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艾薏苡仁粥是以以薏米、米仁、薏仁等为主料制作的菜品。
别名
解蠡、起英、赣米、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儿、赣珠、薏米、
米仁、薏仁、苡仁、玉秣、六谷米、珠珠米、药玉米、水玉米、沟子米、裕米、益米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
⒈1.
荷瘤小鼠腹腔注射薏苡仁的乙醇提取物,能
抑制艾氏腹水癌(ECA)细胞的增殖,显著延长
动物的生存时间。从该提取物进一步分离的2个组分,其一可引起癌细胞的原生
质变性,另一组分能使细胞核的分裂相
停止于中相。
⒈2.薏苡仁的丙酮
提取物,小鼠
腹腔注射也能抑制ECA的
生长,此种抗
肿瘤活性可转移到石油醚可溶的酸性部分中,若将其皮下注射,可使腹水变透明,
肿瘤细胞几乎消失,但这一部分的毒性也相应较高。薏苡仁丙酮提取物还对
子宫颈癌14(U14)及腹水型
肝癌(HCA)实体瘤有明显
抑制作用。
⒈3.临床应用薏苡仁配伍的煎剂,能观察到对晚期
癌症患者有延长生命的
效果,并发现给癌症患者
腹腔注射薏苡仁丙酮提取物后,经腹水
检查,癌细胞的原生质发生显著变性。还发现薏苡仁50%
乙醇提取物可促进
培养的扁平上皮
癌细胞的角化。
免疫作用
⒉1.从薏苡仁热水提取物分得的中性多糖葡聚糖
混合物及酸性多糖Ⅱa-1,2,3,Ⅱb部分均显示抗补体活性。
⒉2.中性多糖葡聚糖混合物是高度
异质性的,用HPLC可分得7个葡聚糖,它们是在主链0-6位含葡糖基侧链的1→4连接的a-D-葡聚糖,每个经纯化的葡聚糖在碘反应中有不同的最大
吸收(530nm或>550nm),>500nm-葡聚糖比530nm-葡聚糖更为有效,认为有相当的抗补体活性。
⒉3.酸性多糖Ⅱa-1,2,3,Ⅱb进一步分离纯化而得抗补体多糖CA-1和CA-2,分子中含8-11%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60000和70000。在低剂量时,CA-2比CA-1
显示更强的抗补体活性。
降血糖、血钙、血压作用
兔皮下注射薏苡仁的乙醚提取物(薏苡仁油),可使
血糖值和血钙值降低。薏苡仁的水提取物,小鼠
腹腔注射,可显著降
低血糖浓度,从中分得三个有效成分,即薏苡聚糖A、B、C。这些成分可引起正常小鼠和阿脲(Alloxan)诱导的
高血糖小鼠的低血糖作用。薏苡素静脉注射可引起兔
血压暂时下降。
从软壳的薏苡种子
麸皮中发现一种热稳定的
胰蛋白酶抑制剂。为一种
简单蛋白质,分子量约12000,含有许多
半胱氨酸或胱氨酸残基。它对牛胰蛋白酶的分子比为1:2,表明是双头的(doubleheaded),其活性在pH3-11和高温100℃的某些情况下是稳定的,但抑制活性的热稳定性
程度主要地依赖于
溶剂的种类。
诱发排卵作用
顽固性
无排卵症患者服用薏苡仁为主药的方剂后,可显著改善
下丘脑的机能。薏苡仁的提取物也诱发
金仓鼠排卵,其促排卵的活性物质是阿魏酰豆甾醇和阿魏酰菜子甾醇。9:1反式阿魏酰豆甾醇和反式阿魏酰菜子甾醇⑴在200ug/天剂量时显示诱发金仓鼠
排卵作用。
化学成分
种仁含薏苡仁酯(coixenolide),
粗蛋白13%-14%,脂类2%-8%。脂类中
三酰甘油61%-64%,二酰甘油6%-7%,一酰甘油4%,甾醇酯9%,
游离脂肪酸17%-18%。在三酰甘油中亚油酸(linoleicacid)含量可达25%-28%,在游离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为27%-28%,游离脂肪酸还有
棕榈酸(palmiticacid),
硬脂酸(stearicacid),顺-8-十八碳烯酸(cis-8-oc-tadecenoicacid)即油酸等。一酰甘油中有具搞肿瘤作用的α-
单油酸甘油酯(α-monoolein),甾醇酯中有具促排卵作用的顺-、反-阿魏酰豆甾醇(cis-、trans-feruloylstigmasterol)和顺-、反-阿魏酰菜油甾醇(cis-、trans-feruloylcampesterol)等。种仁还含抗补体作用的
葡聚糖和酸性多糖CA-1、CA-2及降血糖作用的薏苡多糖(coixan)A、B、C。种子挥发油含69种成分,其中主要的有
乙醛(hexanal),
乙酸(hexanoicacid),2-乙基-3-羟基丁酸已酯(2-ethyl-3-hydroxy-hexylbutrate),
γ-壬内酯(γ-nonalactone),
壬酸(nonanoicacid),辛酸(octanoicaid),
棕榈酸乙酯(ethylpalmitate),
亚油酸甲酯(methyllinoleate),香草醛(vanillin)及
亚油酸乙酯(ethyllinoleate)等。
考证
1、《雷公炮炙论》:凡使薏苡仁勿用YU米,颗大无味,其YU米时人呼为粳YU是也。
2、《别录》:薏苡生真定平泽及田野。八月采实,采根无时。
3、《纲目》:薏苡,有二种:一种粘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如糯米,可作粥饭及磨面食,亦可用米酿酒;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YU也。其根并白色,大如匙柄,ZHA结而味甘也。
生态环境
采收储藏
9-10月
茎叶枯黄,
果实呈褐色,大部成熟(约85%成熟)时,割下植株,集中立放3-4d后
脱粒,筛去茎、叶杂物,晒干或烤干,用脱壳
机械脱去总苞和
种皮,即得。
资源分布
中国大部分
地区均有分布,主产
福建、河北、
辽宁、一般为
栽培品。
植物形态
薏苡一年或多年生
草本,高1-1.5m。须根较粗,直径可达3mm。秆直立,约具10节。叶片线状披针形,长可达30cm,宽1.5-3cm,边缘粗糙,中脉粗厚,于背面凸起;叶鞘光滑,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质硬,长约1mm。
总状花序腋生成束;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处面包以骨质念珠状的总苞,总苞约与小穗等长;能育小穗第1颖下部膜质,上部厚纸质,先端钝,第2颖舟形,被包于第1颖中;第2外稃短于第1外稃,内稃与
外稃相似面较小;雄蕊3,退化,雌蕊具长花柱;不育小穗,退化成筒状的颖,雄小穗常2-3枚生于第1节,无柄小穗第1颖扁平,两侧内折成脊而具不等宽之翼,第2颖舟形,内稃与外稃皆为薄膜质;雄蕊3;有柄
小穗与无柄小穗相似,但较不或有更退化者。
颖果外包坚硬的总苞,卵形或卵状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功效分类
利水药;渗湿利尿药药理
研究主宰薏苡仁酯不仅具有
滋补作用,而且还可抑制艾氏
腹水癌细胞增殖,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升提
白细胞和
血小板,是一种理想的抗癌
保健成分,可治疗
胃癌、
子宫颈癌等多种
癌症。动物实验也发现薏苡仁酯对癌细胞有阻遏
生长作用,苡仁并对细胞免疫、体液
免疫有促进作用。苡仁一身兼有抗肿瘤及痰热挟温的肺癌辅助
食疗品颇为相宜。由于薏苡仁有一定抵制细胞异常增殖作用,故也可作为治疗
大肠患肉、胃患肉
方法之一。
植物栽培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
气候,怕干旱、耐肥。各类土壤均可
种植,对盐碱地、沼泽地的盐害和潮湿的耐受性较强,但以向阳、肥沃的壤士或粘壤上
栽培为宜。忌连作,也不宜与
禾本科作物轮作。近年来在潮湿的水稻上上栽培,特别在抽穗扬花期给以浅水层,可显著增产。栽培技术用种子
繁殖。为预防
黑穗病,播前将种子用60℃温水浸种10-20min,捞出种子包好置于5%生石灰水中浸1-2d注意不要损坏水面上的薄膜。取出以清水漂洗后播种,或用1:1:100的波尔多液浸种24-72h,于3月至4月,穴播,按行株距27-30cm见方,穴深5-7cm,每穴播种子5-6颗,覆土2-3cm,镇压。每1hm2需种75-90kg。
炮制方法
炒薏苡仁:取拣净的薏苡仁置锅内用
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即可。或用
麸皮同炒亦可。(每薏苡仁100斤,用麸皮10斤);《雷公炮炙论》:凡使薏苡仁一两,以
糯米,取使。若更以盐汤煮过,别是一般修制,亦得。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种仁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
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罗宽而深的纵沟。质
坚实,断面白色粉质。气微,味微甜。以粒大充实、色白、无皮碎者为佳。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类白色。主体为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多面形,直径2-20μm,脐点星状、三叉状、人字形或裂缝状,复粒少见,由2-3分粒组成。
性味
甘淡,凉。
②《别录》:“无毒。”
③《食疗本草》:“性平。” ④《本草正》:“味甘淡,气微凉。”
归经
入脾、肺、肾经。
①《纲目》:“阳明。”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
肺、
脾、肝、
胃、大肠。”
功用主治
健脾,补肺,
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水肿,
脚气,肺痿,
肺痈,肠痈,
淋浊,白带。
①《本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
风湿痹,下气。”
②《别录》:“除筋骨
邪气不仁,利
肠胃,消
水肿,令人能食。”
③《药性论》:“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涕唾上气。煎服之破五溪毒肿。”
⑦《纲目》:“
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
小便热淋。”
⑨《中国药植图鉴》:“治肺水肿,湿性肋膜炎,排尿
障碍,慢性胃肠病,慢性溃疡。”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
浸酒,煮粥,作羹。
宜忌
该品力缓,宜多服久服。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
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疏》:“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转筋,
脾虚无湿者忌之。
妊娠禁用。”
②《本草通玄》:“下利虚而下陷者,非其宜也。”
选方
①治病者一身尽疼,
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
避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②治风湿痹气,肢体
痿痹,
腰脊酸疼:
薏苡仁一斤,真桑寄生、
当归身、川续断、苍水(米泔水浸炒)各四两。分作十六剂,水煎服。(《广济方》)
③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薏苡仁为末,同
粳米煮粥,日日食之。(《纲目》薏苡仁粥)
④去风湿,强
筋骨,健脾胃:薏苡仁粉,同
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纲目》薏苡仁酒)
⑤治水肿喘急:郁李仁二两。研,以水滤汁,煮
薏苡仁饭,日二食之。(《独行方》)
⑥治
肺痿唾脓血:薏苡仁十两。杵碎,以水三升,煎一升,入
酒少许服之。(《梅师集验方》)
⑦治肺痈咳唾,心胸甲错者:以淳苦酒煮
薏苡仁令浓,微温顿服之。肺若有血,当吐出愈。(《范汪方》)
⑧治肺痈咯血:薏苡仁三台。捣烂,水二大盏,入酒少许,分二服。(《济生方》)
⑨治肠痈,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 ⑩治肠痈:薏苡仁一升,
牡丹皮、
桃仁各三两,瓜瓣人二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千金方》)
⑾治消渴饮水:
薏苡仁煮粥饮,并煮粥食之。(《纲目》)
⑿治沙石热淋,痛不可忍:玉秫(子、叶、根皆可用),水煎
热饮,夏月
冷饮,以通为度。(《杨氏经验方》)
临床应用
取新收之苡仁米2两,与
大米混合煮饭或粥吃,每日1次,连续服用,以
痊愈为止。治疗23例,经服药7~16天,11例痊愈,6例效果不明,6例无效。
病人在服药后至
皮疹消失前,多数有治疗反应:损害
病灶增大变红,炎症增剧;继续坚持服药数日后,则损害病灶渐趋干燥
脱屑,以至消退。
名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薏苡仁,《本经》云,微寒,主筋急拘挛。拘挛有两等:《素问》注中,大筋受热,则缩而短,缩短故挛急不伸,此是因热而拘挛也,故可用薏苡仁;若《素问》言因寒即筋急者,不可更用此也。凡用之,须倍于他药。此物力势和缓,须倍加用即见效。盖受寒即能使人筋急,受热故使人筋挛,若但热而不曾受寒,亦能使人筋缓,受湿则又引长无力。”
②《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
脾、
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
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按古方小续命汤注云:
中风筋急拘挛,语迟,脉弦者,加薏苡仁,亦扶脾抑肝之义。又《后汉书》云,马援在交趾,尝饵薏苡实,云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也。又张师正《倦游录》云,辛稼轩忽患疝疾,重坠,大如杯,一道人教以薏珠用东壁黄上炒过,水煮为膏服,数服即消。程沙随病此,
稼轩授之,亦效。《本草》薏苡乃上品养心药,故有此功。” ③《本单经疏》:“薏苡仁,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泄,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
风湿痹,除筋骨
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总之,湿邪去则脾胃安,脾胃安则中焦治,中焦治则能荣养乎四肢,而通利乎血脉也。甘以益脾,燥以除湿,脾实则肿消,脾强则能食,如是,则已上诸疾不求其愈而自愈矣。”
④《本草正》:“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以其去湿,故能利关节,除
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
疼痛,利
小便热淋,亦杀
蛔虫。以其微降,故亦治
咳嗽唾脓,利隔开胃,以其性凉,故能清热,止烦渴、上气。但其功力甚缓,用为佐使宜倍。”
⑤《药品化义》:“
薏米,味甘气和,清中浊品,能健脾阴,大益肠胃。主治睥虚泄泻,致成水肿,风湿筋缓,致成手足无力,不能屈伸。盖因湿胜则七败,土胜则气复,肿自消而力自生。取其入肺,滋养化源,用治上焦消渴,肺痈肠痈。又取其味厚沉下,培植下部,用治脚气
肿痛,肠红崩漏。若
咳血久而食少者,假以气和力缓,倍用无不效。”
⑥《本草述》:“薏苡仁,除湿而不如二术助燥,清热而不如芩、连辈损阴,益气而不如参、术辈犹滋湿热,诚为
益中气要药。然其味淡,其力缓,如不合群以济,厚集以投,冀其奏的然之效也能乎哉?”
⑦《本草新编》:“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故凡遇水湿之症,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
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倘薄其气味之平和而轻用之,无益也。”
⑧《本经疏证》:“论者谓益气、除湿、和中、健脾,
薏苡与术略似,而不知有毫厘之差,千里之谬也。盖以云乎气,则
水温而薏苡微寒。以云乎味,则术甘辛而薏苡甘淡。且术气味俱厚,薏苡气味俱薄,为迥不相侔也。此其义盖见于《金匮要略·痉湿暍篇》,曰湿家身烦疼,当与
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勿以火攻之。曰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夫身烦疼者,湿而兼寒;一身尽疼者,湿而兼风。寒从阴化,风从阳化。故身烦疼者,属太阳;发热日哺所剧者,属阳明。属
太阳者宜发汗,属阳明者宜清热,发汗所以泄阳邪,清热所以折阳邪,质之以用术用栓者为发汗,薏苡则为清热矣。虽然,薏苡既治
风湿,又主筋急拘挛,不能屈伸,彼风湿相搏,
骨节疼烦,不得屈伸,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独不用薏苡何耶?夫适固言之矣,薏苡是治久风湿痹,非治暴风湿痹者也。然则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非暴病耶?玩汗出当风,久伤取冷之因,决知其似暴病,实非暴病也。发热日晡所剧。风与湿势将化热,故以薏苡合麻黄杏仁
甘草,迎其机而夺之,彼风湿相搏者,上既冠以伤寒八、九日,已可知其非久病,下出所治之方,或有取乎
附子生姜,或有取乎附子
桂枝,且俱用术,其不能杂入薏苡决矣。术与薏苡非相反相恶也,既用此即不用彼者,无他,术性急,薏苡性缓,合而用之,恐其应速,则嫌于缓,应迟,又伤于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