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
汉语词语,
拼音是cǎi sè,指除
消色以外的各种
颜色,各有不同的
色调、
亮度和
饱和度。
词典
特性
颜色可分为
非彩色与彩色两大类,颜色是非彩色与彩色的总称。非彩色指白色,黑色与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对光谱各波长的反射没有选择性,而彩色物体对光谱各波长反射具有选择性,反射率随频率变化于0至1之间。
彩色是指白黑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颜色有三特性:亮度、色调和饱和度。
亮度(
Luminance)是指色光的明暗程度,它与色光所含的能量有关。对于彩色光而言,彩色光的亮度正比于它的
光通量(
光功率)。对物体而言,物体各点的亮度正比于该点反射(或透射)色光的光通量大小。一般地说,照射光源功率越大,物体反射(或透射)的能力越强,则物体越亮;反之,越暗。
色调(Hue):指颜色的类别,通常所说的红色,绿色,蓝色等,就是指色调。光源的色调由其光谱分布P(l )决定;物体的色调由照射光源的光谱P(l )和物体本身反射特性r (l )或者透射特性t (l )决定,即取决P(l )r (l )或P(l )t (l )。例如蓝布在日光照射下,只反射蓝光而吸收其它成分。如果分别在红光,黄光或绿光的照射下,它会呈现黑色。红玻璃在日光照射下,只透射红光,所以是红色。
饱和度(Saturation):是指色调深浅的程度。各种
单色光饱和度最高,单色光中掺入的白光愈多,饱和度愈低,白光占绝大部分时,饱和度接近于零,白光的饱和度等于零。物体色调的饱和度决定于该物体表面
反射光谱辐射的选择性程度,物体对光谱某一较窄波段的反射率很高,而对其它波长的反射率很低或不反射,表明它有很高的
光谱选择性,物体这一颜色的饱和度就高。
色调与饱和度合称为
色度(Chromaticity),它既说明彩色
光的颜色类别,又说明颜色的深浅程度。色度再加上亮度,就能对颜色作完整的说明。
非彩色只有亮度的差别,而没有色调和饱和度这两种特性。
明度
日本色研配色体系(PCCS)用九级,门塞儿则用十一级来表示明暗,两者都用一连串数字表示明度的速增。物体表面明度,和它表面的
反射率有关,反射多吸收少便是亮的,相反便是暗的,理想的白完全反射的光线,理想的黑则完全吸收光线。
有彩色的明暗,其纯度的明度,以
无彩色灰调的相应明度来表示其相应的明度值。明度一般采用上下垂直来标示。最上方的是白,最下方是黑,然后按感觉的发调差级,排入灰调。‘这一表明明暗的
垂直轴,称无彩色轴,是
色立体的中轴。
色相
色相的变化在
光谱上是均匀的,如果进一步找出中间色,便可以得到更多色相。在光谱的红和紫之间插入半幅,构成环形的色相关系,便称为
色相环,色相环中各色相按角度排列。
PCCS对色相制作了较规则的统一名称和符号,以红、橙、黄、绿、蓝、紫为基本色,用单个
大写字母表示,等量混色用并列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不等量混色用并列的大写字母(主色)和
小写字母(副色),例外的蓝紫色用V(Violet)表示。日本人以这样来划分并定色名,显然是和门塞尔的
十色相,二十色相配合的,门塞尔系统是以红、黄、绿、蓝、紫五色为基本色,把橙称作黄红。
彩度
彩度常用高低来指述,彩度越高,色越纯,越艳。表示彩度,一般以以无彩色为最低,
纯色为最高,分作若干级。
PCCS分九级,最低为1,最高为9,无彩轴上彩度为0。例如,5/9纯色加4/9的灰是5,1/9纯色加8/9的灰是1。
色名
色彩的种类繁多,正常人眼可分辨的颜色种类可达几十万种以上,而用测色器则可以分辨出一百万种以上的颜色。为了正确的表达和
应用色彩,每种色彩都用一个名称来表示,这种方法叫色名法。
色名法有自然色名法和系统化色名法两种。自然色名法是用自然界景物色彩的方法为自然色名法,使用自然景色、植物、动物、矿物色彩,例如:
海蓝色,宝石蓝,栗色,桔黄色,
象牙白、蛋青色等等。系统化色名法是在色相加
修饰语的基础上,再加上明度和纯度的修饰语,通过色调的倾向以及明度和纯度的修饰就比较精确了。
色标
把以上在白光下混合所得的明度、色相和彩色组织起来,选由下而上,在每一
横断面上的色标都相同,上横断面上的色标较下横断面上色标的明度高。再由黑、白、灰作为
中心轴,中心而外,·使同一圆柱上,色标的纯度都相同,外圆柱上的比内圆柱上的纯度高。再队中心轴向外,每一
纵断面上色标的色相都相同,使不同纵断面的色相不同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相自环中心轴依时针顺序而列,这样就把数以千计的色标严整
地组织起来,成为立体色标。影响较大的立体色标是
奥斯特华色标和门塞尔色标。
理论
视觉理论
现代
颜色视觉理论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杨一赫姆霍尔兹的
三色学说,二是赫林的“对立”颜色学说。前者从
颜色混合的物理规律出发,后者从视学现象出发,两者都能解释大量现象,但是各有欠缺之处。例如:三色学说是最大优越性是能充分说明各种颜色的混合现象,但最大的因难是不能满意地解释
色盲现象。对立学说对于色盲现象能够得到满意的解释,但是最大的困难是对
三基色能产生所有颜色这一现象没有充分的说明,而这一
物理现象正是近代
色度学的基础,一直有效地指导着电视技术的发展,
彩色电视技术的发展,彩色电视技术中是依靠三色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
一个世纪以来,以上两种学说一直处于对立地位,似乎若要肯定一个,非要否定另一个不可。在一个时期,三色学说曾占上风,因为它有更大的实用意义。然而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人们对这两种学说有了新的认识,证明两者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现代彩色视觉理论产生一种“颜色视觉的阶段学说”,将这两个似乎是完全对立的古老的颜色学说统一在一起。
三色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人眼的
锥状细胞是由红、绿、蓝三种
感光细胞组成的,它们有着
各自独立的相对
视敏函数曲线,分别为Vr(l )=Vq(l )和Vb(l ) (2.1-1)
如果某
色光的功率频谱分布为P(l ),则三种色敏细胞感受到
光通量分别为
FR、D和F
大脑对该色光感觉到的亮度
正比于它的总光通量F=FR+FG+FB,大脑感觉该色光的
色度(色调和
饱和度)由FR、FG和FB分别相互比值来决定。所以,对于两种不同功率频谱分布的色光,只要它们的FR、FG和FB分别相同,对人眼来说,感觉到的亮度是完全相同的,它们的对人眼的彩色视觉是完全等效的。如果它们的FR、FG和FB虽然不同,但是FR、RG和FB的相同互比值相同,则它们对人眼来说,只是亮度感觉不同而色度感觉是完全相同的。
由此可见,人眼的颜色感觉虽然取决于
色光谱布,但是并不能从看到的颜色来测断它们的
光谱分布。也就是说,一定的光谱分布,对应着一种唯确定的颜色;但是同一颜色,可以由不同的光谱分布所组成,这种现象称为“
同色异谱”现象。彩色电视正是利用这一现象进行颜色重现的。在颜色重现过程中,并非一定要求重现原景物辐射光的光谱成分,而重要的是应获得与原景物相同的彩色感觉,
三基色原理与颜色混配规律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光的物理性质
最早研究光的是牛顿,他利用三棱镜作了许多光的研究。当光进入
三棱镜就会进行折射,
可见光折射产生红、橙、黄、绿、蓝、靛、紫所谓七彩。其实光的彩色是连续的,亦可说有十种或二十种,只是在西洋迷信中认为七是神圣的数字,所以定为七彩。不同民族对彩色的命名
分类语言,皆不相同,源自其
生活环境与心理。牛顿将彩色再经过第二个棱镜,可以聚回来得到原来的白光(日光),他因而确定白光是由其他不同彩色光所混合而成,从而提出
单色光的观念。要注意到,物理的单色光与心理的单色光是全然不同的,牛顿伟大贡献的地方在于将光的物理与心理分开,使得后人得以在两方面分别研究(当时哥德站在心理的观点,曾大加反对牛顿的物理观点)。
牛顿以后,经两百年到另一物理学家马克士威,而确认光是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牛顿所谓的单色光原是单一波长的电磁波,不同波长之光在介质之
折射率不同而得以分开。人类可见的光,只在
电磁波所有波段占了很小的一部分,由波长400nm到700nm之间(nm为
长度单位,1个nm为十亿分之一公尺),靠近400nm一端为紫色光,波长近700nm一端为红色光。
光源
最常见的光源都是所谓的连续光源。也就是说这些光束里含有各种波长的可见光。譬如
太阳光经过
大气层滤过后,从红光到绿光大约是一样强,蓝光较弱。家里用的
钨丝灯,红光部分最强,紫光最弱,是完全
连续分布的,属于物理上的
黑体辐射(纯由物体之加热,如烧红的铁一般)。又
日光灯就不大一样,它虽然是连续分布,但在紫光部分有一个很强的频段放出光。整个加起来,日光灯看起来就比较白。
光的彩色
无论是什么光,它的彩色都是取决于
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因素。
1、客观因素是它的功率
波谱分布。对光源的彩色,直接取决于它的
功率谱P(l)P(l)和P(l)t(l)。因此物体的彩色不仅取决于它的
反射特性r(l)和透射特性t(l),而且还与照射光源的功率谱有密切关系,关于这一点将在2.1.2节中详细
举例说明。因此,在色度学和彩色电视中,对
标准光源的
辐射功率波谱,必要作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
2、主观因素是人眼有视觉特性。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功率谱P(l)的光的色感可能是不相同的。例如,对于用红砖建造的房子,视觉正常的人看是红色,而有
红色盲的人看是
土黄色;同样,他看绿草坪是黄色。由于
周围环境的影响,红色盲患者会把他看到的“土黄色”房子叫做“红色”房子;同样,把他看到的“黄色”草坪,叫做绿色草坪,并认为他看到的“红色”与“绿色”和正常人一样。只通过一定检验方法才能发现色盲患者的视觉缺陷。由此可见,光给人的彩色感觉与人眼的视觉特性有关。
标准光源和色温
在色度学和电视技术中,常以白色作为一种标准,所以标准光源都是白光。常用的标准白光有五种,称为A、B、C65和E光源。它们辐射的光谱分布在图2中用几条曲线表示。这种表示方法虽然精确,但是,对于使用感到非常不方便,于是人们想到了
绝对黑体(下面简称黑体)。
物理光学指出:在不同温度下,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本领是不同的,它的辐射本领按波长分布的规律如图2.1-2(a)所示。由图2可见,黑体在不同温度下的
辐射光谱作为标准,让各种光源的光谱分布与之比较。当光源的光谱与黑体某一温度下的光谱相一致时,则黑体的这一温度称为光源的色温;当光源的光谱只能与黑体某一温度下的光谱相近似,而不能精确等效时,则称这一温度为光源的
相关色温。由于黑体这个温度与彩色有关,故名色温。读者注意,光源的色温与光源本身的温度是两回事,通常两者是不相同的。例如
白炽灯光源本身温度为2800K,但其色温是2845K。
有了色温和相关色温的概念,表示光源的特性将非常方便。例如:
A光源:色温为2845K,相当于白炽灯在2800K时辐射出的光。
B光源:相关色温为4800K,相当于中午直射的日光。
C光源:相关色温为6700K,相当于白天的
自然光,它的蓝色成分较多。
D65光源:相关色温为6500K,相当于白天平均光照,常被用作彩色电视的标准光源。
E光源:又称为等能白光,即P(l)=常数,它是一种假想而实际并不存在的光源,采用它纯粹是为了简化色度学中的计算,其相关色温为550K。
另外,在彩色电视、电影摄影棚和
演播室中常采用新式
卤钨灯,其相关色温3200K,它是近代
照明技术中常采用的光源。
显像管屏幕上显现的白光,有些色温高达9000~11000K,此时白色已经偏蓝了。
维恩(Wien)
位移定律指出: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最大的
发射本领向短波方向移动(见图2.1-1),所以色温较高的光源,其发出的
辐射能较多地分布在波长较短的绿光和蓝光之中;而色温较低的光源,其辐射能较多地分布在波长较长的红光中。因此,在上述几种标准白光中,色温较低者,偏红;色温较高时,偏蓝。
视觉
彩色视觉讯号既然是由眼球转达到脑,光经过
眼角膜与
晶状体聚像于
视网膜上,所有对光灵敏的视网膜细胞都在这里,特别灵敏的区域叫视网膜中心窝(
fovea),这是视觉细胞分布特别多的地方。如果要看细微的东西,眼睛会眯起来,就是为了让光聚在最灵敏的中心窝上。视觉细胞基本上有两种,一种为杆状体,另外一种为锥状体。杆状
体细胞比较多,大约有上亿个,锥状体细胞则只有六、七百万个,大多集中在中心窝附近。杆状体细胞对光极为灵敏,但无区分彩色之能力;锥形细胞则要在较强的照度下方能激发,它是能辨别彩色的视觉细胞。
无论杆状体细胞或锥状体细胞,在它后半部都有高度摺叠的膜状构造,其中含有最重要的感光
蛋白质──视紫(
rhodopsin),它们夹在这些膜表面,分子量为38,000。视紫内含有另一
小分子称为retinal(与
维生素A构造相似,是由其转变而来),它是一种
感光色素。retinal有两种型式(同分异构物),当吸
光时,使11-cis-retinal经过一系列的
快速变化,变成trans-retinal,而使分子形状拉直而脱离视紫,然后视紫变形使
细胞膜产生变化(其细节,化学家尚不很清楚),最后的结果是改变了细胞膜对
钠离子的穿透性。原来在暗的条件时,摺叠膜的钠离子通透量很高,每秒可穿透109个钠离子,在低照度之下,这个钠离子通透量就大为减少,只有107钠离子/秒。结果发出
神经电位讯号而使大脑接受视觉。
经过生理学家及心理学家的研究,锥状
体细胞有三种,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色素(虽然化学家仍无法将它们分离出来),它们的吸收幅度都很广,但并不相同。显示三种锥状体对不同波长的
反应曲线,三个高峰分别是在580、535及445nm波长的位置。由于它们吸收幅度的宽广,在普通单波长光照射下,三种锥状体细胞都会吸收而作用,只是其相对的
反应强度不同。在复合光的作用下,反应就更复杂,使人可能得到上千种的彩色知觉,这整个过程,科学家仍是很不了解,只在起步阶段。
认知
彩色认知包含三个因素──
色度(hue)、亮度(brightness)与饱和度(
saturation)。大略地说,色度是反映光的波长,即红、橙、黄、绿、蓝等。亮度是与光的强度有关,强光则亮,但变化波长亦会使亮度变化,譬如黄色即较紫色为亮。虽然后者的照度可使之比前者高(物理上说);最后则是
饱和度,它与各波长混合的程度有关,较纯的光(单波长)其饱和度通常较低,橙色与褐色的区别主要在饱和度。以上的分类是建立于心理的认知,它与
物理量(波长、照度)的关系并不直接,亦非绝对。例如常见的色轮(即
色相环)外圈彩色是依色度来分,色轮上的正红色是在
太阳光谱找不到的彩色,它是由物理光谱上的紫光与红光(约700nm)混合得来。另外正黄色是在570nm波长,但同样的正黄色亦可由两束不甚纯的红光与绿光混合而得。这是由于纯正的红与绿为互补光,它们混成白色(没有色度),则不纯的红、绿就显示其剩下的黄色。所以彩色的知觉与波长并无一对一的关系。
日常生活对彩色的认知是在极为变化的照光条件下进行的,可以从耀眼的日光下步入较暗的室内,仍保持对彩色相同的辨认。譬如对黑白的分辨,在日光下,一块黑煤所反射的
光强度,绝对地比在暗室内一支粉笔所反射的光为大;但是即使照度不同,黑的仍是黑的。这说明了彩色与光的强度亦无绝对关系。以上的现象亦存在于其他彩色,叫做彩色的恒定性(color constancy)。恒定性是相对的,还依环境与记忆而定,人们对熟悉物体比较容易保持其彩色的恒定性;例如,在大多数状况下,不论用什么光照射
救火车,人们大多把它看成红色,至多深浅不同而已。但对不具特征的图案,彩色的判断较不易保持恒定,而易受周围的影响。
实验
1959年,派立得(Polaroid)公司的蓝德(E.H.Land)做了以下实验:
蓝德以两个前置有
滤色镜的照相机,拍照同一组静物(有草莓、
青椒、
香蕉等),甲照相机的甲滤镜只透过波长540nm的黄光,乙照相机的乙滤镜只透过波长为590nm的光(亦叫黄光),底片都是
黑白底片。然后他分别制作
幻灯片。自然,如果他洗相片,必是单色的相片,如果他以单架
幻灯机投影,亦只有单色的影像。然而,他用两架置滤色镜的投影机来投影,甲投影机用甲滤镜(540nm)来投甲照相机所得之幻灯片,乙投影机用乙滤镜(590nm)来投乙照相机所得之幻灯片。如果他只开动一架投影机,所得是单色(黄色)的影像,但是如果他同时打开两部(甲与乙)投影机,并将其影像完全重复在银幕上,则人们看到的是如同实物一般的七彩影像,青椒是绿的,草莓是红的,红色到蓝色全部都有。这个实验的确惊人,只能实看,不能以图片表达,因为如果另外以一个彩色
摄影机,试图将银幕照下,只会得到黄色的相片,因为打出来的光(540nm与590nm)只有黄光,但是人们的确看到七彩的影像。同样的实验,亦可用其他相差30nm以上的两束光来做,也都可看到七彩。
这说明了彩色的产生并不如
普通物理教科书那么简单。蓝德经过20年的研究,已提出一套完整的
计算理论来说明。基本上,他认为人对彩色的判定既非按入射
光照度(I),亦非按反射出来光(到眼的)强度(E),而是经过一种未知的机制在十分之一秒内完成的,由比值R=E/I来决定,R称之为
反射度(reflectance)。至于生理上,人如何达成这项任务,大脑扮演什么角色,神经化学上如何进行彩色的coding,这是相当有兴趣而困难的课题,要长远的研究才能了解。
物理
从物理观点来说,彩色产生的原因不外乎
光的吸收、折射与
干涉现象。例如一杯
冰可乐,是从底下打白光。因为可乐的色素吸收蓝光与紫光,透过的为红光,加上杯子与冰块的折射,就造成这张美丽的相片。又如化学实验室内常见的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是因铜离子吸收近800nm的红光,而使蓝光透过。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物体多不透光,它的彩色是
反射光的彩色。基本上,是物质吸收可见光的某部分,而将不吸收的部分反射出来,如果吸收的越多则彩色看来越深。在物体表面涂上透明漆或是打蜡,以加强
多次反射效果,亦就是使
入射光经过多次物质表面的吸收,则物体的彩色就更深。例如,下雨前,红砖道是浅红色的,下雨后就变暗红色;
地板打蜡后其彩色变深,都是这个道理。
生物界亦有此种例子,两只同种的
昆虫,会变化彩色。这昆虫背上有一层薄薄的空隙组织,这层空隙底下是一层含色素的组织,强烈吸收紫、蓝光,反射黄光。如果两层之间是空的,只有一次反射,彩色看来很浅。当变色时,两层之间充
入水,则光线经过多次吸收反射,昆虫的彩色看来就深;它的道理和下雨后红砖道变深是一样的。
光的干涉现象可以将不同彩色(波长)的光分开。如可以造成
光的干涉的光栅,当光从相邻的两个面
反射时就有
光程差(光所经过路径差),如果这光程差恰好是波长的倍数时,光波即有加成干涉,其他波长则不加成,如此不同彩色的光,其反射程度就不同了。
干涉现象而形成彩色,最有名的例子是
肥皂泡的彩色及金属面油膜的彩色。肥皂及水本身并不吸收彩色光,但
吹出泡膜以后,光在肥皂膜内进行折射反射再出来,每一处膜的厚度不一样,光走的路径长短不一,产生
相位差,而造成干涉现象。如
甲虫,它背部有很小的条状突出构造,就像光栅一般,因此使甲虫看来有彩色,此种干涉现象所造成的彩色,在不同的角度看起来是不同的,对昆虫产生很大的保护作用。对它的敌人而言,在不同角度看到不同的彩色,就很难判断它的距离。因为
低等动物之视觉没有视角差,距离的判断方法之一要靠彩色之对比。当彩色对比过强时,就不易判断距离。
光和物质作用除了吸收和折射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散射,这是天空呈蓝色的原因。大气中,分子的
热运动,造成局部的
不均匀(瞬间),当光进入不
均匀介质,就向四面八方散射。散射能力与波长
四次方成反比,在可见光范围内,以蓝、紫色散射最强,它们散射到天空,所以天是蓝的。
自然景观中的远山,亦呈蓝色。其他如汽车排烟,香烟的烟呈蓝色,也都是其中有散射力强的颗粒而造成,并非吸光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