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脉(藏语:གདང་ལ་ཆུང་བ;英语:Tanggula Mountains),西藏的
阿里、
那曲、
昌都地区和青海省
玉树地区,是横亘中国西南部的主要山系之一,基本属于近东西走向山系。该山系由两条主要的山脉构成,即西部的
喀喇昆仑山及其向东延伸的
唐古拉山。该山系源于帕米尔山结,西起中巴边境的印度河东侧,东连横断山脉,东西跨经度22°。主峰为各拉丹冬雪山,海拔6621米。
形成演变
唐古拉褶皱带原系欧亚大陆边缘的活动带,属于陆缘海至半深海环境。该地区的地壳发展具有稳定和活动的两重性及横向变化较大的特点。大致在奥陶纪塔康运动后,唐古拉地区开始结束地槽的发展,自志留纪转为地台,并与冈底斯、喜马拉雅连成—体,成为印度地台的北缘。西部石炭一早二叠世活动性较大,出现了复理石一基性火山岩建造,甚至在羌塘的腹地也有大规模的海底喷发。同时,海西运动影响又十分广泛,不仅地层褶皱、岩石变质,在喀喇昆仑还有中酸性岩浆侵入。中生代情况类似,上三叠统一下侏罗统的土门格拉群和中上侏罗统的雁石坪群都是巨厚的冒地槽类型复理石沉积,燕山运动更为强烈,并有较广泛的中酸性岩浆侵入。因此,喀喇昆仑—唐古拉褶皱带基本属于一个中加里东期褶皱带(在奥陶纪封闭)。唐古拉山脉在
中生代时,因为
羌塘地块向北与
欧亚板块碰撞,而
褶皱隆起并逐渐露出海面。以后,这一地域受
新生代几次
造山作用的影响,继续上升,而形成如今的山体。
唐古拉地区大面积、大幅度的抬升始自新生代的中始新世末期。急速抬升运动对现代地形的发育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在该地区有很多古地形尚未被后期的侵蚀力量破坏,有些则以残存的形式给现代地理环境打上了深刻的历史烙印。在这些古地形中,最重要的是古夷平面、古冰川地形以及古熔岩地形。
唐古拉山脉可以明显地看到两级古夷平面,代表该区在拾升过程中两次比较稳定的时期。地面曾两次被侵蚀至准平原或接近准平原状态,而这两级夷平面分别分布在巨大的高程上。
第二级,即低一级的夷平面,海拔一般为4500—5000米,保存完整且分布广泛,在地貌上表现为开阔的盆地和宽谷,并以此为基础构成高原面。例如,在北羌塘高原的中心部分海拔最高,也仅为4900米左右,而该地区的北部、西南部以及西部湖盆海拔仅为4800米、4600—4700米,只有西部的班公错海拔在4500米以下,为4200米。这些充分说明第二级夷平面在喀喇昆仑—唐古拉山系地区有明显的反映。同时,该地区的许多地方,这一级夷平面仍然是当地的侵蚀基准面,继续接受着物质的堆积。
第一级也即高一级夷平面,一般在海拔5000—5200米,切过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及老第三纪构造。在唐古拉山,此夷平面上盖有中新世溢出的中基性火山岩和上新统岩层。因此,关于它的形成时期可能在中新世。此级古夷平面普遍受到后期的地形切割,以山前平台、平顶山脊、方山或桌状山、大致等高的山顶面以及宽坦的山地哑口等形式保存其古夷平面的特征。在北羌塘高原上连续分布的山地多在海拔5200米左右,代表着第一级古夷平面即山原面的残留。在山原面之上海拔6000—7000米的高山只是该级古夷平面的蚀余残丘。
在唐古拉山系地区隆起上升的过程中,各个冰期气候对冰川的发育和形成有显著的影响。现已初步确定,在早更新世,因该地区海拔不高,冰川的发育规模不大。在以后的3次冰期中,最早的一次冰川作用的规模较大,以后渐次减小。但从总体上看,由于该区深居内陆,加上有喜马拉雅山隆起的屏障作用,故而就整个地区来看,冰川发育并非十分普遍,只是在超过6000米高山上有山谷冰川、冰斗冰川和冰帽的发育。例如,在普若岗日、藏色岗日、昂龙岗日以及西部的喀喇昆仑山地有较大范围的山谷冰川和其他类型冰川的发育。冰碛物则常堆积于现状高原面的山麓平原或盆地边缘。古冰川的遗迹常见于现代冰川附近。
现代冰川和古冰川在高原面和山原面上不甚发育,但在喀喇昆仑山和东部的唐古拉山上冰川相当发育。据统计,其中西部的喀喇昆仑山地就有冰川1848条,冰川面积达4647平方千米多,冰储量达604.49km3,成为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东部的唐古拉山冰川也相当发育,据统计,冰川有936条,冰川面积为2082—千米,冰储量为62km3。丰富的冰川水成为发展西藏经济的重要资源。
唐古拉山系地区石灰岩的分布面积不大,故古岩溶地形远不及古夷平面和古冰川分布广泛,加上古岩溶地形受到后期的寒冻风化作用的剥蚀,往往难以辨认。但是,在该区的有些山地,如鲁日山等地,也有峰林石墙发育。它们的存在,再次说明在该地区的地质历史上曾经有一时期气候是湿热的,从而也再次显示了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巨大变迁。
另外,唐古拉山系地区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而大幅度隆起以及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还导致了该地区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以及地形的回春。东部的昌都市位于高原的边缘地带,每次地面抬升,河流的侵蚀力就得到一—次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河纵剖面裂点不断向高原内部深进,最高裂点以下的地带形成回春作用带。回春带内分水岭迅速移向高原内部,一些高原湖泊因河流溯源侵蚀而被凿穿,前期地形遭受不同程度同时,有些河流阶地的发育也与此有关。同时,有些河流阶地的发育也与此有关。
位置境域
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是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的界山。全长约1000千米,宽达150千米。以青藏公路所经过的温泉垭口为界,西段山体大致呈东西走向,东段转为西北一东南走向。在行政区划上,该山系分属西藏的阿里、那曲、昌都市和青海省玉树地区。
地理环境
地质
在地质学上,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薄皮构造的一部分,是由其南边的
班公错-怒江断层带和北边的
澜沧江断层带夹峙的产物。
唐古拉山脉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角闪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微斜条纹长石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班岩等,此外还发育有含电气石的花岗伟晶岩和花岗细晶岩等脉岩。大部分岩体长轴近于东西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也有一些岩体(例如阿木岗石英闪长岩体)长轴呈北东向,明显受次一级断裂的控制。
唐古拉山脉昌都市,其岩石类型较为复杂、而依其岩石类型的组合和侵入时代可划分为东西两个条带。
西带分布在怒江和澜沧江之间,带内出露的岩体以规模较大的岩基为主,此外还有岩株、岩墙和岩脉等小岩体。主要的岩石类型有花岗闪长岩、角闪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
东带大致位于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可分为两个时期的岩类来说明。
一是海西期花岗岩类。大多分布在金沙江附近,岩石呈岩基和小岩株产出。主要的岩石类型是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
二是印支一燕山期花岗岩类。这一时期的花岗岩类与西带相比,岩体规模较小,以岩盖、岩瘤、岩盘、小岩株以及独立的小岩枝产出,而且往往呈群体分布。但是,江达的闪长岩一石英闪长岩群、玉龙的花岗斑岩群等也有个别较大的岩株,而岩石的种类比较复杂,主要有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花岗斑岩、黑云母角闪二长花岗岩和花岗岩等。
唐古拉地槽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4次重要的构造变动。奥陶纪时期的塔康运动形成了地台的褶皱基底,构造变动以强烈的柔褶为特点,岩石发生了中、浅度变质。早二叠世末期的海西运动在该区影响广泛,西部以褶皱运动为主,盖层发育了过渡型褶皱,造成了与其上二叠统角度不整合关系。中东部以造陆运动为主,上、下二叠统间多为平行不整合关系。燕山运动在该区有较大的差异,唐古拉地区发生在侏罗纪末期,喀喇昆仑及昌都市发生在早白垩纪末期。这次运动使东部地区结束海侵所造成的构造变形,除昌都市中生代地层褶皱较为开阔平缓外,其他地区以过渡型一线型褶皱为主,而且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中始新世末期的喜马拉雅早期运动使该地区全部结束海侵历史,中始新统被轻微褶皱,但断裂活动仍十分强烈。
唐古拉山系地区有两个变质带,即西南部的日土—改则变质带和东中部的戈木一江爱山变质带。前者大致形成于燕山运动的中期,后者大致形成于西藏地块变质作用的第一高潮一印支晚期到燕山中期。
在怒江变质带以西,—直延伸到西藏的西端,有一个狭窄的日土—改则变质带,大致范围由班公湖一日土—带向东经改则至尼玛,大约尚可追踪到色林错。西部的日土一带大概主要是侏罗—白垩纪地层,东部的改则一尼玛地区可能有上古生代地层,主要为—套轻微变质的岩石。在日土以北的班公错附近有千枚岩、板岩,在尼玛—改则有变质砂岩、板岩和结晶灰岩。沿该带并伴有超镁铁质岩的侵位,这是西藏地区第二条规模宏大的超镁铁质岩带,绵延数千千米。该带内火山活动微弱,且属于钙碱性火山岩。日土—改则变质带变质的程度不高。对该变质带的深层情况,研究得尚很不深入,仅仅观察了日土以西曲隆热角沟白垩纪地层中的几块岩片。白垩系下部为砂岩和页岩互层,向上沙泥岩减少,变为泥灰岩夹砂页岩薄层,富含圆笠虫化石,上部则以含丰富的圆笠虫和固着蛤的块状灰岩为主。在下部的粉砂岩夹杂砂岩中,出现葡萄石+绿纤石+阳起石+钠长石组合。
科学工作者于1976年在无人区的江爱山、阿木岗和双湖办事处附近发现一套与花岗岩伴生的浅变质岩系,其中以江爱山出露的变质火山岩夹石英岩较特殊,有绿帘绿泥岩、绿帘绿泥钠长片岩、阳起石英片岩及细粒角闪片岩,相当于绿片岩相。该3处露头都呈东西向分布,向西并可与戈木茶卡和达而应雪山—带的黑云石英片岩、黑云片岩、铁铝榴石黑云片岩、白云母片岩千枚岩千枚状板岩(并与花岗岩伴生)等相连,故称之为“戈木一江爱山变质带”。该变质带向东延伸可与澜沧江变质带相连,全长超过1700千米。关于该变质带的变质相系,尚无确切的证据。从变质带的地层时代看,戈木茶卡—带被定为下古生代,在安多以南的板岩、千枚岩中发现有志留纪地层,双湖办事处附近的二叠纪地层轻微变质,那曲和藏北地区的上三叠统土门群局部也有轻微变质现象,看来应包括从志留纪到三叠纪地层。该带变质岩出露不连续,多为中侏罗世或更新世的地层掩盖,聂荣花岗岩与侏罗系也呈沉积不整合接触,聂荣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在14600百万年—20300百万年之间,黑云母片岩为15000万年,看来变质作用大约在中侏罗系结束,古生代地层是否有变质作用尚不清楚。推测主变质期可能在印支晚期至燕山中期。
地貌
唐古拉山系在区域地貌上大致分属两大地貌类型区,一是北羌塘高原湖盆区,二是三江流域峡谷区。其中前者在山系所属地貌类型区中范围较大。
从黑河公路一线以北,直至昆仑山麓的广大范围内,过去被称为“藏北无人区,是青藏高原最高的地区,平均海拔为5000米左右。横贯东西的昂龙岗日一木嘎岗日及其余脉是它的南缘山地,在地质构造上相当于藏北大断裂的断块山体,与构造相适应,亦呈现南陡北缓的地势,并为宽谷盆地所贯穿。
北羌塘高原湖盆区是唐古拉山系所属地形区的最东部分。三江流域峡谷区主要的地貌类型有河谷地貌、冰川冰缘地貌及岩溶地貌等,其中以河谷地貌最为发育。
水文
唐古拉山系地区河流众多,湖泊密布,其中东部和西部的一些河流是国际性大河的上源。该区的湖泊更是星罗棋布,成为高原湖泊的集中分布区。因此,该区的水利资源和湖泊矿产资源相当丰富。
该区的河流分为外流与内流两大水系,除西部阿里地区南部以及东部那曲部分地区和昌都市属外流水系外,其余广大中、西部地区大都属内流水系。外流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澜沧江、怒江、狮泉河等。其中,属于太平洋水系的澜沧江是中南半岛上湄公河的上源,属于印度洋水系的怒江流入缅甸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西部的狮泉河与象泉河汇入印度河,最后入阿拉伯海。
由于流水系的面积广大,且水系的发育主要受湖盆地形的影响,大部分河流流域面积不大,通常仅有几十至几百平方千米。绝大部分属季节性河流和间歇性河流,但也有几条流量较丰的河流。例如,注入达则错的波仓藏布,其主干长200千米多,注入色林错的扎加藏布,其主干长400千米多,注入依布茶卡的江爱藏布,其主干长170千米。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由北向南流的大河之一,也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它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全长1540千米,在中国西藏境内的只是该江的上游和中游部分,长约1393千米,流域面积为10.25x104千米。下游是进入缅甸境内的萨尔温江。怒江东部有他念他翁山脉和怒山山脉同澜沧江相隔,北部与通天河的分水岭是唐古拉山脉,西北部与藏北内陆区为邻,西部与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是念青唐古拉山和伯舒拉岭。
该江上游河谷呈东西走向,两岸山地除高大雪峰外,一般较平缓,具有浅平河谷。在地质上,上游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曾为彼此分离的内陆古湖盆,以后随着高原的隆起和怒江不断溯源侵蚀而成。在地貌类型上表现为串珠状湖盆一宽谷,湖泊、沼泽广布。
中游处在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加玉桥以下无大支流,河谷两岸小支沟大多垂直入江,构成“非”字形排列的羽状水系。
怒江以雨水补给型为主,且南部降水多而北部降水少,变化在150—400毫米之间。
该江上游集水面积较大,中游流域面积增加不多,但地表径流丰富。河水水量的季节变化与降水一致,6—9月份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绝大部分,仅6—8月份径流量即占年径流总量的60.2%。
狮泉河从河源起由南向北流,至革吉县城附近转向西流,于鲁玛桥以西汇入主要支流噶尔藏布,再往西北经扎西岗流出国境。在中国境内长385千米,集水面积约为2.8x104平方千米。狮泉河上、中、下游河段的划分是,革吉至源头为上游河段,干流长158千米,两侧均为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该河段的许多支流发源于冈底斯山脉冈仁波齐峰附近的现代冰川湖。革吉至噶尔藏布交汇处的扎西岗为狮泉河中游段,干流长140千米。扎西岗以下为下游段,长约85千米,大部为宽谷盆地,曲流发育。由于搬运能力弱,侧向摆动幅度大,故心滩很发育,并常常形成小型牛轭湖。
狮泉河有7条主要支流,即噶尔藏布、朗久河德吾仇河、典角河、基古纳鲁河、仲果塔河、巴尔河。其中最长的支流为噶尔藏布,主干长155千米,其余均不及100千米。狮泉河长年流水,地下水是其重要的补给水源,补给量约占全年总径流量的60%以上。该河平均年径流量总量约为3X108m3。
扎加藏布为该区重要的内流河。该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南麓,主干长约400千米,是色林错的最大支流。其河流的补给为冰雪融水补给,中游河曲发育,下游出口处有宽周的沼泽地。据考察,1976年5,月中游牛堡大桥附近水面宽98米,平均水深1.8米,平均流速为0.35米/秒,流量估算为61m3/秒,矿化度为613毫克/升,属硫酸盐类水。
唐古拉山脉的湖泊绝大部分是新构造运动相对沉陷的产物。其形成的时期主要在第三纪初期,当时湖水面积甚为广阔,不少湖泊是相连的大湖,后期因气候变干而退缩,在近期退缩现象更加明显。湖泊周围普遍存在8级湖岸砂堤。与湖泊退缩相应的是湖水咸化和水生生物贫乏化。面积较大的湖泊有色林错、扎仓茶卡、依布茶卡、班公错、达则错、多尔索洞错等,其中色林错的面积达1000千米以上。就湖水的化学性质而言,该区的湖泊矿化度多在300毫克/升以上,大多为微咸湖和盐湖,而淡水湖极少,并且多为山间孤立湖盆,虽湖泊面积较小,但海拔较高。由于气候干旱,所以湖泊近期变迁主要表现为缩小和迁移,即使面积较大的湖泊,近期干化现象亦相当严重。例如,古色林错原总面积为9900平方千米,因气候旱化,现有面积仅为1865平方千米,仅为古湖盆面积的1/4。
班公错位于该区西部,大致位置是东经79.8°、北纬33.5°。湖水面积为604平方千米,中国境内占68.3%。湖面高程为4212米。
班公错属构造湖,呈东西狭条带状。在中国境内的湖面北岸是喀喇昆仑山脉,南岸是冈底斯山脉。流域总面积超过19000平方千米。其东段入流的河道有麻嘎藏布、觉河、多玛曲,中段只有麦巴尔曲,其余均为间歇水流。其中麻嘎藏布是班公错水系中最大的河流,集水面积为9200平方千米,河长135千米。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
由于补给情况的差异以及由湖盆形态而导致的水体交换的差异,班公错水质呈现东淡西咸的特殊空间分布特征。东段矿化度为700毫克/升左右,而西段增至10000毫克/升上下,中间兼有淡水和咸水,矿化度在600—3000毫克/升之间。
由于湖水退缩,存在9级湖岸线和湖岸阶地,最高一级古湖岸线比湖面高出90米,从而使班公错由外流湖变成内陆湖。如若今后气候继续变干变冷,随着补给水源的减少,水体有可能被分割成几段,乃至形成一系列串珠状孤立水体,同时,水质会进一步减化。
扎仓茶卡位于阿龙干累山北麓的革吉县盐湖区,湖面海拔为4400米左右,相邻共有3个盐湖,合计长32千米宽3—6千米,总面积为114平方千米,星北西西向线状排列。
该湖为构造湖,处在断裂构造带上。其形成的地质时期估计在中更新世,古湖盆面积很大,湖面要高出150—200米。晚更新世以后,气候变干,湖泊退缩,湖岸遗留有9级阶地即为佐证。以后大湖渐被分割,形成相邻的3个盐湖,且湖水盐度增高。盐类矿床则形成于全新世,并且还在继续。
该湖湖水属硫酸镁型水,矿化度为200毫克/升。湖中的矿物不仅有食盐、芒硝、钾芒硝、石膏等盐类矿物,还含有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多种硼矿物。
色林错属第三纪凹陷湖泊。该湖面积广大,连同周围23个湖泊均属古色林错的残余湖泊。许多湖泊仍有水道相通,形成了巨大的湖泊群。
气候
唐古拉山的垂直自然带谱属于大陆性,但东段为半湿润型,西段为半干旱型。
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是
青藏铁路全线气候最恶劣、地质条件最差、施工难度最大的区段。斜坡湿地广布,高低温、高含冰量冻土地段较长,冻胀、融沉作用强烈;
安多以南分布有
岛状冻土和深季节冻土。冬春季节气温很低,寒风凛冽,七八月份天气稍微转暖时,雨水丰富,飘过一片云彩来,不是雨雪就是
冰雹。
唐古拉山系地区的气温在整个西藏地区几乎是最低的。该地区年平均温度仅在-4℃以下,年平均温度的等值线围绕藏北高原呈环状分布,体现了受纬度影响下南部气温高、北部气温低的特点。本地区夏季温度不高,虽在盛夏却离不开秋装,最暖月的平均温度也在10℃以下,与中国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相比,温差达18—20℃。尤其是在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腹地,夏季气温仅有6℃。至于海拔6000米以上高山顶部,气温在垂直方向上降得更低。因此,这里成为中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在唐古拉山系的南侧,沿北纬32°附近是西藏高原的大风地带,全年都多大风。其中,安多为139天,改则为200天,瞬时最大风速那曲曾达34米/秒。就季节而言,大风主要出现在冬季,就日变化而言,大风多出现在下午。因此,该区的风能资源相当丰富。
唐古拉山系地区深居藏北高原,水汽难以到达。在安多—那曲一南木林一线以西,降水量均小于400毫米。在喀喇昆仑山脉以北、新藏公路以东地区,对外来水汽更隐蔽,降水量更少。分析西藏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可知,在藏北高原腹地年降水量仅有100—200毫米。至西部的班公错附近,年降水量已经降至50毫米。在唐古拉山东部量仅有100—200毫米。至西部的班公错附近,年降水量已经降至50毫米。在唐古拉山东部的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降水逐渐减少。
土壤
唐古拉山脉的土壤受水分条件及植被类型水平分布的制约,有规律地由东向西伸展,依次是半湿润带一高山草甸土、半千旱带一高山草原土、干旱带一荒漠及荒漠草原土。但是,在5000米以上高山带的冰缘气候条件下普遍出现的高山寒冻土,几乎没有区域的差异。
从土壤形成发生的历史看,该区自第四纪以来环境的变迁对现代土壤的发育有着极深刻的影响。首先,全新世后期气候趋于干旱和寒冷,使现阶段的土壤发育处于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的成土过程之中,各类土壤的发育是年轻的。其次,由于近期气候仍在恶化,土壤的继续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再次,由于环境的迅速变迁,前期环境条件下土壤的产物得以在土层中保留,并参与现代土壤剖面的发育,从而使土壤具有多元发生的特征。
植被
唐古拉山系地区的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的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其主要的植被类型是草甸草原和荒漠,并在其分布上由于自然条件的水平、垂直及坡向的影响,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出现草甸、草原和荒漠的变化规律。同时,该区高寒环境条件的影响,限制了植物种系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由东南向西北随着地势的升高,植物种类愈少,区系的起源愈年轻。
草甸由适低温的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组成,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在那曲一带的缓切割高原上连片展布,成为优势类型。大致可分为草甸和沼泽化草甸两个主要类型。
草甸植被按照建群种的不同又可分为蒿草草甸和杂类草草甸,该山系集中分布在羌塘和阿里地区。蒿草草甸具有植株低矮、密集丛生、具地面芽、赖短根茎行营养繁殖等特点,能适应生长期短、融冻作用频繁及低温寒冷的不利条件,是适应大陆性高原寒旱化生态条件的独特类型。分布最广的是小蒿草草甸,其他的蒿草有矮生蒿草、线叶蒿草、短轴蒿草等。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蒿草草甸发育较差,由于受水分条件的制约,常见于阴坡或仅呈斑块状分布。在羌塘高原东南部蒿草草甸中有较多的紫花针茅,具有草原化草甸特征。杂草类草甸在该区较少见。
沼泽化草甸以那曲高原盆地最为常见,多分布于海拔4000一5000米的河滩湖滨及山麓冲积扇前缘的低洼湿地,以大蒿草占优势。在本山系所属的西部地区—些湖滨低地还有芦苇、赖草、细叶蓼等组成的盐化草甸。
草原由耐低温、旱生多年生草本和小半灌木组成,具有组成贫乏、结构简单、生长低矮、覆盖稀疏等特征,反映了高原内部大陆性半干旱的生态条件。就其分类而言,可区分为丛生禾草草原、根茎禾草草原、根茎苔草草原和小半灌木草原等类型。
丛生禾草草原是西藏的主要草原类型。其中的紫花针茅草原是最典型的草原类型,该区主要分布于羌塘高原。羽状针茅草原多见于砾质性较强的山花平原及山坡上,以阿里地区多见。羊茅草原多见于羌塘高原东南部,其垂直分布上常高于紫花针茅草原。以沙生针茅占优势的荒漠草原则广布于气候干旱的羌塘西部及阿里地区。根茎禾草草原主要见于羌塘地区,常与沙性地段相联系,以白草草原和固沙草草原最为常见,但前者分布海拔稍低。
根茎苔草草原的建群种青藏苔草具有发达粗壮的根茎,生命力强,适应幅度广,主要分布于阿里地区,多与沙砾质地段相联系。
小半灌木草原以蒿属种类为主,羌塘地区可见。其中,西藏蒿草原较普通,广布于砾质性较强的地形部位上,冻原白蒿草原广布于羌塘南部湖盆周围沙砾质平原上,垫型蒿组成的低矮草原分布海拔较高,多见于羌塘及阿里砾质性强的地段上。
该山系西部的阿里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千旱,分布着荒漠植被,由超旱生的小半灌木和垫状小半灌木组成了不同的荒漠类型。阿里西部的山地以驼绒藜小半灌木荒漠为主,还有木亚菊荒漠。该类型组成种类贫乏,植株矮小,多分枝且紧贴地面生长,覆盖度低。
该山系的许多高山上部生境严酷,分布着一类独特的植被,通常具有生长低矮,呈垫状型、莲座型或半莲座型,主要呈营养繁殖等特征。这一植被型又可细分为坐垫植被和高山稀疏植丛两亚类。该区主要高山植被属高山稀疏植丛亚类,分布在雪线以下的寒冻风化倒石堆群上。常见的种类有鼠麴叶雪莲、三指雪莲、扁芒菊簇生柔籽草、红景天、胎生早熟禾等,石块上并有多种地衣着生。
自然灾害
唐古拉山系地区地处古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因此地震相当频繁,是地震的多发区。震级在7.5级以上的强震发生过3次,并且都集中发生在那曲地区。1951年11月18日,该区1天之内两次发生强震,震级分别为8级和7.9级,震中方位是30°30'N、91°00'E,但人畜财产的伤亡和损失情况没有记载。1952年8月17日16时零2分,该区再次发生强震,震级为7.5级,震中方位为30°30'N、91*30'E,死亡55人,经济损失严重。因该区震灾较多,应加强区域性地震的监测,做好地震的前期预报;同时,要对群众进行必要的防震教育,以提高防震的能力。
唐古拉山脉东段气候较湿润,降水偏多,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唐古拉山山系地震频繁,也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
每年冬春是西藏地区发生雪灾的季节。在大雪的年份,积雪覆盖草场,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冰壳,牛羊吃不到草,加上雪后剧烈降温,饥饿和严寒导致大批牲畜死亡。唐古拉山系地区降雪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安多、那曲、索县和丁青一带,年平均降雪量在140毫米左右,最大积雪深度可达30厘米以上。
根据1956—1977年藏北有关降雪资料分析,在21年中,该区发生大雪和严重雪灾的年份有11个,大雪和雪灾的几率为52%,其中大雪5年及其几率为24%,严重雪灾6年及其几率为29%。据调查,1977年春季的严重雪灾,仅那曲地区就有3个县受灾率达50%,其中积雪厚度为30—50厘米,因雪灾而死亡的牲畜占总头数的5%—8%。因此,搞好天气预报、及时做好灾前预防极为重要。
冰雹是局地灾害性天气。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唐古拉山系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多雹中心,主要降雹区在那曲、索县、丁青一带,全年降雹日为28—35天,也是全国雹日最多的地区。冰雹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
冰雹集中出现在6—9月,以6月和9月为最。应该两个月为过渡季节,此时北方的冷空气比较活跃,南方来的暖空气水汽充沛,在动力和热力的共同作用下,对流旺盛,形成冰雹的机会较多。
北纬32°附近是青藏高原的大风带,唐古拉山系地区恰好穿过大风带。因此,该区不仅大风天气较多,且大风连续的日数较长,其中以该区的那曲、改则,狮泉河一带最长。其原因是:这里平均海拔高(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势开阔,高空风动量下传。
就其大风出现的季节而言,多集中在1—5月,其中2—4月为最,该3个月大风日数占全年的30%—40%。就其大风的日变化而言,大风多集中在每天13—22时,占总时间的85%,尤以17时为最。就其风向而言,该区以西风为最。
大风、尤其是连续性大风往往造成严重的风灾。例如:1974年2月4日、8日、13日,该区出现连续性大风,风力达12级,造成那曲、安多、聂荣等县遭受风灾,牲畜严重缺草,表情迅速下降,受灾牲畜达250万头;1976年2月22、26、28、29日,安多一带刮连续性大风,狂风卷起尘埃,水平能见度降至1000米以内,当地称之为“黑风”,牲畜死亡甚多,受灾严重。
主要山峰
综述
唐古拉山是在5000米的
高原上耸立起来的山脉,海拔6839米。它的山顶是约5000米的
准平原,面上的
山脊已在雪线以上(雪线为5300米)。唐古拉山脉的西段在西藏自治区境内,东段则为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的界山。它的西端在东经90°附近逐渐没入
羌塘高原之上,东南与横断山脉中的
他念他翁山脉—
云岭山脉相接,全长约1000千米,山体宽150千米以上,东段霞舍日阿巴山是长江正源当曲河的发源地,主峰各拉丹冬是
长江西源
沱沱河的发源地。
唐古拉山主脉主脉西高东低,查吾曲(当曲支流)以西以极高山为主,以东为高山和极高山。主要山峰有:嘎尔肯日,海拔6513米。各拉丹东,海拔6621米,姜根迪如、海拔6564米,巴斯唐根,海拔6022米,龙亚拉,海拔6104米,昂普玛,5921米,南拉窝玛,海拔5821米,瓦尔公海拔5664米等。其中大起伏的极高山格拉丹东是唐古拉山的最高峰,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
唐古拉山脉主要是由中生界特别是休罗系和白坐系组成的构造山脉。海拔5500米以上的山峰多发育有现代冰川。唐古拉山口海拔5206米,是青藏公路通过的主要交通要道。
各拉丹冬雪山
唐古拉山脉属地槽皱禮,各拉丹冬雪山为其最高一组雪山群。峰以南广布高程6000米左右的夷平面,大型的冰帽及平顶冰川充分发育。除主峰外,雪山共有6000米以上之山峰20座,南北长50余千米,东西宽达20千米。冰雪覆盖面积几近600平方千米,大小现代冰川合计105条。雪线高度,北坡5570米,南坡5800米,冰川末端高度,北坡5200米,南坡5300米。雪山以北为外流区,归长江水系的沱沱河与孕尔曲,面积333.34平方千米;以南为内流区,归赤布张湖与西藏色林错,面积262.08平方千米。
各拉丹冬峰是各拉丹冬雪山的主峰,海拔6621米。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北纬33°30`,东经91°30`处,海拔6621米。为典型之角峰。属格尔木市。
各拉丹冬主峰西南的雪山次高峰,海拔6543米,有两条冰川自此发源。南支冰舌长7.9千米,北支长6千米,二者前端均有冰塔林立。南北二冰川合抱姜根迪如峰,分别流向西北,汇为沱沱河(长江正源)。冰川为固态河流,按“河源唯远”原则,最长的南支冰川应为长江之上源。
扎纳日根山
扎纳日根山位于玉树中部是长江与澜沧江水系的分水岭,可视为唐古拉山主脉之北的次级山岭。扎纳日根山主要由各地果瓦拉、高云拉、科久拉、子当代拉、色吾臣吉拉、扎乌拉、熊拉、果拉、朝午拉等山岭组成。扎纳日根山的山岭多为高山,最高峰色的日,海拔5876米,为极高山,是澜沧江的发源地。
资源状况
动物资源
唐古拉山系地区的动物在动物区系的划分上主要属古北界—羌塘高原亚区,这里有很多高原的特有种,如西藏沙蜥、雪鸡、雪鸽、黑颈鹤、多种雪雀野牦牛、藏羚、藏原羚、野驴等,常见的种类有野驴、藏羚、盘羊、岩羊,在啮齿类中以黑唇鼠兔高原免和白尾松田鼠最为普遍,在湖河岸低丘岩山附近有数量较多的喜马拉雅旱獭分布,藏仓鼠也较普遍。但是,两栖类在此亚区完全绝迹。特有种中的西藏沙蜥的分布可高达5000米以上,且于日照强烈的中午在沙砾地面上十分活跃。初春的季节多见有蹄类的野驴和藏羚。因生存环境严酷,该区的食肉兽类很少,主要的种类有免狲猞猁、狗獾、藏狐和马熊等。鸟类中最普遍的是褐背地鸦、藏雀、雪雀、红嘴山鸦等,它们常利用鼠洞栖息。在该区的高原湖区,棕头鸥、赤麻鸭斑头雁、秋沙鸭、燕鸥数量很多,是高原上的繁殖鸟。高原上的特有种黑颈鹤主要生活于沼泽环境,繁殖季节在本亚区度过,越冬时节飞往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区。
另外,本山系在动物区划上还有一小部分属古北界一青海藏南亚区的藏东山地小区,主要指昌都市的三江流域。境内特有的珍稀鸟类有斑尾榛鸡、藏马鸡、雉鹑、雪鸽、血雉、藏雪鸡等。珍稀鸟类除特有种外,大多为古北种或广布种,但也有一—些东洋种延伸至此,如大绯胸鹦鹉等。
哺乳类中有相当多是青藏高原特有种,如白唇鹿、马麝、高原兔等。广布于亚欧大陆布。与羌唐高原小区相比,藏东山地小区由于地形复杂,森林资源丰富,因此还有一些东布。与羌唐高原小区相比,藏东山地小区由于地形复杂,森林资源丰富,因此还有一些东洋种扩散至此,如水鹿、猕猴、豹猫等。另外,两栖类的珍稀动物,如西藏山溪鯢在此处也有分布。
冰川资源
唐古拉山脉共有冰川936条,面积为2082平方千米,其中以各拉丹冬为主体的冰川面积占山脉冰川总面积的54%,许多大冰川和平顶冰川都集中在这里。中段冰川数量最多(占总条数的47%),但冰川规模较小,其面积只占山脉冰川面积的28%,且分布零散。东段冰川规模最小(其面积只占冰川总面积的18%),但分布集中,并发育有少量的长度超过10千米的大冰川。
唐古拉山最大的冰川是位于各拉丹冬雪山西侧一座海拔6543米高峰下的姜根迪如冰川。它由两条支冰流组成,呈钳形向西伸展,冰川面积为61.97平方千米,平衡线高度为5820米。北支称“北姜根迪如冰川”,长10.3千米,面积为26.97平方千米,是峰区第二条长冰川;南支称“南姜根迪如冰川”,长12.8千米,面积为35平方千米,是唐古拉山最长的冰川,它的末端下伸至5395米的山麓,融水注入纳钦曲,消融区冰塔林发育。
冰川是陆上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固体水库”之称。尤其在当今世界淡水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开发本山系地区的丰富冰川水资源,对发展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热能资源
唐古拉山系地区地处中低纬度,太阳高度较大,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水汽、尘埃等杂质含量少,太阳辐射强度大,因此太阳辐射能资源丰富。在那曲、狮泉河、唐古拉山堙口等地,都不止一次出现总辐射强度大于太阳常数(2.0Cal/平方厘米·min)的记录。根据实测资料,该山系东部地区的昌都(海拔3241米)太阳总辐射能为145kCal/平方厘米·a,中部的那曲(4507米)为162kCal/平方厘米·a,西部的狮泉河(海拔4278米)太阳总辐射能则高达193kCal/平方厘米·a。因此,就该区太阳总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而言,有自东向西逐步增加的趋势。
该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资源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是因为:就光质和光量看,该区紫外线强,可抑制作物徒长,不易倒伏;有利于杀死某些病菌和微生物,作物的病虫害较轻。同时,由于太阳辐射强,红外线也很强,植物的叶绿素不易吸收,但它所产生的热效应部分弥补了低温的缺陷,对动植物均有好处。尤其是该区因太阳辐射强度大而导致的可见光强,特别是生长季的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多,能充分满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需要,为作物的稳产、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发展的观点看,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该区发展的前景广阔。
风能资源
唐古拉山系地区人口稀少,劳力缺乏,进一步发展农牧业生产,在燃料和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风能资源。该区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有6—10个月平均风速达3—7米/秒。安多县年平均风速达5.2米/秒,其中10月到次年的5月为6米/秒左右,全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约为140天,平均两天中就有一天大风。改则年大风日数更是高达200天以上。这样大而稳定的风速,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有资料表明:若安装不同直径的风力发动机,以35°N、海拔4500米的实际空气密度为0.75kg/米计,安装直径为1.5米的小风力发动机,风速为3米/秒时,可获17kg·米/秒的风能;当风力增大到7米/秒时,可获得风能227kg·米/秒。若安装大直径的风力发动机,将获得的风能更大。
物产资源
唐古拉山脉拥有的高寒草原与
草甸均是放牧牦牛、绵羊等牲畜的天然草场,其矿产资源有铁、煤等,地热资源较丰富。
矿产资源
唐古拉山系地区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唐古拉山在上升隆起的过程中有含煤层生成,并有铁、铬、镁等黑色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生成以及水晶矿的生成。在喀喇昆仑山山地,伴随着地壳的运动,也形成了丰富的锡、钨、砂金等金属矿。同时,整个山系从西到东都有较多的热泉出露,其中在唐古拉山和昌都市热泉的出露尤为集中,显示了该区丰富的地热资源。另外,该区众多的内陆湖泊中又有大量的天然碱、芒硝、石盐等非金属矿生成。
旅游资源
措那湖是安多及青藏铁路沿线的景点之一,是游客进入安多所见的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湖的东面,青藏铁路与宁静美丽的神湖贴身而过,最近处只有几十米。在此还设立有观景台。它是高原
淡水湖和怒江的源头湖,面积约400平方千米,海拔465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
发源于此的
怒江、联通河,在蓝天白云和一望无垠的草原的映衬下,夏季清澈碧绿的措那湖显得分外美丽。山水相映。唐古拉山脉南部河溪均汇入措那湖再流入怒江。
措那湖车站是全线最亮丽的旅游观光车站之一。东距美丽的神湖仅20米,车站设计为六股道,站台长500米,平均宽度30米左右。走上站台即可近在咫尺饱览多姿多彩的湖光山色。当地正在开发以牧家乐、
民俗村为主的家庭旅游项目。
安多,藏语意为“末尾或下部的岔口”。它地处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脚下。无数高原山峰逶迤连绵,高低起伏,向东还有
可可西里山。境内湖泊与河流交汇纵横,有长江、怒江和色林错的源流水系从这里流过。西邻羌塘高原无人区,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多风雪天气。
安多光伏电站则是世界海拔最高、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工程,装机容量达100千瓦。
安多是藏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是青藏公路和安狮公路的会合处。县城所在的帕那镇坐落在河谷的出口,再向前就是开阔的草原。青藏公路3429千米的标志,在安多县城边,公路边建有运输服务站。
铁路自唐古拉山口前行,抵达入藏后的第一个城镇安多。安多藏语意为“末尾或下部的岔口”。
卓玛峡谷风景区在离拉萨230千米的那曲县古格乡境内,距109国道11千米处。这一处海拔约4700米的峡谷地带,远离尘世侵扰,林木苍绿、花香袭人,湖光山色、生机盎然。峡谷风景区全长约15千米,呈南北走向,一侧雪山巍峨、银装素裹,宛若仙女披上了洁白的羽衣;另一侧则灌木葱茏、百花溢香、生机盎然。纯净的雪山冰川融化成了一条清澈的谷间山溪,伴你而行,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
雄伟的
桑丹康桑雪山在藏北的众多山峰中,较为知名。它是西藏25座最高的山峰之一。从北面看桑丹康桑雪山,形同银色帷帐;从南面看,形似宝座上的君王;从东面看,俨若晶塔;从西面看,犹如银狮跃空。随着季节的变换,山峰呈现不同的色彩:夏日乳色,冬季银色,春秋白且亮。
夯错地处那曲镇南35千米,县城南侧的
青藏公路西侧,罗玛乡境内。距拉萨市295千米,交通较为便利。湖中有4个小岛屿,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只各种鸟(白野鸭、黄野鸭、水鸟等)栖息繁殖,自然景观诱人。当地政府拟在湖南岸一半岛上建码头,在一座较大的岛屿建码头和茶馆,购置游艇,在湖边建草原风情园,让游客领略藏北风情,度假娱乐。
古露位于那曲县的南部,是藏南地区进入藏北的门户,青藏公路穿境而过,南邻当
雄县,离那
曲镇100千米,距拉萨220千米。这里风光秀丽,有雪山、草原、温泉、高原沼泽地、拉萨河源头、千年
古刹等自然景观,汇集了那曲美景。
羌塘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独特,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并因其特有性和生态脆弱性而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保护羌塘草原包括鸟类在内的珍稀动物,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项目。
历史文化
人文风俗
藏北人普遍食用的主食是
青稞、小麦和豌豆,吃得最多的野生植物是
人参果和
黄蘑菇。经常食用的乳制品有酸奶和奶渣。
对牧人而言主营养有三样,肉、酥油和奶酪;主饮品以
酥油茶为主,辅之以清茶、奶茶;主甜食也有三样,红糖、白糖、蜂蜜,任何食品不可缺少的是盐。大米也越来越多地走进牧民家庭。节日时饮青稞酒,啤酒在城镇已较为流行。
一般日饮五次茶,即早茶、上午茶、中午茶、晚茶、睡前茶,吃三顿饭。夏季昼长或牧忙季节,也会吃四顿饭。喝早茶时抓点糌粑,加上些细奶渣;中午抓糌粑,外加酸奶、肉丁汤或手抓肉;晚上大多食各种粥。藏北人非常好客,有客人的时候,或节日、宗教活动、结婚、赛马,甚至春天听到第一声鸟鸣、第一次春雷等场合,都会尽可能丰盛的家宴一次。
畜牧业是当地牧民唯一的生产手段和生活来源,他们住牛皮帐篷、穿羊皮
藏袍、吃牛羊肉、烧牛粪、运输使用牦牛,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由于牧民人口的不断增长,牲畜的增加,超出了长江源头草场所能承受的能力,再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草场逐年退化,迫使许多牧民举家迁徙到海拔更高、自然条件更恶劣的雪山山腰去放牧,放牧高度已超过冰舌,达到海拔5500米植物生长极限高度。
故事传说
相传,当年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当来到唐古拉山时,被漫天的大雪所阻而无法前行,无奈之时,经随行僧人的点教,公主将其乘坐金轿上的莲花座留下镇风驱雪,这才得以安然过山。
当年
成吉思汗,率领大军欲取道青藏高原进入南亚次大陆,却被唐古拉山挡住去路。恶劣的气候和高寒缺氧,致使大批人马死亡。所向披靡的成吉思汗,只能望山兴叹,败退而归。
14世纪,西方世界才第一次得到了对这片高原真实与虚构的描述,探险家、传教士和登山者接踵而至。
古格王朝遗址
该遗址位于距阿里首府狮泉河280千米的札达县。它始建于公元10世纪前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札达县城18千米。该遗址依山而建,上部是王宫,中部是寺庙,下部的洞窟群是民居和出家人修行的地方。寺庙的壁画是古格王朝遗址的精华,遗址的残墙断壁极富历史感。
札达土林
从札达县城至古格遗址,-路壮观的土林地貌令人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撼。100多万年前,这里还是个大湖。由于造山运动,湖盆升高,水位下降,加上风侵雨蚀,地质变迁,终于形成了奇特的土林地貌。如遇风云变幻,天气时晴时阴,土林更显得神秘莫测。
保护研究
在唐古拉山系所属地区中,大致有以下4个动物自然保护区,即羌塘高原珍稀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申扎黑颈鹤繁殖地自然保护区、芒康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和类乌齐长毛岭马鹿自然保护区。以下分述之。
此区位于85'13'—91*15'E、31*44'—36°32'N之间,总面积为247120平方千米,保护区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北羌塘。该区以保护完整的高原自然景观和特有的高原动物区系为目的。
“羌塘”藏语为“北方空地”之意。这里,辽阔的湖滨平原是高原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也是有蹄类动物奔跑、求偶、嬉戏的乐园,区内的山峰和谷地为野牦牛、西藏野驴、藏羚、棕熊、雪豹、兔狲、岩羊、草原雕、藏雪鸡、斑头雁等为珍稀的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藏身、避敌、避风地。因此,在羌塘建立保护区是一些有远见的中外科学家的共同心愿。因为这里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几块未开发的区域之一,其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绝不亚于南部非洲。目前,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深入,“羌塘无人区”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的概念,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极需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保护区管理体系,以保护世界上最珍稀的动物群落和独特的动物群系在区内繁衍发展。
该区位于30°17'—31°40'N、85“32'—89°31'E,总面积为4×10°平方千米,境内仅沼泽水域面积就有>1.4×10平方千米。同时,还有7条长约70千米以上的较大内流河、20多个5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其中最大的色林错水域面积为1640平方千米,素有“西藏第二大湖”之称。本保护区以保护珍贵的鹤类及其繁殖地为目的,其最主要的保护鸟类为黑颈鹤。
黑颈鹤,藏语为“宗宗”,深受藏民喜爱,视为吉祥鸟。它是世界上15种鹤类中最后发现的惟一一种高原鹤。申扎黑颈鹤繁殖地自然保护区湖泊众多,沼泽密布,水草丰茂,黑颈鹤的主要食物——鱼、藻类等水生生物繁多,尤其是沼泽中生长的水生植物红线草、黄花水毛良等是黑颈鹤喜食的食物之一。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为黑颈鹤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这里能成为黑颈鹤理想的繁殖地。
此保护区除主要保护鸟类黑颈鹤外,还有其他的珍稀野生动物,如藏羚、棕熊、岩羊、西藏野驴、岩鸽、斑头雁等。
该保护区位于28°51'—29*35'N、98°21'—98°59E,总面积为1853平方千米。该区核心部分为原始森林,面积为888平方千米。整个地区森林的覆盖率为48%。区内的主山脊均在海拔4500米以上,而河谷地区海拔仅有2300—3000米,相对高差达2000—2500米,谷坡坡度在35°以上。原始森林多分布于两坡的山腰地段,山下为干热的河谷植被,上部是草甸。雪线较高,无终年积雪,因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冬季该区温暖、干燥,夏季降水较多。就降水的垂直分布而言,河谷低地降水较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为400—500毫米,蒸发量却在1200毫米以上;随高度的升高,降水量增加,海拔3600—4200米处降水量可达600—800毫米,气候湿润。因此,该区气候、植被的垂直带谱明显。
如前所述,这里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为滇金丝猴的生存提供了条件。因此,该保护区主要是以保护滇金丝猴为目的。据调查,滇金丝猴的分布中心在芒康,种群基本稳定在600只左右并呈增长趋势。因该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区内还有许多其他的珍稀动物分布,其中有猕猴、貉、黑熊、小熊猫、水鹿、雉鹑、血雉等多种动物。
该保护区位于31°18'—31°30'N、95°47'—96°16'E,属于横断山脉北端,澜沧江上游较大支流紫曲河谷,总面积为637平方千米。从地貌上看,该区处在横断山峡谷向高原湖盆的过渡地带,区内山体完整,呈浑圆状,坡度在20—25°之间,上游最高峰不超过6000米,最低处海拔约为4000米,相对高差为500—1000米。同时,这里坡面的侵蚀程度也较小。由于地理条件、气候因素的影响,区内的植被变化从东南向西北由圆柏及云杉林到灌丛,再到草甸,因此有马鹿生存的良好环境。本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动物为马鹿。
马鹿,藏语为“夏瓦”,是大型珍贵的药用动物,其鹿茸、鹿鞭、鹿尾、鹿筋、鹿肉、鹿脯都具有药用价值。马鹿大部时间都活动在海拔3800—5000米的地区。冬季由高山草甸带下迁至避风的山谷或向阳的山坡或山地森林中活动。除马鹿外,该区还有猕猴、石貂、水懒、普氏原羚、白唇鹿等珍稀动物。
社会生活
人口和民族
唐古拉山系所属地区气候条件恶劣,人类的生存环境严酷,故该区域内人口稀少是区域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是羌塘高原更是人迹罕至,人称“藏北无人区”。但是,就区域内部的差异而言,人口的分布仍不均衡,存在着东、西部较多,中部较少的特点。一般而言,东部的昌都市、青海的玉树以及那曲的东部人口的密度稍大,平均人口密度约为4.6人/平方千米。西部的阿里地区部分县(如普兰、札达、噶尔等地)人口也稍多;中部(包括阿里地区的改则和那曲地区的安多、班戈、双湖等地)因地处藏北高原的腹地,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因此人口密度最小,仅为0.2人/平方千米。
该区的居民以藏族为主。在西部的喀喇昆仑山地区有巴尔蒂斯族、拉达克斯族和普尔希基族等少数民族分布,信奉西藏佛教和伊斯兰教。在东部横断山区的芒康盐井一带有纳西族、白族、怒族和傈僳族分布。
城镇和交通
唐古拉山地区人口稀少,故城镇分布稀疏,主要的城镇有昌都、玉树、那曲和狮泉河,它们分别是本地区的专员公署所在地和区域交通、经济、文化中心。其城镇的布局与该区人口的分布相一致。唐古拉山西段为面积广大的高寒荒漠,属至今尚无人类定居的“无人区”,因此城镇集中分布于该山系的东部与西部。东部的主要城镇有昌都市(昌都、芒康、江达、丁青、察雅、类乌齐、八宿、左贡等)、玉树地区(莫云、杂多等)、那曲地区的东部(那曲、聂荣、比如、索县、嘉黎、巴青等)。西部地区的主要城镇有阿里地区(狮泉河、普兰、札达、噶尔、革吉等)。中部地区的主要城镇有改则(阿里地区)、安多、班戈、申扎(那曲地区)。该区的城镇多分布在谷地中。
该区的交通主要是公路,主要公路有两条;一是由拉萨穿过唐古拉山口,再经格尔木到西宁的青藏公路;二是由拉萨经阿里地区的狮泉河,再经叶城到喀什的新藏公路。该两条公路分别从该区的西部和东部穿过,已成为促进该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青藏铁路的二期工程格尔木一拉萨段修成后,没有铁路交通的历史宣告结束。
农牧业
唐古拉山地区东西跨度大,南北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区域差异显著。按照农业生产要突出地域特色、发挥区域优势的要求,根据农业区划的原则,可将该山系所在地域划为4个农业区,即藏东北牧区、藏西北牧区、藏西农牧区和藏东农林牧区。另外,上述4个农业区的划分有很多优点。一是藏北牧区虽连成一片,但内部区别明显:青藏公路以东,属寒冷半湿润气候,以蒿草为主的草甸草场和灌丛草甸草场占优势,牲畜以牦牛为主;青藏公路以西,以寒冷半干旱和干旱气候为主,以禾草为主的草原草场占优势。两者在牲畜发展方向和草场的利用改造上都不尽相同,所以划分为藏东北牧区和藏西北牧区。二是阿里的西部地区大部是农牧交错,属春作一熟农牧类型,但牧业比重很大,实际是半农半牧性质。加上地处西部边陲,位置重要,从政治、经济和历史方面考虑自成单元为好,故划为藏西农牧区。三是藏东三江流域构成另一个特殊地理单元。它位于中国横断山的西半部,农业生产情况复杂,从河谷到山岭,从南部到北部,垂直和水平差异并存,多种农业类型交错分布,农、林、牧都有一定的地位,成为本地区的特色,所以划为藏东农林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