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兴学,西汉最早兴办地方
官学之举。文翁自
景帝末为
蜀郡(今四川)太守。及
武帝设
五经博士,因感蜀地偏僻,有蛮夷风,欲激励后进,乃从
郡县小吏中,选拔张叔等开明有材者十余人,派遣至京师,受业于博士,或学习律令。减省
太守府私人用度,购置土产馈赠博士。数年后,蜀生学成还归,皆予重用,并向朝廷荐举,有官至郡守、刺史者。又兴建官学于
成都市中,招收郡治以外四郊属县子弟。学生均免除徭役。
历史记载
汉初
四川成都一带为边陲。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石室”,办地方“
官学”,招下县子弟入学,入学者免除徭役,以成绩优良者补郡县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
班固在《
汉书》中评论说:“至今
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兴学方法
文翁兴学的主要办法是:一方面派遣张叔等18人进入京师太学,学成归来及委以重任。同时,又在成都城南修建石室学宫(今成都石室中学)。文翁免除了学生的徭役,使其能集中精力学习知识,还常将学生带在身边,协助处理一些公务,甚至允许学生进出内室,以示恩宠和信赖。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则委以郡、县吏的重任,大力奖掖。此外,还在
巴郡、
广汉郡等地兴办学校。
历史地位
孔子是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教师”。他首创私塾,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软件”:《
论语》。《论语》传遍了全世界,年年再版,成为人类思想宝库的经典之一,其
人文精神和
教育理念,影响了世世代代。孔子推举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当之无愧。
文翁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校长”。他首创
公立学校,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硬件”实体:
成都石室中学。从古代的“文学精舍讲堂”(公元前141年)、“
文翁石室”(历代大多这样称谓),到近代的“
锦江书院”(1701年),到现代的“
成都府师范学堂”(1902年)及“成都府中学堂”(1904年),直至“
石室中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种人才。在同一地址连续办学已达2145年,成为世界
教育史上的奇迹,实现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现实意义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杰出校友郭沫若撰写楹联:“爱祖国爱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求真理求艺术愿增进文翁石室之光荣”。著名学者
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为石室中学
题辞:“古今一校,扬辉千秋”。这两位学界泰斗的楹联和题辞,充分肯定了文翁兴学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文翁石室”一创立就是“公立”的,是政府办学,且面向平民招生,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划时代的。《
汉书》上明确记载:“至汉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在文翁之前,中国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公立学校”,文翁开创了地方政府兴办“公立学校”之先河。当时“京都”所在地的“
中央政府”,并没有办招收平民的“公立学校”。可见,就全中国范围看,文翁实属首创“公立学校”。文翁兴办“公立学校”得到当时中国的两位最高领导者,汉景帝和汉武帝的嘉奖,并下令全国各郡县都要像文翁那样建立“公立学校”,大大推动了中国
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空前的。由此可见,文翁兴学具有“原创”、“领先”的历史地位,不可动摇。
《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列选了中国古代教育家29人,其中“文翁”这一条目中写道:“中国西汉蜀郡太守,汉代郡县学的发轫者。”“文翁
兴学的成就,不仅培养了一批吏材,如张叔,汉武帝时征为博士,官至侍中、
扬州刺史;而且推动了邻近属县的兴学,如‘巴汉亦立文学’。蜀地此后出现
司马相如、
扬雄等知名才学之士,与文翁兴学造成的
社会风气亦不无关系。景帝嘉奖文翁兴学,‘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至武帝,又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文翁兴学,实为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设立学校之始。”
经验
《汉书·循吏列传·文翁传》中,记载了文翁兴学的经历。其主要经验有两点:
其一,是“师资高”。他开放地培养师资,派张叔等十余人,到京都受业于博士,深入研习
儒学经典,学成归蜀,大都成为一代名师。文翁石室一直重视师资培训,并吸引全国知名学者来石室任教。名师才能培养高徒,高徒又能促进名师。文翁石室的教师不仅
道德高尚、学识渊博,而且善于施教,艺术性强。学生听课,如坐春风。“师资高”,成为文翁石室的突出特色。
其二,是“学风严”。首先学校招生是“择优录取”。文翁石室不是为贵族子弟开设,由于“择优录取”,进入学校的多是一般老百姓的子弟,体现了“
教育平等”。文翁办学十分注重让教育“回归生活”。一方面,要求学生刻苦读书;另一方面,强调参加社会锻炼。要关心民间疾苦、政策实施。“学风严”,不仅体现在“攻读经典”,而且体现在“社会实践”。
文翁兴学的两条经验:“师资高”、“学风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介绍
文翁任蜀郡太守期间,一方面“修兴水利”,将
都江堰灌溉系统大大扩大,“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七百顷。”(《
华阳国志》);同时,又“兴办学校”,重视人才培养。兴修水利以发展经济,兴办学校以培养人才,两者实为相关互补。经济发展了,才有基础培养人才;同时,人才培养了,才会有力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互为因果。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不仅有促进“
物质文明”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促进“
精神文明”的功能。班固在《
汉书》中写道:“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好文雅”就正是“精神文明”的表现。
在巴蜀大地上,
李冰治水,总结出科学原理:“
深淘滩,低作堰”;文翁兴学,总结出教育原理:“师资高,学风严”。所以,我认为,在
巴蜀文化中,获得世人公认、经久不衰、影响深远的“两大亮点”正是:
文翁兴学智巴蜀,师资高,学风严。
文翁是“科教兴国”的典范。在当代,我们要“科教兴国”,理当向文翁学习。在纪念文翁办学2145周年,改新制100周年之际,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文翁兴学的现实意义正在于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科教兴国”的重大意义,从而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言文
文翁,
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
春秋》,以郡县吏
察举。
景帝末,为
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又修起
学宫于
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宫弟子,为除更徭。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宫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
郡国皆立学宫,自文翁为之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翻译
文翁,是庐江舒地人。少年时好学,通晓《春秋》,担任
郡县小官吏时被考察提拔。
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看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减少
郡守府中开支,购买蜀刀 、蜀布等蜀地特产物品,委托考使送给太学中的博士。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 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县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把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
孝弟力田 (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经常选出一些学宫中的青少年在自己身边做事。每次到各县巡查时,更是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在官府
中出出入入。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
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文翁在蜀地逝世,(蜀地的)官民为他建盖祠堂,每年祭祀不断。到巴蜀地区爱好文雅(风气),是文翁进行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