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载体可以将
外源基因或
外源的
shRNA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从而达到
持久性表达目的序列的效果。在感染能力方面可有效地感染
神经元细胞、
肝细胞、
心肌细胞、
肿瘤细胞、
内皮细胞、干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从而达到良好的的
基因治疗效果。对于一些较难转染的细胞, 如
原代细胞、
干细胞、不分化的细胞等,使用慢病毒载体,能大大提高
目的基因或目的shRNA的转导效率,且目的基因或目的shRNA整合到
宿主细胞基因组的几率大大增加,能够比较方便快捷地实现目的基因或目的shRNA的长期、
稳定表达。
慢病毒载体是指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H IV-1) 来源的一种
病毒载体,慢病毒载体包含了包装、转染、稳定整合所需要的遗传信息,是慢病毒载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携带有
外源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在慢
病毒包装质粒、细胞系的辅助下,经过病毒包装成为有感染力的病毒颗粒,通过感染细胞或活体组织,实现外源基因在细胞或活体组织中表达。
慢病毒载体包含了包装、转染、稳定整合所需要的
遗传信息。慢
病毒包装质粒可提供所有的转录并包装RNA 到重组的假病毒载体所需要的所有
辅助蛋白。为产生高滴度的病毒颗粒,需要利用
表达载体和包装质粒同时
共转染细胞,在细胞中进行病毒的包装,包装好的假病毒颗粒分泌到细胞外的
培养基中,离心取得
上清液后,可以直接用于
宿主细胞的感染,
目的基因进入到宿主细胞之后,经过反转录,整合到
基因组,从而高水平的表达
效应分子。
由HIV-1基因组去除了包装、
逆转录和整合所需的
顺式作用序列而构建,能够反式提供产生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包装成分通常被分开构建到两个质粒上,一个质粒表达Gag和Pol蛋白,另一个质粒表达Env蛋白,其目的也是降低恢复成野生型病毒的可能。将包装成分与载体成分的3个质粒共转染细胞(如人肾293T细胞),即可在细胞上清中收获只有一次性感染能力而无复制能力的、携带目的基因的HIV-1载体颗粒。
与包装成分互补,即含有包装、逆转录和整合所需的HIV顺式作用序列,同时具有异源
启动子控制下的
多克隆位点及在此位点插入的目的基因。
采用表达
水疱性口炎病毒(VSV)
糖蛋白G的质粒和双嗜性小鼠
白血病病毒(MLV)包膜蛋白Env的质粒,分别取代表达
HIV本身包膜蛋白Env的质粒,使HIV-1载体颗粒包上了VSV或双嗜性MLV的 包膜。这样做的结果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①包膜的更换进一步降低了慢病毒载体恢复成野生型病毒的可能;②使HIV载体感染宿主的范围不再仅限于
CD4+细胞,而扩大到几乎能感染所有组织来源的细胞;③VSV的包膜赋予慢病毒载体颗粒高度的稳定性,使其能够通过
超速离心而浓缩,达到高
滴度。Naldini等已使慢病毒载体滴度由105
转录单位(TU)/ml达到108TU/ml。
包装成分的构建应在不重组病毒的装配和感染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无关的HIV-1蛋白的表达,为野生型病毒的恢复设置障碍。Naldini等在构建包装质粒时,阻止env基因的表达。在此基础上,Zufferey等将包装包装质粒上表达
调节蛋白Nef、Vif、Vpr和Vpu的4个基因分别删除或联合删除。这4个调节蛋白或已被证实、或被高度怀疑是构成HIV毒性的因素,将其删除、加上包膜蛋白的替换,可使制备HIV载体过程中产生野生型病毒的可能必微乎其微。
载体质粒上HIV-1的顺式序列通常包括两端的
LTR、剪切位点及
包装信号Ψ等。此外,研究表明,gag基因
5′端的序列可提高载体
RNA的包装效率;Rev蛋白需要与Rev反应元件(RRE)相作用,将未剪切的载体转录产物从
细胞核转运到
胞浆。因此,Naldini等在载体上保留了gag基因5′端350bp的序列及位于env序列中的RRE,提高了产生载体颗粒的能力。
对于AIDS的基因治 疗方案,基本上是以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方式,将
抗病毒基因体外导入CD4+
T淋巴细胞或CD34+的
造血祖细胞,再回输体内。常用的抗病毒基因包括
自杀基因、
反义RNA、
核酶、RNA诱饵的相应
DNA序列以及调节蛋白或
结构蛋白的突变体基因等。由于这些治疗基因不能到达
巨噬细胞和
多能干细胞,因此难以重建免疫;此外,体外操作费用昂贵,不适于大规模应用。 慢病毒载体的为AIDS的基因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可能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利用HIV-1本身包膜蛋白Env包裹的载体颗粒可以将抗病毒基因直接运抵CD4+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适于直接的体内治疗,而包被了VSV包膜的载体颗粒又能感染多能干细胞,有利于免疫重建;第二,患者体内的野生型HIV-1可将携带抗病毒基因的载体拯救出来,使载体扩增并扩散到周围更多的细胞中发挥抗病毒作用;第三,如果将抗病毒基因置于HIV-1本身的
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控制之下转导细胞,则只有当HIV-1感染该细胞时,Tat蛋白反式激活LTR中的TAR元件,抗病毒基因才会表达,使
基因表达具有了靶向性。
Lesch-Nyhan综合征是一种
遗传性的
代谢性脑病,由编码
次黄嘌呤核糖转移酶(
HPRT)的
基因缺陷所引起;
帕金森氏病是一种退行性脑病,由于产生多巴的
神经元退化,导致大脑
纹状体内
多巴胺水平降低,临床上给患者注射
左旋多巴可改善症状,但长期注射及药物的
副作用令患者难以承受。较为理想的方式是在脑内持续表达
酪氨酸羟化酶(TH),使其催化
酪氨酸转变为为左旋多巴;Alzheimer氏病也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退行性
脑病,造成
大脑皮质和
海马回神经元萎缩,通常采用
神经营养因子防止神经元退化。由于慢病毒载体能够体内转导神经元并建立长期稳定的表达,因此对于以上疾病的基因治疗非常具有吸引力。可以设想,分别将编码HPRT、TH或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体内注射至神经元,有可能对上述疾病产生良好效果。
造血干细胞一直被认为是对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或其它疾病(如地中海
贫血、镰刀性
红细胞贫血、
血友病等)进行基因治疗的理想
靶细胞,但由于缺乏使目的基因在造血干细胞
稳定表达的,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不明显。尽管小鼠逆转录病毒载体能够转导经
细胞因子刺激后进入
细胞周期的
造血干细胞,但经此处理的干细胞性质可能会发生改变。慢病毒载体则可通过直接转导静止的干细胞避免这类。将
多药耐药(
MDR)
基因导入造血干细胞,可使其耐受大剂量
化疗,可能成为治疗
白血病和其它恶性肿瘤的有效途径;将正常
珠蛋白基因或
凝血因子Ⅷ、Ⅸ分别导入造血干细胞,有望对
地中海贫血、镰刀性红细胞贫血和血友病产生疗效。
尽管慢载体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重组病毒的滴度还不够高,除Naldini等报道的结果外,其余均在101TU/ml~103TU/ml之间,难以达到体内应用的需要;其次,由于HIV复杂的生物学性质,要像常用的小鼠逆转录病毒载体那样建立稳定的HIV载体
包装细胞十分困 难,已建立的包装细胞均不理想。据报道,Vpr是一种使细胞进入
静止期的强诱导剂,也是建立包装细胞的主要障碍之一。如果确如前文所述,包装质粒中的vpr基因并非必需、去除后不影响载体的转导能力,则建立稳定的包装细胞是大有希望的。
在保证HIV-1载体的安全性上,迄今已做了种种努力,要产生有复制力的HIV,必须在不同的质粒上发生多次
非同源重组事件。即使如此,一旦用于
人体试验,仍然不能打消人们对感染有复制力的HIV-1的顾虑。更为谨慎的做法是,以非人类的慢病毒为基础构建载体,如猴
免疫缺损病毒(
SIV)、猫和牛免疫缺损病毒(
FIV和BIV)、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等,而这些工作尚属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