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丛考》是
傅璇琮创作的唐代诗人考证类著作,首次出版于1980年1月。
内容简介
该书共收文二十七篇,主要对唐高宗至唐德宗前期中的二十八位诗人事迹作了审慎翔实的考证和辩正,补充了不足,订正了错讹。该书尽可能吸收建国前后文学史研究的成果,有些并已在文中作了说明;对于研究者的某些论述,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也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作者傅璇琮认为,一些文学史著作的体例,对于叙述复杂情况的文学发展,有很大的局限。觉得应该以某一发展阶段为单元,叙述这一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群众生活和风俗特色;在哪几年中,有哪些作家离开了人世,或离开了文坛,而又有哪些年轻的作家兴起;在哪几年中,这一作家在做什么,那一作家又在做什么,他们有哪些交往,这些交往对当时及后来的文学具有哪些影响;在哪一年或哪几年中,创作的收获特别丰硕,而在另一些年中,文学创作又是那样的枯槁和停滞,这些又都是因为什么?作者曾希望在唐代文学这一范围内作这种尝试。想先从材料积累着手,先编唐代文学的编年资料,与此平行的,是为每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撰写比较信实可靠的传记。他经常参考的,是《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文艺传》《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在工作进行过程中,却逐渐感到,这些文献记载有不少缺漏和错误。这种情况,使傅璇琮对作家事迹考辨的工作发生了兴趣,并由此搜辑了有关的材料,后来把唐高宗至德宗前期的部分加以整理成文,就是这本《唐代诗人丛考》。
作品鉴赏
《唐代诗人丛考》治学审慎,引证广博,考核精细,逻辑严密,它在学术上的贡献已是不少,可概括如下:
一、稽考诗人生平及其作品
《唐代诗人丛考》根据本人作品,参证同时人的诗文以及史籍、金石文字,采用本证、内证、旁证、互证的方法,力求做到无证不信,历历有据地考查出诗人生平及其作品年代,并订正记载和著述的舛误。这种披沙淘金,细心剖析而得出的结论,大都信实。
例如
唐初四杰,除
王勃已有几种年谱外,而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的生平,还不甚了了。杨炯生年虽有其《浑天赋·自序》:“显庆五年,炯时年十一”可据,但他的家世则文献阙如,他举神童的记载也有分歧。《唐代诗人丛考》疏证杨炯的家世,证明他“吾少也贱”是实录;考定他在显庆四年应童子举。从唐初四杰的活动中,查出杨炯在上元三年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时年二十七岁,而咸亨中期这四人都在长安。并考出他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则在垂拱元年四月到十二月之间,天授元年到如意元年秋在洛阳。关于他的卒年,征引文献颇为审慎,定于693年或此后数年,均有所据。通过《唐代诗人丛考·杨炯考》,使读者对于他的生平及其作品,有一概要的认识。其余诸篇,大都类此。
其他如:考定王翰登第在701年;考定王湾为荣阳主簿乃登进士第后所授之官,其《
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诗,作于开元十七年;考定王之涣生平,在
岑仲勉《续贞石证史》以外,增补不少事迹;考定崔颢的《荐樊衡书》为725年在相州时作,732年前后在河东定襄及代州一带游宦;考出刘长卿曾两次被贬,一在758年,一在773—774年,辨明《刘随州集》中掺杂他人的作品;韦应物和戴叔伦的系年,勾稽出不少事迹。凡此等等,均明确可据。
常建、李颀、张渭、李嘉祐、戎昱,新旧《唐书》无传。《唐代诗人丛考》博稽群籍,考出他们的籍贯、仕履、作品,使读者概略地了解这些诗人的生平,提供编写《中国文学史》或《唐代诗歌》的方便。
二、订正失误
《唐代诗人丛考》订正前人记载和近人著述的错误有几十处,颇见功力,可知作者读书的细心。略举数例说明:
裴行俭对唐初四杰所谓“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议论,历来沿用其说,莫察其由。《唐代诗人丛考》源源本本地指出其谬传的由来,说明四杰和裴行俭的关系,是有说服力的。
杨炯终于盈川令,卒年无可考。《唐代诗人丛考》据《杨盈川集》诗文可系年的最后一篇,即《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作于693年二月,故定其卒年为693年或其后数年中,较为严谨。
闻一多《
唐诗大系》于杨炯卒年作695(?),也是审慎的。但有些《唐诗选》因袭新旧《唐书》的记载,却把他选授盈川令的一年作为卒年,作692年,显见没有仔细的查阅《杨盈川集》,不知他在693年二月还在写神道碑。
此外如订正《朝英集》卷三所载的开元中张孝嵩出塞,
张九龄、
韩休、
贺知章等六人所撰的歌行。张孝嵩系张说之误;王翰的确切卒年失考,而订正《唐诗大系》误据新旧《唐书·本传》定其卒年为726年之失;高适“年五十始学为诗”,而他著名的《燕歌行》作于开元二十六年,还不到四十岁,怎么能五十才学诗呢?常建于开元十五年举进士第,如何能说是“肃、代时人”,显见《新唐书·艺文志》之误;高适年谱,现有三种,而问题不少,诗的系年颇有舛误。这是由于三谱仅依据《高常侍集》来考证其事,甚而撷取孤证,并未广稽史籍与其同时的作者作品互证之故。《唐代诗人丛考》比较谨严地订正了三谱错误的地方,不一而足。清代学者徐松的《登科记考》是有份量的专著,但也有失考处,如误据《唐才子传》,未核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蘧以贾季邻即贾幼邻(至),而误系贾至为开元二十三年的状头元。《唐代诗人丛考》都已订正。
三、增补史籍的阙失
学术研究,后出转精。《唐代诗人丛考》在排比资料中,多处增补了史之阙文,例如:
新旧《唐书·杜审言传》均载初为隰城尉,累转洛阳丞。“累转”是经过几次除授,到底是什么官职没有交代。《唐代诗人丛考》据杜审言《
重九日宴江阴》诗和《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参证史事,获知他在永昌元年前后任职江阴,这就增补了史籍的失载。
天宝年间,玄宗开边,用兵南诏,是唐史上的一件大事。关于
李宓率师“征讨”,见于新旧《唐书·玄宗纪》和
杨国忠、
鲜于仲通等本传以及《通鉴》等。《唐代诗人丛考》据高适《
李云南征蛮诗·自序》和
储光羲《
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诗,获知李宓侵犯南诏凡二次,一为天宝十一载,从海道而往,全师归返,再次“征伐”,招致天宝十三载的全军溃败,而新旧《唐书》与《通鉴》并述为一次。《唐代诗人丛考》就补了史之阙失。
《旧唐书·贾至传》甚简略,《新唐书》本传虽稍详,但述他在至德中任中书舍人时论将军王去荣杀人事及“坐小法,贬岳州司马”,未有交代,故宋人
吴缜《
新唐书纠谬》作了一番考证,但似还不足。《唐代诗人丛考》据贾至作品,参证史乘,对他贬谪岳州司马一事的考证颇为翔实,这就把贾至的生平事迹,整理得比较清楚了。
又如《唐代诗人丛考》注意到研究者所忽视的诗人刘方平,增补了他的世系和交游;苗发史籍只载其“终都官员外郎”,而《唐代诗人丛考》查出他是苗晋卿的长子,据
常衮《
授苗发都官员外郎制》文,藉知苗发为都官员外郎是大历前期的事,而前此曾为秘书丞,这是诸书所未及的。
不足之处
《唐代诗人丛考》务在求实,主要是考证诗人的事迹,虽间亦论述其创作,但创获不多,此从略。金无足赤,《唐代诗人丛考》亦然。如所考诗人多为中唐时人,初唐稍涉及,至于晚唐的诗人,似乎一个也没有,这就难以概称“唐代诗人”了。初唐的诗风与隋代不能分割,其间也有流派,如王绩和稍后的卢照邻、骆宾王,似还有考辨事迹,疏证系年的余地。尤其晚唐诗人对于宋代诗坛的影响颇大,还应继续努力的。
出版信息
(以上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傅璇琮(1933年11月—2016年1月23日),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第八、九届委员。曾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副组长。2007年11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著作有《唐代诗人丛考》《
唐代科举与文学》、《
李德裕年谱》、《
唐翰林学士传论》、《
唐诗论学丛稿》、《
学林清话》、《
濡沫集》、《
河岳英灵集研究》(合著)等,主要古籍整理作品有《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资料汇编》、《
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合著)、《
李德裕文集校笺》(合著)、《
唐人选唐诗新编》(合著)等。曾参加点校本“二十四史”的编辑工作,曾参与主编《中国古籍总目》《续修四库全书》《全宋诗》《全宋笔记》《全唐五代诗》《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唐才子传校笺》《宋才子传校笺》《宋登科记考》《宁波通史》等古籍整理图书和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