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即‘
声闻乘’、‘
缘觉乘’、‘
菩萨乘’ ,声闻乘又名小乘,缘觉乘又名中乘 、菩萨乘又名大乘
佛教所说的“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
三种法门。
2、缘觉乘,又作
辟支佛乘、独觉乘。观
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
缘觉。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
生灭,即悟非生非灭,乃以此
十二因缘为乘。
3、菩萨乘,又作大乘、佛乘、
如来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此六度为乘。
前二乘唯自利,无利他,故总称小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究竟一乘宝性论均以小乘所得三乘共知、中乘所得二乘共知、唯佛所得二乘不知等为由,而称三乘为小乘、中乘、大乘;
寂调音所问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大智度论卷十一以于无分别一味法中说上中下而显三乘差异为由,称三乘为下乘、中乘、上乘;
大乘庄严经论卷四、梁译
摄大乘论释卷一则合称前二乘为下乘,而称菩萨乘为上乘。华严、天台宗以三乘为方便法门,毕竟归
一佛乘,是为一乘教,即三乘之外别立一佛乘;法相宗则以一乘系对一机而施,是权假之教,三乘则属真实之教。前者称“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后者则称“三乘真实一乘方便”。
在佛教中,我们时常会提到三乘
声闻乘、
缘觉乘和菩萨乘。
声闻的目标是使自己从这个苦痛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实现烦恼的熄灭;
缘觉是那些通过修行、契入事物互即互入之本质而开悟的人;在菩萨乘中,你要帮助所有的人开悟。
佛教语。一般指小乘(
声闻乘)、中乘(
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
《
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
四谛法;中根人为中乘,受
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历长远,乃可登佛境矣。”
苏菲教团一般将精神修炼的道路分为3阶段,即寻道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在遵奉教法、履行法定的5项宗教功课的基础上,再经历若干特殊的精神修炼阶段和状态,循级而进,使精神升华,最后达到对“真理”、“真知”的认识,与真主合一。中国
汉文伊斯兰译著中,将苏菲精神修炼的道路称为“三乘”、“三程”或“三道”。“
(1)教乘,系
阿拉伯语“沙里亚”(Shari‘ah)的意译,亦称
礼乘、教程或常道。即在坚持六大基本信仰的前提下,遵从教法的一切规定,履行法定的念、礼、斋、课、朝五项天命功课和
行为规范,命行禁止,行善止恶,作为“入道归真之门”,达到“勤德敬业”,“修身养性”,“虔信真主”。
(2)
道乘,系阿拉伯语“托勒盖”(Tariqah)的意译,亦称道程或中道。即在教乘修行的基础上,寻道者在导师的指引下,由外在的身体力行转入内心的精神修炼,通过昼夜坚持和躬行
拜功、斋戒、静坐和
连祷迪克尔等功修,越过7种障碍,弃绝尘世,清心寡欲,静虔参悟,苦思冥想,“参天地化育之理,悟真主之大能之德性”,净化心灵,去认识和接近真主,以达“穷理明心显性”。
(3)真乘,系阿拉伯语“哈给格”(Haqiqah)的意译,亦称理乘、真程或至道。即寻道者完满完成道乘修持的阶段,通过明心
见性等修炼步骤,达到“欲尽理纯,功到大定,道合自然”,“浑然无我,心不纳物,唯独一主”,“克己完真见性”,实现与真主合一。真乘是苏菲人生的最高目的,也是修炼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凡穆斯林,能达教乘者,便可以涉世,达道乘者,便能忘世,欲达真乘者,便能出世,成为圣贤之人。“
三乘”的内容及各个阶段的关系,中国清代伊斯兰教学者刘智在《天方典礼》中云:“乘,载也。载诸法义,以备求道者次第取法也。初曰礼乘,总载
天道人道,一切事功之条例,此勤德敬业者所取法也。进曰道乘,总载人理物理,尽人合天之法程,此穷理尽性者所取法也。终日理乘,又名真乘,总载无我无理,天人一致之微言,此克己完真者所取法也。勤德敬业所以修身也;穷理尽性所以明心也;克己完真所以见性也。身不修。不可以明心;心不明,不可以见性;性不见,不可以合天。性之不可见,己私
不蔽也。三乘之法,己私之砺也,三乘之上更有超乘一法,则天人化矣,名迹泯矣,非
语言文字可传,待其人之自会耳矣。”马注所著《
清真指南》谓:“道有三程,常道、中道、至道也。常道如人之身,中道如人之心,至道如人之命。”“舍常道而言中道、至道,犹树无根,舍至道而言常道,如夜行无烛;舍至道、常道而言中道,如
纸花满瓶;舍中道而务常道以寻至道,如镜无光。三者相连,若身、心之与命,缺一不可”。马复初《
道行究竟》中说:“礼乘乃圣人示众之法,道乘乃圣人自任之功,真乘乃圣人独践之境。”“凡
慕道者,必先习礼乘之学,而遵守其事,行之不怠,由礼乘而进于道乘。进于道乘则加工进修,功成修尽,穷究既通道,由道乘而进于真乘”。
伍遵契在《
归真要道》中说:“此道分而三条,合则为一体。其圣教为人之四肢百骸,其
圣道为五脏六腑,其至道为性为命,缺一则不成人。其道亦然,必须由浅及深,内外经历,可为正人。”在
伊斯兰教史上,有些苏菲学者将三乘之间的关系,比喻为桔柑的“皮、瓤、核”、果树的“种、茎、果”及“舟、海、珠”(“登舟为渡海、渡海为采珠”)。大多遵法
苏菲教团主张在教乘修持的基础上,再进行道乘以至真乘的修持,即所谓的“先教后道”,少数非遵法苏菲教团不完全遵奉教乘修持,注重道乘修持,即所谓的“先道后教”或“道中
有教”。
在
伊斯兰教史上,苏菲派学者对道乘修持提出了数量不等的修持阶段和状态。它是功修者克己、自制、勤修、苦炼的过程及精神修炼所达到的
心理状态。如艾布·纳斯尔·沙拉智(?~988)在《苏菲派的圣光之书》中提出了修持的“七阶段”(忏悔、禁欲、断念、守贫、坚忍、信心和满足)和“十种状态”(冥想、近主、爱慕、畏惧、希望、渴望、亲密、稳静、凝视、确信)。中国王岱舆在《正教真诠》中提出宗教功修的“
三品十条”。余浩洲在《真功发徽》中综述了修持方式“三十件”,马复初在《
道行究竟》中提出道乘与真乘当尽的“十事八德”,蓝子羲在《
天方正学》中也提出与王岱舆略有不同的道乘修持的“三品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