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药师经》载,八菩萨身材修长,跣足立于莲台上,面相丰圆,头戴花蔓冠,除一个菩萨身著通肩大衣外,其余皆袒上身,披
云肩,臂上戴膀圈,胸、膝上饰璎珞,
帔帛横过腹膝两道。项后均有圆形头光。
菩萨的境界,都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度众生出生死苦海,不再六道轮回,得大快乐。菩萨
自利利他,自利者自身以是圣人境界,利他者也能度
凡夫得证菩萨境界。菩萨在因地和果地都修学
六波罗蜜。
一:
布施波罗蜜。财布施,分为内财布施和外财布施。以体力、劳力利益众生的为内财布施;以钱财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外财布施。
法布施,凡以佛法真理教给众生,帮助众生
破迷开悟的叫做法布施。
无畏布施,保护众生使他们没有惊怕,使众生安定的叫做无畏布施。菩萨由
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
二:
持戒波罗蜜。菩萨能修出家、在家、
大乘、
小乘一切
戒法和善法,更有功德很大的菩萨戒有三:所有一切善的事都去做,所有一切恶的事都了断不去做,所有的众生都去度他们脱离烦恼。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
恶业。
三:
忍辱波罗蜜。为利益大众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菩萨由修忍辱,能忍受
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即能断除瞋恚烦恼。
六:
般若波罗蜜。即智慧,世间和
出世间一切妙法都通达叫做智慧。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菩萨由修般若,能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愚痴无知和无明。
佛陀告诉我们要学习菩萨道,我们今生能得人身,就说明过去有福报,只不过福报多少不同而已,但不修学
菩萨道积福善,就不能继续未来的福报。
所以,世间一切善事我们要行,敬双亲爱妻儿、救济贫苦、救济病人和护理、修路桥填平除崎岖、急难相助等善而广学之,我们就会得大福报,大功德,无烦恼而快乐无比,从而进入欢乐的菩萨愿海。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菩萨在古
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
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在佛教初创的
小乘时期,仅把
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
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
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
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
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
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
佛。
寺庙中供的菩萨像,主要的是
文殊师利 Manjusrikumārabhūta 、
普贤 Samantabhadra 、
观世音 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