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主要从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名词解释
心理咨询师是从事于运用
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等
理论知识,通过
理疗等手段,解决来访者
心理障碍的专业人员。进行
心理咨询的人员以心理学专业的为主,
其他人员均有医科学习背景。
2017年,人社部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不再开展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
心理医生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有相当的学历和经验。人们都希望找经验多、技术好的医生给咨询。单就心理咨询这个行业来说,经验和资历虽说重要,但年青与年老各有各的特点。年长的咨询师经验丰富、能很快找到问题的症结,而年轻咨询师虽不及经验丰富者找到问题快,但也会找到,而且没有模式化的限制,方法更灵活。
“心理医生”是民间称呼,专业领域并不存在。常见的相关专职有
精神科医生、
心理学家、
心理治疗师、
心理咨询师等。“心理医生”这个词是非专业性的,应该换成具体的职业称呼。
工作内容
专业的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从来访者及家属等
信息源获得有关来访者的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的资料;对来访者的
心理成长、
人格发展、智力、社会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进行全面评估,概括心理和生理测查;根据心理发展史和心理生理测查的结果,对来访者作出
心理评估,制定心理咨询计划,并指导实施;在心理咨询中发现来访者有
精神障碍或
躯体疾病时应及时请求会诊或转住其他专科。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12年10月26日表决通过了《
精神卫生法》。新法规定: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
心理治疗或者
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精神卫生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
具体来说有:
1、
心理危机干预:一个人遇到沉重的
心理创伤和打击,如理想、目标和事业的丧失,亲人的意外死亡,
人际关系的恶化等导致急剧的
精神崩溃时采取的心理咨询。
2、生活问题咨询:包括恋爱、婚姻、家庭及性问题,升学和就业的选择,
适应不良,
学习困难,
儿童行为不良,人际关系问题,以及酒和
药物依赖等各种心理卫生问题。
3、身心问题咨询:许多躯体疾病,如
高血压、
冠心病、
肿瘤等,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
转归也均与
心理社会因素有一定关系,可以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从而解除
心理压力,以防止躯体疾病加剧。
4、其他心理卫生问题咨询:如家庭、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亦可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医生不但要有一定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
导致心理问题或
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摩擦、恋爱婚姻、家庭矛盾、
亲子关系、
升学考试、就业选择等问题尤为突出。同时关系到人们的很多隐私,有一些会极具有故事性。为来访者保密,就成为心理医生的基本品德和首要素质。
对
心理健康的重视,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进步的社会期待着出现缓解人们心理压力的心理按摩师,使心理咨询步入正轨,也使人们对
生活质量更高。
主要区别
“心理医生”这个词是非专业性的,专业情景下应使用具体的职业称呼。在中国,精神心理相关职业的认证证书各不同:
心理咨询师的认证部委为劳动部,颁发的证书是“心理咨询师
职业资格证”。2017年,人社部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不再开展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
我国在
卫生系统注册的
精神科医生约有3万人,临床
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两者的区别在于:
精神科医生毕业于医学专业,可诊疗精神类疾病;
心理治疗师可以是医学专业或心理学专业,主要协助临床医生处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
法定职责范围
《
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精神卫生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 职责范围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按照《
精神卫生法》,
精神医学类学生在获得执业医师证后,拥有处方权和诊断权。
性质不同
两者学的不一样。为缓解
精神科医生数量不足的情况,教育部开始允许部分医学院校针对
精神医学专业进行独立招生。
心理医生是学医学出身的,学医学还分学一般医学和
精神病学,他们专门设置病房治疗重性的精神病人,而学精神病学的医生中还有一部分又学习了心理学,于是这一部分人被称做心理医生;而心理咨询师是学心理学的,从事该行业的人属于社会服务类人员。
对象不同
心理医生主要治疗轻度的精神病人和非精神病人但有
心理障碍的人。后者主要是解决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
处方权
心理医生有
处方权,可以给病人用药,而心理咨询师不可用药。
职业原则不同
心理咨询师做的心理咨询是一种特殊的助人方式。大多数情况下要触及人的内心隐私,因而保密是心理咨询师都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工作原则。对
咨询者不愿讲的隐私,可以不多过问,只教给他们一些肌肉放松、冥思入静的方法来满足他们的要求。
咨询技巧不同
心理咨询师在于多提问,少评判;多讨论,少建议;多问:“你认为怎样?你觉得呢?”少说:“你听我的没错。”这是因为,心理咨询的终极目的是助人自助。在心理咨询中,首要掌握的原则是学会聆听。听是善意、虚心的表示,是建立
共情的基础。这也是感情宣泄的重要方法。
工作压力不同
任何工作都有压力,尤其是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并要进入人们内心世界的心理咨询职业,它的从业人员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压力来源:在于如何提高自己的阅历和
知识水平,水平提高了,来自自身的压力就会转化成动力。 心理咨询师咨询应注意严重后果:心理咨询不当,容易使咨询者的
心理问题更加激化,搞不好会患上更严重的
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师的自救办法:在分析、判断来询者提出的
困难问题时,不能带有个人情绪和价值观。心理咨询师不是救世主。他们和来询者生活在同一个
社会环境里,对各种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情感倾向和价值观,如果
不注意,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绪和价值观带入
咨询关系中。因此,心理咨询师必须做
自我分析,认识自己有哪些弱点和偏见,才能做到客观地分析问题,才能理解求助者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职业特点
心理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学习心理医生,您可以学习心理咨询的知识与技巧,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与社会,处理各种关系,逐渐改变与外界不合理的思维、
情感和
反应方式,并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心理医生不仅能够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排除困扰、还能掌握
自我调节的方法,最终实现
自我成长、
自我发展。 心理医生是一个属于高阶层的职业,不仅体现在收入方面,而且在服务的人群方面也是如此。世界上心理医生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
EAP服务(企业
心理服务),服务对象就是
世界500强的企业。世界500强的企业有75%都选择为员工提供EAP服务。心理医生是一个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持续发展。
心理治疗师面对的对象是达到疾病程度的人群。培训只针对
医疗系统内部人员。培训还没有国家级证书。
心理咨询师面向的对象是社会大众,服务范围比较广泛。2017年,人社部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不再开展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
职业道德
1、心理医生不得因求助者性别、年龄、职业、民族、
国籍、
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而歧视求助者。
2、心理医生在咨询
关系建立起来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的
工作性质、特点,这一工作的局限性,以及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医生与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医生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
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人、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
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5、当心理医生认为自己不适于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就应对求助者做出明确地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医生或医师。
6、心理医生应始终严格遵守
保密原则,具体
保密措施如下:
(1)心理医生有责任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
(2)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
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过有关部门或家属),或与其他心理医生磋商,但
应将有关
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3)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均属于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其他资料之中。
(4)心理医生只有在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可能据以辨认出求助者的有关信息。
(5)心理医生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的记录、开具的诊断、
照会或
医嘱,应指定适当场所及人员保管,并负有
保密义务。
(6)心理医生有卫生、司法或
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作虚伪的陈述或报告。
治疗方法
在国外,每个咨询室外都会挂上一个牌子,上面写有咨询师的姓名,学历,擅长的问题。如有擅长解决
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擅长解决夫妻关系问题的等等,求助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来选择合适的咨询师。中国虽然还未作到这一步,但也是未来的趋势。1991年美国每百万人口有550个心理学家,其中87%以上具有心理学或
哲学博士学位。中国1997年统计
数字显示,每百万人口只有2.4个心理工作者,其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不足2%。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中国的心理咨询者状况都不尽如人意。所以有的专家称,中国心理咨询业
发展潜力很大,心理咨询产业远未形成规模,心理咨询业将在未来10年有长足的发展,中国心理咨询不论就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心理治疗中,有
神经性呕吐,
胃胀,肠道不良,失眠,头痛头晕,便秘等诸多的躯体反映,都是属于心理在长期的焦虑影响下对身体的影响。这与中国的
传统文化有很大的联系。中国人的情绪是受到
他人评价和
环境影响的。譬如人们说不能‘忘乎所以’,意思就是不要太喜形于色,这样会给别人造成压力。所以中国人的快乐和骄傲都不好表达,只是尽力掩饰。很多中国人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不轻松。这种文化限制了中国人感受快乐的能力。久而久之,内心缺少真实快乐的体验,抑郁就会越来越严重,成为一种埋藏在内心深处的
情感体验,造成更大的危害。
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很多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心理方面的问题,
心理问题往往最后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有调查发现,到其他各类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大约有20%的病人,实际上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躯体化正是一个带有
中国文化烙印的临床现象。
选择方式
当你觉得要看某个心理医生时,可以先用google搜索引擎搜寻医生的名字,一般成熟一些的心理医生都有很多痕迹可以从网上得到。比如,医生的职业背景,有哪些
执业资格,受过何种训练,写过什么东西,咨询经历有多长等等。其次,注意心理医生的口碑,尤其要关注那些与医生保持很长的关系没有脱离的
咨客,他们对医生的感觉要到位一些。再次,对医生的感觉,感觉可靠吗?对你来说,感觉到的就是真实的。好的心理医生使你感觉到安全、舒适、被爱、被尊重、被接纳与认同。不轻易下结论,却非常在意你的感觉,总是努力去理解你,懂你,贴近你,而不是控制你、评价你、指导你。他听得很多,说话很少,但每句话可能都是一种新视觉,给你一种新体验,让你感觉到一片新的天和地。
你可以参考一下:
1、机构对医生的介绍,往往机构只是鉴定医生的行医资格,无法鉴定他的人品和
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
2、医生的受
教育背景和专业受训背景,一般要求有医学或心理学背景,
中级职称,但这说明不了什么。
3、专业许可或心理医生执照,国外机构给予的专业资格或执照并不可靠,因为中国没有资格认证机构,你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真伪。
4、心理医生自我体验的时间,接受督导的分析是心理医生执业前的必经之路。在我国,由于还没有建立
督导制度,心理医生普遍缺乏
自我分析。这对当事人是非常危险的,医生对自己的问题缺乏觉察,帮助咨客觉察自己就有点“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味道。当然,中国的心理医生有个变通的做法,由十几个医生结成自我分析小组,彼此督导,以此来促使自己成长。
5、专业年限,一般来说,从业越久的人,专业水平会越高,但不尽然,做心理医生是需要悟性的。
以下方面是最不可靠的:
1、职称,比如教授或主任医师,甚至博士的头衔也不能代表什么。
2、心理学会的领头人,如协会主席、理事、全国委员等,忙于事务工作的人,不可能静得下心来做个案。
3、收费昂贵的人,收费贵的人不代表他水平高。当然,收费很低的医生也不要去看,他会无意识的通过别的方式来补偿自己。
4、海外镀金的人,有海外求学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么学,镀的什么金。
5、出书的人,千万不要以为能写书的人咨询水平就高。
6、年老的人,心理咨询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求咨询师必须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一定是思想开放,灵活,超前,并有
多元文化的
价值取向。
应投诉的行为
心理医生的哪些行为要算越界呢?国际上有一个专门诊断医生的治疗关系敏感指数(EI指数),告诉医生如何与当事人保持一种职业关系。以下的一些行为要算越界行为:替熟人看病,私下与当事人接触或成为朋友,在当事人面前宣扬自己,希望得到当事人的欣赏,对异性当事人多情,或故意鼓励对方过度移情,过分担心当事人的愤怒,不敢挑战或质疑当事人,为了讨好当事人而随意延长咨询时间,增加复诊次数,或在
休息时间接待当事人,通过控制和支配当事人获得快感,强迫推销忠告,收取当事人的财物,陪当事人吃饭,或利用当事人得到利益……当然,出现上述现象,还不能说心理医生就违反了职业规则,只能说治疗关系有问题。
那么,出了哪些事情我们可以投诉他呢?
一、与当事人产生情感接触与
性接触,包括不当的身体接触,
性挑逗和要求当事人叙述性和身体方面的细节。
二、与当事人产生生意行为,如转介当事人而收取介绍费,跟当事人做生意,向当事人借钱。
三,泄密行为、如泄露当事人的资料,与朋友讨论当事人,改头换面用当事人的故事写文章和书籍。
高危人群
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
生存状态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光鲜亮丽:“我们付出并损伤了高端的情感和情绪,心理咨询并不像工厂生产一个产品那么简单。”“我是一个凡人,平常看到电影里一些悲伤的镜头也会落泪,何况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你面前伤悲?”“从早晨哭醒,到上班路上,我真的不开心。这个女人已经影响到我”。“……心理咨询热线的情感主持人最后自杀。”由于工作原因,心理咨询师
职业生涯中所了解到的社会黑暗面及
负面信息是大多数人的N多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职业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心理咨询师是
高危人群!那么,心理咨询师在职业生涯中如何先让自己保持
心理健康呢?心理咨询专家
陈智雄提出了《心理咨询师心中的道》:
道是什么?爱。
道是什么?学习。
道是什么?建立良好的
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
共情、
积极关注)。
道是什么?上班心理咨询师,下班闲人一个。
心理咨询,或许就是这么简单。”
[注释一](1)没有爱,就做不好其他三道;(2)学习,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3)尊重,尊重不同的价值观等;热情,营造热情、温暖的氛围;真诚,“真”与“善”、“美”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共情,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需要修炼;积极关注,适度关注积极面。
[注释二]“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可参考“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
郭念锋主编。-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7,第53页——第63页。”
陈智雄指出,在正式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让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然后,在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之中,只要掌握“心理咨询师心中的道”,上下班有清晰的
心理定位,就可以大大地降低心理咨询师本身遭受
负面情绪影响的机率了。其中,不要忘记:及时向心理咨询师督导咨询和学习也是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基本素质
高尚的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保证从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
必要条件。
1、表现在高度责任感,
荣誉感和
事业心。把爱倾注在自己的治疗对象上,用爱和心理患者建立
人际关系,爱是心理医生的关键,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2、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保守秘密,尊重隐私。平等待人,
尊重人格。不为名利,自我牺牲。尊重患者的意愿。
钻研心理卫生业务
要孜孜不倦向书本,同事和实践学习,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治疗中做一个有心人。
心理医生必须建立全面的知识结构,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1、哲学、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使人全面,发展,变化和系统的看待和处理问题。
2、社会学、心理医生的服务对象是社会的人,社会学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社会关系,
社会角色,社会化的过程,性格的形成背景,掌握心理特点,协调
社会力量,使他们适应
社会环境。
3、教育学、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心理卫生可以说是一种教育。
4、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心理现象的科学。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恩格斯语)。
应用心理学分支如:
生理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5、医学、是研究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心理卫生涉及到
精神病学,
药理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等。
优秀的心理品质
2、良好的记忆力
3、丰富的想象力
4、创造性思维
5、流畅的言语、医生的法宝语言和药物
6、浓厚的兴趣
7、深挚的情感
8、坚强的意志
职业要求
具备相关工作背景;
临床经验丰富;熟悉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精神诊断和医学的
理论知识;具有高度的
责任心、良好的
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综合
分析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为来访者保密。
根据2015年颁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心理治疗技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均属于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同的职业分别有不同的要求。 心理治疗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按照规定参加卫生系列职称评审。
智能服务
过去几年来,科学家与企业联手开发了大量基于人工智能(AI)的应用程序,通过手机、智能手表和社交媒体等渠道监测用户抑郁的迹象。通过收集数据并深度学习,AI可以捕捉用户体征和行为中涉及心理状态的各种变化。社交媒体平台和医疗服务供应商也通过收集数据,对潜在的危险内容进行标记。
相关产品
从手机和穿戴设备中收集的日常数据,可以用于投喂AI,进而预测情绪起伏的规律。一款名为MoodCapture的抑郁检测应用让用户回答心理问题时进行自拍,随后用AI分析其面部特征、表情、环境光线和背景物体等要素,对情绪进行综合评分,该应用的预测准确率为75%左右,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Ellipsis语音传感器是一款“临床决策支持工具”,从用户语音中推测其抑郁和焦虑的水平。
专家建议
AI的外部干预往往涉及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咨询师,会让患者雪上加霜(咨询师以为自己并非在接自杀求助热线,而是同朋友闲聊)。许多大型心理健康平台都曾因数据使用不当吃过官司。这些平台可能想努力帮助患者脱离困境,但并不了解数据隐私政策。
专家希望,未来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像如今的癌症治疗一样合理,由朋友、家庭和专家团队共同为患者提供帮助。至少目前来看,科技是一层额外保护壳,能为不具备医疗条件的人群提供必要帮助。
然而,就算解决了道德和技术问题,数字健康平台能顺利运行,但它终究还是要靠冰冷的机器驱动。要想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和关怀至关重要,无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