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三十六人赞》,
南宋龚开所作,为
宋末元初词人周密的史料笔记《
癸辛杂识》中收录。在水浒的早期资料里,《宋江三十六人赞》是极珍贵而又极难解的一种。因年代久远,不同版本之间均有文字出入。
《宋江三十六人赞》,南宋人龚圣与所作,为宋末元初人周密的史料笔记《
癸辛杂识》中收录。
《宋江三十六人赞》是
龚开(字圣与)的代表作。在《赞·序》中,作者提示了他之所以题赞的目的,是想以此惊顽起懦,唤起百姓的
民族意识和反抗斗志。他感叹道:“与其逢圣公之徒,孰若跖与江也!”真是石破天惊之语。
序曰:
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虽有高人如
李嵩传写(1),士大夫亦不见黜(2)。余年少时壮其人,欲存之画赞,以未见信书载事实(3),不敢轻写。及异时见《
东都事略·中书侍郎侯蒙传》有疏一篇(4),陈“制贼之计”云:“宋江三十六人横行
河朔(5),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材必有过人,不若赦过招降(6),使讨
方腊(7),以此自赎,或可平东南之乱。”余然后知江辈真有闻于
时者(8)。于是即三十六人为一赞,而箴体在焉(9)。盖其本揆矣(10) ,将使一归于正,义勇不相戾(11),此诗人忠厚之心也。余尝以江之所为,虽不得自齿(12),然其识器超卓有过人者,立号既不僭侈(13), 名称俨然犹循轨辙(14),虽托之记载可也。古称柳盗跖为“海贼之圣”(15),以其守一至于极处(16),能出类而拔萃。若江者其殆庶几乎(17)!虽然,彼跖与江,与之盗名而不辞,躬履盗迹而无讳者也,岂若世之乱臣贼子,畏影而自走,所为近在一身而其祸未尝不流四海(18)!呜呼,与其逢圣公之徒,孰若跖与江也(19)!
(4)《
东都事略》:南宋
王偁撰,130 卷,
纪传体的
北宋史。此书依据国史实录,旁及野史,叙述简明扼要,有一定史料价值。
(15)跖(音同直):
柳跖,春秋战国时人民起义领袖。他率“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 所到之处,使“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堡)”。旧时被诬为“盗贼”中的圣者。
(18) “虽然… … 四海”句:柳跖与宋江不怕被称为“盗”,不隐诲自己做的是“盗”的事,哪里像那些乱臣贼子(指朝廷大臣、贪劣官负们),见到一点影子就害怕躲进,却干尽坏事,祸害天下!
(27)灌口少年:蜀中灌口有二那神庙,祀李冰的第二个儿子,称
灌口二郎,俗称
二郎神,《
封神演义》作
杨戬。
(30)广:
李广,西汉名将,前后与
匈奴作战70 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又被称为“
飞将军”;但屡遇劲敌,不能以虏获多而得封赏,被认为“数奇”(命运不好)。
(34)樊.樊哙(音同快),沛公
刘邦的属将。
项羽设鸿门宴,欲杀害刘邦。他直撞而入,受项羽赐,饮一斗酒,食一肩(整整一只猪腿)。项羽大为惊服.杀刘邦之意为之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