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华,男,1976年出生,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曾多次获
南通市和
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
江苏省
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与
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简介
从最初课堂上蹒跚学步的“丑小鸭”,到如今众多数学教师心目中追随的“数学王子”,有人惊叹于他教学技艺的高速攀升,有人折服于他对数学课堂的深刻见解,亦有人陶醉于他对数学课堂的诗化演绎因为热爱、执著和超越,在
小学数学教学的艺术王国里演绎精彩自我的真实历程。男,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特级教师。曾获“
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被誉为“数学王子”。一直致力于数学
课堂文化的探索与研究,《
人民教育》《
小学青年教师》先后对其在数学文化领域的探索给予报道。曾多次获南通市和
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与
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2005年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优课大赛获一等奖,连续四次在
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六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
省级刊物发表。参与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荣誉成就
1998年,执教的“圆的面积”一课,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合理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而在数学教学领域引起积极反响。
1999年,执教的“两步计算
应用题”因大胆突破传统应用题教学封闭、陈旧、机械的套路,
有效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给传统应用题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000年,执教的“
平均数”因充分关注“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在听课教师中引起颇大反响和思考,并引发了一场有关“平均数内涵”的大讨论。2001年,执教的“简单的统计”因引导学生经历
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并借助现场的调查,增进学生对
统计方法及价值的理解,在
江苏省“教海探航”颁奖活动中获得充分肯定。
进入新世纪,永不满足的他开始了对于
数学文化的关注、思考和实践。其间,从“走进圆的世界”中对于数学历史性及数学美的关注,到“美妙的轴对称图形”中对于自然、社会、民俗等众多文化领域的有机涉猎,再到“因数和倍数”中对于数学本身所内涵的魅力、人类不断探索的精神等文化力量的有效开掘。每一次探索,都见证着他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足音。
教学方法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完整的
生命个体。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生活阅历、
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所积淀下的“前数学经验”,使得他们每个人的数学背景都是如此丰富而独特。我们可以称之为“街头数学”,或者是“民间数学”,但它们的存在至少对我们的
数学教育提出一种崭新的要求与
表达方式,那就是:唯有走进儿童的数学世界,才能真正和孩子们一起并肩看风景!走进儿童,首先就意味着一种宽容、一种理解和欣赏。当孩子与众不同的想法、思想以及思考问题的视角展现在你面前时,你是否首先能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是否善于从孩子们的角度去
换位思考,是否能排除自我经验的干扰和成人的“文化
优越感”,而以一种“平等中的首席”之身份介入对问题的思考,进而与他们一起交流、沟通、协商?其次,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具有自我批判的勇气与气度。一个不善于进行自我批判和深刻反思的教师是很难真正看清孩子眼中那片美丽的风景的。当孩子们的想法与你发生冲突时,你首先考虑的是什么?是否定、改造他们的想法,还是更愿意相信他们思维的
合理性,更愿意从肯定、理解、揣摩的角度去对待?事实上,这当中面对的恰恰是一种教育的抉择,而抉择的背后映射的正是为师者思想和人格的魅力。
生活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无法预设儿童的生活,也就势必无法看透和把握每个儿童的前数学世界。试想,如果没有“帮我剪圆”的经历,“剪出圆的周长”这一怪诞的想法又将从何而来?是生活丰富了儿童的世界,而
儿童世界的丰富又拓展了我们的数学和教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的数学教育必将走向一个更为开阔的高原,数学课堂亦将走向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流动不居、更富理智挑战的崭新历程。
教学艺术
“永远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工作格言。“课谁都能上好,但如何上出特色,走出别人没曾走过的路,让别人从你的探索中获得启迪,这才是我真正努力的方向”。就这样,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携着一股小年青永不言败的闯劲,齐华踏上了一条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教学之路;
“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张齐华的
座右铭,更是他每一堂课留给大家的真实写照。有人说,张齐华课堂的这份独特源自于他过人的
语言功底,我以为这话至少说对了一半。数学是一门理性十足的学科,
数学语言本身的准确、概括、凝练自然制约着数学
教学语言的风格。然而,从小喜好文学,博览群书,对朗诵、表演等又颇为爱好的他,无形中成就了那种既有数学教师的准确、凝练,又有语文教师的激情、诗意的教学语言,加上在课堂上快捷的反应与准确的判断,又使其教学语言多了一份特有的敏锐与智慧。至今,我们都能清晰地记起,“
圆的认识”一课,那段诗意盎然的课堂
结语,“
轴对称图形”一课,那段妙语连珠的师生对话,以及更多的课堂上,那用无数个浑然天成的语言细节连缀起的华彩的教学乐章。教学首先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一门借助于
外部言语实现内在
心灵沟通的艺术。独特而风格化的教学语言,恰恰构成了他数学
教学艺术的第一张名片。
当然,张齐华课堂的那份独特,绝不仅仅源自于他风格化的教学语言。一旦进入到他课堂的“内里”,
教学目标的多元、课堂立意的深远、
教学结构的精巧、课堂进程的丰富,则又构成了他数学教学艺术的另一张独特名片。
“听张齐华上课,你很难预料到他下一个环节可能会做什么。”这种对课堂莫大的心理期待,既吸引着听课教师,更拨弄着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与向往。“圆的认识”一课上,从水面上漾起的层层涟漪,到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从光线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到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
电磁波、雷达波、
月球上的
环形山,进而再到建筑、美学、民俗、艺术等各个领域,“圆”这一抽象的
平面图形以一种瑰丽的姿态走进了孩子们的视野,并悄悄改变着他们对
数学抽象面孔的最初印象。“
认识分数”一课,当张齐华呈现出他一周岁和成人后的两张照片,进而探讨“不同年龄阶段,人的头长占身高的几分之一”时,倍感惊讶后,所有人都会心地笑了;结束新课前,他为孩子们播放的那则“
多美滋奶粉”的广告,则让大家又一次品读出了其匠心独运的教学智慧。有人慨叹:“哪有这么巧,这则广告简直就是为这节课量身定做的!”可是,又有谁知道,为了设计好这则教学结尾,让孩子们真切体验到“分数对于生活不可或缺的意义”,他翻遍了多少资料、开展了多少教学调查!顿悟源自于持续思考与强烈关注。可以说,正是这份“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的自我约束,成就了其教学的内在独特。
然而,如果这种独特仅仅源自于“为创新而创新”的话,其又未免失之于标新立异。在张齐华的思想深处,他对独特有着更深刻的体悟。“认识
整万数”一课,张齐华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简易的“四位
计数器”。为了拨出像30000这样的整万数,已有的计数器数位不够了,怎么办?有学生在千位后添了一个数位万位,问题迎刃而解;更有学生灵机一动,同桌合作将两个计算器“拼”在一起,“四位计算器”一下成了“八位计数器”……至此,所有听课教师恍然大悟。原来,这一“拼”不只是解决了数位不够需要添加的问题,“4+4”的“拼合”过程,恰恰暗合了我国计数方法中“四位一级”的规则,并为学生深刻理解这一新的计数规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颖的
教学设计在这里因为有了教师对
教学内容本身的深刻理解作支撑,而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教学思想
在张齐华看来,数学不只是数学知识、方法、过程的简单堆砌与叠加,数学教学也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机械传递与搬运。作为
基础教育乃至
高等教育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拥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有的教育与
文化价值,比如
理性精神的滋养,或者数学思想方法的培育,等等。数学就是一种文化。这种“作为文化的数学”一旦进入课程,尤其是教学视野,势必会呈现出一般课堂所不具有的文化气质,她既可能表现在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组织上,也可能表现在对
儿童数学需要的把握上,更多的还表现在对具体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作上。有人说,张齐华的
数学课有一种淡淡的“文化味”,大抵就是指这层意思。有人说,张齐华的课堂很特别,他的教学艺术是由他个人的内在气质、个性和风格所决定的。这同样只说对了一半。个人既有的
教学风格、气质固然是影响一个人形成独特教学艺术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教师是否拥有相当的专业自觉,比如,能否在对自我教学特质作出清晰把握与深刻洞察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确立个性化的教学主张与见解,进而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属于自己独有的教学哲学,则是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张齐华虽然年轻,但他却以过人的专业自觉,凭着对数学教学的敏锐洞察与深刻理解,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搭建出了“文化数学”这一崭新的
教学平台。
不妨还是回到“圆的认识”一课。众所周知,“在所有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可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圆这一平面图形的美,进而获得真切的
审美体验?课堂上,张齐华设计的几个问题耐人回味:“和其他直线图形相比,你觉得圆美在哪里?”(圆由曲线围成)“可是,不规则的曲线图形或者椭圆也是由曲线围成的呀,和他们相比,圆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圆看起来更光滑、匀称)“除了外表光滑、匀称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内在的原因,让圆成为最美的平面图形?”“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与圆的美有什么重要的关联吗?”(事实上,正因为半径处处相等,才使得圆具备了一种无限对称的和谐结构,美因此而生)一连串的问题,看似都在探寻“圆为什么最美”,但探究的最终结果却指向了圆的内在特征,以及由这些特征所构成的圆的和谐结构。至此,数学知识的习得、
数学方法的渗透、数学美的体验,三者有机融合为一体,共同构筑起了这节具有浓郁文化气质的数学课。
此外,张齐华始终坚持,具有文化诉求的
数学课堂并不排斥具体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相反,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正是依托于具体数学知识、方法的学习而得以实现的。知识和方法是载体,是数学的文化价值赖以彰显、实现的母体和根系。在他看来,只有让知识的学习伴随着丰富的数学思考,让方法的渗透伴随着理性精神的培育,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真正具有文化意蕴的,而他的教学艺术的精髓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