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南征蛮诗
唐代高适诗作
《李云南征蛮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此诗写李宓南诏之事,称赞了战士们在战争中不顾自身安危慷慨激昂的感人举动及为国赴难的英雄气概。全诗语言豪壮,荡气回肠,所描述山穷水尽的情形,所歌颂战士们无所畏惧的气概,足以警戒世人,发人深省。
作品原文
李云南征蛮诗(并序)①
天宝十一载,有诏伐西南夷②。右相杨公兼节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击之③。道路险艰,往复数万里,盖百王所未通也④。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李公效节。适忝斯人之旧⑤,因赋是诗。
圣人赫斯怒,诏伐西南戎⑥。
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⑦。
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⑧。
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⑨。
梯巘近高鸟,穿林经毒虫⑩。
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⑪。
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⑫。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
饷道忽已远,悬军垂欲穷⑬。
精诚动白日,愤薄连苍穹⑭。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⑮。
收兵列亭堠,拓地弥西东⑯。
临事耻苟免,履危能饬躬⑰。
将星独照耀,边色何溟濛⑱。
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⑲。
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⑳。
相逢论意气,慷慨谢深衷。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李云南:即李宓,曾任侍御史、剑南留后。蛮:指南诏。唐代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在内的少数民族政权,以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太和村)为首府,全盛时期辖有今云南全省、四川南部和贵州西部地区。
②西南夷:即南诏。关于天宝年间大唐伐南诏之事,据《旧唐书·南诏传》记载:“(天宝)十二载,剑南节度使杨国忠执国政,仍奏征天下兵,俾留后侍御史李宓将十馀万,辇饷者在外,涉海瘴死者相属于路,天下始骚然苦之。宓复败于大和城北,死者十八九。”《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壬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进军至西洱河,与阁罗风战,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天宝十一载)六月,甲子,杨国忠奏吐蕃兵六十万救南诏,剑南兵击破之于云南,克敌隰州等三城,捕虏六千三百,以道远,简壮者千馀人及酋长降者献之。……(冬十月)南诏数寇边,蜀人请杨国忠赴镇;左仆射兼右相李林甫奏遣之。”“(天宝十三载六月)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阁罗凤诱之深入,至太和城,闭壁不战。宓粮尽,士卒罹瘴疫及饿死什七八,乃引还。蛮追击之,宓被擒全军皆没。杨国忠隐其败,更以捷闻,益发中国兵讨之,前后死者几二十万人,无敢言者。”《容斋随笔》卷四:“按高适集中有《李云南征蛮诗》一篇……宓盖归至长安,未尝败死,其年又非十三载也,味诗中掘鼠餐僮之语,则知粮尽危急,师非胜归,明甚。”据诗序,参照《资治通鉴》和《旧唐书》的记载,则李宓征南蛮应在天宝十一载冬十月南诏与吐蕃结盟后数次骚扰大唐边境之时,而诗序中称杨国忠为“右相”,则当在十一月李林甫去世之后。
③杨公:即杨国忠。天宝十一载十一月原右相李林甫死,玄宗以杨国忠为右相。节制:节度使的简称。《旧唐书·玄宗纪》:“天宝十一载十一月,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杨国忠兼领剑南节度使。”交趾:古郡名,亦作“交阯”。公元前二世纪初,南越赵佗侵占瓯骆后置交趾郡。汉武帝灭南越国,设十三部刺史,其一为交趾,《汉书·武帝纪》:“遂定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郡。”唐代交趾郡在今越南北部。
④百王:历代帝王。
⑤斯人:与前“李公”同指李宓。
⑥赫斯怒:勃然大怒。《诗经·大雅·黄矣》:“王赫斯怒,爱征其旅。”郑笺:“赫,怒意;斯,尽也。……文王赫然与其群臣尽怒,日整其军旅同出。”
⑦建:《全唐诗》下注:“一作见。”
⑧料死不料敌:自料必死而不顾敌众之强毅然出征。
⑨天海:当指洱海,在今云南大理市。
⑩梯巘(yǎn):重叠险峻的山。
⑪鬼门:即鬼门关,又称天门关。在今广西北流、玉林之间,其地有两山对峙,形同关隘,地势险恶,中间通道,为古代通往钦、廉、雷、琼及交趾的要冲。《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七:“有两石相对,其间阔三十步,俗号鬼门关……晋时趋交趾皆由此关,其南犹多瘴疠,去者罕得生。”北户:古国名,亦借指南方边远地区。《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郭璞注:“觚竹在北,北户在南。”邢昺疏:“北户者,即日南郡是也。颜师古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北户以向日者。’”
⑫蜂虿(chài):虿,一种能蜇人的毒虫。《国语·晋语九》:“蛸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蜂虿,常比喻恶人或敌人,此处代指南诏军队。九攻:多次攻击。《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⑬悬军:深入敌方的孤军。
⑭动白日:白虹贯日,一种罕见的日晕天象。古人认为人间有非常之事发生,就会出现这种天象变化。《战国策·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愤薄:怨怒之气愤懑难平的样子。
⑮晡(bū):申时,下午三时至五时。僰僮:被掠卖为童仆的僰族人。僰为古西南夷名。《史记·西南夷列传》:“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筰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
⑯亭堠(hòu):古代边境上用以瞭望和监视敌情的岗亭、土堡。
⑰苟免:《礼记·曲礼》:“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此言李宓以临难苟免为耻。饬躬:修身正己。
⑱将星:古人认为帝王将相与天上星宿相应,将星即象征大将的星宿,即太白星,亦即金星。《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正义引《天官占》云:“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
⑲甘泉宫:宫名,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括地志》云:“甘泉山有宫,秦始皇所作林光宫,周匝十馀里。汉武帝元封二年于林光宫旁更作甘泉宫。”
⑳廉蔺:战国时赵国的廉颇蔺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相斗,其势不具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此处以廉、蔺比李、杨。孙吴:春秋时齐国人孙武和战国时卫国人吴起,二人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著《孙子兵法》十三篇,吴起著《吴子》四十八篇。
白话译文
君王勃然大怒,下诏讨伐南诏。
在严肃、宏伟的朝廷之上,冷静沉着的节度使气魄雄浑。
于是让感激而奋发有为的志士,得以有建立非常功业的机会。
此去自量必死而不计较敌兵的众寡强弱,为顾念皇恩,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结局。
军队在战鼓声中,开赴洱海之外,辗转奋战于夷蛮之地。
所攀越的大山,只有善高飞的鸟儿才能飞越,一路上横穿森林,行经毒虫出没之所。
自古以来前往鬼门之南,没有人可以活着回来,南蛮之地,多是刮着南风。
南蛮军队虽远隔万里,但我军还是寻找到他们的主力,并发起多次攻击。
水军破浪前进,陆军在群山之间的开阔地带进击。
运输粮草的通道日渐遥远,孤悬的军队形势口见窘迫。
战士们的精诚杀敌之心感动了上天,出现了白虹横亘红日之景;愤懑郁结直连接着苍茫的天空。
完全断粮后,战士们只能掘田鼠为食,甚至发展到食人肉的悲惨境况。
于是只能收拾残兵建筑防御的岗楼,开拓疆域我们已经竭尽所能。
面临危难耻于苟且偷生,身陷险境,仍能整饬其身,端正其心。
李宓在将星的庇护下,脱离险境,在一片昏暗、模糊的天色中撤离边境。
回来后人们在长安道上欢迎其归来,君王在皇宫中召见嘉奖。
就好像廉颇和蔺相如珠联璧合,又如孙武和吴起的智谋重现。
我们相逢之时,交谈之中颇感意气相投。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四月。高适于前一年冬天随哥舒翰入朝,此时仍在长安。根据诗前小序可知:天宝十一载(752),杨国忠奏请由李宓出征南诏。此战异常艰苦,转战行程达数万里之遥。几经周折,李宓于天宝十二载(753)四月回到长安,向诗人自述其征战之苦,诗人为之感动而作此诗,描述战争的艰苦,歌颂李宓的战功及其与杨国忠将相和之美。关于李宓征南诏事,史书多有记载,出入较大。所谓南诏,据《旧唐书》记载:“南诏蛮,本乌蛮之别种也,姓蒙氏……蜀时为诸葛亮所征,皆臣服之……高宗时来朝……武后时来朝。”可见,南诏自三国后,一直臣服于中原王朝,相安无事,直到天宝七载(748),云南太守张虔陀因“有所征求,阁罗凤多不应”时“遣人骂辱之,乃密奏其罪恶”,首先挑起边境事端,造成连年烽烟。“十二载,剑南节度使杨国忠执国政,乃奏征天下后兵,俾留后,侍御史李宓将十余万,辇饷者在外,涉海瘴死者相属于路,天下始骚然苦之。宓复败于大和城北,死者十八、九。”至于李宓本人,据《旧唐书·本纪第九》所载“为阁罗凤所擒”。而《新唐书·本纪第五》则曰“死之”。关于战后,《资治通鉴》曰:“杨国忠隐其败,更以捷闻,益发中国兵讨之,前后死者几二十万人……”所以唐征南诏是不义之战,给南诏带去灾难,也导致唐军几十万人死亡。具体时间上,史书记载与此诗序文都有出入,或许是李宓自述时,多有闪烁其词,有所隐瞒,导致高适不明真相,写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征南诏这场战争是杨国忠把持朝政,为博名邀功而随意派遣边鄙太守盲目攻击周边弱小民族的冒失行为。事先没有经过仔细调查,事中又不能随机应变,导致了这场战争大败的灭顶之灾。然而这些内幕则不是高适所能深知,或者虽知而不敢言。历来论诗者因此诗对高适多有批评。此诗的价值主要在于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颂唐军将士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诗歌前八句交代战争起因,总括杨国忠和李宓的功劳。中间二十四句描绘战争的经过,突出作战条件的艰苦和战土们为国赴难无所畏惧的气概,笔墨细致真实,是此诗最有价值的部分。最后六句再次赞颂李宓和杨国忠,有如廉颇、蔺相如珠联璧合,李宓精通兵法有如孙武和吴起,今与之相逢,令自己深感惭愧。
李宓征南诏,即是一场多有违犯用兵禁忌的战争,其失败是必然的。这首诗中,诗人目的不在分析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和成败得失,而在称赞战士们为赴国难,不顾自身安危的慷慨、激昂的感人举动。但诗人选取这么一个材料,却只是为了表达如此片面的见解,不免有挂一漏万之嫌,十分书呆子气,给人一种本末倒置之感,如此看来,那生动的语言,都不过是空洞的艺术躯壳,这自然是诗人见识为时代和自身经历局限所致。或许是这个缘故,《旧唐书》才对高适作出“然言过其术,为大臣所轻”的评价。
名家点评
明代文学理论家陆时雍唐诗镜》:微带古色。
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天宝文学编年史》:高适盲目歌颂这种不义战争和吹捧杨、李之流,其民族偏见和曲意奉承于此可见。与李、杜、刘湾等人的正确态度、批判立场判若霄壤。
作者简介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1:1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