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鬣狗
鬣狗科斑鬣狗属动物
斑鬣狗(学名:Crocuta crocuta)是食肉目、鬣狗科中已知最大的哺乳动物,是斑鬣狗属的唯一成员。总体长1.3-1.85米,尾长25-36厘米,体重45-82.5千克。雌性个体大于雄性,体重超过14%。它具有模糊的熊状构造、圆圆的耳朵、不太突出的鬃毛、具有斑点皮毛、具双重用途的齿列,该物种雌性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有时甚至与雄性相似。是唯一一种没有外部阴道开口的哺乳动物。头大,耳宽圆;皮毛粗糙,相对较短。颜色为棕红色到土黄色,随年龄增大而变淡;尾巴和鼻子为黑色。因其颈部生有一丛鬣毛,身上长满斑点而得名。
动物学史
进化
斑鬣狗与条纹鬣狗Crocuta crocutaCrocuta)中存在多个物种的确凿证据。
1000万年前,斑鬣狗属的祖先与鬣狗(条纹鬣狗和棕鬣狗属)分道扬镳。斑鬣狗的祖先可能为了应对其他捕食者对尸体的不断增加的压力而发展出社会行为,这迫使它们集体行动。在进化的某个阶段,斑鬣狗在它们的碾碎前臼齿后面长出了锋利的裂齿;这使得它们不再需要像棕鬣狗和条纹鬣狗那样等待猎物死亡,因此它们成为了群体猎手和食腐动物。它们开始形成越来越大的领地,这是因为它们的猎物通常是迁徙的,在小领地内长时间追逐会导致它们侵占另一个氏族的土地。有人认为,斑鬣狗家族中的雌性占主导地位可能是一种适应,以便成功地与雄性竞争猎物,从而确保为幼崽生产足够的奶水。另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对幼崽发育巨大头骨和下颚所需时间的适应,因此需要雌性给予更多关注并表现出支配行为。它在克罗默时期出现在欧洲和中国,与短吻硕鬣狗(Pachycrocuta brevirostris)的衰落和最终灭绝同时发生。由于没有证据表明环境变化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因此短吻硕鬣狗很可能是由于与斑鬣狗的竞争而灭绝的。
斑鬣狗的分布范围曾从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延伸到乌拉尔山脉,在那里至少存在了一百万年。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也发现了斑鬣狗的遗骸,有人推测斑鬣狗的存在可能推迟了它们在北美的殖民。该物种在欧亚大陆灭绝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仍不得而知。至少在西欧,斑鬣狗的灭绝与12,500年前草原的减少同时发生。欧洲经历了斑鬣狗喜爱的低地栖息地的大量丧失,而混合林地则相应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斑鬣狗将被狼和人类击败,因为狼和人类在森林和开阔地、高地和低地都同样自在。大约20,000年前,斑鬣狗种群开始减少,在14-11,000年前从西欧完全消失,某些地区消失得更早。历史上,斑鬣狗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除了最极端的沙漠条件、热带雨林和阿尔卑斯山脉的顶部外,它存在于所有栖息地。
分类
虽然斑鬣狗有一些像犬科,但它们其实是更为接近灵猫科。斑鬣狗属于猫型亚目,故较接近猫科而多于犬科。斑鬣狗是鬣狗科中现时最大型的成员。相信斑鬣狗的祖先是于上新世(533-180万年前)从缟鬣狗分支出来。由于当时剑齿虎开始消失,并由短牙的猫科所取代,一些鬣狗开始自行猎食及演化成新的物种,包括现今的斑鬣狗。
从古典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斑鬣狗和条纹鬣狗要么被认为是同一种,要么纯粹根据地理而非物理基础来区分。乔布·鲁道夫(Hiob Ludolf)在他的《埃塞俄比亚史》中首次从物理和地理角度明确区分了斑鬣狗和鬣狗,尽管他从未亲身体验过该物种,他的描述都是从埃塞俄比亚中间人那里获得的。人们对鬣狗家族的确切分类性质仍然存在混淆,大多数到埃塞俄比亚旅行的欧洲人将鬣狗称为“狼”。这部分源于阿姆哈拉语中鬣狗的单词 ጅብ (jɨbb),它与阿拉伯语单词 ذئب (dhiʾb)“狼”有关。
欧洲人对斑鬣狗的首次详细第一手描述来自威廉·博斯曼(Willem Bosman)和彼得·科尔贝(Peter Kolbe)。博斯曼是一位荷兰商人,1688年至1701年在黄金海岸(今加纳)为荷兰西印度公司工作,他写道“Jakhals,Boshond”(豺或林地犬)的体貌特征与斑鬣狗相符。科尔贝是一位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1705年至1713年在好望角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工作,他详细描述了斑鬣狗,但称其为“群狼”(Wolves),因为南部非洲的定居者不知道鬣狗的存在,因此将它们称为“狼”。
博斯曼和科尔本的描述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771年,威尔士博物学家托马斯·彭南特(Thomas Pennant)在他的《四足动物概要》(Synopsis of Quadrupeds)中,以这些描述以及他亲身体验圈养样本为基础,始终区分出斑鬣狗和条纹鬣狗。彭南特的描述非常精确,约翰·埃克斯莱本只需将彭南特的文字翻译成拉丁文,便可将其纳入他的《动物统治系统》(Systema regni animalis)。1828年,斑鬣狗终于被确认为与鬣狗不同的一个属。
命名
斑鬣狗的学名Crocuta金豺
斑鬣狗是在1777年由德国自然学家约翰·克里斯蒂安·波利卡普·埃尔克斯勒本(Johann Christian Polycarp Erxleben)首次正式描述的。斑鬣狗学名的古希腊文字根被老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用来描述一种埃塞俄比亚的不明动物,有可能就是鬣狗。这个字根是来自番红花属的学名,是古时的一种黄色染料。在文学上意思是“番红花颜色的物体”。
形态特征
体型
斑鬣狗是非洲仅次于狮子的第二大食肉动物。总长度1.3-1.85米,尾长25-36厘米,雄性体重45-63千克,雌性体重55-82.5千克。雌性个体明显大于雄性,体重超过14%。斑鬣狗具有很高的肩膀和强大的前躯及倾斜下来后躯。体型似犬,长颈,后肢较前肢短弱,躯体较短,肩高而臀低。相对于任何其他哺乳动物的体型来说,该物种的下颏可能是最坚固的。它们允许它压碎沉重的骨头以获得里面有营养的骨髓。其特征是其短而圆的耳朵和相对较长的前腿。
斑鬣狗是鬣狗科现存最大的成员。成年斑鬣狗体长95–165.8厘米,肩高70–91.5厘米。塞伦盖蒂的成年雄性斑鬣狗体重40.5–55.0千克,雌性体重44.5–63.9千克。赞比亚的斑鬣狗往往更重,雄性平均体重67.6千克,雌性体重69.2千克。已知体重特别大的斑鬣狗可达81.7千克和9千克。据估计,现已灭绝的欧亚种群的成体体重为102千克。
毛皮
毛皮颜色变化很大,会随着年龄而变化。与条纹鬣狗和棕鬣狗的毛皮不同,斑鬣狗的毛皮由斑点而不是条纹组成,而且短得多,没有前两种鬣狗那样轮廓分明的脊鬃。底色通常是浅灰褐色或黄灰色,背部和后肢上叠加着不规则的圆形斑点图案。斑点的颜色各不相同,可能是红色、深棕色或几乎是黑色。斑点的大小各不相同,即使是在单个个体上,但通常直径为20毫米。腿部和腹部有不太明显的斑点图案,但喉咙和胸部没有。一组五条淡色且几乎无法辨别的带子取代了颈部背部和侧面的斑点。颈部后面有一条宽阔的内侧带子,并延伸成一个朝前的冠。冠的颜色大多为红褐色。头顶和脸部上部呈褐色,双眼上方有一条白色带,但眼睛前部、鼻腔周围、嘴唇和下巴后部均为黑色。四肢有斑点,但脚的颜色从浅棕色到黑色不等。
毛皮相对稀疏,由两种毛发组成;中等细的底毛(长15-20毫米)和长而粗的硬毛(30-40毫米)。描绘该物种的欧洲旧石器时代岩画表明,欧亚种群保留了现代非洲种群的斑点。
毛发短粗,毛色土黄、棕黄色、沙色、姜黄色、暗灰色或褐色,颈后的背中线有长鬣毛;它得名于在背面、侧面、臀部和腿部有黑色或褐色斑块和斑点。身上这些不规则的暗斑,会随着年纪而消褪。鼻端黑色。它们有长及强壮的颈部,有粗糙的鬃毛。尾巴短,棕黑色,尾端浓密。
头骨
头部宽而扁平,口鼻部钝,鼻腔宽阔。与条纹鬣狗不同,斑鬣狗的耳朵是圆形而非尖形。斑鬣狗的头骨与条纹鬣狗不同,斑鬣狗的头骨尺寸更大,矢状脊更窄。就其体型而言,斑鬣狗的头骨是食肉目中最强壮的。斑鬣狗的颌骨肌肉发达,头骨有特殊的拱形结构,可以保护头骨免受巨大力量的伤害,这些特点使斑鬣狗拥有强大的咬合力,可以产生每平方厘米80千克的压力,比豹子产生的力大40%。斑鬣狗的颌骨咬碎能力远超棕熊。
牙齿
与其他现代鬣狗物种相比,斑鬣狗的牙齿用途更广泛,现代鬣狗大多是食腐动物;上下第三前臼齿是锥形的骨粉碎器,第三根骨固定锥从下第四前臼齿突出。斑鬣狗的裂齿也位于其骨粉碎前臼齿的后面,这个位置使它能够用前臼齿粉碎骨骼而不会使裂齿钝化。据观察,野外斑鬣狗可以咬开长颈鹿直径7厘米的长骨。一只体重63千克的斑鬣狗犬齿尖端的咬合力估计为566牛顿,裂齿尖的咬合力估计为985牛顿。一项研究发现,一只斑鬣狗在测量仪器上拥有4500牛顿的咬合力。
牙齿大,具粗壮的锥形前臼齿,裂齿发育,臼齿退化。颌部粗而强,能咬开骨头。
斑鬣狗是排在狮子之后的非洲第二大的食肉动物,并具有难以置信的强大的颌骨和牙齿,使其能够粉碎沉重的骨骼,获得有营养的骨髓。
四肢
斑鬣狗的颈部和前肢强壮且发育良好,但后肢发育相对欠佳。臀部呈圆形而非有棱角,这可防止从后面袭击的攻击者牢牢抓住它。每只脚有四根趾,趾间有蹼,爪短而粗壮且钝。爪垫宽而扁平,脚底周围整个表面都裸露。尾巴相对较短,长300-350毫米,外观类似绒球。在鬣狗科动物和哺乳动物中,雌性斑鬣狗比雄性大得多,这很不寻常。
生殖器
该物种雌性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有时甚至与雄性相似。雌性的阴蒂增大,看起来像阴茎,并且能够勃起。雌性在生殖器区域还有一对囊,里面充满了纤维组织。这些看起来很像阴囊,但比雄性阴囊上覆盖着更多的毛发。因此,雄性和雌性看起来极为相似,区分它们的唯一方法之一就是看个体的大小。
栖息环境
栖息于多种类型的开放式或干燥环境,如包括半沙漠、热带草原、林地、金合欢丛林和山地森林,在密集的森林生境中不太常见。不居住在非洲西部或中部的沿海热带雨林。在西非,该物种喜欢几内亚和苏丹的草原。在非洲东部和埃塞俄比亚的垂直高度达海拔4000米。
分布范围
原产地: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吉布提、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可能灭绝:阿尔及利亚、多哥。
游荡:加蓬。
生活习性
领地
斑鬣狗的领地范围从不到40平方千米到超过1,000平方千米不等。这些领地通过声音展示和气味标记来标记。气味标记来自肛门腺的分泌物和脚上腺体的分泌物。这些动物还使用公共排泄场所来标记领地边界。领地通常受到尊重,当猎物进入另一个部落的范围时,部落成员会放弃追逐猎物。尽管如此,在食物短缺的时候,领地边界会被忽视。雄性比雌性更有可能进入另一个族群的领地,因为它们对出生群体的依恋程度较低,在寻找配偶时会离开。如果鬣狗坚持闯入某个领地,它们可以被其他族群接纳。
族群
斑鬣狗的族群可以包括5-90个成员,并由一只雌性所带领。族群的生活是围绕在巢穴附近,只有幼崽会生活在巢穴内。每一族群都是一个永久的社会群体。族群是由复杂的社会阶级所影响,甚至幼崽会在学懂行走前就可认识这个观念。雌性是支配的成员,接着是幼崽,而成年雄性则是最低层的。它们的社会有高度的结构,并由母系族谱(即由单一母亲所生的雌性)所支配。它们的社交行为非常复杂,经常涉及联盟及转移联系等。在这方面斑鬣狗像很多旧世界的灵长目而多于其它的食肉目。雄性斑鬣狗约于2岁时就会离开族群,而雌性则会留在自己出生的族群中。
族群中的下层成员会舔高层雌性的性器官,作为一直臣服的表示。所有族群中的雄性都会舔雌性领袖的性器官,而由于最高层的雄性都在最底层雌性之下,故很少会有雌性斑鬣狗舔雄性的阴茎。
雌性会倾向与其它族群的雄性交配,从而防止近亲繁殖。雌性斑鬣狗很少会与带有高度攻击性的雄性斑鬣狗交配,相反,较平静及顺服的雄性则会被选上。耐性可谓很紧要,因为有时求爱可以长达1年。故此,较优越及缺乏耐性的雄性会很难找到伴侣。尽管求爱复杂,雌性会自行带大幼崽。杀死幼崽的现象非常普遍,其它雌性(幼崽母亲的姊妹)会杀死幼崽。
同族群的斑鬣狗很少会互相打斗至严重受伤。很多争吵都会很快解决。大叫或轻微的互咬都已经足够,但若打斗至失控的情况,高阶的斑鬣狗会干涉及阻止打斗。纵然是互不相识的斑鬣狗,都会尽量避免打斗或杀死对方。斑鬣狗留下的气味标签亦可以防止争端:若一只斑鬣狗需要进入敌对斑鬣狗的领域,它会保持低调及尽量在边界的地方。雌性之间的敌对意识较强,因为不同族群的雄性是有交配的作用。陌生的斑鬣狗很少会被族群接纳,但若被接纳,都只会是族群中最低级的。若出现大型的对抗时,如与狮子或其它斑鬣狗族群,斑鬣狗会并肩筑成一幅“墙”,并全体向对方攻击。
斑鬣狗像很多其它的食肉目般,尤其是年幼时,都是喜欢玩耍的。饲养的斑鬣狗可以很温驯,而很多非洲原住民及住在非洲的欧洲人都可以成功驯养斑鬣狗。
斑鬣狗会排泄油性及黄色的物质来区分它们的领域。它们的肛门贮袋会向外翻,形成一个向领袖服从的姿势。它们亦会用爪子把分泌出来的物质抓在地上,形成一道嗅觉的疆界。
捕食
斑鬣狗可以在白天和晚上活动,这取决于它们的需求以及周围是否有人类,但它们通常是夜行动物。由于它们视力好、听觉敏锐,它们可以在天黑时寻找食物。这也有助于让它们保持凉爽。是夜行性猛兽,它们白天在草丛中或洞穴中休息,夜间出来四处游荡,到处觅食。它们单独地、成队地或几只一起去猎食,通常以2到5只为一组进行捕猎,有时40-60只一起有组织地对大动物斑马、野牛等进行围猎。
虽然斑鬣狗很适合吃腐肉的生活模式,但它们大部分的食物都是靠狩猎得来的。它们的牙齿并非专门供吃腐肉的,而是发展成更为“全方位”的。斑鬣狗似乎较喜欢中型的有蹄类(如角马或斑马),多于大型(如非洲水牛)或细小(如汤氏瞪羚)的动物。斑鬣狗不像狼,它们会依赖视觉而多于嗅觉来选择猎物。基于狩猎方法,斑鬣狗一般会选择群族中体能上较低的动物。斑鬣狗狩猎的模式与非洲野犬相似,都会追捕猎物一段长距离,直至它疲惫为止。当狩猎大型猎物时,斑鬣狗会咬猎物的下半身,并会撕开其腹部。一般会先吃内脏及脚部肌肉,若猎物是怀孕的雌性,它们则会先吃了胎儿,而头部则留至最后。一只斑鬣狗每次可以吃14.5千克的肉,差不多是它们体重的三分之一,这食量在哺乳动物中是极高的。
当斑鬣狗集体捕获猎物时,它们就会一拥而上,同时撕咬猎物的肚子、颈部、四肢及全身各处。为了防备狮子前来掠夺它们的食物,整个族群的斑鬣狗就一起狼吞虎咽地分享这份大餐。数十分钟内,猎物便被它们分食得干干净净。
斑鬣狗捕食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战术。斑鬣狗往往在夜间袭击角马群,它们以40-50千米的时速追逐2-3千米后,冲散马群,迅速围上一只角马,用强大的犬齿咬住角马鼻子、腿或腰部,死死不放,直到角马窒息而死。
斑鬣狗一般会维持时速60公里来追捕成年的角马达5公里之远。通常是由一只斑鬣狗追捕猎物,但若是抵抗性较高的猎物时则有所不同。角马有时会逃入水中来避开追捕,但这却无阻斑鬣狗的狩猎,而往往都能狩猎成功。虽然斑鬣狗一般都是成群进行猎食,但一只斑鬣狗其实就足以杀死成年的雄性角马。斑鬣狗的猎物中有75%都是独自猎杀的,但独自猎杀的成功率却只有26%,相比成群2-4只斑鬣狗的46%成功率则相形见绌。面对狩猎斑马则需要另一种技巧,因为斑马逃跑时是一整群的,而带领的斑马会猛烈地保护自己的同伴。一般狩猎斑马群需要10-25只斑鬣狗,并会以新月的队形来追捕。追捕往往都会较慢,时速只有约15-30公里。带领的斑马会尝试阻隔在斑鬣狗与斑马群之间,一旦有斑马落后于大群,斑鬣狗就会一拥而上,这通常需要追捕达3公里才会发生。虽然斑鬣狗会骚扰带领的斑马,但它们的目的其实是引开它的注意,而目标始终是在斑马群。
食物
斑鬣狗是令人畏惧的猎手,但也是顽固的食腐动物和机会主义者。当它们成群捕猎时,它们攻击大型猎物,如水牛、斑马、疣猪和各种羚羊、角马、狷羚、黑斑羚和水羚。它们利用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来捕捉活猎物,并从远处探测腐肉。经常以高达60千米/小时的速度长距离追逐猎物。斑鬣狗一顿饭最多可以吃掉14千克的食物,但每天吃1.5-2千克的肉就足够了。斑鬣狗亦会猎杀其它动物,包括鱼类、龟、黑犀、河马、象、鳄鱼、穿山甲、蜜獾胡狼、狮子、家畜、狗及人类。
斑鬣狗在日间会吃腐肉较多,故会同时引来秃鹰。它们亦会靠近狮子或人类的地方,多于其它非洲的掠食者。它们有时亦会收藏食物,有报道就指一些斑鬣狗将食物藏于水中。斑鬣狗只喝很少水,一般都只会喝不多于30秒。
它们的消化系统有强力的胃酸,可以帮助它们完全消化整头猎物,包括其皮肤、牙齿、角、骨头及蹄。由于摄入了大量的钙,它们的粪便像有硬壳般及呈白色的。另外,它们亦可以从干尸中吸收营养。斑鬣狗会将不能消化的部分吐出来。于角马繁殖的季节,捕获的猎物过多而斑鬣狗会只选择一些部位来吃,所以在其密集的地方会发现很多遗弃的骨头。斑鬣狗吃猎物的时候会争先恐后,但却是以吃的速度来竞争而非打斗。
交流
斑鬣狗使用发声和肢体语言来相互交流。它们的音域很广,斑鬣狗通常因其“咯咯笑”而被称为笑鬣狗。其他声音包括呼啸声、快速呼啸声、咕噜声、呻吟声、低声、叫喊声、咆哮声、轻柔的咕噜笑声、大声的咕噜笑声、呜咽声和轻柔的尖叫声。这些声音可用于表示问候、兴奋、不耐烦、恐惧和攻击性。斑鬣狗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和咆哮声来聚集群体或寻找幼崽。当斑鬣狗非常兴奋时,它会发出类似冷笑的叫声。
在交流时有一套复杂的姿势。害怕时,耳朵会平折,通常会露出牙齿,鬃毛会展平。受到其他鬣狗或野狗攻击时,鬣狗会放低后躯。在主动攻击之前和期间,斑鬣狗会高高抬起头,竖起耳朵,闭上嘴巴,竖起鬃毛,抬高后躯。尾巴通常在保持中立时下垂,但会根据情况改变位置。当明显有逃离攻击者的强烈倾向时,尾巴会卷到腹部以下。在攻击期间或兴奋时,尾巴会向前放在背上。尾巴竖起并不总是伴随着敌对的遭遇,因为在无害的社交互动中也观察到了这种情况。虽然斑鬣狗不会摇尾巴,但当接近占主导地位的动物或有轻微的逃跑倾向时,它们会甩动尾巴。当接近占主导地位的动物时,处于下位的斑鬣狗会用前腿的膝盖行走以示服从。肢体语言包括族群成员之间的问候仪式,在此期间,两只斑鬣狗并排站立,面朝相反的方向。两只斑鬣狗都会抬起后腿,互相舔舐对方的肛门生殖器区域。斑鬣狗在受到攻击时也会放低后肢,害怕时会合上耳朵露出牙齿,兴奋时会将尾巴向前放在背上。斑鬣狗也会通过气味标记进行化学交流。
智力
斑鬣狗被认为是非常聪明的动物。例如,它们似乎会提前计划捕猎特定物种,在出发捕猎斑马之前会使用气味标记。据记录,它们还会使用欺骗行为,包括在没有敌人的情况下进食时发出警报,从而吓跑其他鬣狗,让它们暂时安静地进食。同样,母亲在试图阻止其他鬣狗攻击幼崽时也会发出警报。
天敌
斑鬣狗与狮子之间的关系的复杂性及密度有其独特的地方。狮子与斑鬣狗都是顶级掠食者,猎食同样的动物,故其实是有直接冲突的。它们故此会互相斗争及偷走对方的猎获物。在坦桑尼亚的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斑鬣狗的数量大大的超出狮子的数量,故其实很多时是狮子偷走斑鬣狗的猎获物,而非像一般人所想的是斑鬣狗偷走狮子的猎获物。
斑鬣狗与狮子之间的斗争很多时都是领地之争而非食物之争。很多动物的领地都只会抗拒同种的动物,而不会理会另一种的动物。但斑鬣狗与狮子的领地则是互相抗衡的,像是抗衡同种的一样。雄性狮子对斑鬣狗是极高攻击性的,有试过狮子杀死了斑鬣狗而没有吃它们。相反,斑鬣狗亦是幼狮的主要掠食者。当攻击成年的狮子时,斑鬣狗会追击雌性,但却一般会避开攻击雄性。
鬣狗除了自己捕猎之外还经常抢夺其它肉食动物所捕获的猎物,比如猎豹甚至狮子。它们巨大的咬合力足以吓走猎豹,在数量比大于三比一的情况下他们可以从狮群口里抢走猎物。
斑鬣狗在野外也有其他竞争对手。虽然猎豹和豹子通常捕食比斑鬣狗捕食的动物体型更小的动物,但鬣狗一有机会就会偷走它们的猎物。猎豹很容易被鬣狗吓到,几乎不会反抗,而雄性豹子可能会勇敢地面对鬣狗。斑鬣狗还会跟随非洲野狗群,以偷走它们的猎物。黑背豺、侧纹豺和非洲金狼会与鬣狗一起进食,但如果它们靠得太近,就会被追赶。在它们的分布范围重叠的地方,斑鬣狗比其他鬣狗种类更占优势。它们经常会偷走其他鬣狗的猎物,甚至可能攻击和杀死其他物种。
生长繁殖
交配
斑鬣狗的交配是一雄多雌制。两性成员可能会在几年内与多个配偶交配。雌性通常偏爱出生或出生后加入氏族的年轻雄性。雄性在交配前向雌性鞠躬。雄性将鼻子放低到地面,然后迅速向雌性靠近。由于雌性占主导地位,雄性很胆怯,如果雌性表现出任何攻击性,雄性就会立即撤退。雌性的泌尿生殖系统在哺乳动物中很独特,雌性的阴蒂很长,像勃起了的阴茎,阴道口则是在其顶端,故只能靠此来分辨性别。雌性会用这个器官来排尿、交配及生育。由于在没有雌性的协助下是不可能交配的,故雌性斑鬣狗可以自行选择与谁交配。和蜘蛛猴一样,雄性的阴茎没有茎骨。
由于产道在差不多阴户的位置才转向至阴蒂,而阴蒂本身亦很窄,所以生育对斑鬣狗来说是很困难的事。很多饲养的初产雌性的胎儿都是死产,原因是过长的分娩时间。相信有10%的野生初产雌性死于分娩。斑鬣狗一般每胎会有两只幼崽,而要10个月时间来喂哺。
巢穴
斑鬣狗在巢穴中生育,巢穴是氏族聚集的焦点。巢穴一次由几只雌性使用,在一个地点看到多达20只幼崽并不罕见。这些巢穴可能会使用数年,而有些族群则喜欢在一年内使用几个不同的巢穴。巢穴通常不是斑鬣狗自己挖的,而是疣猪、跳兔和豺狼废弃的洞穴。它们通常有十几个入口,大多位于平地上。隧道呈椭圆形,宽度大于高度。
哺育
斑鬣狗成熟雌性每年通常在110天的妊娠期后产下1-2只幼崽。雄性对幼崽不扮演父母的角色,幼崽出生在洞穴中,牙齿和眼睛已经睁开。幼崽出生时长有柔软的棕黑色毛发,体重在1-1.6千克之间,出生几分钟内后不久就会互相攻击。这在同性幼崽中尤其明显,可能会导致较弱的幼崽死亡。有时,这种攻击行为可能会导致较弱的幼崽死亡。估计有25%的死亡率是因幼崽互咬所致。由于单一胎儿可以获得更多食物及生长较快,这一类的行为可谓是一种适应性。母亲非常保护幼崽,不允许其他成年幼崽,尤其是雄性幼崽接近它们。
斑鬣狗奶非常有营养,蛋白质含量是陆上食肉动物最高的,占14.9%,而脂肪则占14.1%,仅次于北极熊,所以它们不能像狮子或野狗般掉下幼崽不理。
生长
斑鬣狗的幼崽出生时眼睛睁开,犬齿长6-7毫米,门牙长4毫米。出生后的2-6个星期,幼崽会被迁到巢穴中。幼崽在8个月完全依赖母乳为生,直至12-16个月大才会断奶。幼鬣狗已经长出了成年牙齿,这也是非常罕见的。幼崽最早在三个月大时就可以处理固体食物。同样在三个月左右,幼崽开始脱去黑色的皮毛,长出斑点的浅色皮毛。性成熟的年龄约为3岁,但有些雄性可能在2岁时就有性活跃。雌性鬣狗非常保护自己的后代,一开始不会容忍周围有其他鬣狗。
斑鬣狗的成熟期为3年,雌性较雄性成熟得慢。一般雄性在2岁时就会离巢,而雌性则仍须待在巢中。雌性每11至21个月产一窝。斑鬣狗在野外的预期寿命约为20年。该物种已知的圈养最长寿命为41年零1个月。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4年10月1日——无危(LC)。
种群现状
斑鬣狗在许多国家都有存在,初步估计全球总物种数量在27,000-47,000之间。已知最大的种群出现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塞伦盖蒂生态系统,坦桑尼亚地区为7,200-7,700头,肯尼亚地区为500-1,000头和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为1,300-3,900头。
斑鬣狗的数量正在受到人类的迫害而缩减,在保护区以外,诱捕和中毒是主要原因。在塞伦盖蒂草原,死亡原因由于人们为捕获野生食草动物而设置的罗网导致斑鬣狗的死亡率,其中每年被网罗杀死约400只(霍费尔等,1996)。显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野味狩猎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距离保护区的界限附近寻找猎物,例如在塞伦盖蒂北部和西部。许多动物被杀害,有些是被车辆撞击死亡。
主要威胁
斑鬣狗群的生存威胁也来自于其他野生动物,如狮子,猎豹和犀牛的威胁。居民毒杀是因为他们怀疑该物种捕食牲畜,也有当地土著居民杀害它们是为了食品、医药和巫术(霍费尔和米尔斯1998年)。另一个威胁野生物种的主要原因人类造成的,由于日益增多的人类定居点使栖息地丧失,被过度放牧,以及狩猎密度都会造成该物种数下降。
参考资料
Crocuta crocuta spotted hyena.Animal Diversity Wel.
斑鬣狗.行者物语网.
Crocuta crocuta.The IUCN Red List.2024-01-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1 15:51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