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粤、闽、赣三省交汇地,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粤东经济带三大经济圈的中心位置,2小时交通半径辐射3000万人口,积极承接各经济圈在人才支撑、技术辐射、产业梯度转移等方面的外溢。
园区简介
梅州高新区是2003年4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区,2008年8月广州、梅州两市依托梅州高新区合作共建广梅产业园,规划面积76.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园区是穗梅产业共建的主战场和梅州苏区振兴发展的主引擎,被评为省级示范性转移园区、省十大产业转移重点园区、省循环经济工业园、省五星级服务园区、中国领军智慧园区。
梅州高新区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地,东临福建厦门,北靠江西赣州,南邻广东揭阳,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高端产业转移、创新要素溢出的叠加承接地。同时园区位于梅州五个县市区的几何中心位置,离各县市区均为30分钟车程,是梅州“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格局的核心区。梅汕高铁畲江站、梅州综合保税区均落户园区,50分钟内可通达梅县机场和潮汕国际机场。梅汕高速、广梅汕铁路以及在建的梅龙高铁横穿东西,汕昆高速、梅汕高铁、梅畲快线纵贯南北,航空、高铁、高速、铁路、港口等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园区已成为联通对接全国主要大城市的重要交通节点。
园区以电子信息、大健康、食品饮料、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重点引进创新引领型、环境友好型、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型智造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了以紫晶存贮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广药集团、科伦药业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以广州酒家利口福、珠江啤酒、伊利食品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以广汽集团、广州轻工、广州万宝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以及以广晟东电化为代表的新材料等绿色制造产业集群。
梅州高新区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入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建设,培育发展汽车零部件、大健康、大数据等绿色产业。至2021年5月,入园企业128家,其中投产企业71家,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轻工、广州万宝、广州酒家、科伦药业、珠江啤酒、伊利食品、法国圣戈班、日本厚利加等一批“头部企业”落户园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态势初显。以广汽集团、法国圣戈班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14家;以广药集团、科伦药业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企业25家;以裕源织造、华裕织造为代表的轻工纺织企业42家;以量能、东电化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18家;以紫晶存储、活树为代表的大数据产业企业7家。
梅州高新区以广梅生态产业创新空间为载体,集聚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资源,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扎实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在园区深度融合,同时出台 “1+5”人才政策,实施青蓝计划,大力度吸引人才。截止2021年,园区拥有航天育种等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梅州分中心等5家创新研究院,培育了仲恺广梅研究院等2家博士工作站,设立了898创新空间等3个孵化育成平台,引进了国家杰青李胜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
梅州高新区以打造有温度的园区为抓手,积极引进珠三角优质医疗、教育等资源,推进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宜创宜居宜业的绿色低碳产业新城初具雏形。高标准实现“七通一平”,建成区主次干道完成沥青路罩面,标准厂房、冷库冻库、物流公司、5G基站等生产配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产业用地可满足企业签约即落地需求。引进广州珠江集团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碧桂园等商住配套项目投入使用,做到住有宜居;新建华师附属广梅园小学和梅州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提升完善广梅开发区中心小学,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投入运营,做到学有优教;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托管广梅开发区医院,推进妇儿医学中心建设,做到病有良医;共享新能源汽车、共享电动车、园区巴士、24小时书店、迷你KTV、商业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做到闲有雅乐。
2019年7月,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与广梅产业园和相关学校达成合作共识,微软公司亚太区副总裁Larry Nelson来梅州考察时表示将发挥微软技术和平台优势,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参与合作,帮助梅州相关企业进行创新,助力梅州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1月10日,中国梅州2020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与应用研讨会在广梅园召开。来自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与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大咖齐聚一堂,探讨产业前沿技术,共商交流合作大计,助推梅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发展。
2020年10月29日,广梅产业园举行2020年系列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活动。此次集中签约、动工、投产项目共41个,总投资约120亿元,涵盖大健康、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轻工纺织等领域,既有新签约的上市储备企业天智实业、梅州市中科绿色植物高植化利用工程研究院,新投产的广药王老吉大健康梅州原液提取基地等高质量产业项目,又有新动工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梅园学校等高品质配套项目,是近年来广梅产业园集中项目较多、投资规模较大、涉及领域较广的一次项目集结,将为广梅产业园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0年,广梅园累计举办8次招商推介会,8个县(市、区)产业共建园累计举办19次招商推介会,广梅园引进了中国电子集团、法国圣戈班等世界500强企业及知名央企、外企、民企共16个产业项目(含亿元以上项目8个)。
2021年2月8日,科技部已正式发文将梅州高新区列入2021年以升促建考察名单,广梅园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2年12月1日,广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与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的透析产品供应商费森尤斯医疗合作共建腹膜透析液生产项目在广梅园举行签约仪式,同步签订生产项目入园协议。
截止2024年4月,已有广汽集团、法国圣戈班集团、中国电子信息集团、日本TDK、三一集团、广州建筑集团、碧桂园、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德国费森尤斯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广药集团、伊利集团、广州轻工、广州工控、科伦药业、唐人神、中燃集团等中国500强企业抱团入驻,已有入园企业160家,投产企业114家,在营“四上”企业88家(其中工业规上企业58家,商贸、服务类等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2.5亿元,同比增长25.9%,工业总产值比2020年翻一番,实现自2020年以来连续四年增速超过20%;全口径税收3.35亿元,同比增长36%。园区内水电路气网、冷库冻库、标准厂房等生产配套设施齐全,华师附属广梅园小学、中山三院广梅开发区医院、碧桂园商圈、夜间公交、免费通勤车等生活配套设施完备,正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广梅园中学等重大基础配套项目建设,扎实做好主平台园区规划建设,打造产城融合发展高地。
梅州高新区(广梅产业园)作为承接省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和广州梅州产业共建主阵地,广州市协作办、市国资委、市工信局分别出台专门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广州企业转移落户园区;园区建立一级财政和预结算,园区财政市级收益全部留存、滚动发展;设有市规委会园区控规专委会和18枚市直部门2号章,独立行使规划审议权限和市直部门65项行政管理职权,实现办事基本不出园区。正按照“拿地即开工”模式推进项目落地,打造梅州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被评为营商环境创新最佳经济功能区优秀奖。
地理区位
园区位于梅州市区(
梅城)西南部30公里,地处于广东省梅州市区、
梅县区、
兴宁市、
五华县、
丰顺县5个城区的几何中心位置,紧邻梅县区畲江中心镇镇区;
汕梅高速公路、
兴畲高速公路及
广梅汕铁路、
梅坎铁路、
梅汕高铁在园区交汇,
206国道穿园而过,距
梅州机场和
潮汕国际机场约30分钟和50分钟车程。随着山区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园区已经融入珠三角3小时经济生活圈,成为沟通珠三角、海西区和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具有同享三大经济圈的优势。
园区地处粤、闽、赣三省交汇地域,200千米辐射3000万人口,是重要的物质、人员流动集散地,距梅州城区35千米,广州、深圳、厦门300余千米,龙岩、河源140余千米,汕头100余千米。公路方面:设有高速公路出口、长途汽车站,全程直通珠三角、潮揭汕、海西区等经济圈。
206国道经过园区,园区至梅州城区的畲梅快速干线正全力推进。机场方面:距离位于梅州城区的梅县机场约30分钟车程;距离揭阳潮汕国际机场约50分钟车程;梅州规划建设的新机场选址梅县区南口镇荷泗与水车镇交界处的高山崬,距离园区约10分钟车程。铁路方面: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在园区交汇;梅汕高铁设有畲江北站,2019年8月建成通车,园区乘坐高铁到广州、深圳约2.5至3小时;另一条在园区旁边经停的双龙高铁(河源龙川至福建龙岩)的梅龙段有望开工建设,该路段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园区到广州、深圳不超过1.5小时。园区正逐步成为梅州连通珠三角、辐射潮揭汕和海西区的交通枢纽。
公路:园区的门口就是高速公路出入口,汕昆高速(G78)、梅汕高速(S19)、梅畲快线(连接市区的免费快速干线)穿园而过;园区内设有高速公路出口、长途汽车站,全程直通周边县城,赣南、闽西、河源等周边地区,珠三角、潮汕揭、海西区等经济圈,距汕头100余公里,龙岩、河源140余公里,广州、深圳、厦门、赣州300余公里;梅畲快速干线联结园区与梅州新机场、畲江北高铁站和梅州中心城区。
铁路:园区紧邻畲江北高铁站、内设有铁路物流园,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在园区交汇,已经建成通车的梅汕高铁(连通厦深高铁)在区内设有高铁站(畲江北站);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双龙高铁已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通车,实现1.5小时内直达广州、深圳。
机场:距离梅县机场约30分钟车程(已开通了北上广深、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泰国等20多个国内国际航班),距离省第三大机场潮汕国际机场约50分钟车程,梅州规划建设的新机场距离园区约10分钟车程。
港口:2020年国务院批复的梅州综合保税区毗邻园区,以海铁联运的方式,无缝联接汕头港、盐田港、黄埔港、厦门港等海港,将打造成粤东北专业物流平台和智慧物流基地。
总体规划
梅州高新区畲江工业园规划于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与兴宁下堡交界及畲江顺梅江而下至梅州市区(
梅城)的“一江两岸”区域,总体规划为“三区(北区、南区、西区)一廊(联结梅州市区的绿色经济城市长廊)”,控制面积80平方公里。按“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力争通过10年时间把它建设成为现代滨江工业新城。
其中“三区”为工业核心区,规划为梅州机电特色产业基地,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规划为“一心”(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三区”(北区、南区、西区)、“六组团”(三个工业组团和居住服务组团、科技研发组团、仓储物流组团)。逐步形成通信电子信息、机械汽车零部件、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电气及自动化五大产业群的工业城。
内设园区
广梅产业园是广州梅州两市对口帮扶和产业共建的主阵地。近年来,在广州的真帮实扶下,广州梅州两市按照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不断深化合作,推动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轻工集团、广州万宝集团、广州酒家、珠江实业等广州国企落户园区,合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园区,重点打造了广汽零部件产业园、广药大健康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业产业园、食品饮料产业园、省级广梅共建大数据产业园等特色“园中园”,不断完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梅开发区医院等优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产业带核心园区为梅州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的核心,外围分布有梅县水车园、兴宁的水口园、五华河东园等各县(市、区)建设的工业园区。
梅州综合保税区位于园区内,规划面积2.52平方公里,以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为中心,推动梅州产业加工制造、商贸物流向国际采购、国际配送两端延伸。
广铁物流园位于园区内,占地1000余亩,在广梅汕铁路松棚站接轨建设,设有铁路作业区、物流作业区和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分区。
高铁商务区与园区仅一江之隔,依托高铁畲江北站,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国际社区等现代服务产业。
梅州国际无水港项目由梅县区与广铁集团合作共建,规划面积约1000亩,总投资5.3亿元。设计首期年吞吐量为155万吨、远期为360万吨,主要建设铁路物流基地、保税物流园及相关配套设施。
广汽零部件产业园位于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约500亩,公司(含投资企业)携产业园各落户企业总投资额预计约16亿元,产业园将引入汽车零部件企业,并提供物流配套及商贸服务。
广州轻工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广州轻工智能家电产业园)是广州轻工集团落实广州对口帮扶梅州工作部署的产业帮扶标杆项目,也是通过产业共建实现老品牌新活力的示范项目。
广药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投产仪式于2020年10月29日上午在广梅园举行,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梅州原液提取基地、采芝林药业梅州中药产业化基地两大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广梅共建大数据产业园是广东省唯一以产业共建方式列入的省级大数据产业园,以数据采集、灾备存贮、清洗、分析应用等业务为核心,建设大数据工业4.0工厂。
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是广梅产业园引入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团打造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是广梅对口帮扶工作推动梅州绿色创新发展的新探索、新实践。
梅州市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位于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核心区位置,与梅州综合保税区、增城梅县产业园、物流园等集聚发展。
梅州市华师昆虫发育生物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梅园研发中心位于梅州高新区,研发中心围绕昆虫科学理论、生物资源应用及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开展研发。
仲恺广梅研究院由广梅园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合作共建,旨在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科学领域的科研优势和梅州的优质生态产品、广梅园的创新资源深度融合,打造梅州一二三产融合科技创新高地、成果转化孵化基地和高新技术示范推广服务基地。
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梅州)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第一期项目预计于2020年6月前建成投产,产品线包括速冻类产品、广式腊味等食品生产线,年产值可达5亿元,年税收可达3000万元,可吸纳就业400多人。
日本厚利加低蛋白米饭特医食品生产基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广梅园,日本厚利加食品是日本最早进入介护食品领域的大型企业。梅州厚利加低蛋白米饭特医食品生产基地项目,将日本研究技术和推广方法首次引入中国。
珠江啤酒梅州生产基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总规模40万吨达产后每年能为梅州创造超过1亿元的税收。
梅州高新区有信达泰森肉类熟食加工厂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州高新区,总投资6.1亿元,用地面积约80001平方米,建筑物面积约59000平方米,新建厂房、车间、冷冻库、机房、变电站等,后续引入泰森中国牛肉、鱼肉熟食制品等产品生产线。
中国长城(广东梅州)信创产业基地项目租赁广梅生态产业创新空间20号楼厂房,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由广东长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广梅园建设自主创新计算机整机研发生产基地、自主创新产业生态应用中心。
广梅园模具产业园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广梅产业园,由于广梅产业园管委会联合广梅投公司、昆山市广东商会打造,计划总投资3亿元,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年税收1000万元。
产业布局
重点发展5类产业族群:电子、通信、信息产业族群;机械产业族群(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电气及自动化产业族群;食品医药产业族群;轻工纺织产业族群。
在5类产业族群中,鼓励一类工业(低污染)、限制二类工业、禁入三类工业。其中造纸、制革、电镀、纺织漂染等4类企业禁入,对化工特别是重化工、电路板等2类企业限制进入。
园区以机械装备、生物医药、食品饮料、
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兼顾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轻工纺织等地方传统产业,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集聚发展。目前正加快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产业园、食品饮料产业园等“园中园”建设。
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以汽车车载用品、零部件生产及相关产业为招商方向,广州汽车集团投资的三个项目已先期进驻。
大健康产业园以食品、药品、保健品加工生产及相关产业为招商方向,广州医药集团投资的王老吉母液提取基地项目已先期进驻。
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产业园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电子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招商方向,广东东电化广晟稀土科技有限公司已先期进驻。
食品饮料产业园以食品加工产业为招商方向,
梅州珠江啤酒有限公司、
梅州伊利冷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梅州市珍宝金柚实业有限公司等项目已先期进驻。
基础设施
园区建设向城市化快步推进,创业广场、商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二期厂房宿舍等配套功能设施建成使用,新梅江大桥、新
自来水厂、碧桂园·豪庭等重点项目进度加快,银行、电信、移动、医院、食府、超市等配套服务设施相继进园运营,园区绿化、路网全面改造升级,水、电、路等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二期用地开发和“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快速推进,工业新城初具雏形。
园区道路、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排水排污标准厂房、员工宿舍等设施齐全;金融、卫生、文体、教育、公交、电信、酒店、娱乐、住宅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备。
园区物流、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投融资、创业、技术研发、信息交流等服务。
园区累计投入资金约50亿元,建成40千米的路网、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供变电站、通信管网、工业厂房、商务中心、体育公园、24小时书店、共享单车等一批基础和服务配套设施,实现集中供气供热和污水100%集中处理。目前,园区正扎实推进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广梅开发区医院、广梅共建职业教育园、广梅开发区中心小学、同心湖景观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吸引力、承载力不断增强。
优惠政策
水:普通用水0.7元/立方米,生活饮用水1.5元/立方米。
电:按大工业电价计费。
财政扶持:对入库税金达80万元、250万元、400万元以上的,或用工人数达300人、800人、1500人以上的,或
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200万元、2500万元、4000万元以上的,分别可享受梅州市财政每年安排给企业适当数额、一定数额、必要数额的专向性扶持资金。
建设标准厂房出租招商:建设标准厂房的,与进园企业同等享受园区各项优惠政策;标准厂房出租给企业后,从承租企业开始纳税的次年1月1日起5年内,按实际出租月数,财政给予投资者奖励。产权所有人自主出租招商的,从第一家企业开始纳税的次年1月1日起5年内,梅州市财政将每年安排给该投资者适当数额的专向性财政扶持资金。
根据广东省、广州市、梅州市有关优惠政策规定,在符合相关条件时,可享受《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财政扶持政策》(粤财工〔2016〕384号)、《广州市鼓励企业到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实施办法(2017年再次修订)》(穗帮扶办[2017]6号)、《广州市对市属国有企业到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给予扶持资金及业绩考核支持的实施意见》(穗国资群工[2017]26号)、《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鼓励企业投资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实施办法》(穗开管办[2017]53号)及《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梅市府办〔2016〕20号)等优惠政策,部分政策可叠加享受,同类型扶持就高享受。要点如下:
○项目建设扶持
广东省财政对珠三角大型骨干企业、四类500强及其控股企业在园区投资的制造业项目,按企业或项目在园区内实际新增的
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30%比例按年度予以奖励。广州市财政对广州企业在园区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超5000万元的工业投资项目(含技改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15%的资金扶持。广州市国资委、广州市财政对国资委监管企业在梅州投资建设生产基地,给予最高不超过征地款项100%、上盖物建设款项50%的资金支持;对监管企业在梅州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2000万元的投资项目(已享受征地及上盖物建设款项资金支持的部分剔除计算)给予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15%的资金支持。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对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2000万元的园区购地企业(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业产业园或该区指定区域范围内),根据该区财政部门审定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不含设备购置费)结算价的20%给予补贴。
○项目发展扶持
广东省财政对珠三角向园区转移的规上工业项目或
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投产后第1-3年对地方财政贡献量的40%,第4-5年对地方财政贡献量的20%给予奖补。广州市财政对广州转入园区
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以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物流费用20%给予物流开支补贴,或对企业当年研发费用投入视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广州市国资委、广州市财政对国资委监管企业在梅投资项目按广州市与园区路程所发生的物流费用(扣除上述已享受部分)给予全额补贴。
○创新创业扶持
随同企业总部或生产性环节一起转移进入园区的规上工业
企业研发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视其规模及研发能力按每家一次性奖励300万元至1000万元:属于分支机构的,视其规模及研发能力按每家一次性奖励100万元至300万元。从珠三角转移进入园区的国家
高新技术企业,每家一次性奖励300万元;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每家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省级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整体转移进入园区或者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的,按企业在园区实际新增的
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30%比例按年度予以奖励。
○租金优惠
园区管委会对租用园区标准厂房且自用的企业视其实际纳税额情况给予租金优惠。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对租用园区标准厂房且自用的企业(
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业产业园或该区指定区域范围内), 按实际缴付租金且每月每平方米不超过12元的标准予以补贴。
○其他扶持
给予投资者人才培育、父母养老、子女就读等方面的便利和扶持。
2021年,广州市依托对口帮扶机制,出台了《广州市鼓励企业到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实施办法》《广州市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到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经营的实施意见》等措施,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梅州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022年3月,梅州高新区印发《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梅产业园)招商引资激励办法》,激励自然人或单位为招商引资作贡献。
广梅产业园是“苏区+特区”的政策高地,入园企业可享受国务院、广东省、广州市、梅州市诸多优惠政策。
发展方向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严格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用地“三条红线”、环保“三句硬话”要求,突出创建和谐园区,在严把“三关”中加快发展。严把环保关。坚持“三个一律”:凡是污染比较大的企业一律不得进园,凡是意向进园的企业一律先由环保部门审查把关,凡是确定进园的企业一律要进行环评,切实保护好梅江上游水源和园区周边生态。严把用地关。严格供地标准、供地程序、用地监督,鼓励企业科学用地、高效用地,坚决杜绝圈地、霸地现象。严把效益关。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财政贡献率大的企业优先进园,保证园区开发效益。
此外,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集中精力抓招商。一是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招商效能。二是加快产业转移和中小企业创业两大基地建设,提高招商效益。三是开展规模招商,提高招商效率。加强与各地商会联系,以商会牵线搭桥,变单一招商为规模招商。四是加大宣传推介,增强招商效应。
梅州高新区是国家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穗梅对口帮扶等战略政策的叠加区,穗梅对口帮扶精准优惠政策在园区高度集中。梅州市正加快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致力打造以高新区为地理连接点的半小时经济圈和高密度城镇群。园区积极抢抓中央和省市重要战略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加大工业投资,加快推进广汽零部件产业园等五大特色“园中园”建设,奋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大力促进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努力打造高质量的绿色低碳产业新城。
梅州高新区积极践行“项目为王、企业第一”的理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供精准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办出“加速度”,亲商安商富商环境不断凸显。在优惠政策方面,入园企业可享受广东省、广州市、梅州市以及园区的多重政策叠加红利,近期还将率先出台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办法,扶持新型产业发展。在行政审批方面,行使市直职能部门下放的行政管理职权,市自然资源等单位在园区设立派驻机构,构建了“办事不出园区”的一站式服务,同时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等制度,行政审批办结时间低于全市平均用时。在暖企便企方面,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制度,拓展深化企业只跑一次、回复不超一天、审批一个平台、服务一个工作群“四个一”便企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做到“服务零推诿、审批零障碍、沟通零距离”。
面向未来,梅州高新区将以提升区域发展能力为重点,牢牢把握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穗梅对口帮扶等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开放带动战略,纵深推进提质增效“个十百千万”各项工作,着力推动产业转型、产城融合,努力打造梅州开放先行区、创新活力源和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当好梅州构建“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格局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穗梅区域合作主战场
★产城人融合协调发展的城市副中心
★正全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已列入科技部2021年度调研名单)
省市重点园区 广东省十大重点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2021年正在创建国家高新区。
园区定位 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核心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产业精准对接示范平台、梅州“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格局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投资优势
广州飞地
园区由广州主导、专业团队运作,发挥广州对口帮扶优势,复制广州开发区、广州番禺区和广州科学城等地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区位及资源将园区打造成广州工业发展飞地,具有与广州科学城类似的宜业宜居环境,落户企业享有与广州同等优质、便捷的服务。
政策叠加
园区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国家振兴原中央苏区、广东省振兴粤东西北、广州全面对口帮扶、梅州“五星争辉”等六大战略政策高度集中叠加至园区及园区企业,入园投资可叠加享受多重大幅度优惠政策。
成本洼地
梅州
最低工资标准约为广州等珠三角城市的六成;工业水费1.2元/吨(未含排污费);工业电费按南方电网大工业用电电价执行,阶梯收费,平均约0.6元/KWH;且按省售电供给方案,园区企业可率先受市场化电价;工业用地起拍价15.3万/亩,以较低价格出让,储备充足。2021年筹建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用气用热和用冷成本。
服务高效
园区管委会行使省辖市管理职能权限,建立了一级财政和预决算,行使包括市发改、规划、建设等部门等数十枚二号章审批职权;市工商局、国土局、质监局等在园区设立分局,行使市一级下放的行政管理职权以及“2号章”,市市场管理、税务、自然资源、城综、公安、消防等部门在园区设立派驻机构,构建了“办事不出园区”的一站式服务。推行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挂钩联系企业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程代办,做到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配套完善
园内设有专门的自来水厂、水质净化厂、两座变电站、集中供气站、集中供热站等生产配套设施,广铁物流园、综合保税区、高铁站等正在紧张建设中。碧桂园商住配套项目、文体广场等重点生活配套设施已投入使用,全面实现“七通一平”,建成标准厂房、冷库冻库、物流公司、5G基站等生产配套设施,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小北路小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梅园学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广州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在园区集聚,珠江实业人才公寓、岭南集团品牌酒店配套项目、碧桂园商住配套项目、共享新能源汽车、24小时书店、24小时餐厅、啤酒屋等生活配套设施已投入使用,工业旅游成为新热潮,吃、住、行、娱多样化需求的便捷生活圈已初具雏形,一座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产业新城正在加速形成。
产业配套
发展主要领域
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产业>:
目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主要有:广汽强华(梅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梅州嘉和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梅州金森林实业有限公司、
梅州五羊摩托有限公司、梅州华兴精铜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华南三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和梅州市日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园区通过充分利用“双转移”政策,做大做强现有企业的客车、载货车与专用车零部件市场,扶持重点企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引进战略投资者,把园区打造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②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产业>
目前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主要有:梅州紫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微钻科技(梅州)有限公司、梅州市新晋炜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威而信实业有限公司、广东赛翡蓝宝石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品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园区通过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资”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植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著名品牌的本地企业,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到2020年,使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形成一个以名牌终端产品为龙头,相关配套产品协调发展的特色产品产业集群,努力建成广东省具有影响力的电子消费品制造基地,形成PCBA产业材料供应链和PCBA工业生产服务市场,成为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电子信息生态工业园区。
③稀土深加工及稀土产品应用<重点发展产业>
梅州市是广东省稀土资源大市,拥有发展稀土高科技产业材料的基础,全省合法在产的大部分稀土矿山也在梅州,园区稀土深加工及应用系列产业可依托梅州稀土资源优势,与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稀土深加工产业企业合作,特别是与广晟集团合作,建设中国南方稀土科技城,打造包括永磁材料、
储氢材料、稀土催化剂、
抛光材料、
发光材料、功能材料等应用材料项目的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④新能源产业
目前新能源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主要有:梅州紫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赛翡蓝宝石科技有限公司。
园区通过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制造及应用为关键环节,以及大功率风力发电成套装备中的电机、变速箱和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有效促进绿色、经济、环保以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发展。按照“集中建园为主、分散布局为辅”的模式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产业发展。
⑤新医药产业
依托园区现有嘉应制药和科伦药业2家上市公司作为新医药企业的龙头,到2020年,形成园区的一个特色产业之一,逐步形成产业链相对完整的集中区。
⑥新材料产业
围绕稀土深加工及稀土产品应用产业为重心,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以及平板显示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超材料、
功能陶瓷和储能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推广低能耗、轻污染、少排放、可循环的
新型材料制造技术。把新材料产业作为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实施“绿色崛起”的重要举措之一。力争通过8-10年时间,成为园区
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代表性、支柱性产业,到2020年,打造产业分工体系完整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依托园区现有的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配合新材料产业,对其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技术领域,重点培养部分企业(梅州市紫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培养企业规模化、高端化,形成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带动周边一批配套企业的发展,将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升级成新的经济领域。
②LED产业
目前,LED上游产业在国内还未有掌握成熟的核心技术,尽管中国LED应用产品制造能力已在全球前列,但利润却是最低的一环,省内甚至是国内企业对LED的生产还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通过园区现有的LED产业链“从衬底蓝宝石(广东赛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开始,有芯片、封装、应用(广东品尚光电有限公司)生产等,最后生产出LED系列的各类产品(广东品尚光电有限公司)”;园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规划;园区稀土深加工及稀土产品应用的规划,对延片、芯片等上游产业的核心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招商,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提升企业规模,力争培养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LED企业,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形成产业规模较大区域性的品牌优势,形成园区主导经济之一,带动我市的经济发展,提升LED产业的利润环节。
目前,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在继承传统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园区依托重点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配件制造业与
稀土新材料应用(
稀土永磁材料和电机产业、稀土储氢材料和镍氢动力电池产业、汽车尾气净化剂和尾气净化器产业等
新能源产业),重点培养新能源技术产业,加大力度
招商引资,引进新能源汽车周边产业,提升核心技术研发,拓展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开发整车安装基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项目审批
为加快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经市政府同意,现对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与时限明确如下:
一、对规模较小的一般性项目,如厂房、宿舍、道路、排水沟、土石方等常规性房屋建筑、市政设施工程项目,从立项至完成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限,由原来超过120天压缩至70天左右(具体审批流程与时限详见附件)。
二、对较重大的建设项目,如自来水厂、梅江大桥、垃圾填埋场等,因环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审查等环节存在较大差异,其审批时限视具体情况进行个案处理。
三、市直各职能部门要打破常规,对能够进行并联审批的项目一律进行并联审批,并在法定最短时间内完成项目审批。
园区建立了一级财政和预结算,行使包括发改、规划、建设等部门的22枚2号章审批职权,市工商、税务、国土、质监、城综、公安、消防等在园区设立派驻机构,构建了“办事不出园区”的一站式服务。设有投资促进中心,实行“四个一”便企服务,推行项目专员跟进机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程代办,做到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主要领导
梅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刘晋生(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指挥部总指挥、中共梅州市委常委、
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主持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全面工作。
梅州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林满山(广州对口帮扶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作队队长),协助主要领导处理梅州市高新区日常工作,负责广州开发区帮扶工作队对口帮扶广梅产业园工作。
梅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管委会三级调研员:
黄卫军所获荣誉
广东省十大重点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2015年1月,2014年广东省工业园区服务星级评价结果出炉。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新认定为五星级园区,成为继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后,全省第三家获评五星级的园区。
2020年11月11日~15日,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国际性大型科技展会——第22届高交会举行,梅州高新区(广梅产业园)在2020年度亚太智慧城市评选中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园区”奖。
2021年2月8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了2020年度广东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情况,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74个省级工业主导型开发区监测中,排第7名,排名在全省三分一内,符合申报
国家级开发区条件之一。
2024年1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首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市、区、镇)名单,梅州高新区(广梅产业园)成功入选。
2024年4月,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3年度特色产业园名单,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入选,广梅产业园特色产业为食品饮料和预制菜。
2024年4月,第八届广东投资发展论坛(暨2024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创新实践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广州举行。仪式上,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梅产业园)荣获年度经济功能区优秀奖。
2024年6月,广东省产业园区助力“百千万工程”现场会在清远市召开,会议公布了2023年度广东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结果,梅州市获得“1+2”优秀,其中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获“优秀”等次,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获“优秀”等次。
2024年7月,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境综合整治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经过评审进入广东省级EOD项目库。据悉,这是广东省首个园区型EOD项目。
公共交通
2019年 11月28日,广梅产业园往返梅城的99路夜间专线公交投入运营,为企业员工夜间出行提供便利, 99路夜间专线公交每天10趟,分别从广梅产业园绿湖大道和梅城东山教育基地相对开出,运营时间从晚上7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途经广梅产业园、梅畲快线、
客都大道、
东汇城、
万达广场、梅水路、客都汇、
东山教育基地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