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城,又名
铜鱼城,
同安县 新称“
同安区”,还有别称“
银城”,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县,不久废。唐
贞元十九年(803年)析
南安县地立大同场,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场为
同安县,属
泉州府。城墙,属古代用于护城防御的一种夯土或砖、石墙,也是城市的界限和象征。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智慧。辖域包括现在的中国台湾地区代管的
金门县、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人民政府管辖的
厦门市全境及
龙海市东北部。有许多名人
祖籍为
同安县,如
郑成功参军陈永华、
江南提督陈化成、知名华侨企业家
陈嘉庚、
孙中山的
如夫人陈粹芬等。
建制沿革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分
建安郡地设
晋安郡(约今
南安县),同年又分
晋安郡地置同安县,但不久又裁撤并回晋安郡。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四乡设置大同场,粗定后来的同安县域。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闽王
王延钧称帝建
闽国将大同场升为同安县,此后沿设。
宋属
清源军、
平海军、泉州。
元属
泉州路,
明清时,属于
泉州府。
甲申国难,
清兵入关之后,曾屠城四日,
同安县军民死难五万多人。
同安县教谕陈鼎
自缢殉国,其子
陈永华即是
金庸小说笔下“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陈近南的原型。
1911年辛亥革命,
清朝灭亡,1912年
民国肇建。
民国三年(1914年),金门、
厦门两地,自
同安县独立,改称
思明县。民国四年(1915年)
金门独立设县,管辖
大、小金门,
大嶝、小嶝及周边岛屿,是为
金门县。
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
同安县由新生的人民政府管辖,金门县则由中国台湾地区代管。
1997年05月01日改为
厦门市同安区。2003年09月,
厦门市同安区的
马巷镇、
新店镇、
新圩镇,等组成
厦门市翔安区,
厦门市翔安区是以昔日
同安县翔风里与民安里为核心而成的区。
行政区
宋朝时,
同安县下有三乡、三十里,后整合为三乡、十一里,
元朝依此改为四十四都,
明朝则增置“在坊里”而都不变,直到
清乾隆四年(1775年)析置
马巷厅为止,
同安县的都里基本上皆沿此置。
县名由来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时,东南沿海社会秩序仍不够安定,故当时县名多寓有“平安”之意,如
南安、
惠安等,而
同安一地因古称“大同”,境内有座梅山,古名“同山”,遂将“
同”字与“
安”字结合,设
同安县。
而“
银同”之称则来自
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所建于
大轮山下的
同安城,该城东西长,南北窄,形似银锭,遂名
银同;该城又有“
铜鱼城”之称,其名来自城南东溪溪底有三块因长年溪水浸染成古铜色的鱼形巨石。
古城墙遗址
遗址概述
同安古城墙遗址,
同安最后残留的一段
古城墙遗址。城墙,属古代用于护城防御的一种夯土或砖、石墙,也是城市的界限和象征。在
厦门市至今已发现5处遗址,
同安古城墙遗址为其中之一,现存一段位于
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孔庙前的东溪西畔。
历史沿革
同安古城墙建于,始建时周长2544米,高约3.8米,顶宽3.6米。设城门5个,东称“朝天”,西谓“厚德”,南名“
铜鱼”,北叫“拱辰”,西北曰“庆丰”。初系土夯而成,后因屡遭水患兵祸破坏,历代曾多次修筑。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重修时,改称东门为“迎阳”,西北为“镇兑”,南门为“来薰”,北门为“绿野”,唯西北门延旧称“庆丰”。至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为防倭寇进犯,又用砖加筑城墙1米,西门、北门增筑重门,偏设哨所59处。翌年修城时又增筑敌楼10所。至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再修时,周长扩至约2710米,高约7.4米(比宋代夯土墙增高近一倍),改称东门为“鸿渐”,西北门为“朝阳”。其后,为仿荷虏进犯同安城,土城墙上赶筑炮台10座。
清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二十六日,城墙被清兵用炮轰陷,雉碟无存。顺治十二年,清兵再次大举来犯,郑成功鉴于无险可守,遂拆部分城墙及官民入丙州岛,夯筑新城(新城已无存)。至1680年清兵攻占金厦,清朝稳定了对同安的统治,又对同安城墙加以修整,后屡坏屡修,最后一次修整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公元1911年11月,
同安同盟会员陈延香等还在同安五城门及县署遍插五色共和国旗。民国十五年(1926年)奉省令拆毁南门至小西门的城墙,修筑马路。现仅存东门至南门傍溪的一段,长450米,顶宽4米,距溪床高5米,大部以条石砌筑,间有夯填红泥,无垛堞。
1996年,重修孔庙前城墙76米并复建了城墙垛堞。
同安古城墙于1984年被立为
同安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铜鱼池遗址
结构
据史料记载,
朱熹在
同安任主簿时将东溪中的三块形似鱼、颜如铜的天然大石取名“
铜鱼”。当池中水深时,“
铜鱼”在池水中若隐若现,仿佛互相追逐嬉戏,栩栩如生。但因“
铜鱼”石在溪浒,常被溪洪、沙泥埋没。
据传
朱熹始名“
铜鱼”时,还留下了“
铜鱼水深,朱紫成林”谶语,意思是如果科举那年
铜鱼池水深,那么当年同安肯定会出进士。因而
铜鱼池成为封建科举时代士子“全视铜鱼显晦以卜盛衰”之处。因为有这样的传说,所以城名
铜鱼城,门为铜鱼门,桥名
铜鱼桥,馆名铜鱼馆。
银城作为同安县城的别称早已为许多市民所熟悉,但知道它另一个别称“
铜鱼城”的人并不多。“
铜鱼城”这个名字来源于同安南门桥头的三块大石头。这三块大石头,形似鱼,颜如铜,是古同安文明的象征。历史上,这三尾铜鱼一度深埋地下70年,2009年,重新建造的
铜鱼池景观与市民见面。如今,
铜鱼池已成为展示
同安古城风采的标志。
历史背景
相传朱熹谶曰“
铜鱼水深,朱紫成林”,故历代地方官员对保护“
铜鱼”十分重视,
明、
清以来先后六次修复。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
知县李春芳开清池显出石鱼三尾,石珠一颗,同时修盖铜鱼亭。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同安县令朱奇珍(
长沙举人)重新疏浚铜鱼池,并立碑作记。碑记云:“石以鱼名何?肖形也;鱼以铜名何?肖色也;名之者谁?紫阳夫子也。”清乾隆二年(1737年)知县唐孝本尽拆亭边浮店周围环以石栏。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县邹召南仍拆浮店,永禁架屋,开浚城河,通水入池。嘉庆二年(1797年)县令吴堂浚清城河,引水入池,严禁开厕池上。原
铜鱼池东西长14米,南北长23米,占地面积322平方米,池畔建有铜鱼亭、土地庙等建筑物。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同安居民还可登亭远眺、临池观鱼,铜鱼池和与之相连的金车石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品茗吟咏的好地方,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文化大GM期间,亭毁、池填、铜鱼沉埋砂砾之中。2000年年初经同安政协提案修复
铜鱼池,同年五月建设局承办,5月27日“
铜鱼”重见天日,2009年焕然一新的
铜鱼池落成。
象征
“
铜鱼”是古同安文明的象征之一,是
同安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
铜鱼”为宋理学家朱熹命名,其邻近的金车石刻上的“中流砥柱”为朱熹所书,是朱熹簿同时的遗迹。它对于研究朱熹的生平,研究朱熹早年的学术思想有着很重要的实物价值。朱熹簿同任内,史称紫阳过化,簿同期间,政教兼施,兴贤育学、修学宫、设书院、创建经史阁,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沃壤,同安这块土地上代代人才辈出,世世声名遐迩,它为研究同安文明的历史渊源提供宝贵的实物依据。
“
铜鱼”是
同安县城别称
铜鱼城的得名根据。
同安于西晋太康三年置县,古称
铜鱼城,亦名
银城,
铜鱼城得名与
铜鱼池相系,是城名由来之源。因此,
铜鱼对提高城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加历史的厚重感,对提高
同安的文化品位,联络海内外乡亲情愫,是一种无形资资产。
古同安标志铜鱼池景观修复工程接近尾声
为了让
铜鱼池遗址的三尾“
铜鱼”重见天日,2008年下半年,
同安区对这个有着古同安标志之称的“
铜鱼池”进行修复。现工程已接近尾声,一个具有浓厚古韵的历史文化景点即将出现在游客眼前。
同安城又名“
铜鱼城”,名字来源于同安南门桥头的三块大石头。“
铜鱼池”遗址位于同安城区南门桥头边,“铜鱼”指东溪畔三块天然形成的大石头,形状像鱼,呈古铜色。这三块石头形状像鱼,颜色呈古铜色,当池中水深时,“铜鱼”在池水中若隐若现。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千年古迹一度被埋没在地下。
为了再现
铜鱼戏水的美景,同时也重现同安的古老文明,2008年下半年起,
同安区开始了铜鱼池的重建修复工程。据工程现场负责人介绍,
同安双溪公园铜鱼池景观工程总占地4400平方米,总投资260多万元,根据规划,
铜鱼遗迹将修复如旧。
复原的
铜鱼池以亭、池为中心,还修建休闲中心广场和喷泉,并重立破损的铜鱼碑。碑上记载有
铜鱼池的修复历史。
铜鱼池池壁上还将刻上一幅嘉庆年间的同安版图等。
景观工程已经接近尾声,
铜鱼池景观也将呈现市民的眼前。建成后的
铜鱼池将重现
同安沿溪人文景观,同时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新的休闲好去处
名人
汤仲谋,
社会活动家,生于
福建省同安县,推动内地公民运动以及独立选举校园学生会组织。现侨居
英国伦敦。
名胜古迹
同安山川毓秀,拥有不少名胜古迹。坐落在
县城以东的
梵天寺、
梅山寺,
宋代理学家
朱熹曾在那里留下不少碑文石刻。县境内还有
宋、
明、
清各代文物墨迹,如
宋代的婆罗门塔和
古窑址,
明代的
石塔,
清代的
甘露寺和绩光铜柱牌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