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步枪,射击装甲目标的专用枪械。旧称战防枪。用于装备步兵,打击300米以内的坦克和
装甲车辆,也可用于射击800~1000米以内的土木工事和火力点。
组成结构
其外形似步枪,仅能单发射击。口径12.7~20毫米,以大口径者居多。发射高
初速钢(或
硬质合金)弹心
穿甲弹或穿甲燃烧弹,全枪长1200~2000毫米,枪重10~60千克,弹头初速一般为800~1200米/秒,穿甲深度多在35毫米以内。由于弹头质量大、初速高、
后坐力大,常采用高效率的
枪口制退器,并在枪托上安装保护射手的
缓冲垫等。曾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使用。
研发历史
“矛”与“盾”的
拉锯战很久之前,由于
铁甲船(Ironclad)的诞生,出现在军舰方面。但直到士兵在陆地碰上
装甲车辆后,
单兵武器和装甲之间的战争才正式开始。装甲车和战车的诞生造就了第一批反战车武器的发展,在这之中对抗早期装甲车辆的武器就是高威力步枪。高威力步枪最初出现于19世纪,特别用于狩猎大型猎物上(例如说大象)。而反战车步枪也照着相同的路线发展:大口径弹头配上高速度,并具备贯穿装甲的能力。
1941年7月,苏联军方委托颇有名望的武器设计师捷格加廖夫和西蒙诺夫尽快开发出适合步兵使用的反坦克步枪,要求使用1939/40年试验的14.5X114mm弹(B-32弹头:重64g,初速1000m/s)。在此期间,一线部队临时装备缴获的德军7.92mmPzB-39反坦克枪。一个月后V.A.捷格加廖夫设计局和S.G.西蒙诺夫设计局分别交出了自己的原型枪,口径都是14.5mm,使用相同的弹药。两种枪的测试结果都很出色,难分伯仲,最后全被采纳,于1941年8月投入量产。
捷格加廖夫设计的反坦克步枪叫做PTRD,该枪采用螺旋式枪机,凸起闭锁,手动装填,自动抛壳。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低廉,便于大量生产。1941年内生产了大约600支,到1942年底产量已经高达18.4万支,其后一直保持着很高的
年产量。1945年1月开始逐步停产。
西蒙诺夫设计的反坦克步枪叫做PTRS,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回转式枪机,枪管上钻有导气孔,5发弹仓供弹。相比之下,西蒙诺夫PTRS反坦克步枪结构复杂,生产工时比PTRD长。1942年1月时,PTRS只生产出77支。但是到了1942年底,产量猛增至63308支。苏联的这两种反坦克步枪在战争中的
总产量超过了40万支,堪称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反坦克枪。
应用领域
以英国Mark I为首的第一批坦克开始进攻德军的战壕,而
一战时期的一般步机枪火力完全无法与其对抗,绝大部分的装甲车在战场上简直无可匹敌。不过这时期的步兵很少面对装甲车,因为在
堑壕战的情况下他们很难在地表上行动。虽然装甲车和战车在面对火炮、迫击炮或是
手榴弹的情况下并非无敌,但普通步兵在面对装甲车时仍处于明显的劣势,因为他们缺乏有效的直接
射击武器。
最初提升贯穿力的尝试是使用“反向弹头”(
reversed bullet),这种方式下仍使用和一般步枪相同的弹药和弹头,只是弹头是反着装入弹壳内,并增加
装药量。
更进一步的发展是采用特制的穿甲弹头,例如说像德军的“K子弹”(德军
正式名称:Patrone SmK Kurz 7.92mm),它也能由一般步枪发射。K子弹有着增量的推进药,并使用
铁芯弹头,在与装甲表面垂直射入的情况下,它有约30%的机率能贯穿当时战车8mm厚的装甲,而在100公尺距离射击的情况下,最多能击穿12~13mm厚的装甲。
K子弹
制造费用昂贵,因此它通常只配发给能有效使用它们的
狙击手或是其他技术较高的射手。普通的
步枪兵只能凑合著使用效用更低而且要更靠近目标的“反向弹头”。当然,其他手榴弹或迫击炮之类的反战车武器还是优先使用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子弹都会对步枪造成损伤,首先是因为枪管的磨耗速度太快;其次是它们的高
膛压会让枪栓卡死,只能用敲的方式才能打开枪栓,这同时也可能会造成退壳勾无法退出弹壳,
子弹壳底缘抓破让弹壳卡在枪内。而射击增加
装药的子弹所造成的应力也有可能会让较旧或是承受力较弱的枪从枪膛处爆开(简单来说,和
炸膛差不多),轻则步枪报销,重则让射手受伤甚至死亡。因为上述的原因,K子弹和反向弹头并未受到士兵的好评。但不管怎么说,它们还是给了步兵在紧急状况下阻止战车或至少杀伤乘员的能力,当然,前提是弹头能贯穿才行。
但就算有了这些弹药,对上当时装甲较厚的战车还是占不到什么便宜,不过它们仍被使用在对抗比较旧型的装甲车辆上。第一把专门设计出来对抗装甲车的反战车步枪是出自德国,以当时来说这把大口径步枪可以击穿较新型战车的装甲并且
有机会使它们停下来,不过就如前面所说,其他的反战车方法还是优先考虑的,有一点是因为该步枪的后座力过高,有时甚至会撞断射手的
锁骨或是让肩膀
脱臼。虽然这把步枪以它的用途来说独树一格,不过它是由原本的
毛瑟步枪和在它之前出现的英国高威力运动(狩猎)步枪进一步设计而来的,而它13.2mm的口径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当时已经有一些0.50英吋(12.7mm)的枪械在战场上使用了(其中有一部分是猎象枪,主要用在击毁壕沟上的
防御工事或是机枪座)。
在一次世界大战的同时,美国正在开发一种半英吋口径的高速弹药用来对付飞机,新弹药是由当时美军的0.30-06弹药作为设计基础,预计要给
白朗宁设计的0.50口径机枪使用。当德国反战车弹药的风声传到美国时,有人提出意见说是否该拷贝或参考德国那弹药来设计新的机枪弹。不过在一些检验后,德国的弹药不被入考虑,因为它的表现比那修改自0.30-06的子弹要来得差,而且它是半底缘式弹壳,不容易给自动武器使用,但白朗宁设计的M2就是要拿来做为反装甲机枪的。
在二战刚开始时,大部分的国家都有一种使用大口径高速弹的反战车步枪(例如英国的“Boys”0.55反战车步枪)。这些步枪在对付二战初期的战车(
轻型战车像德国的一号/
二号坦克之类)有不错的效果,但随着新型战车的装甲愈来愈厚,单兵携行式的反战车步枪效用愈来愈低,最初还有口径到20mm的小型“炮”可以用,但很快地变成得用
锥形装药这类使用
化学能的反战车
枪榴弹才有效,也为此延伸出
火箭发射器、无后座力炮(recoillessrifles,例如
Panzerfaust)、
火箭推进榴弹(rocket-propelled grenades,与Bazooka相似)之类的武器。一些反战车步枪,例如芬兰的L-39,仍被狙击手用于骚扰敌人,像是对战车的窗口发射
白磷弹头或是逼敌方狙击手离开他的所在位置。
其他像是前苏联的PTRS-41(5发弹匣,半自动)或PTRD(单发手动装填)这种二战时的武器在
朝鲜战争时也被中国和朝鲜军用来对付战车,因为他们那时缺乏较现代的单兵反战车武器。反战车步枪在概念上是现代步兵所使用之反战车武器的老祖宗,
大口径狙击步枪和反物资步枪的一些
设计理念也得归功于它。
著名型号
毛瑟1898步枪配上Patrone SmK Kurz 7.92mm (又名“K子弹”)
德国毛瑟13.2毫米反坦克步枪(Tankgewehr M1918)
Lahti L-39 - 20x138毫米Solothurn Long,半自动、十发弹匣
Panzerbüchse 38及Panzerbüchse 39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九七式
自动炮),20x124毫米,半自动、七发弹匣
PTRD-41,14.5x114mm,手动,单发装填
PTRS-41,14.5x114mm,半自动,五发弹匣
索洛图恩 S-18/100,20x105毫米,半自动、十发弹匣
索洛图恩 S-18/1000,20x138毫米,半自动、十发弹匣
索洛图恩 S-18/1100,20x138毫米,半自动、十发弹匣
英国
Boys反坦克步枪(Rifle, Anti-Tank, .55 in, Boys),.55 Boys(13.9x99B),手动,五发弹匣
应用
编制
苏军于1941年12月6日开始在步兵师中编入反坦克连。按照“三三”制编有3个排,每个排有3个班。另外设有一个包括正副连长和指导员在内的7人连部。每个排有24人,装备9支PTRD反坦克步枪,配属一辆马车。1942年3月18日,苏军设立了新的步兵团建制。参照原先的师属反坦克连编制,每个师属反坦克连辖有一个团属的独立反坦克连,装备27支反坦克步枪。此外,每个步兵营编入一个反坦克连。这种营属反坦克连只有两个排,但每个排设有4个班。全连配备16支反坦克枪,其中部分是PTRS反坦克枪。这样,每个步兵团拥有的反坦克枪数量是:一个独立反坦克连27支,三个步兵营48支,总共75支PTRD和PTRS反坦克枪。具备了相当强的
反坦克火力。 同时,师属的独立反坦克连扩编成反坦克营。辖3个新编制的反坦克连,每个连含4个排,每个排有3个班。反坦克连装备的反坦克枪总数增加到36支,并配备了4挺
轻机枪和一定数量的
冲锋枪。1942年7月28日,苏军编制又进行了改变。师级和团级所属的独立反坦克部队没有变化,步兵营下属的反坦克部队由一个连减少到一个排,含3个班。抽调出的两个排组成一个反坦克连,装备12支反坦克枪,被编入师属机枪营。师属炮兵连中也开始编入反坦克枪,数量是4支,两个炮兵排中各编入2支。 1943年到1944年间,苏军又在步兵预备部队中编入了反坦克连。 值得一提的是苏军炮兵部队在1941年到1942年期间也装备大量了PTRD和PTRS反坦克枪。这是由于大批反坦克火炮被击毁,而正在撤往后方的苏联工厂无法生产出足够数量弥补损失。等到后来情况有所好转,这些炮兵部队才换装了1937年式或者1942年式45mm
反坦克炮。两名第6近卫军的优秀反坦克枪手各在
库尔斯克战役中击毁了7辆德军坦克。
参数
口径:14.5毫米
容弹量:5发
枪长:2.1米
初速:1012米/秒
使用
在战术上,苏军把PTRD和PTRS反坦克步枪当作一种支援性武器,加强到受到敌人坦克威胁的一线部队。所以在苏军建制的步兵营、团和师中,往往找不到固定的反坦克枪部队。这些部队都是在战斗中临时编入的,使用的数量视敌人坦克的多少而定。苏军师一级部队常常把反坦克步枪和其他反
坦克武器混编以相互弥补反坦克火力的空白。最大的编制是反坦克旅,辖一个轻型45mm反坦克炮团,加上两个装备PTRD和PTRS的反坦克枪营。编入的反坦克步枪的数量视敌人坦克的威胁而定。一个师最少的时候只配属2到3个反坦克连,加上两个使用穿甲弹的
DShK重机枪连。为了保护反坦克枪,一些反坦克枪营中编入了一个轻机枪班和若干冲锋枪班。在具体使用中,苏军规定了反坦克枪射击敌人坦克的部位,以Pz.KpfwIII
中型坦克为例。
(2)火炮及机枪等武器装备;
(4)油箱以及发动机。
具体的使用条例如下: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准备好待转移的阵地; 在一个射击位置最多只能射击5到10发,必须尽快转移;如果所处位置不利于有效射击敌人坦克,立刻隐蔽地转移到敌人坦克地侧面后者后部,予以打击;积极配合其他的反坦克小组,了解其具体位置,争取相互弥补火力死角;必须首选敌人坦克的武器装备作为
射击目标。 其中最主要的两点就是机动与隐蔽。
实战
两种反坦克枪从1941年10月起供应部队,在保卫
莫斯科的战役中投入使用。装备它的反坦克小组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防御战中,苏军把反坦克小组布置在步枪排中间和
步兵连主阵地侧翼,德军坦克威胁较大的区域。另外还有一种类似国际象棋盘的布局,每隔50-100米设置一支反坦克枪,形成密集
交叉火力。二战时曾任德军
坦克兵的R.麦伦辛回忆道:“苏军的反坦克火力很猛,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几乎每个
俄国兵手里都有一支反坦克枪或者一门反坦克炮。俄国人精心地配置这些反坦克武器,它们的火力简直覆盖了整个战场。” 苏军反坦克枪小组库尔斯克前线随着德军使用更强的中型和
重型坦克,从1942年夏天起,苏军反坦克步枪对德军坦克的直接毁伤作用逐步减弱,但对
轻型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其他机动车还是相当有效的。此外,苏军转而使用反坦克枪射击德军的碉堡、防御工事和机枪
掩体,参加逐个房屋的争夺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射击空中目标。
战后评价
PTRD和PTRS反坦克步枪在朝鲜战争中大量使用,
朝鲜人民军使用它击毁了许多美军的
M24轻型坦克,并且把它当作远程
狙击步枪。美军给它们起了个绰号,叫做“水牛枪”。
枪械信息
重量 20.3 kg
全长 2,020 mm
枪管长 1,219 mm
弹种 14.5x114 mm AP
PTRS-41是前
苏联在
二战期间研制并列装的一支反坦克枪。前苏联在两次
世界大战之间试验了各种反坦克
穿甲弹药,发现12.7x108mm弹无法满足要求之后开始研制新的14.5x114mm穿甲弹。瓦西里·捷格加廖夫和谢尔盖·西蒙诺夫等著名武器设计师为这种弹药设计了新枪。1938年,西蒙诺夫设计出PTRS-41型反坦克步枪,该枪采用弹仓供弹,它的缩比版本后来演变成SKS步枪。
PTRS-41反坦克步枪的五发弹仓从下方装入
机匣,也可以从上方手动装入单发弹药。枪上配有
空仓挂机机构,只有枪机被锁定在后方时才能打开弹仓。PTRS-41利用火药燃气实现半自动操作,然而沾污后容易卡壳,14.5mm弹药发射后的大量残渣也容易堵塞
导气孔。该枪配用的14.5x114mm弹药枪口初速为1012m/s,并拥有良好的弹道特性,在100米距离上最大穿甲能力为40mm 。
该枪于1941年开始
大规模生产,在二战东部战线得到广泛使用,在攻击
德军早期型号的坦克时表现出良好的性能。随着战事的进行,德国坦克的装甲越来越厚,但它在攻击卡车和其他轻装甲目标时依然十分有效。为了抵挡这些反坦克枪的火力,德国坦克经常在薄弱的侧面挂上裙板。 PTRS-41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坦克和
装甲车辆之外,迫击炮和机枪阵地也经常成为它们的目标。 二战期间,德国将缴获的PTRS-41赋予PzB 784的新编号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