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两可(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出自于《
旧唐书·苏味道传》。
成语出处
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宋·欧阳修等《旧唐书·苏味道传》)
后人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简化为“模棱两可”这个成语。
成语故事
苏味道是唐代的
政治家、
思想家和
文学家。他自小聪颖,以文才出名,20岁就中了进士,可说是少年得志。之后一生都在官场为官。尽管苏味道很有才气,在仕途上却遭受不少坎坷。中进士后,由于他学识渊博,又有一手好文章,一开始官职升得很快,没多久就当上了风阁侍郎。转瞬间又吃了官司,成了阶下囚。
在狱中,苏味道穷愁潦倒,整日脸也不洗。有一天,他坐在牢中一隅狼吞虎咽地吃着粗茶淡饭,被
武则天看见了,觉得他可怜,特赦了他,让他去集州做
刺史。几年后,又被召回京师,
官复原职。不料,没多久苏味道又被人弹劾,外放为坊州刺史。
宦海沉浮,对苏味道打击很大,也改变了他的人生态度,变得消极起来。所以在他以后做
宰相的期间内,一直没有卓著的政绩,只是在皇帝和大臣之间
阿谀奉承,做个
好好先生而已,遇事总不肯表示明确的态度。有一回,他对别人说“做事情千万不要决断得明明白白;那样的话,一旦有什么差错,就给人留下了指责的把柄。所以只要模棱两可,持含混态度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苏味道的这一套,当时许多人就很不满意,人们就叫他“苏模棱”或“模棱手”来讽刺他。
成语寓意
“模棱两可”意指对一件事情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模棱:棱为物体表面凸起的条状部分;采用加工工艺倒棱后的部分称为模。两可: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
模棱两可是一种
折衷主义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在两种相反的意见面前,不分是非,不分主次,认为你也对,他也对,既同意这种意见,又同意那种意见,摆出一副不偏不倚、十分公允的姿态。这种人表面看起来很公平,实际上是庇护了错误的意见,支持了错误的行动,压制了正确的意见,打击了正义的行动,对我们的事业是极其有害的。
折衷主义貌似辩证法,因为辩证法讲两点,折衷主义也讲两点。但是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有主次之分的,因此它不仅讲两点而且同时又讲重点,主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折衷主义却不是这样,他们承认两点但完全否认重点,主张两者并列,一律对待。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是非不分,界线不清。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文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改为机会主义的时候,用折衷主义冒充辩证法是最容易欺骗群众的。这样能使人感到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似乎考虑到了过程的一切方面,发展的一切趋势,一切相互矛盾的影响等,但实际上并没有对社会发展过程做出任何完整的革命的解释。”
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模棱两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对问题正反两面态度模糊。多用于态度、话语。该成语在句中可作谓语、状语、定语、补语;多含贬义。
运用示例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上下务为姑息﹐百事悉从委徇,以模棱两可谓之调停,以委曲迁就谓之善处。”
清·
张廷玉等《明史·余珊传》:“饰六艺以文奸言,假周官而夺汉政,坚白异同,模棱两可。”
焦祖尧《
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方斌学着丁明达的样子,模棱两可地答道:‘关于试制问题,我相信厂领导和您会作出合适安排的。’”
魏巍《
东方》:“新任的支部书记是人们常说的那种“老好人”,怕得罪人,在支部发生争论时,常常是模棱两可,摇摆不定。”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他觉得在文采的理论政策的渊博学问之下,就不敢坚持一个一定的主张,就不得不采取些模棱两可,含混的语句了。”
成语辨析
模棱两可—依违两可
两者形体相似,都表示对问题态度含糊,不明确表态。区别在于:“模棱两可”着重于“态度含含糊糊”,“模棱”作“含糊,不明确”解;“依违两可”着重于“不明确表示赞成或反对”。强调说得含糊其词时,用“模棱两可”较恰当;强调说得又像赞成又像反对时,用“依违两可”更妥贴。
模棱两可—不置可否
两者都表示没有明确的态度。但“模棱两可”强调话说得含糊其词,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也可以,而“不置可否”强调不表示可以也不表示不可以。“模棱两可”可与表示话语的词语配合,而“不置可否”一般不这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