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志班
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宏志班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依托学校,专门为品学兼优特困学生,进行免收学费、书费甚至还补助生活费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
发展历史
“宏志班”取“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之意。国家向每名学生资助6000元,分三学年拨付(从2005年开始每人资助9000元),并实行学费全免。
1995年9月1日,全国第一个“宏志班”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开班。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是中央文明委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帮助西部地区培养人才而采取的一项资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从2000年开始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组织实施。2002年,资助范围向高中生延伸,面向品学兼优特困学生开办高中“宏志班”。截止2005年,四川省共有300名学生在广安中学绵阳中学棠湖中学开办的6个高中“宏志班”上学。
学生标准
一般是指成绩优秀、身体健康、家庭贫困,确实无力负担高中学段学业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成立意义
宏志班有宏图大志之意,是国家助学项目之一。由国家资助,学生多为家庭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农村学生,也有部分为城市贫困但优秀学生。宏志班免学生学费,并且每月有一定补助.
宏志班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助学行动,刚开始是在北京发起的,21世纪初全国不少城市都有这样的“单独设班”。针对那些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学生,学校依靠政府投入和社会救助减免了他们的学杂费,使他们得到就学机会。如果没有这个救助,这些人生就会因为贫困成为教育的弃儿,所以高等教育更应该避免这种巨大人才损失,维护教育公平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在2002年联合通知中指出宏志班的创立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为贫困家庭的学子铺筑了成才之路。并在“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中把开办高中“宏志班”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加以推广。21世纪初已在全国各地办了几百个宏志班。
参考资料
.中国文明网.
来自我省“宏志班”的报道.四川教育网.2006-11-22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22:20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学生标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