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中国高考必须进行改革。一年多次考试正是高考改革的进步,可以给考生更多机会,也可以给高校更多自主权,有利于多种人才脱颖而出。
反应
把一些科目“
一考定终身”改为“一年多考”,得到不少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他们认为,此举将大大提高高考的公平性,降低偶然性。特别是对于担心因一时紧张而成绩不稳定的学生,将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利好消息。
“还是多考几次好!”刚刚结束一天课程的高三学生刘承昊说:“多了几次考试机会,最终选取分数的最高值,可以让成绩稳定些,避免因为一次考试发挥失常带来的遗憾。”
听到这个消息,
北师大附中的学生
李雪眼前一亮,她说:“如果将考试时间改为一年多次,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状态最好的时候参加高考,这样,不仅有利于课程时间的合理安排,也有利于减轻精神压力。”
“‘一年多次考试’将给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多个考试平台、多次考试机会。”
朱建民说:“现在倡导多样化办学,若还是‘
一考定终身’,将使多样化办学走入死胡同。‘一年多次考试’是人才选拔模式的创新,值得尝试。”
担忧
压力问题
“如果可以选择,我选择只考一次。”
北京市三十五中的高三学生段晓楠是个文静的女生,声音却透着坚定。“对于成绩,可能永远都不会觉得满足。这一次考过了,即使考得还不错,但还是会想下次自己会不会考得更好,或者下次别人是不是会超过自己。说起压力,不一定会比只考一次小。”
难度问题
考卷难度的稳定性也让不少学生担心。“这一次题目难让我赶上了,下一次题目简单我又没参加考试。分数算下来,是不是真能体现我的真实水平?”
济南五十二中的老师刘元群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心:“考试次数多了,试题的规范性和难易程度就很难把握和统一。一年多考的本意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但这样可能又会增加偶然性。”
人力物力问题
“一年多次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人力物力问题。”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副校长
黄鹏说:“例如考场占用问题、监考老师安排问题,每次高考,高一、高二学生都要为考试让路而放假,这势必会影响教学的安排。”
专家建议
江苏省泰州中学老师张本良建议,要是一年多次考试“试水”,最好先从英语、
语文这类需要平时大量积累,并且主观题较多的学科开始。“例如语文,学习要靠平时的积累,一次考试并不能判断学生的真实水平。有实力的学生发挥失常分数低,不善言辞、闷头苦读的学生善于答题分数高的情况时有发生,多次考试就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英语可能性大
据了解,高考科目实行“一年多考”,一方面是为避免高考科目仅集中在两天内完成,另外也是为了减轻考生压力。早在国家教改纲要出炉后,“一年多考”引发的猜想就已有很多。有专家认为,“一年多考”的科目,英语的可能性较大,类似于托福、雅思的考试形式。一年有多次考试机会,考生可自由选择考试时间,如果对成绩不满意,还可以反复考,挑战新的高度。“一年多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一考定终身。”
武汉一所高中英语老师说,有的学生平时英语成绩不错,但考试时发挥失常了,英语一门科目就把整个高考成绩拉下来,非常可惜。而将英语高考放在平时,既可减轻最后高考的压力,也可让考生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应该说会更加公平公正。
担忧增加负担
不过,
汉口一所高中校长指出,如果英语成绩仍在高考中占有足够的权重,一年多考带给学生的,可能是更重的负担。“就像四六级考试改革一样,以前发合格证,过了就算了。改成计分制,为了找好工作,学生们不断‘刷分’,反复考试,负担明显加重了。找工作尚且如此,对于决定入学命运的高考,更是不能含糊了。可以想象的是,英语科目如果进行一年多考,学生对高分的追求肯定是永无止境,背后则是加倍的付出。”
是否多考应由学生自愿
对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我认为这种办法可以稳步推进。”十一中书记祝文艳表示,这种尝试有着积极的意义,不再“一考定终身”,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那些某次考试发挥失常的学生有了更多机会,但是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压力。“‘一年多考’的办法不需要一刀切,可以让学生自愿参加。愿意只考一次或者愿意多考几次,选成绩最好的一次,都可以。”
高考大棒收威
未来五年,中国教育将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时代。除了要破“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以外,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重点圈定三大改革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考改革”与“民办教育发展”。
袁贵仁表示,今后,培养人才的标准将更新为“德才兼备、文理兼融、独立思考”,不但要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还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以及因材施教。大中小学的教育不再是“马路警察各管一段”,而要做到有机衔接。同时,还将专门设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至于“高考大棒”,在探索部分科目多次考试外,教育部还将推行四大改革新举措。不但要把普通本科和
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还要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择机会。由于高考涉及面广、敏感度高,袁贵仁表示将成立专门机构制定改革总体方案,确保改革积极、有序。
给更多机会
? 眼下,
合肥市的高三学生正在全身心备战“一模”考试。对于这项新政策,师生们普遍表示期待。
记者从
合肥八中心理室获悉,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该校“投奔”心理老师的学生人群也在明显增多。心理教师李妮介绍,每天前来咨询和倾诉的高三学生都不会少于3人。学校为高三学生特设的“宣泄室”这几天也是人满为患。
“多一次考试肯定多一次机会,但问题是希望自己不要因为机会增多而懈怠。”
合肥六中高三学生张潇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之余也道出了对自己的勉励。“高考的确是件很摧残人的事情。”张潇若说,虽然距离高考还有5个月的时间,但不少同学已经表现出了焦虑的情绪,“有些同学一直在为马上就要开考的‘一模’犯愁。”张潇若表示,不管这项新政能否在自己这届学生实行,她都希望能够把学生的应试负担减低下来。
针对学生们表露出的紧张情绪,合肥八中高三年级部负责人罗在兵表示,高考部分科目一年多次的改革,无疑能帮助学生减轻应试重担,缓解焦灼情绪。类似
美国的SAT考试、
英国的
A-Level考试,中国高考也在走向“多重机遇”的时代。由于是
安徽省第三年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在“部分科目一年多次”的政策执行上,还有待于教育部整体方案的细化。?
推动个性化
高考改革,要放到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看。30多年前,在
经济体制改革启动时高考恢复,经济领域的改革利好已经得到充分释放,社会各界直接受惠于经济体改的利好,从而对子女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从平盟教育主办的“高考改革:中小学教育全新风向标”研讨会上获悉,这将是30年来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考试改革,是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34年以来对高考的最大手术,显示出决策层对中国教育改革的魄力和气度,值得充分肯定。平盟教育表示,高考是中小学教育的
灯塔和风向标,这次改革是信号,是几代教育界人士不断求索的结果,尽管未来成果还待观察,但必将从源头上对我国中小学教育及其考试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影响和全局性调整。高考改革,太慢或太快都不行。慢了,群众不满意,相比住房医疗等领域的改革而言,高考是普惠式,与家庭的财力和社会身份关联不大,是相比争议更小的改革,步伐完全可以更快一些,雷声大些,雨点大些。但高考改革又不能急功近利,步伐又不能太大,不能搞一步到位的休克疗法,操之过急,太快了或配套改革没跟上,出问题影响面太大。要给大家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所以说从速度上要渐进,从区域上可先试点,从工作上要准备多套预案。改革的效果,关键看如何操作,把好事办好。从教学方面看,应对高考改革,高中的教学安排肯定要调整。高中都是统一教学,如果到时候一年考多次,有的学生考,有的学生不考,教学怎么安排就需要重新协调;从考生心态看,参加完第一次考试后,若成绩非常差,会不会产生“恐考症”,从而更加惧怕或者放弃后面的考试?会不会产生考生为应付考试而考试?这都需要有预案;从科目上看,也要有选择性,不能
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好先从需要平时大量积累、并且主观题较多的学科开始,比如语文,一次考试不一定能够完全判断学生的真实语文水平,而多次考试就能够考察出学生更客观的语文学习情况。专注于中小学优质课外辅导的平盟教育这位负责人指出,这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现存高考制度的局限,将给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多个考试平台、多次考试机会,有利于人性化教育的推进和个性化人才早日脱颖而出,关键是改革要有细化的执行方案,要逐步推进、稳妥操作,才能真正满足广大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迫切要求和社会各界的长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