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龄
中国当代书法家
张瑞龄(1936年9月9日—2023年10月18日),男,1936年9月9日出生于河北唐山市开平镇,书法家,教授,研究员,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书画家顾问。张瑞龄的书法结构严谨,方正奇妙,稳健灵动,线条刚中藏柔,韵律丰富,古典厚实。华北英雄纪念碑,碑的正面是毛泽东同志题词,碑的右面是邓小平同志题词,碑的左面是江泽民同志题词,碑的背面则是由张瑞龄书写。他的作品多次作为国礼珍品赠送给许多国家的元首和政要。
人物简介
“中华楷书第一人”——张瑞龄。张瑞龄生活在一个弥漫着文化气息的商人家庭,父亲尊崇孔孟之道,家藏丰富,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六岁开始习字,六十余年如一日,潜心钻研,专攻楷书。小楷、中楷、大楷,并以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等前辈书法家字帖为“老师”,继承了颜真卿的雄强舆朴厚,欧阳询的严谨与气度,褚逐良的用笔与变化等诸家的长处,经过数十载的不断磨砺,逐渐形成了自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被诸多新闻媒体与各界人士誉为“中国第一楷”的美称,而他却仍在进行着花甲之年的“十年寒窗”,并称自己是“书法爱好者”。
张瑞龄的书法结构严谨,方正奇妙,稳健灵动,线条刚中藏柔,韵律丰富,古雅厚实。其书法线条的艺术效果真正意义上被称为“折钗股”的书法艺术线条,在国内外享受有较高声誉。他的作品多次作为国礼珍品赠送给许多国家的元首和政要,为国家争取到了荣誉。全国政协礼堂大厅左右悬挂着张瑞龄书写的丈二巨幅大字,得到诸多观者的高度评价。
个人生平
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诞生地一一北京房山区霞云岭,树立起一块纪念碑,正面由江泽民总书记题词,背面碑文经中共北京市委常委会研究选定由张瑞龄书写,正在济南访问的张瑞龄接到任务后连夜返京,提笔一气哈成,全体领导签字通过。此碑在建党八十周年前夕已揭碑。而早在1997年,张瑞龄正在珠海访问时,长途电话革命战争中,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保卫世界和平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历史上能享此殊荣的恐怕也只有这么一位书法家。
少年便识书滋味
1936年,张瑞龄于河北唐山开平镇,父亲是一家大染料行经理,不仅是位成功商人,而且熟读四书五经,家藏丰富。小时候张瑞龄就喜欢看家里丰富的藏帖,并临摹和学习,逐渐就迷上了写字。当时,学习毛笔字是学生必修课,张瑞龄凭着自己的天赋和苦练,很快就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当时有个小伙伴的爷爷是清代秀才,已80高龄,张瑞龄去他家玩时,常见老爷爷戴着老花镜在写小楷,写得很美。从那时起,隽秀大方的楷书就给张瑞龄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他苦研楷书,并一发而不可收,而他的人生路像楷书一样,充满了隽永正气。
洪亮主编《丹青墨韵》中记载:“楷书”又称“正书”、“真书”,由隶书过渡而来,始于东汉,唐代达到巅峰。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楷书,还蕴含“楷模”之意。
楷书相伴人生路
1951年,15岁的张瑞龄凭借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顺利考上了唐山市税务局。当时税务局都用毛笔开税票,张瑞龄一手漂亮的楷书,让人们对一张张税票爱不释手。
在“文革”期间,张瑞龄被下放到唐山市一家水泥机械厂当工人,也是因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被调入工会专搞宣传。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政策,他才又回到税务局工作。以后因工作需要,调入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工作,直到1996年退休。
很多年来,张瑞龄都是利用晚上及业余时间搞书法研究和创作,包括1988年完成的125米长精湛小楷长卷《古文观止》全书,堪称世界之最,也是他全部用晚上时间写成的,写了一年多。
最早的书法“明星”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张瑞龄的楷书在业界就很有口碑了。1984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举行了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最大规模展览,张瑞龄被选中书写展览前言和说明文,当时特地从唐山借调北京,用了两天时间出色完成了任务。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时,参观者对门口挂着的“前言”赞叹不已,很多人排队跟他合影留念。“要说是追星的话,我也算是最早的‘星’了。”张瑞龄幽默地说,他当时穿着税务局工作服,那么多人跟他合影,他觉得特给税务局“长脸”。
艺术当为时代服务
张瑞龄一直强调,艺术当为时代服务。他常通过自己的笔墨来弘扬社会正气,讴歌时代发展,并为国家大事服务。如他书写的楷书《华夏正气歌》,就是中宣部配合“三讲”出版的一部有关正气方面的书籍。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发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即“八荣八耻”。内容正式公布后,张瑞龄立即书写,第三天就印成书法折页,发到全国政协委员手中,成为书写“八荣八耻”第一人。此后,北京市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北京市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团委等部门联合请张瑞龄书写了规范字字帖,赠与北京市全市130余万中小学生,人手一册。
“三代领导人一代书法家”
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诞生地——北京房山区霞云岭,竖立着一块纪念碑,碑的正面由江泽民同志题词,背面碑文由张瑞龄书写,此碑在建党80周年前夕揭碑。而早在1997年,张瑞龄就曾与三代领导人在华北英雄纪念碑上题写碑文,碑的正面、右面、左面分别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位领导人题词;碑的背面由张瑞龄书写,内容是:“在历次革命战争中,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保卫世界和平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为此,张瑞龄享有了“三代领导人,一代书法家”的美名。此碑现竖立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
书写“圣贤书”
张瑞龄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曾出版了《唐诗三百首小楷墨迹》、《宋词三百首小楷墨迹》、《元曲三百首小楷墨迹》三本小楷书法字帖,填补了中国书法史一项空白。还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之作,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精华。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他又应邀出版了一套当代最大规模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等伟人诗词精选系列书法字帖,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首发式,拉开了纪念活动序幕,许多中央领导人参加了开幕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做了报道。1999年,他创作了中国丝绸版小楷《孙子兵法》特级珍藏书册,首开中国丝绸印刷书法的先河,后被列入国家馆藏专著,同时获得了“2000年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荣誉称号。
“张氏楷书”的艺术魅力
从20多岁起,张瑞龄就专攻楷书。经过多年研习,他的书体继承了颜真卿的雄强与朴厚,欧阳询的严谨与气度,褚遂良的用笔与变化,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张氏”楷书,字体方正奇妙,稳健灵动,尤其是被称为“折钗股”的书法线条,刚中藏柔,韵律丰富。
张瑞龄的书写特点是楷书快写,一笔下去,不做任何雕琢。他认为快写才会字迹灵动飘逸,充满激情。他的字能小能大:大如斗,也充满了灵秀隽逸;小如蝇头,也是刚正大方。这一切,都是他的天赋加勤奋的结晶。
据介绍,在书法的创作中,最好写的是楷书,然最难写好的也是楷书。“楷书难就难在大家都懂,哪笔不到位,都能看出来。”张瑞龄还强调说,术业有专攻,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无数个精深专业人士,才能组成一个高精尖社会。
厦门大学题写楼名
2005年1月26日。在迎接80周年校庆时,一组新的标志性建筑——嘉庚楼群拔地而起,而这几幢建筑上的点睛之笔就是题写楼名的那几组镏金楷书大字。
1月6日上午,嘉庚楼群楼名题写者我校客座教授、全国著名书法家,人称“中华第一楷”的张瑞龄先生来到学校,在艺术学院为师生作了一场生动的学术讲座,共同分享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下午,张老在朱崇实校长、黄如彬校长助理的陪同下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漳州校区。看到厦门大学的发展变化,张老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之余,老先生现场挥毫泼墨一抒胸怀。
谈到80周年校庆为嘉庚楼群题写楼名的经过时,年逾古稀的张老说:厦门大学我一共来过三次,对这所学校有着深刻的印象,厦大不仅有美丽的校园,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令人称道。当接到学校领导要求题写楼名的邀请时,我欣然答应,因为我喜欢这所学校。
这次来厦大,张老再次接受了学校的邀请,将为迎接85周年校庆继续为学校的重要建筑题写楼名,让不同凡响的85周年校庆再添亮色。在6号上午的学术讲座之后,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代表学校从张老手中接过了“嘉锡楼”“本栋楼”“觉世楼”三组遒劲典雅的楷书题字。
张瑞龄从7岁开始习学书法,从事楷书研究已有六十余载,其书风结构严谨,线条刚中藏柔,韵律丰富,古雅厚实。
张瑞龄的书法作品多次作为国家礼物赠送给许多国家元首及首脑人物。近20年来,他出版的书法字帖作品有20多部。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时,国家图书出版社出版了张老书写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诗书法字帖》;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时,他应邀书写了《邓小平南巡讲话》,这是国内首次以艺术的形式出版邓小平理论著作。张瑞龄还首开中国丝绸印刷书法的先河,创作了中国丝绸版小楷《孙子兵法》特级珍藏书册,并被列入国家馆藏专著。
张瑞龄认为,中国书法文化所倡导的人文品德、人文情怀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代表之一,所包容的人的理性是人类精神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
个人作品
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后主办第一次书法大展时,“前言”的书写从全国众多的书法名家中挑选,最后确定由张瑞龄用楷书完成。多年来,他深研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这个上面。1993年出版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诗词精选在内的一套当代最大规模的系列书法字帖,并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首发式,拉开了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周年的序幕。许多中央领导出席活动现场,中央各大新闻媒体均作报道。1988年他完成的一部125米长的精湛小楷艺术长卷一一全部《古文观止》,堪称世界之最;他出版的《唐诗三百首小楷墨迹》、《宋词三百首小楷墨迹》、《元曲三百首小楷墨迹》小楷书法字帖,填补了中国书法历史的空白。其楷书《华夏正气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大作在启发教育青少年成长的同时,又弘扬了传统书法艺术精华。其中《楷书书册,被列入国家馆藏专著,同时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荣誉称号。由他沐手敬书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等佛教名著。
社会评价
被誉为“中华楷书第一人”的著名书法家张瑞龄,年近古稀仍笔耕不辍。他6岁习书法,20岁起专攻楷书,几十年如一日徜徉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历经岁月沧桑却矢志不渝。他习汉临魏,追唐研宋,汲古而不泥古,博众家之长,舍传统之短,终成一派。他那被称为“折钗股”的书法艺术线条,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他的“张氏”楷书,大中小皆宜,并紧随时代,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弘扬时代正气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就荣誉
他6岁开始习字,60余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专攻楷书,形成了自家独特艺术风格,小楷、中楷、大楷、行楷皆宜,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被誉为“中华第一楷书”,还有“三代领导人,一代书法家”的美称。
他的作品多次作为国礼珍品赠送给许多国家的元首和政要,有的称赞:“书法在中国”,有的还挂在卧室,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在全国政协礼堂大厅左右悬挂着张瑞龄书写的丈二巨幅大字,受到诸多观者的高度评价。
出版了线装本《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华夏正气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20多部书法字帖。他书写了世界上最大的南海观音像碑文遗迹。丝绸版小楷《孙子兵法》获得了吉尼斯之最。
近日记者拜访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尽管他一再谦称,自己只是个“书法爱好者”,但从他执着的艺术追求以及巨大的艺术成就中,我们深深感到了老一辈艺术家严谨治学胸怀天下的风范。他的作品成为当代楷书典范,并多次作为国礼珍品赠送给许多国家元首和政要。谈到近期计划,张瑞龄兴致勃勃地说,等自己身体再好些,就开始动手写一部《金刚经》,写拳头般的大字,有100多米长,正好是银谷艺术馆的一面墙那么大。
国际印象
张瑞龄的书法多为国家大事服务,在1990年动乱后,中日第一次接触谈判八千亿日元贷款之事,当时任中共中央代表团团长中联部部长朱良亲赴张瑞龄家研究赠礼之事,带去四幅张瑞龄的书法作为国礼,一幅赠时任首相海部俊树,一幅赠前任首相竹下登,一幅赠自民党干事长小泽一郎,一幅赠宫城县红头文件中国工商银行,对张瑞龄的贡献表示感谢!在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日本首相小渊惠三、韩国前总统金泳三、金大中等外国领导人也都曾接受过中国代表团赠送张先生的书法作品。
书法展
2009年9月26日,“祖国六十春秋颂”开幕式在北京银谷艺术馆举行,本次展览是张瑞龄有感于国庆六十周年,一气呵成撰书二十米长卷“祖国六十春秋颂”。音乐家金铁霖等各界知名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
“惊天伟地创大业,斩关奇寨功显卓。抚今思昔电闪遇,历历往事忆蹉跎。华夏长河五千载……”张瑞玲背诵起了自己撰书的“祖国六十春秋颂”。他深情地向金铁霖等观赏者回忆起了自己撰书“祖国六十春秋颂”初衷。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他早有写首长诗以为纪念的想法,作为献给祖国六十华诞的礼物。张先生生于1936年,可以说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及成长,是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一代人。“我平时很忙,静不下心来写,正好跟随银谷艺术馆赴新加坡访问的飞行旅途中,有六个小时的空闲,在无干扰和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把略经思考的肺腑之言,一气呵成地写出来,刚好是六十句古体长诗。回来后,又一气呵成地写成二十米长卷。以此献礼共和国六十华诞。”张瑞龄说。
杨京岛先生是银谷艺术馆执行馆长兼本次展览策展人,在开幕式上接受采访时,他说:“张瑞龄先生是银谷艺术馆艺术总监,我们为张先生举办这场展览,作为迎国庆展,旨在献礼共和国六十华诞。银谷艺术馆在成立两年的时间里,不但做了迎奥运的展览,还于最近携手中央电视台10频道《人物》栏目拍摄了美术大师《吴作人》专题片,将于十一黄金周央视播出。”据了解,银谷艺术馆是由银谷集团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共同管理的以展示名家书画、从事国际美术交流为宗旨的实体,馆里藏有吴作人和萧淑芳大量的作品供众人欣赏。
据悉,张瑞龄系河北唐山人,为人朴实,正直善良,宽厚仁爱,系当代著名书法家,精于楷书。其书法结体严谨,方正奇妙,稳健灵动,线条刚中带柔,韵律丰富,充满动感而又不失古典厚实。他为华北英雄纪念碑书写碑文,其书法作品被当成国礼赠送外宾,因而赢得了“书法在中国”的美称。
“我觉得书卷气最重要的是要自然流露出来,刻意不得。我感觉自己的作品是在楷书森严的法度中,寻求行书的变化空灵,所以我写楷书是一气呵成且速度较快。比如这个二十米长卷的‘祖国六十春秋颂’的书写,我只用了半天时间。”张瑞龄说。对于外界盛传他是“中华第一楷”,他则谦虚地表示,感谢同仁们的厚爱和高捧,他只是想把书法写好,为祖国的书法艺术尽绵薄之力。谈及临帖和读帖,张瑞龄先生深有感慨地说:“刚学书时,要吃透碑帖。但是并不是不分良莠全盘吸收,而是要取其长处,避其短处。比如我现在看帖,除了领会古人的精神外,更重要的是挑错,挑出其书法艺术的弊端,引以为戒。我觉得学习很重要,挑错从某种程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作品回顾展
2012年10月9日,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主办的张瑞龄学习书法70年作品回顾展暨电影纪录片《张瑞龄》首映式、楷书《论语》首发式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
主办方介绍,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张瑞龄先生1936年9月生于河北唐山,6岁习字,专攻楷书,其书法结构严谨,稳健灵动,线条刚中藏柔,古典厚实。张瑞龄曾完成125米小楷艺术长卷全部《古文观止》,出版小楷书法字帖《唐诗三百首小楷墨迹》《宋词三百首小楷墨迹》《元曲三百首小楷墨迹》,出版楷书《华夏正气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楷书《论语》按中国传统书法字帖形式连续书写,同时印有英文翻译,该书当日被赠予孔子学院总部
电影纪录片《张瑞龄》由中国广播影视音像出版中心等单位摄制,以张瑞龄的生活为创作素材,旨在探索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文化,展示中国书法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张思卿等出席活动。
地理位置
张瑞龄书法艺术院地址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十号
人物逝世
2023年10月18日15时21分,张瑞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参考资料
张瑞龄.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9 16:15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