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贡院,建于明
永乐十三年(1415),原系元代礼部衙门的旧址,坐北朝南,大门5楹。往里有二门五楹、龙门、明远楼、致公堂、内龙门、聚奎堂、会经堂、
十八房等处。最大时占地范围:东起
贡院东街,西至
贡院西街,南起建内大街,北至
东总布胡同,包括
贡院头条、
贡院二条、贡院三条在内。
贡院简介
贡院是原来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各地举人来此应试,好象向皇帝贡奉名产,故名贡院。贡院之设始于唐朝。明、清两代贡院位于今北京
建国门内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故称“北京贡院”,也被今人简称作“贡院”。现今还有贡院东街、贡院西街、贡院头条、贡院二条、贡院三条等
路名和地名。民国初年,
科举制度废除了,贡院建筑被另作他用。现如今,古考场的踪迹已荡然无存,仅留下了“
贡院街”这么个地名。
北京贡院建筑布局严谨,墙垣高耸,环境阴森,
公堂、
衙署高大森严,考棚则十分简陋。外层围墙三重,有外棘墙、内棘墙、砖墙。考棚计有9000多间,按《
千字文》排布。贡院的四角还有瞭望楼,主要起到监视作用。东、西砖墙各开一砖门,门内有牌坊东为“明经取士”,西为“为国求贤”,
南墙外有砖
影壁,墙之左右各辟一门,门内正中有“天开文运”牌坊,正中轴线有大门、二门、龙门,亦称三龙门,门内有明远楼,楼为三重檐,
歇山十字形屋脊,楼下四隅各开
券门,
至公堂七间,尖山式
悬山屋顶,前出抱厦五间,两侧有东、西大库,东、
西更道各设木栅,为东、西文场,各有号房五十七连(排),东文场内有
官生号房六十一间,西北隅有小号房四十连(排),其它建筑尚有总裁、副总裁、
考试官、御史等官员的公堂、居室、点名厅、守备厅、监试厅及刷印刻字、誊录、受卷、弥封等处所。考生进贡院时要经
唱名、搜检、领卷等极严的手续,并有军队弹压、形如囚犯。
北京贡院既是全国会试的考场,也是
顺天府(北京)乡试的地方。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秋天,故叫“秋试”又叫“
秋闱”,为九天,
农历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场,每场三天。全国的会试科考也是每三年一次,在春天,故叫“春试”,又叫“
春闱”,也为九天,
农历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场,每场三天。
贡院历史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北京贡院建成,原系元代礼部衙门的旧址,坐北朝南,大门5楹。往里有二门五楹、龙门、明远楼、致公堂、内龙门、聚奎堂、会经堂、十八房等处。明远楼前有株明朝载的槐树,称文昌槐。 明天顺七年(1463年),北京贡院内史无前例的一场大火,
监察御史锁门不许出入,曾造成烧死举子九十余人的惨祸,烧死前来
会试的考生达90多人,伤者无数。
明万历二年(1574),
张居正为相时,吸取天顺年间失火的教训,扩建贡院,
考棚达1.3万间,并把木质考栅改为砖墙瓦顶的房屋。
乾隆二十七年(1762 )增南围墙二砖门,扩充大门、二门等建筑。
清
光绪初年,因应试人数大增,号舍(考场)拥塞不堪,遂将院址北扩,共设号房114连(排)考棚1.5万间。此时占地范围达到最大,东起
贡院东街,西至
贡院西街,南起建内大街,北至
东总布胡同,包括
贡院头条、
贡院二条、贡院三条在内。
1900年,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因在贡院附近曾击毙德国
克林德公使,此处被德军管理。德军每日
拆房,将建筑材料变卖,数月间并成一片断壁残垣,以致此后的会试只能安排在河南
开封举行。
1905年科举废除后,
清政府拟在北京贡院旧址建国会大厦。聘请“京津营画式司”的德国建筑师罗斯凯格尔做了一个仿德国
柏林国会大厦的设计,但终因耗资太大而搁浅,只留下了一份设计蓝图。
民国初年,百废待兴,政府无暇顾及此地。至1921年,在贡院遗址上建起楼房式“模范商场”,但因生意不兴隆,商家逐渐离去,大部分改成民居。1927年,
张作霖的最后一届
北洋政府为了筹集军饷,将残存的贡院“
商街”拆除拍卖物料,留下了一片空场地。
1941年,日伪政府在此空地上建造“神社”,供奉亡灵。为方便进出“神社”,在东南旧城墙上开凿“启明门”,此为今
长安街的发端。
解放后,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设在这里。1953年11月,《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批准后,
北京城按
功能分区进行建设。1956年,海军司令部迁入现址,贡院旧址则由学部(社科院)搬入。
如今,当年的古代考场贡院已矗立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等多座大楼,明清时代的北京贡院已经看不到原貌。
贡院琐事
锁院贡试
明清时期,北京贡院里的监考很严,进贡院大门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所谓“夹带”,即是把考试的答案或提纲藏在身上。如有夹带,则送刑部严办。当考生进入考场的考棚后,就要锁门。称为“锁院贡试”,因贡院的外围四周是用荆棘围圈的。所以又叫“锁棘贡试”。考生每人一间考棚、一盆炭火、一支蜡烛。待试题发下来,明远楼上响起鼓声,应试的举子们就苦思冥想做起
八股文来。因当时还没有钟表,就以点香为计时。
火的教训
北京贡院的“锁院贡试”最怕着火,而着火的事件却经常发生,因此院内有很多大缸
盛水以备救火。但杯水车薪,实是虚设。贡院着火的事件很多,如在明正统三年(1438年)的秋试,首试的头一天,就着了大火。最严重的一次,是明天顺七年(1463年),春试的第一天夜晚,考场着火,烧死了九十多个考生。
明英宗给死者每人一口棺材,埋葬在朝阳门外的空地,并立碑“天下英才之墓”,人们称为举人冢。贡院屡屡失火,不得不改建,明万历年间,张居正为相时,主要把北京贡院改木板房为以砖瓦结构为主的建筑。使防火性能加强。在清乾隆时期,又把贡院修葺一新,竣工时
乾隆还亲自去视察。并作诗,诗句中有:“从今不薄读书人”。
文昌古槐
在贡院的明远楼旁有一棵元代古槐,相传这里是文光射斗牛的地方,所以叫它“文昌槐”。它的根部生在路东,主干弯曲向西,所以
树冠呈在路西边。此槐长势如卧龙,相传此槐与考生的文运有关。因此考生们都要膜拜,以登龙门,故此槐为京城的名槐。
鲤鱼跳贡院
明清时有一位河南考生,因家里贫穷,凭着两条腿一步一步日夜兼程赶考。因他来晚了,住处全部人满为患,一位住在北京贡院附近的老人收留了他。
科举前三天,突然下起倾盆大雨。一声炸雷惊起,紧接着从云端蹿出一条金光闪闪的白色
鲤鱼,落在河南考生暂住的街面上;一会儿惊雷又起,鲤鱼腾空而起,直朝着贡院会试考场内飞去……于是有老人说,这是“鲤鱼跳龙门”。
三天后开考,河南考生果然高中。这位考生很有良心,发榜后第一件事就去拜望了帮助他的老人,并为老人立了一个大牌坊。
从此,这
鲤鱼胡同声名远扬,每次的会试期间,全国各地会集的举子,都集聚在鲤鱼胡同,为的是讨个
好彩头。
八国联军劫掠
光绪二十六年(1900 )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对贡院亦大肆劫掠,据兼顺天府事
徐会沣等于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初三日给逃往西安的
慈禧、光绪所上
奏折称:“京城贡院房间号舍并剩存号板等物,自上年(1900 )八月以后,屡被德国洋兵拆毁,用车直抵贡院内运取物料,日无休息。据大(兴)、宛(平)两县转,据看守贡院委员察报前来。当经臣等咨请
庆亲王奕匡饬翻译官往向德国兵官商阻。无如德兵难以理谕,仍日用大车前往拆卸房间,运取木料砖块,无法劝止。现已将号舍十毁八九,内帘公所及龙门以外一带
门座官厅尽行拆毁,所存者仅至公堂、监临堂数处,亦皆破坏不全。当以联军林立,地面未经交回,臣等保护无术,徒深隐疚。目前各国尚无撤兵准信,其存而未毁者,能否保全,实无把握。除由臣等仍饬委员随时加意看守,严防土匪偷窃外,理合附片具陈,伏乞圣鉴。谨奏。”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十三日奉
朱批:“知道了。钦此。”贡院被劫掠后,已无法使用,以致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会试不能在京师举行,只得假闱河南。
文化意义
北京贡院的兴衰见证了
科举制度的兴衰。我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起,兴盛于唐,一直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历经一千余年。因“
戊戌变法”取消了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北京贡院也逐渐退出了中国读书人的视线,那个无数士子梦寐以求的地方,从
宣统年间开始闲置。而
民国之后,北京贡院的民用进一步使贡院和科举制度一样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北京贡院的兴盛,代表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对文化的尊重。贡院一度的门庭若市,也是古代统治者主观意愿上公开公正选拔官吏的明证,有利于统治与社会安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袭和蒙荫的暗箱操作,开拓了普通百姓的求官之路。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科举制度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于是,北京贡院和科举制度一同湮没在历史前进的脚步之中。而北京贡院的闲置和荒废,正是符合了时代的发展,有利于新的
文化教育方式和官员选拔制度的出现。
如今北京贡院附近鲤鱼胡同,已成了街边的绿地和大街的一部分,再也不会出现拥挤的车水马龙,天下考生齐聚贡院,以图“鲤鱼跳龙门”的那种好彩头的繁华景象,当然,如今到了每年的6月7日—6月9日,古有的那种热闹非凡,已经转移到了大大小小的高考考场。自古至今,选才方式变化巨大,但不变的是,北京贡院和高考考场所代表的“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态度,以及“公开、公正、公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