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注
北魏昙鸾编撰的佛教著作
往生论注》又称《净土论注》,是佛教净土宗经典。由北魏高僧昙鸾,注释印度经典《往生论》而成。收于《大正藏》第40册。
净土经典
【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二卷(或作一卷),中国北魏释昙鸾(476~542)撰。
往生论》系公元五世纪时,印度世亲晚年依《无量寿经》作《愿生偈》二十四偈,并造长行引申述释,具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亦称《无量寿经论》。北魏普泰元年(531)由菩提流支译成汉文,僧辨笔受(据《历代三宝纪》和《大唐内典录》)。随后昙鸾于梁大通中(527~529)在洛阳见菩提留支,留支授以《观无量寿经》,昙鸾遂专宗净土而注释此论,并大宏净土念佛法门。
修行见解
本书分两大部分:上卷解释偈颂,为总说分;下卷解释长行,为解义分。
总说分释五念门,即是往生净土的业因:一、礼拜门,二、赞叹门,三、作愿门,四、观察门,五、回向门。偈颂第一行四句偈含最初三念门,第三行尽二十三行是观察门,末后一行是回向门。全书重点在观察一门。其中初观察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其次观众生世间清净,其中观阿弥陀如来有八种庄严功德成就,又观诸菩萨有四种庄严功德成就。弥陀净土具备了上述二十九种庄严功德成就。
解义分立十科:一、愿偈大意,二、起观生信,三、观行体相,四、净入愿心,五、善巧摄化,六、离菩提障,七、顺菩提门,八、名义摄对,九、愿事成就,十、利行满足
本书在净土教义中提出以下几点较为特殊的见解:
一、论体用。说明众生往生的净土,为报身报土。
二、论实相真智。本书论观察佛土、佛、菩萨三种功德成就入于一法句,即清净句,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真实智慧即实相智慧,无为法身即法性身
三、论止观。在一般涵义外,解奢摩他为止另有三义:(一)一心专念弥陀愿生彼土。(二)生安乐土后自然止身口意恶。(三)由弥陀正觉住持自然止息趣求声闻辟支佛心。解毗婆舍那为观也有二义:(一)行人观想三种功德庄严,即得如愿往生,(二)往生见佛,得证平等法身。
四、重视他力本愿,开创称名法门。作者一开始便据龙树《十住毗婆沙》求阿毗跋致二种道中的易行道加以发挥,而以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五、十念即成。说明临终具足十念相续,便得往生。念有三义:(一)禅定忆念,(二)时间的念,(三)口唱的念。作者但取忆念一义。
六、二种回向。说明修行人须要有二种回向:一是往相回向,一是还相回向。以自己的功德回施一切众生,叫做往相回向。生净土之后得到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止观),成就方便力,回入生死稠林,弘扬佛法,叫做还相回向
昙鸾原是研究北方通行的四论(《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和《涅槃经》的学者。因此在本书中留下了许多旧有思想的痕迹。第一,本书处处运用双即双非的中道论点,这显然是受了四论的影响。第二,本书也继承了四论的实相观。此外,本书有的地方也曾运用老庄哲学思想。如说:“若有众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而众生未尽成佛,菩萨已自成佛,以后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又说“知进守退曰智,智空无我曰慧”等等。
本书很早就流传于海外。在日本庆安年间(704~707)就已有了刻本。净土诸家都重视它,注解很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3:30
目录
概述
净土经典
修行见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