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池是——京师顺天府的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
皇城、
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被誉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北京城经历五百余年沧桑,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年间被几乎全部拆毁,成为永久的遗憾。
建城历史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为1264年营建的
元大都城。大都城设计时曾参照《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纬”、“前朝后市”、“
左祖右社”的记载,规模宏伟,规划严整,设施完善。
1368年(
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将军
徐达攻陷元大都。由于
元顺帝不战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是由于城池过大,不利于防守,于是徐达决定将北城墙向南移2.8公里,放弃城北的城市建设预留用地。同时用城砖将城墙外侧包砌起来,以提高其防守能力。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四子
朱棣为燕王,就藩于北平。1379年燕王府竣工,1380年朱棣之国。
1399年朱棣发动
靖难之役,于1402年夺得帝位,于
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1406年(永乐四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并在燕王府基址上营建西内。次年西内落成。1409年在
昌平天寿山营建寿陵。1416年(永乐十四年)起,开始摹仿
南京故宫营建北京宫殿。1420年,建成紫禁城宫殿、太庙、太社稷、万岁山、太液池、
十王府、
皇太孙府、五府六部衙门、钟鼓楼,同时将南城墙南移0.8公里,以修建
皇城。
1421年(永乐十九年)正式
迁都北京。此后又在
北京南郊修建了
天地坛和山川
先农坛。
1436年至1445年,
明英宗又对北京城进行了第二次增建,主要工程包括:将城墙内侧用砖包砌;开挖太液池南海;建
九门城楼、瓮城和
箭楼;城池四角建
角楼;城门外各立
牌坊一座;护城河上的木桥全部改为石桥,桥下设水闸,河岸用砖石建造驳岸。
整修之后的京城周长45里,形成了极其坚固的城防体系。在京城远郊建设了皇陵以及
昌平城、
拱极城和内长城等防御设施。
北京城建成后,曾多次面临蒙古
瓦剌部的入侵,1476年(
成化十二年)提出在京城外加筑外城的建议。1550年(
嘉靖二十九年)开始修筑
前三门外的关厢城(三座独立于城门之外的小城),但由于需要拆毁的店铺民房甚多,民情汹惧,工程不久即停止。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又决定利用
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
外郭城。
最初规划的外城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门外和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他低洼地带设置水关八处。
由于工期浩大,在
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得到
嘉靖帝的许可。后因用兵频繁,再加上1557年紫禁城大火灾后将财力物力集中于宫殿的重建,因此外城一直没有再筑。1564年增筑外城各城门的
瓮城。嘉靖初年还在四郊新建了地坛、日坛、月坛。由此形成的北京城布局此后一直延续了近400年。
清代北京城基本沿袭明朝北京城的格局,但裁撤了皇城的设置,将明代
皇城内的大量内廷供奉机构改为
民居,同时将内城的大量衙署、府第、仓库、草厂也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改为八旗居住区,令汉人迁往外城居住。清朝还在北京城内修建了大量黄教寺庙、王府,并在西郊修建了三山五园等
皇家园林区。
1911年清朝灭亡后,对
北京城池进行改建,为改善交通和修筑环城铁路,先后拆除了正阳门、
朝阳门、宣武门、
东直门、安定门的瓮城,皇城城墙和东安门。1924年在内城城墙上新开
和平门,1937年开辟启明门(
建国门)和长安门(
复兴门)(这两个其实是豁口)。
1949年之后,对北京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拆除工作。
朝鲜战争期间,为便于疏散民众,在内城城墙上增开了
东四十条、小街、
新街口等豁口。外城城墙、城门和角楼于1951年至1958年拆除。皇城的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地安门于1950年代拆除。内城城门和城墙先后于1965年至1969年拆除。内城护城河的东西南三面也加盖改为暗沟,成为城市下水道系统的一部分。
北京城池遗存的只有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
东南角楼,内城护城河北段,以及北京站和
西便门两处城墙残余,另外
永定门被重建。
北京城池分四重,即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城各有门,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
形制沿革
蒙元时期
金朝取代辽朝后,1153年从上京迁都燕京,改名为圣都,不久又称中都。[1]蒙古兵在马上打下了金朝的中都城,大概那时蒙古贵族还没有想好是不是要在这里常住下去,所以兵荒马乱中,金朝统治者花了不少银两建设的中都皇宫被大火焚烧,落得个“瓦砾填塞,荆棘成林”的下场。
40多年以后,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凭着一统中国的雄心,决定把蒙古的都城迁到这里。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到达燕京之后,并未因原宫殿破废而苦恼,而是很舒适地住在“燕京近郊”。第二年,他下令修缮湖水(大抵是今天的中海和
北海,南海尚未形成)中的一个小岛,称
琼华岛。琼华岛俨然承担了
新都的责任。
琼华岛水域上游就是高梁河,后来经过人工疏浚,在湖泊的东岸积土成岛。当年蒙古兵围攻中都,这里因在中都之外,幸免遇毁,宫殿也保存完整,自然也就成了忽必烈的首选之地。数年以后,以这个岛、这片湖为中心,富丽堂皇的皇城逐渐成型。湖泊东岸,是属于皇帝的“大内”,也是紫禁城的前身;湖泊西岸,分别是太子和
皇太后居住的隆福宫、兴圣宫。皇城之外的大城,呈方形包绕。
明朝时期
1368年8月(洪武元年)明将
徐达率兵攻下大都。明兵为便于军事防守,遂将北城南缩5里,另筑新城墙,由此奠定了明代北京城的北界。新建的北城墙仍然只设两个门,东为安定门,西为
德胜门。明朝
洪武年间,当北平尚未成为新王朝京城时,其范围和城墙情况变化并不巨大,但东、西、南三面的旧土墙已开始用砖包砌。公元1419年(永乐十七年)开始拓展南城墙,即从今东西长安街往南展拓到今前三门一线。
自明中叶起,对城楼进行了大规模修建。修筑京师九门的城楼工程,从公元1436年(
正统元年)修到公元1436年(正统四年)才完工。此时的城墙不仅建筑了城楼,门外还设立了箭楼,月牙城也建起了
城楼。各门外立牌楼,城四端设立角楼。此外,又加深了城壕,并用砖石衬砌两壁。城墙与壕沟均已颇具规模。原来的城垣仅外侧有砖皮,公元1445年(正统十年)始将城垣内侧也全部用砖加以包砌。明北京城墙开有九门,那时改定的名称多沿用至今:北面有德胜门、安定门;南面有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东面有朝阳门、东直门;西面有
阜城门、西直门。明代中后期,北京已经发展成为繁华都市,但是缺乏抵御外敌的能力。北方蒙古族甚至能冲入城内。到了1476年,定西侯蒋琬终于鼓起勇气上奏,要求在北京城外面再修一个外城,可这个建议在当时没有付诸实施。
明北京城皇城是保护紫禁城的外围城墙,主要属于
内务府专伺奉紫禁城的后院。始建于1417年,城垣较元代萧墙向外扩展,西南缺角,呈不规则方形,周长近11公里。墙用明城砖砌筑,涂红土,黄琉璃瓦覆顶。在
官修的书籍中,天安门为皇城的正门。天安门位于皇城南垣正中,明清时期是皇城正门。明称“承天门”,意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初改建,并易名“天安门”。在天安门、
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中,仅天安门得以完整保存。北京内城是明初在
元大都城垣基础上改建和扩建的。
1436年修筑京师九门城楼、
箭楼及
城垣、桥闸,此后在城垣内壁加砌砖石,至此内城建制趋于完备,奠定了清代北京的内城城垣格局。内城周长23.3公里,东、西、北垣各建二门,南垣建三门,四隅各建角箭楼。
明清北京城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严谨的
城市布局。以紫禁城为核心,外围皇城、内城、外城等四道城池组成。四道城池的正中线是从南到北,由一条近8公里的中轴线所贯穿。北京建都八百余年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凸”形城市规划形制和格局,整个建筑群体庄严凝重,层次鲜明,气势宏伟。明嘉靖以前,北京尚无“内城”之说,而是称之谓“城”、“大城”。历经明初数次改建,嘉靖年间修建了外城,于是出现内城、外城之别。北京的老城墙至明永乐年间开始,屡经修缮,历经沧桑。
崇文门至东南城角楼一段,是现存唯一的一段明北京内城城墙,连同明北京城东南城角楼,构成明清城墙遗址比较集中的地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市政府对明城墙进行了全面修葺。已建成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
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
清末民国
北京城的损毁早在清末就开始了。首先是义和团运动和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正阳门城楼和箭楼(1903年被清政府修复)、崇文门箭楼和
朝阳门箭楼被焚;然后是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修环城铁路又拆毁了几处瓮城和箭楼;日本占领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直到解放前夕,北京城的内城还是基本完整的。
1948年冬,北京城已经被人民解放军围得水泄不通,当时攻城部队曾派一名干部密访建筑学家梁思成,向他请教城里有哪些著名建筑和文物古迹需要保护,以便攻城时避开。梁思把北京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了北平军事地图上,据说
毛泽东曾要求攻城部队注意保护古迹,对照这幅地图进行精确的攻击练习。1949年初,傅作义投诚,北京和平解放,北京城幸免于战火的摧残,得以完整地迎接新中国成立。
建国之后
50年代初期,北京的城墙是保留还是毁灭的争论结果永久地改变了古都北京的历史风貌。[4]一种观点断定,城墙是古代防御的工事,现今已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并正在日益阻碍和限制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另一种观点则是专家学者的声音。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和其学生罗哲文和留英建筑专家
陈占祥梁陈方案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也认为,有一条被世界公认为“奇观之一”的万里长城。首都也有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城墙与城门,同样是工事宏伟的古建筑,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著名建筑专家
梁思成京都轰炸。这一次他为保护自己祖国的古都而呼吁:在世界上封建时代名都
大邑中,北京城是唯一得以完整保留下来的。所以对它的保留具有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他建议,把宽阔的城墙顶部开辟为登高游览的地方,同时把墙外的护城河加以修砌,注以清流,对两岸进行绿化。这样就可以把北京旧城的周围形成一个具有极大特色的环城立体公园。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北京的指导思想是把北京建设成
工业城市,毛泽东曾在
天安门城楼上说过,以后从这里望过去将看到一片烟囱。此后,北京市的城市规划也都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旧城保护没有受到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梁思成为彻底保护旧城,提出了一个另建新城的方案。1950年2月,梁思成和建筑学家陈占祥一起提交了《关于中华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提出在旧城外西侧另辟新区,作为新中国的政治心脏;一条便捷的东西干道连接新旧二城,如扁担一样担起中国的政治心脏和中国的城市博物馆。这份“梁陈方案”提出后立刻被否定。[5]1957年,陈占祥因此被打成右派,而梁思成因
彭真的提前保护,才免遭厄运。
从1952开始,北京外城城墙被陆续拆除,办法是组织市民义务劳动,或动员各单位拆墙取砖取土。几年内,北京外城的墙被全部拆除,内城的墙被拆了一半,留下一半。1953年5月,为改善交通决定把朝阳门和
阜成门的城楼及瓮城拆掉,交通取直线通过。1954年,中轴线上的地安门被拆除。1956年,永定门城楼周围城墙被拆掉,1957年,永定门城楼箭楼被拆掉,拆除的理由是“妨碍交通”。1959年,修建
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工程中,中轴线上的中华门被拆除。1965年7月,地铁工程开始动工,内城城墙的拆除工作也随即展开。1969年,内城城墙在修建地铁和备战备荒中被彻底拆除,城砖大多用在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全民工程设施上。
如今,当中外游客探索古都北京的城市历史时,这里仅余幸存的遗迹:在今
广安门外的凤凰嘴村一带还保留了一点金代中都城的城墙的残迹;元大都城的城墙即
上城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德胜门箭楼和东南角楼经过整修之后,也总算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些许实物见证。
城池布局
内城
正阳门
正阳门始建于明成祖
永乐17年(1419年),原名
丽正门,位于
天安门广场最南端,
毛主席纪念堂南边。因其位于
紫禁城的正前方,又有“
前门”之称。 正阳门是老
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
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
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五百年来,正阳门饱经沧桑,几毁几修,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有北京民俗民览馆。
崇文门
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崇文门以瓮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著名。此外
崇文门税关之苛也使外埠客商望门生畏。“崇文铁龟”名遍响京都。走酒车,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
涿州等地运来,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运酒的车先进了外城的
左安门,再到崇文门上税。
宣武门
宣武门位于
西城区南部。明、清时京师内城九门之一,后演化为地片名,泛指宣武门东、
西大街,宣武门内、外大街附近。建于明代,初称顺承门,正统四年改称宣武。为内城南门之一。现泛指宣武门东、西大街;宣武门内、外大街交在正阳门西侧,与东侧的
崇文门相对,为内城三个
南大门中西面那个。在崇文门与宣武门的命名上遵循了古代“左文右武”的礼制,两门一文一武对应,取“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之意。因为取武为意,城门守军训练用的护卫校场就设在宣武门外。汇处一带。
东直门
东直门形制同
朝阳门,但规制略小,面阔五间通宽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3米;楼连台通高34米;瓮同西直门,四角皆为直角;东西为62米,南北为68米;南侧瓮墙辟券门,门上建闸楼。20年代初期,在
瓮城内从正东向正西方向拍摄的东直门城楼门洞。门额上镶嵌的“东直门”三字清晰可见;门洞券顶“五伏五券”的做法亦清晰可辨;
凸凹不平的石路面,显示着岁月的沧桑。
朝阳门
朝阳门位于北京市,元称齐化门,门内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故瓮城门洞内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仓之节日,往来粮车络绎不绝。“朝阳谷穗”为南粮北运的第一位喜迎神。朝阳门形制与
崇文门略同,面阔五间,通宽31.3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9.2米;楼连台通高32米;
箭楼形制略与宣武门同,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5米。古时为进京的交通要道,1915年经过一次拆除,1956年彻底拆除,成为历史的一个影子。
西直门
西直门是北京内城的九大古城门之一,自元朝开始就是京畿的重要通行关口。西直门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古今闻名的地方。元代为大都城和义门所在地,明清时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是除正阳门外规模最大的一个城门。另外,西直门还是明清两代自
玉泉山向皇宫送水的水车必经之门,因此有“水门”之称。
阜成门
阜成门(普通话:Fùchéngmén,北京话:Fǔchéngmén)位于
西城区中部。元代为大都城平则门所在地,明、清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元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
忽必烈在
金中都城东北修筑新城,至元二十二年完工,共设11座城门,西、东、南城垣各3座,城北垣2座,西城垣中间1座为平则门。城门内为通往大内宫殿方向的平则门街,街北侧有西成坊、福田坊、集庆坊及大圣寿万安寺(今
妙应寺),街南侧有金城坊、咸宜坊、安富坊。元朝时为平则门,与
朝阳门东西两方遥遥相对,京西
门头沟斋堂的煤车,多出入此门,故瓮城门洞内由煤栈客商募捐刻梅花 一束记之。“梅”与“煤”谐音,每当北风呼号,漫天皆白,烘炉四周之人皆赞:“阜成梅花报暖春”。阜成门位于北京内城西垣南侧,元时名“平则门”,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改名“阜成门”,为通往京西之门户,明清及后来很长时间,城内所需煤炭皆由此运入。
德胜门
北京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
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是由城楼、
箭楼、闸楼和
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此后,历代都对城门和箭楼进行维修。1951年国家拨款修缮。1980年再次进行全面修缮。1982年设立文保所,并对外开放。1992年恢复瓮城内的真武庙。现箭楼上长年举办历史古钱币展。
安定门
安定门,元称
安贞门,为明清北京内城北垣东门。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正统四年(1439)建城楼,瓮城东西约68米,南北约62米。1860年,通州
八里桥失守后,英法联军首先攻打安定门。10月13日正午,安定门陷落,英法联军进而控制北京城。瓮城和闸楼于1915年修建环城铁路时拆除,1956年拆除箭楼,1969年拆除城楼。
外城
永定门
永定门,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于
左安门和
右安门中间,是北京外城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永定门始建于明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永远安定”之意。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
左安门
左安门是北京外城南侧三个城门之一,位于
永定门东面。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与顶;面阔三间,通宽16 米,进深一间,通进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箭楼为单歇山小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宽6米,高7.1米,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7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3孔侧面正中辟过木方门。
右安门
右安门又名“南西门”,原是北京外城的七门之一,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建成,现无存。 右安门位于西城、丰台两区交界处,现在的右安门立交桥位于南二环中部,东通开阳桥、西达菜户营、北通樱桃园、南达翠林小区以及嘉园路,是北京城南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广渠门
广渠门是北京外城城墙东侧的唯一一座城门,曾称大通桥门,又称沙窝门。广渠门是老北京城门中比较简朴的一个,建于明朝的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5年),主要包括广渠门城楼、
箭楼和瓮城,与北京外城西侧
广安门相对称。
广安门
广安门为外城唯一向西开的门,与
广渠门相对。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
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
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三间通宽13.8米;进深一间,通进深6米;高17.6米;楼连城台通高26米。
东便门
东便门是北京外城东南端的一座小城门,位于北京城墙东南端角楼旁边,东便门是北京保存下来的城门之一,主要由城楼和箭楼组成。
西便门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防御
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
北京城的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西端修建了西便门。在当时的形势下,统治者最强烈的愿望是安宁,安宁压倒一切。
皇城
皇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6—1420年),明清皇城是北京旧城传统中轴线的精华组成部分,东西跨度2500米,南北绵延2755米,将紫禁城完全包含其中。它是以皇家宫殿、坛庙建筑群、皇家园林为主体,以平房四合院民居为衬托的,具有浓厚的皇家传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不过,由于历史原因,数百年来,古皇城屡遭破坏。如今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永定门、地安门等早已不复存在,城墙被毁。
宫城
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有宫城高墙环绕,城高10米,厚6米多,成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长3.42公里,城外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又名
筒子河。城四边都有高大的城门楼,南面叫
午门,北面名神武门,东边称
东华门,西边为
西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