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级战列舰
20世纪10年代德国建造重炮战列舰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德文:Linienschiffe der Bayern-Klasse,英文:Bayern class battleship),是德意志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装备的一型战列舰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二十世纪初,欧洲老牌的英帝国和新兴的德意志帝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英国在舰型的发展上先走一步,对后世战列舰发展影响很大的无畏舰首舰“无畏”号和第一艘战列巡洋舰“无敌”号都是英国率先建成服役的。
德国一开始走了不少弯路:德国海军第一级无畏舰拿骚级战列舰用的还是往复式三缸蒸汽机,6座炮塔成六边形布置在舰体四周,最多只能有4座炮塔可以进行侧舷齐射。由于情报失误,德国人还建造了后来被证明没有任何作用的装甲巡洋舰“布吕歇尔”号。
1909年,英国海军确定了新的战列舰主炮技术指标,开始设计343毫米/45倍径火炮,身管重达76吨,穿甲弹重635千克初速为757米/秒。而德国计划于1911年才能完成用于新式军舰的305毫米/50倍径火炮,弹重405千克,初速为855米/秒,威力比英国343毫米炮弱20%左右。英国随即开工了大批343毫米炮军舰,计有“猎户座”号、“铁公爵”号战列舰和“狮”号战列巡洋舰等。德国由于缺乏大口径火炮的研制经验,同期完工的“赫尔戈兰”、“国王”号战列舰和“德·弗林格尔”号战列巡洋舰等只能安装305毫米主炮,在火力上明显出于下风。
方案确定
由于德国陆军获得更多政府财政开支,而德国海军经费削减使其在世界海上力量对比中处于劣势。
为应对其它海军强国大口径舰炮的威胁,德国海军部于1911年7月责成克虏伯公司研究350毫米舰炮的可行性。
1911年9月1日德国海军会议上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采用5座350毫米双联装炮塔;第二采用4座400毫米双联装炮塔。德国海军武备部长古德萨将军强烈支持第一方案,认为10门350毫米主炮的齐射能够最有效的打击敌战列舰。而且350毫米炮研制周期短,是最合适的布局。但舰艇设计部长布鲁克纳从造船技术角度提出了反对意见:5座炮塔布置困难,中央炮塔斜向侧射时炮口距上层建筑较近,炮口冲击波容易将探照灯、舰载艇等附属设备破坏(日本的扶桑级战列舰证明了这点),5炮塔布局在舰体重量上难以平衡。布鲁克纳主张采用4炮塔方案,并称这要比5炮塔方案节省700吨的排水量。但是时任公海舰队总司令的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则对大型炮塔的轴承制造、火炮是否具有足够的射界和便于装填、主炮弹药库与锅炉舱间距太近可能引起发射药温度过高等安全问题提出质疑,会议陷入僵局。古德萨提出4座350炮塔全水平布置的折中方案,被提尔皮茨驳回。与会者逐渐倾向于8门400毫米炮方案。
9月24日提尔皮茨再次招集会议,他指出海军对400毫米炮的要求缺乏理性,而且从海军舰只的日常勤务和战斗运用来考察,要想掌握从305毫米口径一跃至400毫米口径火炮的操作技能也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果强行开发400毫米炮,战列舰的排水量将突破3万吨,德国造船业对建造如此大的舰船还缺乏经验和信心。但是他最后同意将讨论结果报告给德皇威廉二世,由德皇来最终决断。
1911年9月底,提尔皮茨向德皇威廉二世介绍了代号“多拉”的新式战列舰的方案,两套方案均采用类似的舰体的设计,基准排水量均为28250吨,副炮为14门150毫米炮,另有10门88毫米防鱼雷艇炮,采用传统的三轴推进,中央轴为柴油机动力,用以增加续航力,动力系统还备有高效冷却装置。
1911年底,提尔皮茨又向威廉二世介绍了两个进一步设计方案,第一个采用5座SM350毫米/L45炮塔,排水量29000吨,单舰预算造价5970万帝国马克,第二个采用4座400毫米炮塔,排水量超过29000吨,造价不低于6000万帝国马克。
威廉二世认为4座380毫米炮塔的战列舰具有最优的性价比。1912年1月6日,最终决定采用排水量28100吨,安装8门380毫米/L45舰炮,预算造价5750万帝国马克的最终方案。
建造情况
1912年9月30日,威廉二世正式签署命令建造T号和“瓦尔特”号替代舰、实为建造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计划拨款。德国海军部按惯例招标,最终腓特烈大帝造船厂、伏尔锵船厂和霍瓦尔德船厂竞标成功。1913年6月29日,克虏伯和德国政府投资的大型造船厂克虏伯·德意志船厂在基尔竣工,并很快取得1艘巴伐利亚级舰的建造合同。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原计划建造4艘,开工4艘,最终实际竣工交付2艘。
“巴伐利亚”号和“巴登”号的开工典礼于1913年9月20日和9月22日举行,但是由于船体材料的供应跟不上进度,实际动工日期晚几个月。
巴伐利亚(德文:Freistaat Bayern;英文:Free State of Bavaria)是位于德国东南部的一个大州。巴伐利亚是德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该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作为德国海军国王级战列舰的后继舰,德国将这级新的战列舰首舰命名为“巴伐利亚”号。
技术特点
舰型设计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沿用了德国大型军舰的长首楼舰型,首楼一直延伸至C炮塔处。
巴伐利亚级是第一级采用了三足主桅的德国战列舰。这是因为海上交战距离的不断增加,用于了望和修正炸点的观察哨的位置也必需随之上升。德国战列舰传统的单柱桅虽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的优点,但抗振性和抗损性差,易产生摇动,无法在其上布置较多的设备。英国已经开始在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上配备中央火力控制系统,德国也要求为巴伐利亚安装同类系统。巴伐利亚级的强力三足桅保证可以在顶部布置了望所,主桅钢管直径900毫米,斜支架钢管直径800毫米,水线至桅顶高达66.02米,水线至天线高66米,至了望所高35米,至桁架高32米。由于三足桅占地面积大,烟囱不得已向后挪了4.2米。
巴伐利亚级虽然是国王级的后续舰,在主尺度和排水量增加有限的情况下,将火力一举由10门305毫米炮增强到8门380毫米炮,付出的代价仅仅是舰体长了4.7米,宽了0.5米,舰体干舷高度增加了0.5米,排水量大了2750吨而已。由于舰体长度较小,巴伐利亚级保持了国王级强劲的防护,在许多部位还有所加强。380毫米炮塔是305炮塔的两倍,因此特意加强了炮座和附加承力结构。
武器系统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装备4座双联装380毫米主炮,副炮有16门150毫米炮,还有10门防轻型舰艇的88毫米炮。巴伐利亚级的炮塔外观与以往的德国战列舰明显不同,炮塔侧壁呈垂直状,与顶装甲之间通过一段倾斜装甲连接起来。由于主炮塔重量较国王级大幅度上升,为了维持重心高度,巴伐利亚级将副炮群降低了一层甲板。
巴伐利亚级主炮塔长13.8米,宽8.9米,高2.8米,炮塔基座直径达10米,回转滚珠轴承直径8.9米。炮塔底部旋转座直径3.7米,从上至下共分7层,全重达1020吨。各主炮独立俯仰,每管均备有1台60马力电动机驱动高低机,炮塔的回转动力是2台150马力水压机,它还是回转扬弹机和移弹器的能源。链式推弹机由2台8.4马力电机驱动。弹丸和装药通过两个提弹升井筒提入炮塔尾舱的待发弹舱内。巴伐利亚级的主炮塔尾舱内备有8发待发弹,对提高火炮的战斗射速很有帮助,但不可避免的增大了炮塔的体积和重量,炮塔被击穿后殉爆的风险也上升了。
和同时代的主力舰一样,巴伐利亚级也装有水下鱼雷发射管,舰首1具,侧舷各2具。鱼雷口径600毫米,全长7.9米。艏部发射管位于水线下方5.8米的艏艉中心线上,水平布置,侧舷发射管位于水下4米,管口向下倾斜2度,向舰艏方向倾斜20度。配备G型蒸汽动力鱼雷,鱼雷长7米,重2194千克,装药250千克,28节航速时的射程为13000米。每个鱼雷室备雷4条。鱼雷采用气压4千克的压缩空气发射方式,每个鱼雷室均有1台80马力电动空气压缩机为其提供动力。
巴伐利亚级在前桅楼了望所顶部、前部舰桥司令塔顶部和后司令塔顶部各设1个2x2米见方的射击指挥所,其顶部有1具可全向回旋的2.8米体视式主炮射击测距仪,备有电热除霜除湿系统,提高了观测系统的使用寿命和环境适应性,在两舷装有3米副炮射击测距仪,全舰一共有12具光学测距机。
由于德国的金属加工和火炮制造水平更高,380毫米/L45炮要比英国的381毫米/L42炮轻25吨,炮口处身管壁厚仅有90毫米。巴伐利亚级主炮炮口动能较英国381毫米炮略大,由于采用了轻弹高初速组合,15000米以内的弹道性能较好。
装甲防护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装甲防护采用了传统的穹甲式装甲舱布局。该级舰的装甲分部非常复杂,其侧舷弹道防护由舯部的主防御区与艏艉的次级防御区组成。
A炮塔至D炮塔间的主防御区间全长达到了舰体的58%。各主炮塔正面装甲厚350毫米,侧面厚250毫米,顶部厚100毫米,炮塔正面与顶部之间的倾斜装甲厚200毫米,后部装甲厚290毫米。巴伐利亚级的主炮塔防御嫌不足,特别是正面和两侧的顶部侧装甲在敌战列舰打着角远程射弹的打击下特别脆弱。但是德国二战前开工的两型战列舰仍然沿用了这种存在明显缺陷的设计。
由于一战期间炮战距离较近,炮弹着角较小,不容易击穿水平舰体,当时又不存在飞机的威胁,巴伐利亚级的水平装甲很薄,主防御区内上甲板装甲厚30毫米。巴伐利亚级的烟囱采取了额外的保护,烟道通过40毫米厚的带孔装甲穿透甲板,倾斜烟道的上方甲板也加厚的40毫米。作为主水平装甲的装甲甲板厚度也仅有30毫米,两侧与宆甲的连接部以50毫米装甲板予以加强,宆甲厚30毫米。
主防御区外的次级防御也布置了相当强的装甲,舰首主装甲带向前至第131号肋骨间侧装甲厚达200毫米,第二平台甲板厚达60毫米,131至137肋骨间侧装甲厚150毫米,再向前14米至舰首间的水线侧装甲厚30毫米。尾部侧装甲厚度也达到了200毫米,宆甲厚20毫米,舵机舱设置了170-120毫米的装甲予以保护,其他部分的隔壁与甲板厚度为6毫米。巴伐利亚级的水下防御系统以防鱼雷隔舱为基础,防鱼雷装甲隔板厚50毫米。
辅助系统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注排水系统能够在15分钟内纠正5度的舰体横顷。该舰是第一级装备533毫米进水管的德国战列舰。该舰的通海阀连接在进水管上,共有15个通海阀,其中侧舷10个,用于淹没煤舱等大容积舱室,艏部和艉部分别有2个和3个,主要用来向平台甲板注水或使军舰保持艏艉平衡。通海阀由液压驱动,可由下层甲板的控制室发出打开信号,紧急情况下也可人力现场开启。每座主炮塔弹药库内有4台应急注水泵,进水管直径300-430毫米,单台排水量900立方米/小时。
巴伐利亚级具有完善的消防系统。主消防水管直径140毫米,分支水管直径为120和70毫米。全舰分划为4个防护区域,有3台蒸汽喷射泵为消防系统提供动力,艏舯艉部各1台,每台泵流量为75立方米/小时,系统水压6个大气压。舰员可以利用战位附近的消防报警盘向舰桥发出警报和启动消防系统。其中后两台泵还为洗衣房烘干机提供能源。另外尾部舵机舱附近还有1台辅助消防泵,流量为36立方米/小时。
巴伐利亚级备有冷库和以液氨为冷媒的冰机设施。冷库用来保存肉类和新鲜蔬菜,共有艏艉各一台冰机装置,每台冰机可以在水温不超过30度,气温不超过35度的情况下,将弹药库温度保持在30度以下,将冷库温度保持在4度左右,并具有7千克/小时的制冰能力。
动力装置
德国作为内燃机的发明国,在柴油机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巴伐利亚级安装了14台桑尼克罗夫特/舒尔茨式细管径三锅筒水管锅炉,每台锅炉均布置在独立的水密锅炉舱内,前部燃油锅炉舱与后部混烧舱间布置辆锅炉控制室。除最前部一排3台锅炉为燃油炉外,其余11台均为油-煤混燃炉。德国人出于本国煤资源较丰富,而石油大部依赖进口的实际情况考虑,在锅炉的搭配上做出了这样的处理。每台燃油锅炉有3台燃油输送泵,混燃锅炉则只有1台。巴伐利亚级舰锅炉系统性能如下:工作压力16个大气压,炉篦总面积116.6平方米,油-煤混燃炉受热总面积5830平方米,燃油炉受热总面积1833平方米,锅筒高液位和低液位给水总容量分别为126和56立方米。为向锅炉提供足够的空气,巴伐利亚级总共布置了14台引风机,每台均由2台透平机驱动。其中3台布置在装甲甲板下的舱室内。
为了增加烟气排气自然吸力和将烟气送到更高的地方,减轻对甲板和上层建筑的污染,“巴伐利亚”号布置了2根高达24米的烟囱。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还安装了2套海水制淡设备。该设备为锅炉蒸发式,每套均有2台蒸发器、水泵和1台冷凝器组成,另有2台饮用水过滤器。1套布置在舰体舯部的舱室里,周围是锅炉舱,另1套安装在尾部轮机后部。单台设备额定制淡量为每天150吨,足够舰上锅炉给水和人员饮用水之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舰员的生活舒适性。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续航力为5000海里/12节,4485海里/15节,3740海里/17节和2390海里/21节。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安装了3台帕森斯冲动式齿轮减速蒸汽轮机,每台机组包括高压、中压和兼做倒伡机组的低压汽轮机个一台,单台机组均备有独自的冷凝器(换热面积1050平方米)、压力循环润滑系、滑油风冷散热器及其他附属装置。为了提高汽轮机在中压工况下的效率,还在高-低压机组间增加了蒸汽膨胀器。军舰巡航时旁路掉膨胀器,蒸汽乏汽从高压机组派出后直接引入低压机组以充分利用蒸汽能量。
该舰动力装置总功率56000轴马力,倒伡最大功率15600轴马力,主轴转速205转/分。轮机舱进行了仔细的分划,每台汽轮机均布置在独立的水密纵隔舱内,高低压汽轮机间又用隔壁分割开。
巴伐利亚级采用了三轴三桨并列双舵的推进方式,右舷螺旋桨右旋,中央和左舷螺旋桨左旋。推进器为青铜制三叶螺旋桨,直径3.88米,应特别说明的是采用了高效率的径向不等螺距设计,桨稍螺距3.65米,叶中螺距3.5米,螺旋桨投影面积7平方米。螺旋桨叶梢厚度11毫米,叶根厚度133毫米。巴伐利亚级在主轴转速260转/分时的航速为21节。
巴伐利亚级采用了双主舵操纵系统,两面舵的面积各为38.36平方米,舵轴与舰体夹角6度,与水平面夹角12度。各舵均以蒸汽机为动力,通过蜗杆-蜗轮传动机构由舵机舱前部的操舵室进行控制。紧急情况下也可人力操舵,但实际操作非常困难。最大舵角35度,舵从正舵位置打到满舵位置仅需15秒。当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以21节航速进行满舵转向时,战术回转半径较小,仅为320米,有利于在海战中尽快占位。
巴伐利亚级舰有3个主锚,各重8380千克,艏部左舷2个右舷1个,其中左舷2号锚为应急锚,用一条短锚链固定在甲板上,紧急情况下如主锚走锚时可将固定绳砍断将锚抛下,只不过想重新起回应急锚就得费一番功夫了。主锚链连锁直径750毫米,长达525米,全重66740千克,艉部两舷各有1个辅锚,重4000千克。锚机均为电动蜗杆-蜗轮式,直接在甲板工作面上操作。
电力系统
巴伐利亚级的主电站是4台汽轮发电机组,单台转速2000转/分时额定功率400千瓦,电制为220伏33赫兹交流电。应急机组2台单台功率400马力的柴油发电机组,输出功率300/400千瓦。各发电机组均并入全舰电网,每个发电机舱均布置有4个配电板,在舰的艏艉及两舷舱室内,还有附加的配电设备。电网主要为以下设施供电:主炮射击指挥仪回转装置,主炮塔扬弹机和推弹机、主炮电液驱动装置、副炮回转装置和输弹装置、空气压缩机、2台锚机、2套主电动吊艇柱、16台甲板绞车、各电动风扇、6台主排水泵、8台110厘米探照灯、生活水泵和机械维修车间的车/钻床等。另外,电网的强动力电经变电后,还向一些信号设备提供能源。有4台变压器输出50伏交流电,专供弹道解算器、电气操纵装置和舰内电话系统,消防注排水系统也使用该路电源供电。无线电通讯装置有两套独立的交流电源。
性能数据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参考数据:
服役参战
巴伐利亚号
1916年3月18日,巴伐利亚号战列舰服役后首次试航。5月31日,“巴伐利亚”号结束试航开始进行战术训练。7月15日,“巴伐利亚”号正式加入德国海军第三战列舰队第五分队。
德皇威廉二世于1917年9月17日批准决在波罗的海里加湾进行一次海陆空联合进攻行动,计划占领里加湾的以北的赫塔格拉湾沿岸及外海的波罗的海诸岛,消灭或驱逐在这一带频繁活动的俄海军轻兵力,进而威逼俄国首都彼得格勒或将其一举攻克,战役计划代号阿尔比翁行动。德军为实施这次战役调集了近300艘舰艇,其中有10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和9艘轻巡洋舰,另有56艘驱逐舰,约100艘扫雷艇和许多轻型舰艇,总兵力占德海军兵力70%左右。
海上编队由厄哈德·施密特中将统一指挥以“毛奇”号为旗舰,施密特中将还指挥了1915年8月突入里加湾的行动,对波罗的海的战场环境非常熟悉。“巴伐利亚”号战列舰参与担任远程护航和对岸炮轰任务。
10月11日夜,德国舰队主力和运输船队秘密从利耶帕亚出港,在第6和第8驱逐舰队的护航下,小心翼翼的绕过自己布设的水雷,驶往登陆地域。12日凌晨2点,德国舰队旗舰“毛奇”号驶抵塔加拉赫湾以北9海里预定的“德尔塔”点后,德国主力舰队停航。“巴伐利亚”号的任务是轰击塔加拉赫湾的第34号俄军120毫米岸炮连(4门),该连的火力掩护着德国预计登陆地点萨尔玛岛的海岸。12日天还未明,“巴伐利亚”号正向预定海域的射击阵位全速前进,突然一次猛烈的爆炸震撼了全舰。很快有报告称水面上发现不明潜艇潜望镜,150毫米副炮开始向四面八方狂射,试图击退偷袭的俄国潜艇。
德国主力舰队实际上是在没有清扫的危险海域活动。“巴伐利亚”号被俄军布设的水雷炸伤。左舷前部鱼雷管口外侧壁触发了1枚装药115千克TNT的1908式锚雷。命中了该舰左舷A炮塔附近水线下方3.5米处侧舷的前部鱼雷舱。这里恰巧是侧舷水下防御系统的前端,防御薄弱。更加倒霉的是,爆炸导致鱼雷舱内的12个压缩气瓶也跟着爆破了,每个气瓶都充装有为发射鱼雷准备的30千克压力的压缩空气,大大增加了破坏威力。万幸的是鱼雷没有被引发殉爆,不然就造成“巴伐利亚”号沉没。即便如此,猛烈的爆炸在“巴伐利亚”号的侧舷上撕开了一个10米长2.5米高16.5平方米的大口子,A炮塔弹药库水密隔壁被炸开,弹药库被淹没,舰内进水1000吨,舰体开始向左侧倾斜。
进水得到初步控制后,“巴伐利亚”号再次准备对岸炮轰,早上6时,托菲角的俄军目标已经清晰可见。2分钟后,380毫米主炮开火,随后150毫米副炮也开始射击。“巴伐利亚”在9300至10200米距离上射击了约45分钟,总共发射了24发380毫米炮弹和70发150毫米炮弹。“巴伐利亚”打完第3次齐射后,俄军炮兵连开火了,但目标是德军登陆舰队的轻型舰艇,几条运输船被击中起火,A28号鱼雷艇还挨了一发哑弹。原来“埃姆登”号的观察员发现“巴伐利亚”号的齐射打过了头,落在了俄炮兵阵地后方,虽然把一座仓库和几间兵营打的烈火熊熊,但是俄军炮连本身没有受到打击。“埃姆登”号于6时08分在8000米距离上开始射击,头两次射击得近弹,炮弹都落在了俄军炮位前的海岸上,第3次齐射射弹击中了俄炮兵阵地,俄国炮手放弃了大炮四散而逃。德军登陆部队的舰艇遂一拥而上,德军突击连于早上7时上岸后占领了防波堤。8时12分,俄军炮连曾短时间复活,但很快又被“巴伐利亚”的火力打哑了。
随后“巴伐利亚”号在第4艇队的一圈鱼雷艇的保护下在登陆地点附近海域低速游弋,随时准备射击复活的俄军岸炮连,不过由于德军地面部队很快占领并摧毁了俄炮兵阵地,“巴伐利亚”号于17时下锚,德国一战期间最强的战列舰的第一次实战结束。
10月12日下午,施密特中将接到情报通告,称破译的俄海军电报表面,4条俄国潜艇于13时从汉科基地出港了。鉴于登陆已经完成,继续把战列舰队留在狭窄的赫塔格拉湾海域是危险的,施密特决定除“边境总督”号开往普希格维克外,其余各主力舰向基尔港返航。
16时30分,“巴伐利亚”号和“大选帝侯”号随第3中队一道起锚开航返回基尔。编队航速不超过10节以便“巴伐利亚”号能跟上纵队。18时20分,“巴伐利亚”号以11节的航速赶上编队,但是很快发现从舷外破口增大,舰内进水无法控制。“巴伐利亚”号马上减速,并最终于20时停伡以减少进水。伦贝克中将不敢冒险,命令“巴伐利亚”号在“王储”号和3艘鱼雷艇的掩护下低速返回比较安全的赫塔格拉湾。
“巴伐利亚”号以4节的航速蹒跚而行,到13日凌晨1时30分才抵达赫塔格拉湾入口,然后又不得不停航对漏水隔板进行修补。5时30分,“巴伐利亚”再次起航,以最低舵效航速开进赫塔格拉湾,鱼雷艇排成一圈在战列舰外围作为反潜屏障。早上9时30分,“巴伐利亚”终于驶抵有反潜网防卫的赫塔格拉湾中部海域,随机停伡开始进行紧急抢修。直到10月17日,留在赫塔格拉湾内继续作业的德国扫雷艇在“巴伐利亚”触雷附近海域发现了残存的锚雷锚链,这才确认“巴伐利亚”是被水雷炸伤的。
由于赫塔格拉湾没有适合的码头,受伤的德国战列舰不得不锚泊在海上进行抢修。
艰难的工作持续了2个星期,直至专家判断“巴伐利亚”能够适应返航的海情,修补工作才告结束。10月27日“巴伐利亚”号在“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和“科尼斯堡”号轻巡洋舰的护卫下,在S-92、S-64、S-61、S-63、S-74号驱逐舰组成的环形反潜屏卫中向基尔返航。10月31号上午9时45分,“巴伐利亚”号终于完成了这一段艰难的航程返回基尔港,于11月3日开进干船坞维修。12月27日,“巴伐利亚”号修复后重新入役。
巴登号
1916年10月13日,巴登号战列舰开始进行交接后的第一次试航。1917年3月14日,“巴登”号编入公海舰队担任舰队的总旗舰。
1918年4月23日凌晨5时,德国海军主力再次出港在挪威斯塔万格附近海域活动,试图拦截英国护航运输队。“巴伐利亚”号和“巴登”号首次一起出航作战,新完工的“兴登堡”号战列巡洋舰也与德海军其余全部战舰倾巢出动。德舰队航渡途中,“毛奇”号又发生了轮机故障,一只螺旋桨脱落,舰体进水2000吨。下午2点,希佩尔的舰队抵达情报中描述的英国护航运输队的位置,却没有发现任何船只。这是由于英军已获知情报,一支护航队航线向北进行了调整,另一支干脆推迟到第2天再起航。舍尔见不能达成作战目的,只能于14时10分命令全舰队返回基地。这是德国公海舰队最后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此后随着德国陆军的节节失利,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庞大的舰队只能看着几百吨的小潜艇兴风作浪,大批熟练军官和水兵被调往潜艇部队,水面舰艇的士气一落千丈,公海舰队的战斗精神迅速的垮掉了。
1918年10月27日,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即将崩溃的前夕,已升任的德国海军总司令的舍尔上将签发命令,命令公海舰队主力由基尔港全体出动寻找英舰队主力决战,如不胜利便光荣的自沉,以保全海军的荣誉。由于当时军纪已十分涣散,各舰上的水兵很快就获知了本该保密的军令。“巴伐利亚”号、“国王”号和“边境总督”号等主力舰上的85名水兵聚集在一起,高声议论和平并表示反对出海送死。不满和反抗情绪在舰员中愈演愈烈。10月29日夜10点,也就是舰队预订出港前的2小时,已升任公海舰队司令官的希佩尔中将召开作战会议,“巴登“号舰长戈尼克斯·朗格曼上校指出他的舰上还有第3分队的下级人员均不服从命令,拒绝升火出港。后来还发生了支持出海和反对作战的水兵交火的事件,德国舰队实际上已出于失控状态。当局虽然收回了出港命令,但逮捕了约500名闹事水兵,直接诱发了震惊全德的基尔水兵起义
11月3日,公海舰队的水兵走上基尔街头游行示威,抗议海军当局,要求释放被捕者。游行示威随后发展为武装起义,水兵们解除了军官的武装,迅速占领了战略要地,控制了全城。工人也举行武装起义响应,并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到了11月4日晚,基尔及附近郊区均为起义者占领。5日,基尔全城总罢工支持水兵起义。基尔港水兵起义成为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的信号,革命在全国迅速蔓延。到11月8日止,几乎所有的德国大城市中都发生了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此次起义是德国十一月革命的起点,同时也导致德国被迫宣布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德舰自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包括巴伐利亚号战列舰在内74艘德国军舰被协约国扣压。这支舰队于1918年11月19日根据停战协定由驶往英国斯卡帕湾,21日抵达锚地后锅炉熄火接受协约国的监督。英国海军发现德国“马肯森”号未建成后,又要求“巴登”号开往斯卡帕湾,巴登号舰于1919年1月7日驶抵斯卡帕湾。
此时德国虽然已经宣布停战,但尚未与协约国签订最终和约。双方在凡尔赛的谈判十分艰难,德国人认为并没有输掉战争,把和谈看作是争取权利的最后机会,而英国却不这样认为。最后,英国政府向德国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要么6月21日晚上7点之前全盘接受和约条款,要么再次面临战争。此时的德国人决定屈服,但需要两天时间“体面的准备”。英方遂将最后期限推迟到6月23日晚7时。但没有人把谈判最新进展及时告诉在斯卡帕湾的舰队指挥官路德维希·冯·鲁特少将。看到当地英国报纸关于“停战谈判濒临破裂”和“可能恢复军事敌对”的报道使德国军官们以为双方的谈判已经破裂,敌对状态已经恢复,为防止舰队落入敌人手中,只有在敌人行动之前自行将其凿沉。不甘让这些重型水面舰艇落入敌人手中的德国舰队官兵,事前就做好了沉船准备。有人拆掉了水密门,还有人在水密隔板上钻孔使各舱室连在一起以便加速进水。
英国海军对德国舰队打算自沉的情况有所了解。6月13日,第一战列舰中队司令官费曼特将军就制定了万一谈判到期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于6月21日夜间强行夺取德国军舰的计划,并得到了大西洋舰队司令麦登上将的批准。后来两位将军获知谈判协议终止期限挪到了23日晚上9点,但是这个重要的时刻却没有人正式通知鲁特少将
港内只留下3艘维修中的德国小型驱逐舰。鲁特少将见状认为沉船已不再有阻碍,便于11点半从旗舰“腓特烈大帝号”发出“彩虹”密语电报,并于10分钟内重复了11次。除此之外还用手旗和探照灯向周围的舰艇不断下达命令。德国舰队一边升起海军旗一边打开通海阀,集体自沉开始。
德舰“巴伐利亚”号和“巴登”号也迅速开始行动。两舰舰员不仅打开了通海阀,还打开了鱼雷管前后盖、锅炉冷凝器海水进水阀和消防水管等,加快进水速度。“巴伐利亚”号于14点半向左舷倾斜沉没,侧躺在海床上。而“巴登”号则被英国驱逐舰拖到浅水海域,坐滩搁浅。
英国随后几次试图打捞“巴伐利亚”号,最后于1933年9月1日打捞成功,舰体被解体拆毁。英海军将“巴登”号打捞浮起后作为靶舰,此前由英国海军炮术学校的专家对全舰进行了详细研究。1921年8月16日的最后打靶中,为了提高命中率,英国“恐怖”号和“艾瑞巴斯”号浅水重炮舰用伊丽莎白女王级的381毫米炮在5链(920米)的距离上向其发射了31发381毫米穿甲弹、半穿甲弹和被帽榴弹。
打靶结果证明,472米/秒初速射弹以18.5度的着角命中“巴登”号350毫米厚炮塔基座围阱仍能将其击穿,但炮弹未爆炸。命中250毫米上部装甲带的472米/秒弹丸也成功的贯穿的装甲,并击穿了内部30毫米防破片装甲后又击穿了锅炉舱甲板,炸毁了2座锅炉。420米/秒初速弹丸可以击穿170毫米厚的副炮装甲带进入舰体爆炸,但无法击穿主装甲带。
英军试验表明,381毫米穿甲弹能够击穿巴伐利亚级炮塔和主装甲带,但是引信在侵彻在过程中经常提前起爆,导致炮弹失效,因此要求改善引信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除了弹道防御试验外,英军还在舰内各处布置了炸弹以考核“巴登”号对飞机的防御效果。舰体内布置了1个816千克装药和1个240千克装药,以及3个236千克装药,在甲板装甲上布置了1个240千克装药,在D炮塔顶部安放了1个236千克装药。炸药起爆后,已经被381毫米炮弹打的千疮百孔的“巴登”号再次遭受重创,但舰体结构仍然保持完整,没有立即沉没。最后英军试验人员打开通海阀,“巴登”号终于于朴茨茅斯港东南方北纬49度20分20秒,西经2度21分20秒处沉没。此次试验英军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全面防护已经不能抵御重炮弹的射击,必需开发新式防御体系,即重点防御(Allornothing),并首先应用在纳尔逊级战列舰上。
该级各舰
该级概况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计划建造4艘,实际开工4艘,最终竣工2艘。同级4艘为:巴伐利亚号(Bayern)、巴登号(Baden)、萨克森号(Sachsen)、符腾堡号(Wuerttemberg)。该级别后两艘萨克森号和符腾堡号舰体稍有改动,有资料将其单独划为一级(萨克森级),但两舰均未完工,1920年代初期解体。
1916年日德兰海战爆发时,最先竣工的1号舰巴伐利亚号仍在海上试航。之后巴伐利亚号在波罗的海针对俄国的一场战斗中,船艏触雷,艏鱼雷发射室进水,回到德国后巴伐利亚号取消了艏鱼雷发射管。2号舰巴登号服役之后作为德国海军公海舰队的旗舰。德国战败投降后,协约国发现原定列入扣留名单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尚未竣工后,决定扣留巴登号,与德国舰队一起被扣押在斯卡帕湾。1919年6月21日德国舰队在“彩虹行动”中集体自沉。巴伐利亚号沉入海底。巴登号则被拖往岸边搁浅,不久被打捞起来,1921年作为靶舰被击沉。
“萨克森”号和“符滕堡”号舰体比巴伐利亚级前两舰加长了2.4米,而且“萨克森”号中央轴使用柴油机推进,柴油机功率10000马力,应急功率可达12000马力,混合动力装置总重2224吨,比全蒸汽动力增加了近200吨重量。由于柴油机比蒸汽轮机高,因此“萨克森”号柴油机舱比另两个机舱高出1米,突出部分增加了80毫米侧装甲防护。“符滕堡”号则准备将艉部舵机舱外围装甲加厚到200毫米。两舰均采用了1914式主炮塔设计,把主炮最大仰角增加到20度。“萨克森”号与“符滕堡”号下水后,德国在陆地战场上已日现颓势,海上则完全依赖潜艇战。 1918年上半年,“萨克森”号与“符滕堡”号完全停工,此时两舰的施工完成量已达到了10800吨和10930吨,舰体工程完成率达90%。“萨克森”号已经完成了4个主炮座圈和部分上层建筑的工程。一战结束德国投降后根据凡尔赛和约,两舰于1919年11月3日被除役德国海军序列,并于次年出售解体。1921年,“萨克森”号在基尔、“符滕堡”号在汉堡被拆毁。
巴伐利亚号
巴登号
巴登号战列舰,在德国但泽硕效船厂建造(建造代号Ersatz Woerth),于1913年12月20日敷设龙骨,开工建造;1915年10月30日下水;1917年3月14日正式服役。该舰于1919年6月21日在英国的斯卡帕湾自沉时,被英国海军人员发现并阻止,后被拖往岸边浅水区搁浅。1921年8月16日该舰作为靶舰被击沉。
萨克森号
萨克森号战列舰,在德国基尔克虏伯船厂建造(建造代号Ersatz Kaiser Friedrich Ⅲ),开工日期:1915年1月4日;下水日期:1916年11月21日;该舰未完工,于1922年被解体。
符腾堡号
符腾堡号战列舰,在德国汉堡伏尔甘船厂建造(建造代号Ersatz Kaiser Wilhelm Ⅱ),开工日期:1914年7月4日;下水日期:1917年6月20日;该舰未完工,于1922年被解体。
历任舰长
“巴伐利亚”号
1916年3月-1916年12月,马克斯·哈恩上校
1916年12月-1918年8月,戈尼克斯·隆哈特上校
1918年8月-1918年12月,胡戈·多曼尼克上校
1918年12月-1919年6月21日,阿尔贝里哈特·梅斯尼尔中校
“巴登”号
1916年10月-1918年8月,维克托·哈德尔上校
1918年8月-1918年11月,戈尼克斯·朗格曼上校
1918年11月-1919年6月21日,奥托·齐索夫中校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0 13:58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