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厮杀时用来保护身体的防护衣饰,有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简史
总论
在
亚洲只有少数几个文明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日本也是其中之一。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伴随了无数的征战与杀戮,而甲胄也随之一步步的发展了起来,更是产生了数以千计的样式。日本的甲胄种类繁多举世闻名,让人觉得眼花缭乱。
第一期
上古时期~
平安时代前期(——10世纪),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主要以短甲、挂甲等形制简单朴素的甲胄为主。 所谓挂甲,是指用绳索穿连并且层叠甲片,下面的甲片覆盖上一片的底端,从而形成下层宽于上层的铠甲样式。奈良时代的两档式挂甲更是日后大铠的前身。而短甲则是将皮革或金属的札片连缀成整体,以保护住胴体主要部分的甲胄。这一时期横跨上千年,但是因为距今过远,所以保存下来的原物并不多。
第二期
平安中期~
镰仓时代(11——13世纪),大铠、胴丸、腹当这些有着浓郁日本特色的甲胄开始发展除了。当时是武士们佩戴着带有铲形前立的
严星兜、小星兜或
筋兜,脚穿毛沓,骑在马上使用弓箭作战的时代。
第三期
南北朝~
室町时代(13-16世纪),是一个政权交替混乱,地方势力膨胀的时代。胴丸、腹卷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些防具较为轻便实用,适合于徒步作战。在这个足轻逐渐代替骑马武士成为战争中主力的时代里,甲胄发展的变革也在酝酿。
第四期
战国时代~
安土桃山时代(16-17世纪),在这个辉煌而混乱的年代中,具有坚固,轻便特点的当世具足广受欢迎,成为了主流的甲胄。随着被称为“铁炮”的火绳枪的使用,甲胄的样式和性能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受西洋盔甲影响而产生的
南蛮胴也开始出现。样式各异的胴与兜的都在这个年代并存,乃是甲胄的大繁荣时代。
第五期:江户时代初期~幕末,在
德川家康开创了幕府的太平盛世中,甲胄的实用价值逐渐让位于仪式和装饰作用了。在文化、
文政年间 (1804~1830) 复古调大铠盛行,而在江户末期,
生牛皮涂漆制作较轻便的炼具足开始在低级武士中流行。在
江户时代也产生了很多的豪华甲胄并保存至今,乃是重要的
文化遗产。
主要的甲胄类型
在日本的甲胄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甲胄类型要算
大铠,
腹卷,
胴丸,
当世具足。这几种铠甲也是日本甲胄中的典型代表。
大铠
大铠起源于两档式挂甲,在平安时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与一般人的认识不同,大铠并不是完全由竹木制成的,出于提高防护能力的目的,其中在重点部位也运用了铁制材料。一套完整大铠的重量超过30公斤的重量,据说
德川家光也曾经抱怨过身着大铠太过沉重,由此可见其防护力较高。然而大铠的主要缺点在于其刚性缺少柔韧度的盒状结构,以至于当武士下马作战的时候限制了活动能力。大铠的设计较为古老,穿戴者的肩膀几乎要负担所有的重量。
在日语中,铠甲躯干部分称为“胴”。大铠的胸甲也是由小片的甲叶扎成的,其光滑的外表是因为在其上包有一层主要为鹿皮所制的皮革,用以在铠身形成较光滑的表面,以防止武士在射箭的时候弓弦被甲片刮断。这个结构也被称为弦走韦。大铠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在胸口位置安装的“栴檀板”与“鸠尾板”。较为宽大的“栴檀板”在右胸上,一般采用甲片外露的样式。而较为短小的“鸠尾板”则多数采用类似于弦走韦的样式,这两片板的材料主要为铁,牛皮和鹿皮。这两片甲板的顶端与胴甲主体相连,鸠尾板用于在射箭的时候为左胸口提供保护,而栴檀板则用于在右手挥舞武器的时候保护右胸。在胴的侧面,则是被称作肋楯的结果,也就是肋甲的意思,主要结构即为一片叫做壶板的甲片,在胴的左部因为开口以穿戴的需要,还有做蝙蝠付的结构。
胴的前后部分在肩膀部位由绪连接,在铠甲的左右肩膀部位上还有两个带孔的甲片,叫做幛子板,用于防止绪在武士拉弓的时候被割坏。胴甲下面连缀草折,分为前草折、左面的马手草折,右面的射向草折,和后部的引敷三个部分。(在大铠中,左手被称为马手,右手被称为射手)。
中国甲胄中称为披膊,即保护手臂肩膀的肩甲在日本甲胄中被称为袖。而大铠中的袖往往采用大袖的形式。其特点为直而平,且面积较大,往往采用六到八段甲片叠合成的结构。在一些式样华丽的大铠中,袖上也常常添加各种装饰用的对象。
袖的固定结构主要是在大铠的背面,袖板上部的绳子叫做悬绪,而袖板中部的绳子叫做水吞之绪(其固定处往往采用金具作为装饰),两者在背面打成一个十字形,叫做总角的结,还具有装饰性,非常美丽。而这个总角则穿过一个在胴背面的总角付之环(俗称大座之环)来固定。
日本人将肩甲称之为“袖”会引起很多国人的误会,因为会让人不自觉的联想到袖子。在日本甲胄中相当于袖子的部件被称作
笼手。在其上还覆有甲片以起到保护作用。很多大铠笼手的都使用丝绸面料制成,可以说是相当的豪华。但是为了便于拉弓射箭,早期的大铠中往往只有左臂才有笼手的结构,而右臂则采用宽松的丝绸袖子。
根据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出,大铠这样的设计是适合于当时的日本古代战争形式的,即以骑马武士作为战争的主体,而将弓箭作为主战武器之一。
大铠在胴的下部还悬挂有防护用的草折,一般为四间四段。在大铠最早出现于平安时代的时候其实是没有
佩楯,即大腿甲的。因为这样的设计并不适合在马上骑射。佩楯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代,作为大铠的可选用部件使用。但是受到当世具足的影响,在江户时代的大铠则往往也配有佩楯。佩楯通过带子绑在大腿上来提供防护。
在日本甲胄中,小腿部位的护甲叫做臑当。在大铠刚出现的平安时代,臑当的结构往往比较简单,在一些资料上显示出武士在穿戴大铠的同时只使用布制护腿。随着时代的变迁,臑当也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的形式,从最简单的只保护胫骨正面到包裹整个小腿的式样筒型臑当。而到了江户时期,一直延伸到膝盖的大立拳(举)形臑当非常的流行,这种臑当的样式与西方甲胄中的护腿甲类似,显得使用者孔武有力。
腹当和腹卷
腹当和腹卷都是最早出现在镰仓时代后期的步兵用轻型铠甲。因为是提供给缺少资金的低级士兵所使用的,所以腹当和腹卷的结构都要简单很多,也没有那么多的装饰性结构。
腹当诞生于徒步作战占据主体的镰仓时代后期,作为步卒的简单护具而广泛使用,并被一直使用到室町中期。简单的来说,腹当其实可以理解为铠甲化的肚兜。在黑泽明的[七武士]中,有一个胖胖的山贼在涉水的时候被一箭射死,他所穿的就是腹当。这种主要保护腹部的的铠甲组成比较简单,包括一块胸
腹甲,其左右两边各有一片叫做长侧的甲片,没有袖,也没有背部的防护。腹当的固定靠两片长侧上的索带,索带在背后交叉并搭过肩头固定在胸板上。
腹当与腹卷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三间草折很短,甚至干脆没有草折,乃是完全的步卒用轻武装,而腹卷往往有六到八间的草折。到了室町后期,随着逐年战乱对铠甲的需求进一步上升,腹当的制作工艺也进一步简化,直接使用大片的皮革连缀成甲,而不再用较小的札片以便于大规模的生产。下图中,左为腹卷,右为腹当。
腹卷是腹当的进化式样。在现代日语中,腹卷就是围在腹部的衣物的意思。腹当和腹卷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开口的位置,这也是其与其它日本甲胄间主要的不同之处。因为这两者是作为步卒用的轻型甲胄而产生的,其设计思想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轻便,所以早期的腹当和是没有后部防护的,直接通过绪绑起来。腹卷作为一种轻便铠甲,其使用价值也受到了很多武士的肯定,据说
毛利元就当年所用过的腹卷就一直保留至今。
胴丸
胴丸在平安中期出现,和大铠一样都起源于日本原始的挂甲。但是胴丸的定位在一开始就和大铠不同,主要作为下级武士所着用的铠甲,因而其结构和装饰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别。
胴丸也被称为丸胴,两者都是包裹胴体的意思。胴丸的胴,即躯干甲部分主要由肩部的押付和高纽、躯干的身甲,以及腰下的草折和菱缝板所组成的。由图看来也可以发现胴丸的结构比大铠要简单很多,但是因为胴丸和大铠源头相同,所以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很多相同之处。两者的开口都位于胴的左侧,通过引合绪进行固定,而且也都是主要靠肩膀来承受整幅铠甲的重量(类似于腹卷的固定方式,即通过固定在背部甲板上的引合绪和固定在胸板上的高纽来固定)。
胴丸的甲片数量是固定的,一般为前立举(拳)二段、后立举三段、长侧四段、草折八间四段。其材质主要为竹和皮,一般不使用铁材料,这也是符合其定位的,即提供给那些下级的武士和步卒所使用。到镰仓时期和南北朝时期,随着日本的战争形式从以骑射发展成了以集团近身作战为主,胴丸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搭配上了一些原属于大铠的配件,比如带锹形前立的星兜,袖,笼手,臑当等等。胴丸的地位也因此上升,一跃而成了高级武士的常用甲胄样式之一。
在[ 蒙古袭来绘词]中,也出现了穿着胴丸的步卒。在这张图中刚好可以同时看见胴丸的正面和背面。图中作为骑马武士侍从的步卒头戴
乌帽子,腿套胫巾,赤足扛枪,乃是日后足轻阶级的前身。由图可以看出,当时的胴丸制作的很是粗糙,而且也没有后世中所增添的各种配件。腹卷和胴丸的全盛时期是在室町中期,
下克上风潮的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对甲胄的需求。
胴丸的特点之一是杏叶板,出现于南北朝时代,用来在胸前固定引合绪。
镰仓时代以后,杏叶板上也往往采用铜制的
家徽作为。不过在
江户时代的时候,有些其它的甲胄出于美观的目的也配备了杏叶板,这也造成了一些混乱。
至于胴丸的
防御力,曾经有日本人在几年前做过相关的实验,利用
火绳枪可以射穿五十米外的胴丸。在
战国时代的某些大名甚至会发给手下的军队配发纸质的胴丸,虽然号称也有一定的防护力,不过具体功能如何,那就不好说了。
所谓的御货具足,指的是那些要上战场的
足轻临时租赁来的甲胄。不过其中也有很大的一部分乃是胴丸,而非具足。
当世具足
1.胴(仏胴) 2.草折 3.佩楯 4.立挙 5.臑当(筱臑当) 6.甲悬 7.袖(当世袖) 8.笼手(筱笼手) 9.手甲(摘手甲) 10.兜钵(日根野头形) 11.腰巻 12.
眉庇 13.吹返 14.铔(
护颈,日根野式) 15.立物(水牛肋立) 16.立物(日轮前立) 17.面颊(目下颊) 18.垂 19.襟回(系兜的带子)
当世具足出现于室町中期,其语意即为“现代盔甲”。不过事实上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江户时代,当时的人将江户时代前的甲胄称为“昔具足”,而把当时的甲胄称为“
当世具足”。但是当时具足一词已经成为了所有具足的代称了,而其当初的意义已经几乎被遗忘了,因此本文也对此不在进行区分。有一点非常的重要,就是日本甲胄的躯干部都被统称为“胴”,所以经常会看到“某某胴”一类的表述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甲胄属于胴丸或具足,而只是对躯干家的命名而已。一套完整的具足还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即兜,铠(胴,袖,草折),小具足(笼手,臑当,佩楯)
成熟的佩楯最早出现在具足上面,起到防护大腿的作用。佩楯作为具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上面常常也会绘有特色的图案,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红色的“日之丸”图案。这种图案在很多的具足上都能看到,也有使用“
永乐通宝”图案的佩楯,这些图案一般都是以圆形为基调。
作为武士使用的甲胄的特征之一就是,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金属的或者描金画的自己家族的家徽。比如在秀吉的一套甲胄中,就在袖上装有银制的五七桐纹饰物。最早出现于胴丸中的杏叶板在具足中有时候也会出现,起到了对胴具的肩带也就是“高纽”的保护作用,但是也有很多具足不加装这个组件。在[战国无双2]中,
真田幸村所穿的具足就有两片幸叶板,上面绘有真田
家纹。在对肋部的防御方面,具足也继承了大铠中所出现的
肋板。不过在在具足中还可以选择添加被称为胁拽(见下图)的配件来防护腋下,一般为骑马武士所选用,以防足轻长武器攻击。在江户初期复古调的甲胄里,也有很多在胴丸或具足上配备梅
檀板、鸠尾板的例子。在电影[最后的武士]中,男主角所穿的那套具足上就佩有本应专属于大铠的梅檀板和鸠尾板。这是典型的
江户时代的做法,因为在具足上这样的甲片并没有实际意义,只起到了装饰作用。
具足是日本甲胄发展的集大成者,因而也继承了日本甲胄的特点,但是同时又产生了突破。从具足的固定方式来看,在肩膀部位仍然利用引合绪和固定在胸甲板上的高纽进行固定。而其在肋部的开口也延续了大铠以来的传统,将开口设在左边。但是当时具足的设计在大铠这样的中古铠甲上进行了改进,不再依靠肩膀来承担整幅铠甲的重量,而是把重量分配到身体的各个部分。通过观察就可以看出,具足的躯干部分基本呈一个两头收缩的圆筒型,而非简单的盒式结构。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分担一部分的重量给整个躯干,也大大提高了穿戴者的灵活程度。因为具足的初衷是作为徒步实战用的甲胄而出现,因而防御力和机动力的重要性都被提到了装饰性之上。具足的胴体有很多不同的制作方法,不过在安土-桃山时代,胴多采用0.8mm左右的铁片。而作为肩甲的袖也一般都和胴采用相同的防护措施。手臂甲的笼手也在大铠等甲胄的原有基础上增强了防护,很多笼手上都采用了细密的索子甲。
当世具足中最早出现的足轻具足,一般都是侍者、下人、杂役、这些人等以及足轻所使用的所的。一般来说其上也少有装饰性的成分,作为纯粹的实战甲胄而使用。具足的发展在安土-桃山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作为坚固耐用的实战甲胄成为当时的主流。在这个战国争霸的时代也发展出了各种复杂的样式。以桶川胴为基础,发展出来二枚胴,五枚胴,雪下胴等诸多样式。而随着高级武士们对具足这种甲式的认同,一部份的具足也逐渐向豪华化,装饰化的方向发展。各种样式的前立,肋立,顶立也纷纷出现,为战国乱世增添了绚烂景象。
在
铁炮传来之后,具足为了防弹的需要也作了一些改进。比如所谓的鸠胸胴,就在胸甲的中部形成了一个突出以造成一个防弹的斜面,非常类似于同时代的欧洲胸甲的做法。在欧洲式的铠甲进入日本之后,当时具足也受到了的影响,产生出了被称为南蛮具足的新型具足,将在下面的章节中进行专文的介绍。
在甲胄的制作工艺方面,也随着当时具足的出现产生了突破。因为旧有的甲胄制作方式太过繁琐,主要通过将小片的札片缀和起来形成甲胄的,难以应付大规模的制作的需要。因而也发展出了伊予札和板札的甲胄制作形式,大大的减轻了制作方面的耗时。
其它的日本甲胄
在漫长的
上古时代中日本人也探索过很多的
甲胄样式,发展出了很多相态各异的甲胄。正是经过了这些早期甲式的铺垫,最后发展成了上述这些成熟而具有日本特色的铠甲。在这些上古甲胄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下文中将要介绍的
短甲和挂甲。
短甲和挂甲
根据考古发掘的结果显示,
日本甲胄诞生于三世纪后半开始的
古坟时代。其中以短甲和挂甲为主要代表,而保存下来的文物多为铁质的短甲较多。这两种都已经是比较成熟的甲式,因此推测在此之前应该也有其它的甲胄种类,但是可能因为其材料选用竹木的原因而在无法保存到现代。
短甲是利用较大的条形甲片制成的躯干甲,因其体积较小而被称为短甲,其样式类似于某种希腊胸甲。短甲的开口在胸前,利用甲胄自身的弹性来使甲胄包裹住躯干,然后利用绳索或铁制的
钉扣来固定。短甲的胸甲板成
三角形,主要防护腹部,胸部则相对较为缺少防护。因此为了增强防护作用往往还搭配有独立的
颈甲,多为皮质。在出土的短甲中,铁制和皮制都有,而且铁制短甲较多。但考虑到当时的
社会生产水平的话,短甲的制作应该是以皮质为主。
短甲
的出土的数量很多,在韩国也有出土。这是因为自4世纪60年代,日本奈良朝廷出兵侵略
新罗,征服
弁韩之地(今韩国
庆尚南道),设“日本府”进行统治,在朝鲜建立了殖民地统治。在韩国出土的短甲应该就是从当时的日本所输入的。
挂甲主要是用皮革或金属的小片连缀而成,因此相对短甲而言其灵活性较高,便于使用者的运动。挂甲的开口在正面中央,通过引合绪固定。在肩膀部位则通过正面的悬绪和背面的受绪系在一起,整幅甲胄的重量主要由肩膀来承受。
挂甲
直到近代仍为阿依努人所使用。左图即为伊东信雄教授在
桦太地区(桦太为阿依努语对
库页岛的称呼)所收集到的皮制挂甲。其制作方式类似小札,使用很小的皮质札片连缀而成,样式则有些像
古希腊的
迈锡尼青铜甲,可能活动起来并不方便。与短甲不同,因为挂甲多数采用皮革或竹木的结构,因此出土的实物很少,人们主要通过在古坟中出土的各种
土器上面的形象来认识挂甲。上面右图是一件身披挂甲的武士
埴轮立象(埴轮指出土于日本古坟的人形、马形等土器)。这尊立像的武器及铠甲的表现极为精巧,是理解古坟时代后期
东国武士装束的重要资料。立像头上戴的是一种前额部有棱脊形
造形,称为冲角付胄的头盔,并附有保护脸部的护颊,以及称为錣,保护
后脑的护板。并且,在盔甲上贴上黏土的小土粒,表示盔甲是以
铆钉接合铁板制成的,而关于冲角付胄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的介绍。立像所穿的是由小片铁板接合而成的挂甲,还有肩甲、膝甲、
护臂、
护腿及鞋等。左手手腕上缠卷了用来保护手部不被弓弦伤到的皮套,背上背着箭袋,箭矢的箭镞朝上放置(这一点是古坟时代所特有的现象)。此外,在整个埴轮立象上,可以发现有十多个地方黏贴有
蝴蝶结,由此可知,铠甲是先用
绳带系绑后再穿上的。挂甲以右袵方式拉合左右并以绳带系住,护膝及护腿则在腿后用绳子挽结。另外,肩甲下部露出短袖的
衣袖,可知护臂是直接套在手臂上。埴轮立象脸部五官造型沈稳,整体制作亦可称匀整,应是技术熟练之工人所制作的。在
群马县东部的
太田市周围,也出土了数件具有相同特色、制作精良的武士埴轮,由此可以推知,当时在该地有着很多的埴轮制作者。
中国古代曾经广泛的使用挂甲,因此这种甲式也较为容易为国人所理解。挂甲所用的头盔一般为眉庇护胄或冲角付胄,将在第二章进行介绍。在
奈良时代(710- 794),挂甲进一步进化为裲裆式挂甲,其特点为肩上的绪不分悬、受,而是合为一体,套头穿着,开叉和引合的绪在两边
肋部。
一般来说,
本州岛(大和朝廷)所出土的上古甲胄以挂甲为主,而短甲则在九州岛岛地区比较流行。因为日本向朝鲜派出的侵略军多是从九州岛岛出发的缘故,所以在
朝鲜半岛发现的日本甲胄中也主要为短甲。在平安时代的甲胄中,除了短甲和挂甲以外还有从中国传来的
棉袄甲。所谓棉袄甲就是指将甲片直接缝在衣物的内层里面,甲片不直接暴露在外的甲式。这种甲有利于防御弓箭,因而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相应的,中国棉袄甲的发展则是随着火器的广泛使用而在明清期间达到最盛。但是因为棉袄甲材质的原因使得其保存很是困难,所以很难见到实物。
日本在
大化革新(645年发生的古代日本政变。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豪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
中国皇帝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以后,逐年向中国派遣
遣唐使,广泛的向中国学习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在
奈良,
平安时代的雕塑中也往往能见到身着
明光铠等中国式样甲胄的人物形象。从这一时期开始,日本的甲胄逐渐的接受了中国甲胄的影响,并且最终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甲胄。比如
大铠的兜上所带有的大型吹返就带有当时唐朝甲胄的特点,而裲裆式挂甲就是大铠的前身。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甲胄,他们并不适于归入上殊的四大类之中,比如忍者的甲胄,海贼的甲胄等等。不过这些甲胄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当时所流行的甲胄样式的影响,而且多数采取了轻量化的措施。
进入
江户时期之后,原有的甲胄类型逐渐向装饰化的方向发展,实用性日益下降。而到了幕府末期的时候,对实用性甲胄的需求又有了很大的上升。面对这种情况所发展出的具足同时具备轻便的意义。而且也出现了在具足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所发展出来的防具。例如通过只保留五片短小的草褶,对胴进行小型化的做法来减轻重量。此外还有在其中广泛的运用了厚布来起到防刀剑的作用。据说
宫本武藏在京都所打败的的吉冈家除了开设道场以外,还以生产能防刀斩的布料而闻名。不过从个人角度来说比较怀疑其实际的效果。
所用的兜也往往采用布料来代替了传统日本兜中的。每每在很多反映幕末风云的
大河剧中也都有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