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巴子是对台湾人的蔑称,意为“来自台湾的乡巴佬”,“巴子”是“乡巴佬”的简略口语。台巴子成为特定名词,源于上海商贩,后广泛流传于整个
华语地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台湾与大陆系缓和,台湾对投资大陆逐步松绑,同时大陆方面不惜给予
台湾同胞超国民待遇和大量优惠政策吸引台资,促使大批台湾中小
工商业者(以城乡
小业主居多)西进大陆经商办厂,并在东南沿海数座城市形成聚居群落;同时期
台湾岛内亦刮起一股大陆游旋风,台湾赴大陆观光人数屡
创新高。
两岸实质隔离近四十年,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早已形成诸多隔阂,大批来沪的台湾人和本地居民在日常交往中多有摩擦。商贸往来便是首位,上海本地商贩(譬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九江路、
襄阳路等商业闹市)是最先开始使用“台巴子”这种针对特定地域族群贬称的。而对台湾人部分陋习(譬如好色、嗜酒,诈骗)的刻板映像在人际
传播过程中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为对台湾人较常用的歧视性称呼。
巴子为贬义,但有时朋友之间也会用到,在吴方言中并非彻底的蔑称。它还可以指做错事、会错意、搞错方向,甚至可以是情人之间打情骂俏的用词。台巴子流行到中国大陆全境时,由于没有了特有的语境支持,以及部分台湾籍人士的
不良行为,就由原先的蔑称,进而变成一个十足的歧视性用语。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台巴子一词属于古代的“市井隐语”和现、当代的“民间隐语”的范畴。这两类隐语中的某些成分与同时代的俚俗语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部分隐语“曝光”被全民语言吸收的过程,也就是
亚文化与全民文化互相渗透、同化的过程。
台巴子一词曾在台湾引起争议,是因前台湾新闻局驻
多伦多官员
郭冠英以
范兰钦为笔名,发表“台巴子要专政”一文。新闻局因此受到很大的压力,以“欺瞒乱言”免去郭的职位,郭也因此失去了两千多万台币
退休金。其后,郭冠英向公惩会提出申诉。公惩会以他不“谨慎勤勉”,应予撤职,停止任用3年。
监察院认为他不够“机智果敢”,提出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