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林斯多夫人
利斯-玉木间冰期的晚期智人化石
埃林斯多夫人(Ehringsdorf man)1914~1925年于德国魏玛郊区的埃林斯多夫的两个采石场发现的利斯-玉木间冰期的晚期智人化石。材料有颅骨、顶骨、下颌骨及股骨等。
化石特点
埃林斯多夫人的头骨大,脑量估计约1450毫升,眉脊较粗壮,额骨较直,
颅穹窿较高,乳突很发达。就形态本身而言,埃林斯多夫人虽有若干原始性,但仍较接近晚期智人而不能归于尼安德特人的范畴。与人化石共生的有古象(Elephas antiquus)、梅氏犀 (Dicerorhinus mercki)等动物化石和温带森林植物化石以及莫斯特文化的工具。
时代定为利斯-玉木间冰期的后期。
文化
考古学上把这一时期统称为莫斯特文化时期,亦以最早发现的法国地点命
名。在石器制作技术上,莫斯特文化的特征是前一时期的阿舍利式手斧消失,转而以石片工具制作系统为主,尤以石片精心制作的单边刮削器和三角形尖状器为典型石器。莫斯特文化特征不仅在欧洲分布,非洲和西亚都有发现。在中国则以山西许家窑文化山西丁村文化为代表。旧石器时代中期还开始使用骨角工具,在遗址中多发现有加工痕迹的骨器,但使用并不广泛。石器技术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大量使用骨角工具打下了基础。早期智人继续住在洞穴和露天环境中,但可能越来越多地使用洞穴。考古材料证明他们能够控制用。他们会在一些地方搭建临时建筑作为营地,在这里制作人工制品,集体聚餐。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房屋是1965年10月在法国南部尼斯城洞穴遗址边发现的窝棚,约36英尺长,11英尺宽。紧靠洞穴搭起中间有支柱的架子,盖上兽皮。地基用石块和大兽骨加固。这是人类第一次用人工手段去划分空间的尝试。在窝棚里发现两个火坑,燃屑说明他们用的是燃烧速度较慢的橡木和黄杨木。而木炭则可以作为易燃的引火物。里面石屑很少,说明他们多在屋外制造石器,可能外面光线好一些。早期智人食物的来源也多种多样,在沿海地带还发现他们从事近海捕鱼。
气候特点
这个时期气候变化最显著的特征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即冰期、间冰期的更替。
所谓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显著变冷的时期,表现为极地冰盖和高山冰川规模扩大和增厚,引起生物的迁徙和部分绝灭。间冰期则是间于两次冰期间的温暖时期,表现为冰川消融和大规模后退,河湖发育,生物繁茂。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在地层中留下了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和相应的动植物化石。第四纪地质学通过对古冰川堆积物和生物化石的研究,确定了冰期和间冰期的序列和次数,基本搞清了史前时期冰川古气候演变过程的基本框架。 世界经典的冰期序列划分是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学者们曾将这里的更世时期划出的五次冰期和四次间冰期,
成为世界各地比较的标准。中国东部的冰川古气候的研究始于本世纪20年代。1920年前后,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在太行山、大同等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后来又在庐山天目山黄山云南点苍山等在有所发现,从而确定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奠定了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基础。之后,许多学者又对第四纪古气候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先后确定了龙川、鄱阳、大姑、庐山、大理五次冰期和四次间冰期。70年代,杨子赓等人通过对河北平原若干钻孔岩心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五次冰期和四次间冰期的存在。上述研究基本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期序列,并可和欧洲冰期划分方案相对应。
哺乳动物的大规模迁徙事件也是第四纪气候演变的重要证据。徐钦琦通过对大量的动物化石分析,提出第四纪中
国东部至少发生过四次哺乳动物南迁的事件。第一次南迁事件发生在距今约140万年前后,标志是大量喜暖的鹿类如山西轴鹿、水鹿、四不象鹿等在华北普遍消失,意味着发生了降温事件。第二次南迁事件发生在距今约90万年前后,标志是大熊猫猎豹剑齿象、爪兽等喜暖动物在华北消失,表明这些动物因寒冷气候的到来而南迁。第三次南迁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8万年前后,标志是居氏巨河狸、变异仓鼠、肿骨鹿等北方动物侵入到长江以南的和县,说明这次降温事件比前两次更剧烈。第四次南迁事件发生在距今约1.8万年前后,标志是北方型动物南侵到江南杭州、溧水一带,是更新世最严酷的降温事件。上述动物南迁事件可分别与鄱阳、大姑、庐山、大理冰期相对应。
证明进化
早期智人的脑结构仍保留了不少原始特征,颅骨形状不像现代人类那样呈
球形,而是近似馒头形。前额低斜,眉脊突出,骨骼特别粗壮。但看起来已经非常象现代人类的样貌。如果尼人穿上西装走在大街上,我们可能都不大会注意到他。早期智人的化石遍布亚、非、欧三大洲,化石地点多达七十多处。著名的如:法国的圣沙拜尔人、莫斯特人德国的埃林斯多夫人,赞比亚的布罗肯山人,巴勒斯坦的斯虎尔人、塔蓬人等,中国的山西丁村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陕西大荔人、山西许家窑人、贵州桐梓人、辽宁金牛山人。还包括许多没有发现古人类化石的文化遗址。 到了距今5万年~4万年前,早期智人演化为晚期智人,即体质上与现代人一致的人类,人类起源的过程最终完成。从此,文化的发展不再需要依赖遗传基因的改变了。
所有晚期智人都属于一个亚种——人属智人种晚期智人亚种。最早被确认为晚期智人的化石是1868年在法国发现的克罗马农人,身材魁梧,脑容量达1600毫升,超过现代人的平均值。更多遗址表明晚期智人已能创造艺术水平与现代绘画大师媲美的洞穴岩画,与我们相比只有时代的差别而没有体质的区别。最早的晚期智人化石发现于非洲,大约距今12~10万年,但受到一些古人类学家的质疑。晚期智人化石分布除亚洲非洲、欧洲外,美洲和大洋洲也都有发现。说明人类此时几乎遍布地球。
在人类向世界各地扩散的同时,一些地区性群体的某些共同体质形态特征经过长期遗传逐渐固定下来。于是形成了在肤色、毛发和面部形态上有显著外貌区别的现代人种(种族)。但这些特征对于人的生理活动来说不具任何实质性意义。目前人种有黄、白、黑、棕四大人种,或称为蒙古人种赤道人种欧罗巴人种澳大利亚人种。这些人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各个地域集团适应了各自不同的环境,而且彼此较为隔绝。四大人种都属于晚期智人智人亚种,都是现代人类形成以后出现的,人种之间绝不存在优劣之分。
道德观念
对偶婚的产生,使过去群婚时代的各种传统观念和习俗逐渐被对偶婚制的观念和
习俗所取代。如有的人类学家认为早在北京人 时代就有食人之风,古人化石中如在德国发现的埃林斯多夫头骨和在南斯拉 夫发现的克拉皮纳头骨,都被认为是由于吃人的目的而被用暴力打死的。到 中石器时代,随着食物的增多,不仅这种残忍现象已渐消失,而且老人作为 富有经验和对氏族有贡献的人,已越来越受尊敬和照顾。
早在氏族公社的最初阶段,人们对自然界就已经产生了模糊的神灵观 念。原始人类对自己的身体构造毫无所知,不理解生与死的区别,相信活人 和死人都有灵魂,而且认为自己身体之外的自然万物也同样具有灵魂。在原 始人类的宗教观念中,万物有灵是最早的一种,它随着人类抽象思维的发展而变化,成为一切宗教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上社会发展最缓慢的一些原始 部落,如塔斯马尼亚人澳大利亚人火地人等,都相信万物有灵。在万物 有灵论产生的基础上,中石器时代的拜物教和巫术也相应出现,人们给自然 万物赋予神奇的特征并加以崇拜,当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偶然与人的主观愿望 巧合时,人们更是错误地以为人可以按自己的愿望采用某种术行影响自然或 他人,致使巫术得以广泛传播。
习俗
埃林斯多夫人生活是以游猎为主,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农业 经济,故此一阶
段的饮食与穿戴习俗也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结构的改变进步而 发生变化。 生产活动的一些重要变化,便是流行起细石器工具, 发明了独木舟以及鱼叉鱼网的较为发达的渔猎经济。当时的饮食内容,除 了猎食驯鹿、野牛、赤鹿、麂鹿外,最为明显的是捕食水生动物已成为时髦, 贝类、鱼类等海鲜的食用十分常见。此外,丹麦的马格尔莫斯文化居民则流 行从山岩采集软体动物为食品的食俗。
流行的穿戴习俗内容,主要是用兽皮简单缝制的衣服和用 贝壳等穿串起来的佩饰。
农业、畜牧业、磨制工艺、陶器以及纺织品的出现,使新石器时代的 饮食和穿戴习俗发展得更为丰富多彩。并产生质的变化。尤其是食物获取活动,已从纯粹的依赖自然赏赐过渡到真正意义的食物生产供给。大麦、小麦、 粟、豆、亚麻等栽培作物的出现,基本解决和满足了当时人类的果腹和穿衣 问题。牛、猪、绵羊、山羊等家养动物,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稳定的肉食来源。渔猎业、采集业的发展,果蔬作物的出现,使食物内容呈现出一个空 前的丰富多彩状况。纺锤、纺轮的应用,表明纺织麻布、缝制麻布衣服的习 俗业已发生和流行。欧洲新石器时代的饮食和穿戴的主要习俗内容或特点或 可简括如次:
主食——大麦、小麦、粟、豆;
副食——牛、猪、绵羊、山羊肉;河鱼、海鱼、海贝、蛤等; 果蔬——豌豆扁豆、巢菜、无花果、梨、橡实和其它坚果。 穿戴——用亚麻织缝而成的衣服;佩戴石饰、骨饰、红铜珠饰、贝饰等等。
此时期的饮食,基本属于熟食范畴。陶容器的发明和普及应用,为熟食 提供了最基本和最有力的保障。通常而言,主食和菜蔬是利用陶容器炊煮加 工而成,而副食则是通过陶容器或直接烧烤加工而成。
欧洲新石器时代的饮食容器,有陶、石制品两类。陶制品主要器类有钵、盆、瓶、碗、杯、罐、壶、瓮,人形贮器和勺等等;石制品仅见石臼、石钵
远古人类
展开收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14 19:40
目录
概述
化石特点
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