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尔·吉列尔斯
苏联钢琴家
埃米尔·吉列尔斯(Emil Grigoryevich Gilels )全名埃米尔·格里戈里耶维奇·吉列尔斯。苏联钢琴家,6岁时在敖德萨音乐戏剧学院师从特卡奇和林戈尔德学琴,1929年转入敖德萨音乐学院莱因巴尔德班上继续学习,1933年参加莫斯科音乐家协会举办的比赛获一等奖,1935年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研究生,成为涅高兹的学生,1936年参加维也纳国际比赛获二等奖,1938年参加伊萨伊国际比赛获一等奖,1946年获斯大林奖,1955年成为战后第一位到美国演奏的苏联钢琴家,获一致好评,1961年获苏联列宁勋章,1967年法国授予他巴黎文化勋章。
个人简介
埃米尔·吉列尔斯,苏联钢琴家。1916年10月19日出生于乌埃米尔·吉列尔斯克兰的奥德萨(Odessa)。6岁开始学习钢琴,13岁首次举行钢琴独奏会。1933年获全苏音乐比赛一等奖。1935年毕业于奥德萨音乐学院,随即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研究生,在涅高兹(Heinrich Neuhaus)指导下继续深造。1938年获布鲁塞尔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同年毕业并留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47年起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955年成为战后第一位访问美国演出的苏联钢琴家。1959年访问伦敦演出,俱获得很高的赞誉。他还曾与小提琴家科甘(他的妹妹是科甘的妻子)、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组成三重奏,进行广泛演出。1985年10月14日逝世于莫斯科
生平轶事
吉列尔斯的天资不同于那些“普通的”国际独奏家,他是非常幸运的艺术家之一。应该说,吉莱尔斯的天资是不可逾越的。许多年前,在BBC的一场广播音乐会上,阿图尔·鲁宾斯坦曾谈到一些钢琴家,无论他们的国籍、受训情况和气质有多么的不同,他们都是一流的。这个名单不长,也是可以预料的。其中有他自己、霍洛维茨米凯兰杰利、李帕蒂、吉泽金、李斯特和吉列尔斯。当然还会有其他的著名钢琴家,尽管这些名字能够写到一起,但他们的个性大不相同。
鲁宾斯坦认为,在这些艺术家与其他人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他曾回忆起1931年在俄罗斯音乐会巡演中间,他被邀请聆听一个15岁名叫埃米尔·吉列尔斯少年的演奏。“我还记得他的演奏,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我无法描述他的表现,我只能说,如果他去了美国,我只好卷铺盖走人。”吉列尔斯在那次幸运的场合演奏的是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和拉威尔的《水之游戏》。
鲁宾斯坦不愧是个很好的预言家,他的预言在25年之后有了结果。在50年代,这个神童就已经成为羽翼丰满的艺术家。苏联钢琴家埃米尔·吉列尔斯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他与奥曼蒂、随后与伯恩斯坦合作,演奏的柴克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被《芝加哥论坛》评论员Claudia Cassidy生动地描述成“令人陶醉的俄罗斯原汁原味风格……像飞弹发射般令人惊异,如燃烧的火炬般炽热。”
哈罗尔德·勋伯格发现吉列尔斯是一位“强壮而有条理、相当真实的演奏家”。事实上,吉列尔斯也像所有的大艺术家一样,拥有许多的东西。他可能有些固执,常常是很忙乱的,易走极端。但他那卓越的演奏技巧令观众心动不已,给人留下了镇定和内向的印象,他的音乐处理相当富有魅力。在正式大赛上屡屡获奖的那些年中,苏联钢琴家埃米尔·吉列尔斯演奏的作品大多集中在浪漫派作曲家肖邦舒曼和李斯特,以及柴克夫斯基、斯克里亚宾和拉赫马尼诺夫身上。除了他后来从维也纳古典大师的作品中吸取精华以外,他从没有丧失对那些技巧艰深而令人心悸的艺术佳作的热爱,他定期演奏诸如斯美塔纳的《波尔卡》、肖邦的《变奏曲》、李斯特的《费加罗幻想曲》、阿尔贝尼斯的《Malaguena》,以及普朗克的《田园音乐会》等作品,所有的演奏都是充满热情,令不少钢琴家落下激动的眼泪。
对吉列尔斯来说,没有一件事情比音乐更重要。音乐,无论是巴赫还是拉赫马尼诺夫,莫扎特或是圣-桑,他们的音乐都相当质朴。那种高傲的投机行为有违他的天性,他把音乐看成为人类不可分割的富有内涵的情感体验。作为键盘大师,他曾有过许多惊人之举。他会轻易地把表面上的偏执和专横融化成幽默。他早期录制的圣-桑的《第二协奏曲》就显示出他机警与迷人的情致,当然这张唱片中的《谐谑曲》有点混乱,终曲的进入不够准确。
在录音棚中,吉列尔斯也并不像勋伯格评价的那样,他常常出现演奏上的错误和突然的记忆空白。
Dmitri Alezeev曾说过:“我们在俄罗斯演奏了许多错音,这是一个特色。”这样的事情通常无关紧要,因为它们都会被克服掉。吉列尔斯演奏斯克里亚宾《第四奏鸣曲》的现场录音令人感觉他是在键盘上上窜下跳,着魔般地寻找出路。还记得一次在皇家节日大厅演奏舒曼协奏曲的情景,一个淘气的小孩在终曲时的喧闹令吉列尔斯、乐队和指挥陷入困境,观众也很无奈。这两场演出令人难忘还有其他的原因。正如匈牙利小提琴家Sandor Vegh所言:“我宁愿欣赏大音乐家的错音,也不喜欢平庸音乐家的正确无误。”
作品评价
钢琴家吉列尔斯那富有俄罗斯风格的天衣无缝的连奏相当与众不同。从不会忘记50年代他在Bradford圣乔治大厅举办的音乐会上演奏布拉姆斯《七首钢琴作品》时发出的那种华美亮丽的声音。演出场所座无虚席,好像也有些共鸣,他的声音总是很优美,从没有粗糙过。他是在演奏而不是在敲击钢琴。那么怎么样才能创造出那种“优美的雷声”?那种能引起音乐喧嚣的爆发?
在一本书中吉列尔斯多年的导师Heinrich Meuhaus说的话。他称之为“高超技巧的自然之力和“24克拉黄金的丰满以及从大歌唱家那里寻找到的声音”。吉列尔斯是最为高雅且最为抒情的演奏大师。把苏联钢琴家吉列尔斯与他的同胞斯维亚托斯拉夫·里希特相提并论只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而没有写传记的责任。吉列尔斯在音乐方面很诚实,他很谦虚,认为应该“把掌声留给里希特”,他把里希特称作“钢琴家警察”,觉得自己的国际声誉永远赶不上里希特。他也知道,他的老师Heinrich Neuhaus极偏爱里希特。如同霍洛维茨鲁宾斯坦也是竞争对手一样,吉列尔斯与里希特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家,但他们两位都值得人们深深的敬重。
里希特在音乐表现方面常常由突然的狂热而进入朦胧世界,他在速度上的疯狂或是在慢乐章中的冗长沉闷,对吉列尔斯来说都是相当奇异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吉列尔斯是比较正统的演奏家,但他绝不是中间人。音乐上的真诚就是他的特色。他没有为了迎合观众的心理而视演奏如儿戏。
埃米尔·吉列尔斯录制的唱片非常广泛,现存的,脱销的,再版的,简直不计其数。特别要感谢Philips公司,在《20世纪大钢琴家》系列中选择了吉列尔斯的最佳作品。在这里你能够发现巴赫的《G大调法国组曲》,拉威尔精致的《托卡塔》,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被吉列尔斯扩展成5个乐章的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德鲁什卡》是Kniga的唱片(MK417072,4/93)。Music&Art也是值得称道的公司,其录制技巧和事业心都很好。他们的两张唱片的内容是吉列尔斯在50年代事业顶峰时期在莫斯科举办音乐会的现场录音,展示出演奏家独特的艺术魅力。除了吉列尔斯,还没有哪位演奏家能够把舒曼的极少被演奏的Op. 32的终曲段落作为音乐会中间的插曲,他演奏的拉赫马尼诺夫《降B大调前奏曲》中,每个音符都非常清晰。圣-桑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和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由Testament再版)是那些把西方世界的注意力引向吉列尔斯的唱片之一,还有DG公司录制的布拉姆斯Op. 116的现场演奏录音,堪与录音棚的沉着冷静相媲美。
吉列尔斯音乐迷们能够欣赏到他为RCA录制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和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尽管不是最重要的录音,但很有趣味。舒伯特的《D大调奏鸣曲》D850(RCA)也是被称作“权威演奏”的第一批在美国录制的作品之一,展现出吉列尔斯高超的技艺。Olympia再版的卡巴列夫斯基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极富技巧性段落,吉列尔斯的演奏融才智与魅力与一体。
吉列尔斯晚期的录音包括大部分的贝多芬奏鸣曲(他去世时没有完成全部作品的录制),正如一位作家所言,他的情绪非常平和,有时接近清醒。总之,他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最著名的是《楔槌琴奏鸣曲》的演奏,他的天资与能力使他有机会攀登钢琴的珠穆朗玛峰,那就是他在皇家节日大厅举办的独奏音乐会。
吉列尔斯为DG公司录制的格里格的《抒情小品》表现出他对“新世界的亲切感受”,为DG录制的肖邦的《第三奏鸣曲》中的第二主题展示了两个旋律间的冲突与和谐,肖斯塔克维奇《第二奏鸣曲》(RCA)与《前奏曲与赋格》的选曲(Testament)也包括在他最优秀的录音之列。近期BBC发行了1959年吉列尔斯演奏舒曼《第一奏鸣曲》的广播录音,这样的曲目还有不少。
个人评价
要讨论吉列尔斯的演奏艺术不可能不涉及到他最喜欢的作品《巴赫-西罗蒂B小调前奏曲》。吉列尔斯是为艺术而生活着的。像许多俄罗斯人一样,他比较喜欢巴赫的作品,他把《前奏曲》演奏得“像是浪漫主义的告别词”,成为他与耶稣基督联系的纽带。他的观众寄希望于他,而他也极少令他们失望,他创造出了一个富有个性与热情的俄罗斯人的形象(其中的西罗蒂要多于巴赫)。
吉列尔斯在1985年69岁时因心脏病发作突然去世,人类丧失了一位杰出的有思想且做出很大贡献的音乐家。很少有钢琴家像他那样坚定地忠诚于自己的艺术并取得了如此迷人的成果。
艺术风格
吉列尔斯的演奏柔和明亮、表情细致,与里希特并誉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传人。1954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还曾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匈牙利布达佩斯音乐学院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其力度变化上,被认为是施纳贝尔之后的最好选择,他与约夫姆和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布拉姆斯两首协奏曲也已成为这个曲目首选的经典。可惜他的贝多芬协奏曲与柴科夫斯基协奏曲没有留下很出色的录音。他的演奏以音响柔和明亮、表情细致内在见长,也常演出室内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6 13:40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生平轶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