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桂坊坐落在广东
梅州梅江河畔,它毗邻
梅江,被周溪河与原护城河的水系围绕。在梅州的历史长河中,攀桂坊这片客家人文秀区孕育出了近百名科举才秀及多位颇具影响力的历史名人,因此,攀桂坊自古就有“百花洲尾齐洲前,此地出状元”之称。
攀桂坊简介
梅城江北东郊,一片被城市
高楼大厦包裹的人文社区,从宋元时代的水云之乡阔步走来,昔日书声琅琅的
闾巷如今显得有些寂寞,只有人境庐旁的依依杨柳在诉说曾经的人文
氤氲,点数着从这片土地成长而闪烁在中国历史天空的文化星座……
如果是春天,你来到梅城,从东山书院踱步跨过状元桥,迎着细雨,站在
周溪河畔的人境庐前,透过那鹅黄绿的杨柳枝条,端详现代建筑掩映下的粉墙黛瓦,是否有一种身处烟雨江南的感觉。
姑苏的烟雨画桥和
钱塘的绿树堤沙,之所以美得摄人魂魄,不单有可以入画的风景,还有那视线之内无处不在的文采风流和人文鼎盛。而周溪河畔双桥雾锁一溪烟的
黄遵宪故乡,也曾有过一个隽永的名字——攀桂坊。这一梅城人文社区除培养出黄遵宪这位客家历史名人外,还培养出三位
翰林,包括
进士、
举人、
贡生等有功名的文人上百人,留下
李黼平、
叶璧华、李光昭、
黄药眠等著名诗人的生活足迹;攀桂坊还是梅城近代教育的策源地,见证梅州从科举到现代教育的辉煌……
弹丸之地,翰林进士举人辈出
时光流转,在清代某人说出他来自嘉应州攀桂坊,听者若不为之动容心生敬意,估计也是孤陋寡闻之辈。在科举时代,攀桂坊是翰林进士、举人秀才成堆的地方。
是名字起得好,开了个好兆头?还是老早人才辈出,赢得实至名归?原因尚待细细查考。早在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前朝南宋乡贡进士杨圭在这里立了座叫 “攀桂坊”的坊表,正是期望士子“蟾宫折桂”的命意。据《康熙程乡县志》记载,宋末,另一位乡贡进士
侯安国来梅城教学授徒定居攀桂坊,那位后来追随
文天祥誓死抗元的
蔡蒙吉就是他的学生。因之,攀桂坊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
这里毗邻梅江,周溪和州城护城河的水系围绕着攀桂坊,水乡的灵秀和交通方便吸引着先民来这里安家落户。来此定居的居民姓氏有黄、张、杨、李、谢、萧、钟、侯、卜、饶、梁、陈、彭、薛、翁、丘、黎、宋、林、伍、熊、刘、叶、王、唐等,其中杨姓又分老杨(关西堂)和新杨(绍德堂),实际共30个姓氏在这里聚族而居,和平共处。据调查,杨、古、卜、侯、翁是攀桂坊比较古老的姓氏,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年过八旬的黄童老先生认为,“未有梅州城,先有杨古卜”的客家民谣,可能就来源于攀桂坊的杨姓(老杨)、古姓、卜姓居民的久远历史。
历史上的攀桂坊面积并不大,南临梅江,东有周溪河穿过,西以老梅城东门从虹桥头蜿蜒而来的
护城河为界,北至东校场原关帝庙、旺巷口。居住在攀桂坊的老人黄童、李文宪以当地传统的民俗为例,应证古攀桂坊的大致范围。这就是对“七卒伯公”的土地神崇拜,每一卒伯公均设有一座神坛。一卒伯公位于望江楼侧,二卒伯公位于状元桥(
东山书院),三卒伯公位于梅州
客家公园对面的崇庆堂旁,四卒伯公位于
黄遵宪纪念中学(枸杞岗),五卒伯公位于旺巷口,六卒伯公位于攀桂桥(原公园电影院附近),七卒伯公位于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大楼后(仍存)。
文脉肇造于宋,文风鼎盛于清,流韵绵延至今,攀桂坊的确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人文秀区。历史上梅县(含今梅江区、梅县区)翰林18人,攀桂坊就占了3位,其中
李仲昭殿试中取嘉庆七年壬戌科二甲进士第一名,名曰
传胪,仅次于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授职翰林的还有嘉庆十年乙丑科进士李黼平和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
李载熙。
另外,出自攀桂坊的进士还有
萧系尹、
杨仲兴、
张云翮、
梁杰、
黄基、
黄万全。如果摊上举人贡生当不下百人,攀桂坊的每个姓氏祠堂门口,都曾有记载这种科举荣耀的楣杆夹石,虽然大部分夹石已在动荡的年代随雨打风吹去。楣杆夹石的受损,文献记载的零散,攀桂坊科举人才的统计已成难度颇高的工作。然而,只要走访黄遵宪、李仲昭、李黼平、李载熙、萧系尹、杨仲兴所在的家族,你不经意会发现,每个家庭曾走出至少五六名进士、举人、贡生。这不是一种偶然,这是攀桂坊对书香门第的最好阐释。
明清两代,梅州人文之盛则在攀桂坊。
秀美山水,缪斯钟情的田园
攀桂坊旁的
周溪河,千百年至今依旧欢快流淌,人们都说它是一条文化河,因为它目睹了无数诗人倾情的吟唱。
百多年前,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倚在窗前,望着周溪盘龙桥下的小船驶向梅江,笔下呈现的是
温庭筠 《
忆江南》“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惆怅,怀念的是她在远方的蓉舫夫子。她就是清末岭东三大女诗人之一的
叶璧华,她与翰林李载熙之子李蓉舫结为连理,夫妻俩被时人称为“梅州的
李清照和
赵明诚”。 叶璧华出生于
举人之家,夫君李蓉舫秀才出身
翰林门第,可谓
门当户对。然而,生在攀桂坊也是有压力的,李蓉舫因父亲是翰林,两位兄弟也是举人,科场的失意让他常年漂泊异乡,以教书为生,尔后中年早逝。从思念到追忆,叶璧华用她那纤弱美丽的搦管,留下一部《古香阁集》,为攀桂坊百年诗坛的风华抹上一丝华彩。
攀桂坊早期的诗人,似乎都与李家的成员有关,旺巷口李屋,那位袒腹晒肚子里诗书的李黼平翰林,除学术著作 《毛诗紬义》入选《
皇清经解》,一生还钟情诗歌的创作,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留下多部诗集,汇编为《李绣子诗集》,生平事迹载入《清史稿·儒林传》,与宋湘、黄遵宪一起被后人称为清代梅县三大诗人,古直就专门为三人编了部《客人三先生诗选》传世。
另一位家在杨桃墩世德堂李屋的李光昭,是翰林李仲昭的堂兄弟,功名只是个廪生,名气似乎没有李黼平、叶璧华大,诗歌却写得神思飘逸,风格直追
李白李贺,追仙出世,婉转绮丽。一部作品只剩三分之一的《铁树堂诗钞》,甚至引起钱钟书先生的注意。钱钟书对作家的评价是出了名的苛刻,对李光昭的后辈邻居黄遵宪的创作就颇有微词。而在他的学术著作《
谈艺录》里,辟的《以禅喻诗》一章,却专门引用李光昭七古长诗《诗禅吟示同学》,论证
严羽“禅与诗”的诗歌创作理论。李光昭字秋田,与杨炳南(秋衡)、廖纪(秋乔),被道光年间的广东诗坛称为“梅州三秋”,又与梅州诗人徐青、颜崇衡并称“程乡三友”。社会上求诗的人多了,李光昭应付不过来,就请他的妻子代笔,那位与叶璧华般多才的女子,没有留下她的名字,只知道代号为“女史红兰主人”。令人惊奇的是,她的作品清丽脱俗,掺入李光昭的诗中难辨彼此。
到了近代,
缪斯女神对攀桂坊的眷顾,转移到黄家的门上。赵翼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那动荡的年代,放眼世界、关怀国家命运的心灵,造就了黄遵宪这位攀桂坊最著名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耀眼星座。《
人境庐诗草》和《
日本国志》的锋芒甚至感染了他的后辈,“我手写吾口”的理念被后辈诗人李季子、黄药眠们继承传扬,在冷圃诗社、南社、创造社留下不可磨灭的身影。他们都心系民瘼,游历祖国河山和世界各地,寻求振兴衰弱国家的真理,作品发乎情又开拓诗的新境界。
再细数
黄基、黄篑孙、李臶临、黄荐鹗等云雀般鸣唱的诗歌精灵,攀桂坊又是诗歌摇篮。
百步长江,睁眼看世界的窗口
在攀桂坊的人境庐,有一幅黄遵宪拟的对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这百步长江指的是他书斋百米之遥的浩荡梅江。攀桂坊的梅江边有一个叫“水打伯公”的码头,它是以前梅城通往外界的水运交通要道,近代以前,水运是通往外界的便利交通方式,得天独厚的地利造就了攀桂坊工商业人才,也为梅城输送海外留学生提供了“便利”,让攀桂坊的人有了更多了解外界的机会,开阔了视野、开放了意识,造就了攀桂坊得风气之先的开放眼光,从而稳固了攀桂坊的深厚文化根基。
作为攀桂坊的杰出代表,黄遵宪是走出封闭用自己的笔描绘世界新事物的第一人,以此探索中国的未来蓝图。黄遵宪能有如此敏锐的思想,和他的个人生活经历有关,攀桂坊人们观念开明的态度应是因素之一。早在黄遵宪之前的1820年,诗人李光昭就和友人杨炳南结伴游学
澳门,写下《阿芙蓉歌》痛斥
鸦片的危害,杨炳南则根据乡人
谢清高的出洋经历写出世界地理著作《海录》,比魏源睁眼看世界的《
海国图志》还早一些。
1898年,黄遵宪被罢官回乡,把生命的最后历程留在攀桂坊。在家乡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创办东山初级师范学堂,派出留学生赴日留学,推动与世界接轨的新式教育在梅州展开。攀桂坊的子弟黄篑孙、黄信、黄干甫、黄枯桐、黄遵庚等人纷纷走出国门,接受新知识的洗礼。
黄信回国后与李季子一起创办桂里小学,黄遵庚创立
梅州农业学校和梅州师范学校。还有嫁入攀桂坊的两位女子
叶璧华和
梁浣春,分别创办懿德女子学校和嘉善女子学校、私立桂里女子学校、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等,有力推动梅州女子教育的发展。攀桂坊人的开阔胸怀甚至表现2在对待西方宗教的态度上,黄文彬又名黄墨村,秀才出身的他在吴登初的支持下,与德国
传教士合作创办务本中西学堂,得到黄遵宪的赞许,该校成为
梅州中学的前身之一。黄文彬为了推动现代教育,甚至受洗改名黄慕罗,参与基督教会学校广益中学的开办,上世纪20年代中期,他又与地方士绅名流一起在天字岃创办嘉应大学。
前几年,笔者到南京的秦淮河怀古,在重建而局促一隅的
乌衣巷走了一圈,终于明白
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权势和财富终将随着生命的终结消逝,华堂丽舍也会随着时光流淌云散。攀桂坊的那一批风流人物虽走入历史,仍然不断被人缅怀和研究,是因为身后留下一股文化力量,等身的著作、厚重的思想,还有
人境庐、
东山书院、
嘉应大学、
梅州农业学校等文化符号。这是权贵门第无法比拟的永恒,是这个文化社区外观如何改变也将保持的魂。
攀桂坊几里路的地方,蕴含千年的人文历史、看不完的客家历史画卷,是可以供你啜取文化营养的岭南“烟雨江南”。
史料记载梅江河、周溪河与梅城东门外所在地域,含现在梅江区金山街道的杨桃墩居民、小溪唇居委、东郊村、东街村及月梅村、周溪村、龙丰村的部分,以前都叫攀桂坊。这里曾经是古时梅江河水运的一个重要码头,梅城比较繁华的地段,积淀了许多人文底蕴。
随着时光的飞逝,如今的“人境庐”成为了后人缅怀黄遵宪的最佳园地;同时,东山书院也成为梅州史上地标性文化建筑。这些带有传奇色彩的人文标志已载入客家人的历史画卷。而现在的
中国客家博物馆、
嘉应学院、
东山中学等新的文化符号依然屹立于攀桂坊中,延续着其辉煌的人文里程,并成为其人文秀区的新亮点。
轶事典故
梅江区东面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
客家围龙屋鳞次栉比,方圆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孕育了百多位名人,这个地方就叫攀桂坊。这里可谓地灵人杰,历史上出有
李仲昭、
李黼平、
李载熙三名
翰林;
李汝谦、
李载熙、
李象斌三位
解元;有
侯安国、
侯世华、
萧系尹、
杨为橓、
杨仲兴、
张云翮、
杨勋、
张云蒸、
李黼平、
黄奎举、
杨奎猷、
梁杰、
黄万全、
李载熙、
谢卿谋、
黄基、
杨沅等17名进士及
黄遵宪等92名
举人。不论翰林、进士或
解元、举人的数量均约占了全梅县(含梅江区)的六分之一。此外,还涌现出大批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如嘉应五大诗人中的李黼平、黄遵宪(余为宋湘、
黄钊、
丘逢甲);嘉应五大书法家中的
黄基、
谢义谦(余为
宋湘、
钟孟鸿、
梁国瑞);岭东三大女诗人之一的
叶璧华(余为
黎玉贞、
范荑香);有当代中国著名文学家
黄药眠、世界著名桥梁学家
李国豪、抗日名将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
黄百韬上将、现代言情小说鼻祖
张资平、五获世界羽毛球冠军
侯加昌、我国著名音乐家
张棣昌、提线木偶表演艺术大师
谢发等等。
科举时代,人们把通过殿试进入
三甲的士子喻为蟾宫折桂或攀桂,
杜牧的《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江南相逢赠别》中的诗句可证:“王屋山人有古文,欲攀青桂弄氛氲”,即喻科举登第之意。据史料显示,早在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前朝南宋乡贡进士杨圭便在这里立了座叫“攀桂坊”的坊表,期望士子“蟾宫折桂”。攀桂坊诗人李黼平的诗作曾提到“留得故山丛桂在,相思先遣楚词招”。因此,攀桂坊的起名,既是追崇科举文教的表达,也是褒扬该社区人才辈出的标杆。
攀桂坊历史悠久,是名闻遐迩的人文秀区,但她的由来至今却是个谜。如要探究,不能不提及侯安国。侯安国是福建
宁化人,为宋淳祐间
乡贡进士,于宝祐二年任梅州教授(类似现在教育局长),掌管
生员的教育、课试等。甫上任,就遍查本地史志文献,得知梅州风俗醇美,“民勤耕织,士敦诗书”,为之惊喜。当了解
刘元城于宋哲宗时谪居梅州,在城内创设书院,亲为讲学,梅州文教从此发轫。遂顿生敬意,择日从学宫的教授署,到相距仅半里的元城书院视察;然后往东门外的东街、东郊周边巡视,借此了解地情民风。沿途远近不时飘来琅琅读书声和潺潺的流水声,举目四望,东山、金山拱抱;梅江、周溪萦绕;丛林滴翠,诸水流碧(今下市的十口塘,古时原为河道)。如此秀美的生态环境,令安国陶醉不已,乐而忘返,不由叹道“真乃风水宝地也!”询问随从:“此地何地?”答曰:“攀桂坊也”。侯安国连声赞道:“好地名,好地名!”因为“攀桂”是“攀蟾折桂”之意,蟾指
月宫,攀登月宫,折取
桂花,寓意士子登科及第。他来梅州任教授,期盼的就是多培养出能“攀桂”之士。攀桂坊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使侯安国无限钟爱,为了在这片令他留恋的土地上终老,也为了全力振兴梅州文教,他决定举家定居于攀桂坊。
攀桂坊得名早于侯安国来梅之前,是无疑的。但早在什么时候,还需作进一步探索。这可在《舆地纪胜》程乡县(即今梅县和梅江区)景物百花洲下的谶语“百花洲尾齐洲前,此地出状元”看出端倪。《舆地纪胜》是宋王象之撰写的南宋地理总志,叙述当时全国各府、州、县沿革,风俗形胜、景物、古迹、人物等。成书于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可以这么说,早在《
舆地纪胜》成书之前,民间就有“
谶语”的传说,王象之才会写进他的书中,也才会有 “攀桂坊”地名的出现。这是因为地名的形成,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根据观察、认识和要求,而对某一地理实体的特征所赋予的一种语言文字符号。百花洲在城南程江与梅江夹流处,即今八角亭前近河处;齐洲原有齐洲寺,在状元桥下三里地,即今院士广场前一带。攀桂坊正好处于“百花洲尾齐洲前”的核心地带。人们期盼出状元,诸生都能“攀蟾折桂”,从而将此地命名为 “攀桂坊”也就顺理成章了。因此,可判断在杨圭立坊牌百年前,即宋
宝庆(1225年)前,距今800年前,“攀桂坊”的地名就已经有了。至于“攀桂”被喻为科举登第的最早出处,则可追溯到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
贾岛因屡举进士不第,在《
青门里作》诗里发出感叹:“若无攀桂分,只是卧云休!”贾岛作诗,注重炼字炼句,因与韩愈“推敲”诗句而闻名。其诗句“攀桂”,对“攀桂坊”地名的形成,可谓影响甚大,故“攀桂坊”之得名,可说应有上千年历史了。
侯安国定居攀桂坊后,为培育“攀桂”之材,在“水打伯公”下面半里处建起了“攀桂书院”,日聚生徒讲学,造就了众多才俊,其中最著名者为12岁 “应童子科登进士第”的蔡蒙吉。后来,侯安国还在“攀桂书院”相邻处(即今“
梅州市航运公司”所在地)建起了梅县侯姓一世祖屋。薪火相传,安国的子孙,可谓个个都“攀桂”:其长子侯通甫是书院山长(院长);二三子分别是学谕、教谕;四子德升任提调(管内务官员),其子侯世华登元至元间进士。侯安国对梅州文教开发更是功不可没,《
嘉应州志》及《
广东通志》均载:“侯安国…教授梅州…初,梅州僻处岭南,经学未开,自安国倡教,文风日盛”。因此,后来他被“以奖风教事,奉旨崇祀乡贤”。不仅成了梅县侯氏的始祖,也成了本地的“乡贤”。
清康熙、乾隆年间李象元、李端、李逢亨父子、公孙三翰院;乾隆、嘉庆年间连续四科乡试第一名均为梅县(含梅江区)人(他们分别是:
梁念祖、宋湘、
叶钧、
李汝谦),嘉庆时广东学政
彭邦畴盛赞“梅之文学,冠于岭南”,现则可说,攀桂坊人文秀甲梅州。
古香阁内共氤氲 攀桂坊里出婉仙
在历史上,
文人墨客大多为男性,但是却在攀桂坊走出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叶璧华,她是清末岭东三大女诗人之一。人们对客家妇女的印象通常是勤劳、能干,田间地头、灶头灶尾均能打理的井井有条,甚少知道客家妇女中还有文风一流的女诗人。
叶璧华字润生,别字婉仙,天资聪颖,幼承家学,博览群书,能诗善赋。光绪年间,叶璧华讲学于广州定园。叶璧华受维新思想影响较深。
戊戌变法失败后,她返回梅州,竭力推行新学。她创办的懿德女校为粤东地区兴办女校开了先河,不愧为女中豪杰。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黄遵宪等社会贤达的支持下,叶璧华在嘉应州城原
培风书院旧址创办了公立“懿德女校”(梅州女子师范学校前身)。由于叶璧华的倡导,梅州各地女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如梅州“耕耘小筑”女校、崇实女校、广益女子学校、桂里女校、松口女子学校,以及兴宁县懿徽女校、怀德女校,大埔县立女子小学等,均先后开办。各处男校,也纷纷招收女学生。此男女平等入校求学的风气,首功应归于叶璧华。
叶璧华与翰林
李载熙之子李蓉舫结为连理,夫妻俩被时人称为“梅州的
李清照和
赵明诚”。叶璧华出生于举人之家,夫君李蓉舫秀才出身
翰林门第,可谓门当户对。然而,科场的失意让他常年漂泊异乡,以教书为生,尔后中年早逝。从思念到追忆,叶璧华用她那纤弱美丽的搦管,留下一部《古香阁集》,为攀桂坊百年诗坛的风华抹上一丝华彩。
其诗词作品有深情婉约的《闺怨》:“一叶梧桐忽报秋,闲庭风雨小窗幽。闭门怕见高楼月,空惹人间午夜愁。”也有悲壮慷慨的《有感》:“文章自古能华国,巾帼谁怜倚马才?”著名诗人丘逢甲对之十分敬佩,黄遵宪为叶璧华的诗集作序称:“其诗清丽婉约,有雅人深致,固女流中所仅见也。”
历史遗址
攀桂坊内有黄伯韬祖居巷内黄屋、
杨雪如故居双魁第、杨问渠故居资政第、李黼平大史第、张棣昌故居敦本堂、张资平故居、
李国豪故居、杨仲兴故居
按察第、杨绍穆故居中将第、钟上育故居经魁、张简荪故居笃庆堂、黄基故居爱日堂、杨奎猷故居都督第、
黄药眠故居椿荫堂、黄佑盛故居花萼居、谢发故居宝树堂、梁浣春故居千顷楼等。据资料,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古民居超过60座。此外还有杨家祠、萧公祠、
东山书院、
状元桥、八角井等。在攀桂坊,最好的地方不是亭台楼阁,而是书院、书斋、私塾以及传承至今的学校,今东山中学、高级中学、
嘉应学院,都在其中。据资料载,旧时攀桂坊内可统计的民间私塾不少于30个。
保护开发
攀桂坊保护性开发项目位于梅州城区江北老城的核心区域东面,西面连接
凌风路和
红杏坊,占地面积675亩。项目规划建设游客中心、围龙广场及文化公园、客都mall、翡翠酒店、水上表演舞台、滨江特色美食街、白玉客栈、客家记忆时光走廊、滨水商业街、水打伯公码头等,项目利用三旧改造的政策,推动客家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2021年6月10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梅州城区江北及攀桂坊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攀桂坊文创风貌区规划:活化历史文化建筑,打造传统建筑、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实景体验区,增加绿化空间,修缮传统建筑,优化街巷环境景观设施,打造特色景观区。
相关著作
2012年12月,梅州日报记者刘奕宏与友人黄智合著的历史人文作品——《寻韵攀桂坊》,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寻韵攀桂坊》分别以《名区风华》《鼎盛人文》《商界潮音》《风流人物》《攀桂印记》《品读心语》等六个章节,揭示攀桂坊深厚的文化内涵,介绍攀桂坊产生的17位翰林进士、89位举人及一批文化、教育界、政商界社会名流的成就,并绘制出清晰的黄遵宪家族世系表,为学术界研究黄遵宪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