子,通过扩散可以较容易地到达两种材料的界面,将电子注入受体材料的LUMO能级以实现电荷分离。同时,许多研究表明,受体材料亦可以吸收相应频率的光子形成激子,再将其HOMO能级上的空穴反向注入到给体材料的HOMO能级中。因此,激子可以同时在双层膜的界面两侧形成,再通过扩散在界面上得到分离。总之,相对于肖特基型电池,采用给体-受体双层膜结构可以显著地提高激子的分离效率。
到了1992年,土耳其人Sariciftci(读作萨利奇夫奇)在美国发现,
激发态的电子能极快地从
有机半导体分子注入到
C60分子(其结构如图3)中,而反向的过程却要慢得多。也就是说,在有机半导体材料与C60的界面上,激子可以以很高的速率实现电荷分离,而且分离之后的电荷不容易在界面上复合。这是由于C60的表面是一个很大的共轭结构,电子在由60个碳
原子轨道组成的
分子轨道上
离域,可以对外来的电子起到
稳定作用。因此C60是一种良好的电子受体材料。1993年,Sariciftci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制成PPV/C60双层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PPV通常叫作“聚对
苯乙烯撑”,是一种
导电聚合物(关于导电聚合物将另文详述),也是一种典型的P型有机半导体材料。此后,以C60为电子受体的双层膜异质结型太阳能电池层出不穷。
随后,研究人员在此类太阳能电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混合异质结(
体异质结)。“混合异质结(体异质结)”的英文写作“Bulk Heterojunction”,这里是我自己的译法,感觉意思上还算准确。“混合异质结(体异质结)”概念主要针对光电转化过程中激子分离和
载流子传输这两方面的限制。双层膜太阳能电池中,虽然两层膜的界面有较大的面积,但激子仍只能在界面区域分离,离界面较远处产生的激子往往还没移动到界面上就复合了。而且有机材料的
载流子迁移率通常很低,在界面上分离出来的载流子在向电极运动的过程中大量损失。这两点限制了双层膜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而所谓“混合异质结”,就是将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混合起来,通过共蒸或者旋涂的方法制成一种混合薄膜。给体和受体在
混合膜里形成一个个单一组成的区域,在任何位置产生的激子,都可以通过很短的路径到达给体与受体的界面(即结面),从而电荷分离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在界面上形成的正负载流子亦可通过较短的途径到达电极,从而弥补载流子迁移率的不足。符合要求的电极应当是选择性的电极。也就是说,当给体与负极接触时,给体不能把空穴传输给负极。在混合异质结中,像这样的接触事实上是避免不了的。
此种结构最
理想状态自然是所有的给体相都能与正极接触,同时所有的受体相都能与负极接触。在非理想状态下,未能与正极接触的给体相上出现的
正电荷是不能传输到电池的正极上的,因而这种结构亦非尽善尽美。不过相对于双层膜电池,此种结构的效率提高亦相当明显,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
最高效率纪录仍由混合异质结型电池保持。
产业发展
中国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起步于1958年,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内先后引进了多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使中国太阳能电池
生产能力由原来的3个小厂的几百kW一下子提升到4个厂的4.5MW,这种产能一直持续到2002年,产量则只有2MW左右。2002年后,
欧洲市场特别是德国市场的急剧放大和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横空出世及超常规发展给中国
光伏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
示范效应。
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太阳能电池
生产国。2006年全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为438MW,2007年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188MW。中国已经成超越欧洲、日本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2008年的产量继续提高,达到了200万千瓦。
中国
光伏电池产量年
增长速度为1-3倍,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也由2002年1.07%增长到2008年的近15%。商业化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也从13%-14%提高到16%-17%。总体来看,中国太阳能电池的
国际市场份额和技术竞争力大幅提高。在
产业布局上,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态势。在
长三角、
环渤海、
珠三角、
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太阳能
产业集群。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
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
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
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
再生能源在总
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
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
战略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太阳能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
晶体硅电池和
薄膜电池两种,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不同应用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未来10年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所占份额尽管会因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等原因而下降,但其
主导地位仍不会根本改变;而薄膜电池如果能够解决
转换效率不高、制备薄膜电池所用设备价格昂贵等问题,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023年,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研发高效、半透明的有机太阳能电池,能在精确定义的光谱范围内吸收光。
结构原理
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有机太阳能电池以具有光敏性质的有机物作为半导体的材料,以光伏效应而产生电压形成电流。主要的光敏性质的有机材料均具有共轭结构并且有
导电性,如
酞菁化合物、
卟啉、菁(cyanine)等。
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几种结构
有机太阳能电池按照半导体的材料可以分为单质结结构、P-N
异质结结构、
染料敏化纳米晶结构。
3 单质结结构
单质结结构是以Schotty
势垒为基础原理而制作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结构为玻璃/
金属电极/
染料/金属电极,利用了两个电极的
功函不同,可以产生一个电场,电子从低功函的金属电极传递到高功函电极从而产生
光电流。由于电子—
空穴均在同一种材料中传递,所以其光电转化率比较低。
4 P—N 异质结结构P-N异质结结构是指这种结构具有
给体-受体(N 型半导体与P 型半导体)的异质结结构,结构如图5。其中半导体的材料多为染料,如酞菁类化合物、苝四
甲醛亚胺类化合物,利用半导体层间的D/A界面(
Donor——给体,Acceptor——受体)以及电子—空穴分别在不同的材料中传递的特性,使
分离效率提高。Elias Stathatos 等人结合无机以及
有机化合物的优点制得的
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率在5%~6%。
5 NPC( nanocrystaline
photovoltaic cell)染料敏化纳米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主要是指以染料敏化的
多空纳米结构TiO2 薄膜为光阳极的一类太阳能电池。它是仿生植物
叶绿素光合作用原理的太阳能电池。而NPC 太阳能电池可选用适当的
氧化还原电解质从而使光电效率提高,一般可稳定于10%,并且纳米晶TiO2 制备简便,成本低廉,寿命可观,具有不错的市场前景。
产品特点
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新型太阳能电池器件,具备柔性、质量轻、颜色可调、可溶液加工、大面积印刷制备等特点,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但是效率低是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
应用前景
已知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平均
能量密度为1376W/平方米,假设
能量转化率已达到为30%。城市每个三口之家每天的平均
用电量为3kw·h,平均太阳
光照时间4h,则只需不足2 平方米
太阳能电池板即可为之提供充足的电力。另一方面,
家庭电路最大
熔断电流一般在20A 左右,最大
瞬时功率4400W。达到此瞬时功率只需10 平方米左右的太阳能电池板即可。
工厂、学校的等大型耗电场所则依靠水利、
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等途径
获得电力。这种多层次的供电体系既可以保证社会正常运转,也充分利用了
清洁能源。
由上述计算我们也以大致看出,太阳能电池只能作为辅助能源,而不能作为主要能源使用。因为太阳能虽然总量很大,但受场地及成本等因素限制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功率,难以满足高耗电场所的
电力需求,而且太阳能受天气情况等因素影响较大,并不十分稳定,所以利用它做主要能源是不现实的。
产品研发
2024年5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王海桥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李宁教授&宁波工程学院肖勋文研究员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Semitransparent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Superior Thermal/Light Stability and Balanced Efficiency and Transmittance.(反式逐层旋涂工艺制备光热稳定的高效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