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特里·鲍里索维奇·卡巴列夫斯基(Дми́трий Бори́сович Кабале́вский,1904年12月30日—1987年2月18日),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前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人物经历
1904年12月30日,德米特里·鲍里索维奇·卡巴列夫斯基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革命前夕,读小学的他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他的音准不好,学校婉转拒绝他加入合唱团。
1910年,6岁时他开始学习钢琴,当时死板老套的教学方法让他不能随意发挥的即兴演奏,他无奈的放弃了音乐的学习。
1918年,14岁时他又重新开始学习音乐。
1919年,考入莫斯科第三音乐学校。
1922年,考入莫斯科音乐学院钢琴班和作曲班,师从米亚科夫斯基学习作曲,跟随戈利坚韦泽尔及斯克里亚宾学习钢琴。
1929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
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米亚斯科夫斯基的作曲班。
1930年,毕业于А.Б.戈利坚韦泽尔的钢琴班,他的毕业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成绩优异,并留校任教,担任音乐作品分析、乐队风格史以及音乐文献课的老师,而后教授作曲。
1932年,苏联作曲家协会成立以后,他参与筹划和组建了莫斯科分会,撰写了很多论文评论当时的苏联音乐和作曲家;同年,创作交响曲《第一交响曲》。
1933年,创作交响曲《第二交响曲》。
1934年,创作交响曲《第三交响曲》。
1938年,创作电影音乐《肖尔斯》、组曲《丑角》,并且被聘为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教授;同年,根据
罗曼·罗兰小说为题材写作歌剧《
科拉斯·布勒尼翁》,1968年重新修改,1972年获列宁奖金;随后,创作歌剧《
科拉斯·布勒尼翁》。
1940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同年,开始担任《苏联音乐》杂志主编,直至1946年。
1946年,创作剧本音乐组曲《发明家与喜剧演员》。
1948年,日丹诺夫对作曲家进行“形式主义”批判时,卡巴列夫斯基一开始曾被列入黑名单,但后来据说由于卡氏与官方的联系,他的名字被撤掉。
1949年,开始担任苏联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音乐部的副主任,直至1952年。
1952年,开始担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书记;同年,创作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
1959年,创作钢琴曲《六首前奏与赋格》。
1962年,开始担任领导少年儿童音乐美育委员会。
1964年,创作协奏曲《钢琴与乐队狂想曲》。
1965年,为艺术学博士(1935曾授与艺术学付博士学位)。
1967年,创作钢琴曲《迥旋曲的宣叙调》。
1969年,开始担任苏联教育科学院主席团所属美育委员会主席。
1971年,为苏联教育学院正式会员;同年,编写钢琴曲《抒情歌调》。
1975年,编写了歌曲《莱比锡大合唱——友谊之歌》;同年,为钢琴与弦乐而写协奏曲《布拉格协奏曲》。
1987年,卡巴列夫斯基逝世于俄罗斯莫斯科,享年83年。
主要作品
歌剧
声乐作品
乐队作品
协奏曲
室内乐
钢琴曲
浪漫曲
其它器乐曲
电影音乐
以上音乐作品参考资料来源:
创作特征
总体特征
卡巴列夫斯基的创作体裁丰富多彩,占重要地位的是四部交响曲,其中第三、第四部是交响乐团与合唱的结合体,还有3首钢琴协奏曲、舞剧、歌剧《克拉梅西的师傅》和《不可战胜者》以及钢琴奏鸣曲和声乐作品。在卡巴列夫斯基的创作中青少年主题占非常重要的地位,音乐呈现出一种明朗、愉快、活泼、向上的情绪基调,并以纯真的童心、新鲜的旋律,严谨的形式紧扣欣赏者的心弦。
交响乐
卡巴列夫斯基写过四部交响乐。其中著名的是为纪念列宁而创作的降b小调《第三交响曲》(1933年),标题“纪念列宁安魂曲”,作品充满了戏剧性的悲壮。其中引入了人声的合唱。而其他交响曲则色彩明快,富于抒情性。
卡巴列夫斯基杰出的交响作品是他在1962年创作的交响合唱《安魂曲》。这部“为纪念对德国法西斯作战牺牲者”而作的交响与声乐作品用史诗般宏大而深刻的旋律与管弦交响,刻画了苏联人民、军人、痛失爱子的母亲、孤苦的儿童形象,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苏联英雄公民为和平而进行的卓绝斗争。作品以其强烈的感情、深刻的内容以及鲜明的时代精神而获得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奖。此后,卡巴列夫斯基又以管弦乐队形式写出一批同类题材的作品:《纪念戈尔洛夫卡城的英雄们》(1965年)、《布良斯克英雄安魂曲》(1968年)等。
组曲
卡巴列夫斯基还写过许多组曲,其中有些带有声乐部分。如《喜剧演员》组曲、《爵士乐队》组曲、《人民复仇者》组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等。此外,他还写过朝气蓬勃的交响诗《春》。其中,合唱与管弦乐队组曲《人民复仇者》写于战争年代。“每一章描写了人民复仇者战斗活动的不同时刻——‘一幅欢乐与悲哀的画’”。组曲的音乐朴素且带有民间风格。作曲家并不引用民间曲调,但他使作品参透了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歌音调气息”(里季赫)。1956年,他在莎士比亚戏剧配乐基础上构成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又称为“音乐素描”,由十段音乐构成,具有强烈的戏剧力量。其规模与交响性堪与同一题材的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组曲媲美。
卡巴列夫斯基写于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三部协奏曲为:《小提琴协奏曲》(1949年)、《大提琴协奏曲》(1949年)、《钢琴协奏曲》(1952年),被称为协奏“三部曲”。这一组套曲式的、为三个乐器而作的协奏曲是为苏联青年而作的,作品简洁明快、通俗流畅,运用了乌克兰和俄罗斯民间音调和作曲本人创作的歌曲主题,谱写了青年人的朝气与勇气。作品中也有对自己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以及对那些为祖国而献身的青年英雄的缅怀。如D大调《钢琴协奏曲》中的富于幻想的抒情气息与明朗欢快的嬉戏节奏与音调;而在g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中就涌来一股悲壮的气息。
音乐教育
除了音乐创作活动外,卡巴列夫斯基对本国及世界音乐教育活动的推广与提高几乎倾尽了毕生心血,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音乐教育理论观和音乐实践活动标准,并依据音乐教育的实践撰写了多部理论专著和大量文章,如《怎样给孩子们讲音乐》、《三条鲸鱼和其他》以及几十篇关于音乐教育思想的论文集。特别是在其主持下制定的《苏联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大纲》,最终被确定为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普通学校音乐教学文件,并上升为苏俄国家标准。上述文献成果标志着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
人物评价
卡巴列夫斯基是青年一代的老师(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评)。
卡巴列夫斯基的交响创作在题材上表明了他关注历史——对战争年代英雄的赞颂;表明了他关心未来——对世界与人类明天的讴歌。同时,在艺术风格上也表明了他关注历史——对俄罗斯古典音乐传统的尊崇与热爱;还表明了他关心未来——他用写给青年的音乐,给苏联交响音乐敷上了现代的色彩(《交响音乐史话》李近朱评)。
作为一名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擅于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保持和谐一致,相较于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等同时代作曲家,他更擅于规避迫害与中伤(当时许多音乐家都无法避免),从而得以始终留在决定艺术政策的阵营中,确立并维护艺术中的社会现实主义。不仅如此,其音乐作品在苏俄音乐史上也绝非稍纵即逝(《文艺争鸣》丁嫚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