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中国古典小说《
水浒传》中的人物。
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拼命三郎”。初登场于第四十四回“锦豹子小径逢
戴宗,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形象设定
名称由来
石秀绰号“拼命三郎”。《水浒传》第四十四回,石秀初登场自我介绍时提及绰号由来:“自小学得些枪棒在身,一生执意,路见不平,但要去相助,人都唤小弟作拼命三郎。”
外在形象
原著《水浒传》中对石秀的外貌描写着墨不多,杨雄在见到石秀时称“好个壮士,生得上下相等”。又有《西江月》词称石秀“身似山中猛虎,性如火上浇油。心雄胆大有机谋,到处逢人搭救。全仗一条杆棒,只凭两个拳头。掀天声价满皇州,拚命三郎石秀”。可见石秀生得高大勇猛,擅使杆棒,声音豪爽。
性格特点
行事仗义
石秀有极强的正义感,行事仗义,敢于反抗。当杨雄被张保围堵要钱时,石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杨雄解围。当卢俊义即将被斩首时,石秀不顾安危,孤身劫法场;被抓之后不惧强权,痛骂身为大名府知府的梁中书。
机智细心
杨雄家举行法事时,石秀能够从潘巧玉与和尚的行为举止中察觉二人的私情;告发潘巧云奸情时,先提醒杨雄不要立即发作,等和尚再来家中时将其捉住,后又提出将潘巧云骗至翠屏山对质。攻打祝家庄时,石秀能通过钟离老人侦查道路,帮助梁山众人取得胜利。此皆说明石秀行事并非一味横冲直撞,他行事有条理,有章法,考虑周全,机智细心。
深明大义
石秀深明大义,并非狠毒。在梁山义军攻破祝家庄后,他便劝阻宋江清洗村庄,使满庄村民得以拯救,这便体现出石秀的仁慈。另外,石秀诱杀潘巧云,虽然是为了“洗刷自己”和出口恶气。但其中包含着“为朋友杨雄日后不受其害”的因素,他曾对杨雄说过“怕哥哥日后中了奸计”。
悍勇刚烈
石秀悍勇刚烈。卢俊义落难时,石秀与杨雄奉宋江之命前往北京打探消息,途中遇到燕青,知道卢俊义命在旦夕,杨雄和燕青一同赶往梁山搬救兵,而石秀则只身一人劫法场。劫法场时,石秀应声大叫道:“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而后从楼上跳下来,手举钢刀,杀人似砍瓜切菜。随后一只手拖住卢俊义,投南便走。另外,在石秀被捕后,在梁中书面前“睁圆怪眼,高声大骂”“千贼万贼价骂”,直接把“厅上众人都唬呆了”,不仅骂破了官军的胆,更骂出了梁山威。此皆能说明石秀悍勇刚烈。
主要经历
早年生活
石秀祖籍为金陵建康府,出身屠户家庭,自小学得枪棒在身,后随叔父到北地倒卖羊马,不巧叔父中途病死,生意亏本,石秀无钱归家,便流落到蓟州,靠打柴为生。
结拜杨雄
杨雄在被踢杀羊张保围堵要钱之时,石秀挑柴经过,路见不平将张保等人一拳打翻,酒楼上的戴宗和杨林两人见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赞其为好汉,便下楼劝和并邀请石秀上楼喝酒。双方自报家门,戴宗还建议石秀去投奔梁山,并给石秀十两银子做本钱。正想说一些心腹之话,有官府的人来到酒楼,戴宗两人便匆忙离开。
原来官府之人正是刚才被救下的杨雄,追回财物后便来寻找石秀,表达谢意。石秀在杨雄表露身份后,便也自报家门。杨雄见石秀在当地没有亲眷,便提出结拜为兄弟,石秀欣然答应。随后,杨雄的丈人潘公前来,他曾为屠户,又听闻石秀出身屠户,便将其带回家。在家中,石秀又与杨雄之妻潘巧云相识。后石秀在杨雄和潘公的帮助下,顺利开起了一家肉铺。
为兄除奸
潘巧云的前夫身亡两年,要在家中请来和尚为其举行法事。潘公年老,便托付给石秀管理。石秀注意到和尚裴如海和潘巧云言行举止亲密,察觉二人有染,后又发现二人偷情时通过头陀敲木鱼叫佛来报信。石秀前去告诉杨雄此事,并叮嘱杨雄不要立即发作,等待和尚再来家中时将其捉住。然而杨雄酒后失言,不慎说出,清醒后潘巧云便诬陷石秀非礼她。杨雄相信潘巧云所言,收回肉铺并将石秀赶出家。
石秀见肉铺被收回,猜到是潘巧云诬陷他,而与杨雄争辩会使杨雄丢脸,于是自己离开。但他不愿杨雄继续被潘巧云欺骗,半夜抓住报信的头陀,让其承认事实后将其杀死,并换上他的衣物扮作头陀,杀死裴如海并将尸体剥光衣物丢弃在大街上。杨雄听闻此事,知道裴如海是石秀所杀,便去找石秀询问真相并向其赔罪。石秀又出主意,让杨雄以烧香为名将潘巧云带到东门外的翠屏山对峙。逼问之下,侍女迎儿说出真相,潘巧云也只得承认,杨雄遂将两人杀死。石秀与杨雄都杀了人,打算前往梁山落草。躲在一旁的时迁闻言后也现身,三人一同前往梁山。
三打祝家庄
石秀三人逃亡至梁山的途中,经过祝家庄。时迁心存贼念,偷吃祝家庄一家店里的报晓鸡,两方人为此争执并打斗起来,中途还烧了其店铺,后时迁不敌被抓。石秀和杨雄逃脱后遇见杜兴,由于杨雄对杜兴有恩,杜兴向他的主人李应求情拯救时迁。然而当李应等人来到祝家庄说明缘由后,祝家庄拒绝释放时迁,反而射伤李应。于是石秀前往梁山寻求宋江的帮助,宋江决定率领众人攻打祝家庄。
祝家庄的道路艰难,宋江派石秀和杨林前去探路。石秀不仅成功从钟离老人那里获得有关盘陀路的情报,还协助宋江成功突破祝家庄的迷宫布局。三打祝家庄时,石秀诈败,甘愿被祝家庄的孙立俘获,以内应的身份潜伏于祝家庄,为攻破祝家庄立下汗马功劳。后宋江等人打算洗荡祝家庄村坊,石秀以钟离老人指路之功相劝,宋江就此放过祝家庄村坊。
独劫法场
攻打大名府前,石秀和杨雄被派下山打探大名府消息,下山途中遇到前来求救的燕青,得知卢俊义被抓。杨雄将燕青带上梁山,而石秀则继续下山打探消息。石秀赶到大名府之时,正遇到梁中书下令蔡福将卢俊义就地正法之时,石秀只身一人劫法场,虽顺利将卢俊义带出法场,但在众多追兵之下,最终两个人还是双双被抓。被抓后,石秀痛骂大名府知府梁中书,在场众人皆是为之震惊。之后梁山众人三打大名府,将石秀与卢俊义救出。梁山大聚义,石秀被封天慧星,并成为步兵头领之一。
战死沙场
朝廷招安不成,派童贯等人前去攻打梁山。石秀和杨雄等人跟随卢俊义对战童贯等人,在卢俊义将酆美活捉后,石秀与杨雄将其带回梁山。后高俅败逃时,石秀又与杨雄将其埋伏,使其大惊。梁山众人在接受招安后,石秀跟随宋江、卢俊义等人四处征战。在攻打盖郡时,石秀与杨雄、时迁三人假扮敌军进入城中,里应外合。随后又在征战田虎、王庆中立下战功。直到征战方腊时,石秀在昱岭关被乱箭射死。
人物关系
文学价值
石秀这一形象反映出《水浒传》的叙事技巧。石秀精细,杨雄粗疏,将性格有反差的人放在一起写,使双方相互映衬,此为《水浒传》中常用技法,如林冲的忍气吞声与鲁智深的勇武豪迈,宋江的世故与李逵的直率,亦是例子。此类反衬已成为文学表现的传统技法。
此外,石秀的故事也反映出《水浒传》在叙事结构上的突破。如金圣叹所批的七十回本《水浒》的叙事方式是由五个单元结构和众多的小单元以及结合部组成的。其中小单元指相对短小的故事情节与相对少数的人物,例如杨雄、石秀小单元,便是从第四十四至四十六回由二人结拜、杨妻通奸、石秀杀嫂、奔赴梁山等故事组成,这直接体现出单元结构与小单元之间的组合,不是线性的连接,而是一种结构的吻合和转换。作者通过事件与事件的交接,来展现石秀在社会化性格系统中性格与性格交叉和撞击,最终勾勒出石秀这一生动的人物形象。
人物评价
书中评价
匣里龙泉争欲出,只因世有不平人。旁观能辨非和是,相助安知疏与亲。(《水浒传》第四十四回 评)
身似山中猛虎,性如火上浇油。心雄胆大有机谋,到处逢人搭救。全仗一条杆棒,只凭两个拳头。掀天声价满皇州,拚命三郎石秀。(《水浒传》第四十四回 评)
“端的是好汉!此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真壮士也!”(《水浒传》戴宗、杨林 评)
书外评价
杨雄与石秀,是石秀写得好。然石秀便是中上人物,杨雄竟是中下人物。(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 评)
观巧云所以诬石秀者,亦即前日金莲所以诬武松者,乃武松以亲嫂之嫌疑而落落然受之,曾不置辩,而天下后世,亦无不明其如冰如玉也者。若石秀则务必辩之:背后辩之,又必当面辩之;迎儿辩之,又必巧云辩之,务令杨雄深有以信其如冰如玉而后已。呜呼!岂真天下之大,另又有此一种巉(chán)刻狠毒之恶物欤?(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 评)
石秀为人,非一勇之夫,委婉详悉,矢不妄发,发无不中的,的的大有用人。(明代思想家
李贽 评)
又热烈又冷静,又骠悍又细腻,这就是石秀的形象,一个立体的、血肉丰满的武侠形象。(《中国武侠小说鉴赏辞典》王立之 评)
拼命三郎石秀是集勇猛、精明、刻毒于一身的梁山好汉。(《齐裕焜讲水浒》作者
齐裕焜 评)
石秀为江湖人的楷模,给江湖人以鼓舞,也教给他们如何在江湖上达到自己的目的。石秀是成熟的江湖人,接人待物颇有一套。而宗法人长期生活在宗法网络中,很少以个体身份面对社会,事事都有族长或家长代表,其个性是萎缩的。从宗法社会游离出来的游民,要想成为江湖人还要在江湖上闯荡、奋斗,既不能畏葸不前,也不能乱撞瞎闯,如何掌握好节律,是一个成功江湖人的标尺。(学者
王学泰 评)
衍生作品
文学作品
戏曲作品
影视作品
游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