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出台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涉及“调整科目、文理不分科”的内容。
调查
高考方案拟制定“文理不分科”
在最近召开的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了《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报告,国家主席
习近平指出“要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此前,教育部曾表示,2014年年内将出台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
一年多考、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统考内容和方式有突破。首先,调整科目,不分文理科,增强考试的综合性,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同时,外语考试不再在统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考试,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可一年多考,将最好成绩计入统考总分。
我省高考改革方案时间表暂不确定
昨日,省招生办
新闻发言人陈大琪介绍,招生考试改革是关乎民生的大事,需要
顶层设计。目前,教育部已经制订了
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的5个配套文件,2014年底之前,覆盖中小学及大学招生考试改革的总体方案将正式出台。国家政策出台后,我省将加紧研究本省实际情况并尽快开始编制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尽快向社会公布并确定启动时间。
虽然目前教育部门并未给出公布高考招生考试改革方案的时间,但是在2014年新高一入学时,不少学生和家长还是得到了消息。
“我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说,从今年新高一开始,文理就不分科了。”
郑州回中的一位家长说。
政策出台后,学校将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教育部此前透露的高考招生考试改革的消息来看,2017年将全面实行高考招生改革,其中包括文理不分科、英语
一年多考。而2014年入学的高一新生恰恰是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届毕业生。
据市区部分高中高一年级的班主任介绍,目前学校也没有接到相关政策,具体如何实行,还是个未知数。
文理不分科,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理科班学生不学政史地等知识,可能会缺少文化底蕴。而文科生不懂理化生,思维可能会缺少理性和条理。”一位高中教育处主任说,但如何开展,高考如何考,还需要等待具体的政策出台,“如果政策出台,学校肯定会调整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
广东2018年高考改革的例子:
高考改革到底改了什么?
熊丙奇表示,国家高考改革整体的设想将是文理不分科,外语考试实行多次考,制度化考试,同时把高中的学评测试纳入高考。
一、科目改革:英语可考两次,“6选3”压力仍然存在
高考改革将实行“3+3”组合考。
前面一个“3”是指语、数、外分值相当,同等重要。而且文、理科生题目完全一样,不再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这是“文理不分科”的真正含义。熊丙奇指出,这意味着数学学科对文科生而言会加大难度。而英语,将会以考两次择优录入高考成绩的新方式进行,实际是让学生更重视这个科目的成绩,“这个制度反而会重化英语而不是弱化。学生和家长要理解清楚。”
后面的三门考试学科采取的是“6选3”的考试方式。学生在“政史地物化生”6门考试均达到合格后,需从这6门中选择3门参加平时的等级考试和高考。等级考试成绩从高到底进行排位,按照百分位划分不同等级(如某学生该科成绩位于广东省前1%,则记为“a”等级,依次递减),录取时需把等级转换为相应分数纳入高考成绩。
熊丙奇认为“其实是将高考的负担分散在了整个高中阶段,但平时记等级,最后还是折算成分数。因为学生可能因为只差0.5分而导致等级上差一等,到折算时——若按
上海和
浙江的算法,等级之间将有3分的差距。”
相关视频资料:
声音
据一些媒体报道,教育部把高考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将通过系统综合的设计,先在一些地方试点,将一次考试成绩决定命运,改为依据高考统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建立起更加科学、更加公平的评价选拔体系。综观这次高考改革的制度设计,有不少重要突破。首先,统考内容和方式有突破。重大举措主要是两点:一是调整科目,不分文理科,增强考试的综合性,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二是外语不再在统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考试,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可以
一年多考,将最好成绩计入统考总分。
其次,综合评价有突破。评价一名学生,不仅仅注重“考三天”,还要“看三年”。除了统考之外,将推行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
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再实行百分制,而以合格和不同等级来评判,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以及高校招生基本要求,自主选择参加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
最后,招生录取有突破。一是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依据统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完善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元录取办法。二是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体现职教特色,在录取方式和时间上与普通高校分开,主要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这样的改革,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学招生考试有相似之处。据了解,美国大学录取新生的标准包括:高中毕业前一年的学年平均成绩、学术能力评估测试(
SAT)的成绩及学生的社交参与能力等。
状况
作为“皖版”高考改革方案的重要部分,《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昨日正式“露真容”。根据《征求意见稿》,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将实行“文理不分科”,高考时总分依旧为750分,语数外各150分外,考生可从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自由搭配”,以等级性考试的方式赋分并入高考总成绩。
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图片来源:
相关报道及资料
从上海各高校的汇总情况看,本市37所本科高校2017年共设置专业(类)1096个。其中,提出3门科目要求的有281个,共有上图所示9种组合,涉及专业(类)主要有理学、工学、医学等。3门科目要求中最多的组合是物理、化学、
生命科学,有217个专业(类),再次是物理、化学、地理组合,有22个专业(类);2门科目要求的有85个,仅有物理、化学一种组合,没有其他科目组合要求,涉及专业(类)主要有医学、生物、化工、机械类等;1门科目要求的有75个,全部仅对物理提出要求,涉及专业(类)主要有工科、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类等;没有提出科目要求的有655个,涉及专业(类)主要有管理、法学、艺术等。
所有专业(类)中,提出最多的选考科目是物理,有415个,占专业(类)总数的37.9%;其次是化学,有337个,占30.7%;再次是生命科学,有222个,占20.3%;地理、历史、思想政治分别为47个、41个、26个。
上海跟浙江执行的方式还不太一样,从结果上看,物理是绝对优势,化学地理其次,历史再次,然后是其他学科。
众所周知,高考的录取逻辑是分数排名,你选择了一个科目之后,必须要在同等竞争的群体里排名靠前你才能被更好的大学录取,物理是学霸的必选,化学是学霸的备胎,这两个科目本来就竞争极其激烈,盲目选择苦不堪言。
相关视频资料:
考试难度大,学习难度也大
理科中的物理化学相比文科而言,上手难度更大,想得到顶尖的分数也非常不容易,再加上竞争对手都很厉害,尖子生集中,更增加了高排名的难度。
能报考的专业多根本算不上优势
高考选科跟大学专业的对应关系完全是专业方向的对应,选物理能报的专业多也是因为工科专业类别多,但对于不喜欢理工的孩子,这些专业都不是他的好专业,文科的专业少但不代表这些专业没有价值,所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实力和理想选更加有意义。
所以,数据是真实的,更多的孩子并不会考虑物理这样的科目,更多的孩子也不会真的都爱理工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科,往往更有价值。
未来高考的积分方式存在“疑点”
举个例子,比如某校某专业要求选物理,一个孩子选的是物理+化学+政治(三个都不太容易拿分的),另一个孩子选的是物理+生物+地理(想必更容易拿分),那么在积分方式的调整中,这俩孩子谁更占优势还不好说。
这也就决定了,你一味地只看报志愿多少去选科,可能给自己选了一组大坑!因为你选的科目很可能组合起来不能给你总分优势。
尤其是对于中等的孩子,你们还要面对一半以上的专业不要求科目,那么总分成为了一切。
所以积分方式依然是“疑点”,目前不应该盲目地只根据报考多少去选科,部分老师给大家说的我的科目报考多所以优势大也完全是片面之词,有一定道理,但是综合到每个孩子身上,一定要单独考虑。
课程这样设置
在设置课程时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提供知识拓展类、个性特长类、职业生涯类、艺术素养类等课程,既满足学生升学考试的需求,又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尊重学生
自主选择权做好学生选课指导,根据学校实际,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推进”的原则,制定试点工作方案、选课走班工作实施细则,提前公布有关学科的课程安排、学分设置、选课程序和走班办法等,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制度和选课指导体系。
各试点学校要从高一年级起开展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选课指导,要立足于学生高中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业和人生目标进行长远规划,形成适合个性特点的课程修习方案,理性选择修习课程、修习层次及进度。
学校和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共同做好学生选课工作。
建立选课走班配套制度
建立选课走班配套制度,明确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职责与管理办法。
要全面推行教师
全员育人导师制,制定与课程、选课、作业、教研与集备等有关的管理制度。
要探索建立增值评价办法,科学评价不同教学班的教学质量。
要在分层教学中切实保障层次偏低教学班的优质师资配置,要切实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选用或自主研发适合学校选课、管理、评价等需要的辅助系统。
改革教学组织模式
有条件实施分层教学的学校,要均衡配置师资力量,同学科教师应轮流承担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学任务,不得将分层教学变相地办成“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强化师资队伍培训
借力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专家,对干部及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干部教师开展选课走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课题引领
主动寻标对标,与全国先进城市推行选课走班先进学校结对,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立足学校实际,对本校选课走班改革实施路径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以课题为引领开展实践探索,做到以理论推进实践、在实践中深化认识。
“技术”是门怎样的课
2003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把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剥离出来”,作为技术课程,列为高中必修基础课之一。
新高考改革之前,学生只需参加技术学考,高三就没技术课了。
技术课程包括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技术基础是必修模块, 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是选修模块。不过我省是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也作为必修模块。
通用技术课程中,必修课程是《技术与设计I》和《技术与设计II》,选修模块有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汽车驾驶与保养、建筑及其设计、服装及其设计、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
浙江考生选考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技术与设计I和II》、电子控制技术。
关于合格性考试
1.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覆盖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计13门科目。
2. 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两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体育在高三第二学期,艺术在高三第一学期),学生从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开始就可以随学随考随清(不同科目参加期末考试时间不同)。
3. 合格性考试时间分数安排:语数外100分120分钟,其他科目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关于等级性考试
1. 等级性考试(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里任选三科参加考试),只限高三学生参加,安排在高三年级第二学期。
2. 等级性考试采用等级赋分法,以原始分数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具体赋分细则有待公布。
3. 参加北京当年统一高考考生的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将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等级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计入高考总成绩方式另行制定。等级性考试成绩不能跨省认定。
史地政学科的“崛起”
改革之后,史地政学科可以说是迎来了春天,浙江省实行了“7选3”,比北京多一门技术学科,但我们只将其中六门的选考人数作为参考来看,理化生学科总人数加起来为31,5013人,史地政人数为29,5039人,表明浙江省文理科的选考人数已经接近了1:1,文理科差距逐渐缩小。
上海2017届的高三选科比例,甚至出现选考文科的人数超过理科的情况,其中地理成为选考人数最多的学科。
在北京16年的时候,选择文理科的人数就达到了1:2,相比10年前增加了3倍,选择文科的人数大大增加。文理科差距即将不复存在。
据北京市9所北京重点高中所统计的学生对于三科选择组合的调查问卷(9所公立校的意向调研)数据来看,组合方式一共有20种,而这20种组合方式里:
第一点,选考理化生三科依旧排名靠前,占比19.5%,但史地政三科紧追其后,占比15.3%,相差4个百分点,相比16年的数据,文理科选择已经接近了1:1。
第二点,除了34.8%的同学选择纯文和纯理,剩下的65.2%都倾向于选择文理科混合搭配,打破了原有的壁垒,这样表示大部分学生会按照自己的强势科目和兴趣来选择,比较复合我们国家高考改革的趋势。
那么为何文科会有这么多的人开始选择,除了从兴趣角度考虑,还有两点优势:
1. 史地政学科较为贴近生活。比如今年大热的“共享单车”,在17年的政治高考题中有所涉及,或者房价上涨,地铁调价等等时事,以及前段时间北京预报的大暴雨,就涉及到了地理中的天气系统内容,而历史学科则跟现下大热的电视剧都有关联,因此史地政学科对学生来说更易上手,即便初中基础不好的学生学习起来也没有较大压力。
2. 等级赋分法主要关注的是学生排名状况如何,而不是卷面分数,一些竞争较激烈的学科就会出现折算分数尚不及卷面分数的情况,假设一名学生考85,排名或许只能拿到B,而在高考中一个B的成绩,也许就无缘
985大学。
而现在选择竞争小的史地政学科,就可以巧妙的避开这种情况,我们要懂得“田忌赛马”的策略,不要用自己的上等马去跟别人更优势的上等马去比,而是要用自己的上等马跟别人的中等马去比,使自己的选科组合达到优势最大化,才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新课标后的史地政
改革后的史地政三科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有一些变化,等级性考试(相当于高考)考察内容为必修和选修一,其中必修的内容对应合格性考试(难度相比之前会考降低),而选修一模块的内容则是等级考试的必选内容。
2017级高一学生还依旧采取现有教材,具体课程内容则有以下变化:
地理:必修包含两个部分,高一需要完成必修一(自然地理学,但删去了较难的内容: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天气系统、岩石圈等),与必修二(自然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的内容。在高一下学期结束后参加合格性考试。选修内容(必修一删去的内容、区域发展、旅游地理等)在选科后进行学习。
政治:政治较为特殊,必修包含四个部分,高一需要完必修一(经济生活)与必修二(政治生活),高二上学期需完成必修三(文化生活)和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一周上4课时,整体课时较以前增加。高二上学期结束才可以参加合格性考试。选修内容(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在选科后进行学习。
历史:必修包含两个部分,高一需要完成必修一(政治史)与必修二(经济史),在高一下学期结束后参加合格性考试。选修内容(文化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顾与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选科后进行学习。
对于第一届“吃螃蟹”的新高一学生和家长来说,即将面临选科,或许会比较茫然,最为理想的办法还是根据孩子自身特质、特长来选择,这也是改革的初衷,因此没有最好的科目,只有最适合孩子的科目。
新高考改革如何应对
1、田忌赛马,扬长避短
面临选科的家长和同学切忌盲目跟风选择报名人数较多的传统热门科目。例如物理、化学等学科,虽然覆盖专业面较广,但仅为大多数专业的必选科目之一,并不是必须选择不可。如果对于相关学科缺乏兴趣,或并不擅长,则并不用强制要求孩子选择。传统理科强势科目,必将依旧有大量名校实验班、竞赛背景学生选择,如果孩子学习成绩较好,实力强劲,则有一拼的可能。如果孩子学习成绩相对一般,则不建议去和学霸们相竞争。否则在根据成绩排名比例赋分的新规下,甚至有可能导致孩子的折算分数尚不及卷面分数。
大学录取主要参照的依旧是高考总成绩,如果总分没有竞争优势,即便选择学科覆盖专业多,也毫无意义。因此建议绝大多数同学选择科目的时候,认真衡量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各科成绩、学习潜力。做出最优选择,扬长避短,通过学科选择的优质配置,达到田忌赛马的目的,获取更多的折算分数,考入更理想大学。
2、职业规划,量力而行
在选科之前,家长和同学首先要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职业规划。要综合参考孩子今后想从事的职业方向、当前社会上的冷门与热门职业,同时重点需要考虑孩子的性格和能力特长。从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与孩子一同选择科目。
当然时过境迁,孩子最终选择的专业或职业与选科时考虑的很可能不相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年的热门专业很可能不再有竞争优势(例如当年大火的生物工程、法学、动画制作等)。因此在选科方面,更加建议孩子可以跨科选择,在今后可以做到文理并重、全面发展,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与职业选择面,获取更多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3、了解学校,有所偏重
由于本次新高考改革力度极大,不仅对高考内容、考试方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对于整个高中的教学体系也进行了颠覆式的改革。因此大量学校在师资配备、课程匹配、教学思路、重视程度诸多方面尚在摸索。不可否认,北京向来存在传统的理科强校,或传统的文科强校,在改革的头几年,除了部分实力强劲的名校之外,大多数学校可能仍旧会对自己较强的学科继续保持重视,维持优势。甚至会可能有学校走重点突破的路子,这一点在浙江与上海的改革过程中已经有所体现。由于自身实力,部分学校也可能会对孩子选科的组合方式进行限定和干预。因此建议家长在目前高中录取结果已经明朗的前提下,深入了解孩子所在高中的选考政策,根据第一条与第二条建议综合考量选科事宜,争取可以占有学校更好的师资资源,取得更好的成绩。
4、重视高一,重视分班
在新政策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会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所有科目所有年级的期中、期末成绩也会更加受到重视。高考将越来越不再是一考定终身。因此学生在高一阶段虽然可以在科目学习上有所侧重,但是不能够再对任何学科有所轻视。同时,高一的学习感受与考试成绩也必将是我们选科时候的重要参考。因此高一阶段的学习并不是“玩着学就行”,而是需要保持至少不逊于初三的学习劲头。同时各科水平测试在高考中也占有大量折算分值,重要性不能忽视。其考试内容基本上为高一、高二所学,也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不管选择哪三个科目,学校每科的教师水平必定会有高下。在北京的教改大背景下,也许各个学校之间的差距会减小甚至洗牌,但同校实验班与普通班之间的师资差距、生源差距依旧会存在。因此如果学校仍会进行分班或分班考,依旧要认真准备。同时我们需要注意,自今年开始,有大量学校在分班考过程中加入了人文素养等新科目的考查,需要我们认真的了解与筹备。
5、持续关注,长期跟进
北京高考新政刚刚尘埃落定,尚有大量改革细节与后续政策尚未公布。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各方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因此需要我们家长和同学长期对政策的变化进行关注,及时了解更新信息.
争议
一旦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将面临着9科以上的学习任务,以前文理分科时已将学生累得要命,陡然增加了这么多科目,是否能被学生消化,此外,取消文理分科加开选修课,学校原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可能无法满足需要。取消文理分科后,讲授的知识和关注的要点的范围都将扩大,上课难度随之增加。另外,开设选修课所需的教师、器材以及实验室的建设等也都有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