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存厚(1885年—1960年),字积之,四川简州(今简阳市)人,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陆军上将。毕业于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回国后任职于云南武备学堂,并加入
中国同盟会,参与光复云南。
人物生平
投身革命
刘存厚,字积之,1885年1月24日(清光绪十年十二月九日)生于简州(今四川省
简阳市)。先祖为盐商,父刘廷辅为光绪己丑(1889年)恩科武举。
刘存厚幼入私塾启蒙,后读经,欲步入仕途。1902年应成都府
院试,榜上无名。1903年进新设立的
四川武备学堂就读。1907年7月毕业,与
周骏、
尹昌衡等人被该学堂首批选送至日本留学,入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步兵科第六期,同期同学有
孙传芳、
阎锡山、
唐继尧等人。
1908年12月,刘存厚毕业归国,参加北京
军谘府陆军部考试,授陆军科举人,旋被推荐给云贵总督
李经羲,调往昆明训练新军,任云南讲武堂战术教官。这期间,经
罗佩金、
李根源介绍,刘存厚加人了
同盟会。1911年
辛亥革命前,刘任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七十四标第二营管带,唐继尧任同标第一营管带,雷飙任第三营管带。三十七协协统
蔡锷有反清革命思想,刘存厚也附和进步潮流,但又不时与清军督练公所总参议
靳云鹏相周旋。同年10月10日
武昌首义后,刘存厚参加了蔡锷、李根源等人领导的28日云南
重九起义,攻下督署,众举蔡锷为云南都督,刘存厚任参谋部第一部部长。蔡锷令唐继尧进军贵州,唐继尧派韩建铎为援川滇军司令,刘存厚为总参谋,率队进驻四川
叙府(今宜宾)、
泸州。11月,四川光复,尹昌衡继
蒲殿俊任四川都督,决心以武力驱逐滇军,经成都的大汉军政府和重庆的蜀军政府代表一起同滇军交涉,礼送滇军出境。刘存厚感到重返滇省仍无出路,密电尹昌衡表示愿意返川,尹复电表示欢迎,刘存厚遂以父命归川为由,于1912年3月初离开滇军返回成都。
投胡拥袁
1912年2月,成、渝两军政府合并,宣告四川统一,成立四川军政府。4月,尹昌衡将川军扩编成三个镇,为安置刘存厚,特意增第四镇,委他任统制。不久,改镇为师,刘存厚仍任第四师师长。
1912年7月,尹昌衡西征藏区,改由
胡景伊代理川督。胡景伊是袁世凯的党羽,也是
共和党四川支部常务理事,胡景伊排挤和打击革命党人,但对刘存厚极拉拢,刘存厚和周骏遂加入共和党,转而投胡拥袁。8月,川军第五师师长、重庆镇守使
熊克武和老同盟会员
杨庶堪宣布独立,响应孙中山发动的讨袁“
二次革命”,分兵西进讨伐胡景伊,胡命令刘存厚迎击熊克武,熊军败退。9月,刘存厚署理重庆镇守使,大肆搜捕国民党人,株连无辜,查抄财物,得银二十多万元,旋师成都。川军第二师师长
彭光烈因与熊克武暗通,全师被解散,遂将第四师番号改为第二师,刘存厚仍为师长,晋陆军中将衔。
附蔡讨袁
1915年初,
陈宧受袁世凯之命,率北洋三个师入川会办军务,在全川实行大清乡,排除反袁力量,为袁世凯称帝铺平道路。陈宧派刘存厚为川南清乡总司令,率兵两个团驻守
泸州。袁世凯宣布称帝后,于12月册封刘存厚为二等男爵以笼络之。同月25日,
蔡锷等人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举兵讨袁,蔡锷自任总司令,
罗佩金为总参谋长,进兵四川
叙永县。蔡、罗与刘存厚有深厚的历史关系,极力争取他反袁,刘存厚手下第二旅旅长雷飙也赞成附蔡讨袁,但另一旅长拥袁。叙永县知事为刘二弟,同情护国军,刘父也支持其义举。护国军在争取雷飙的同时,授意四川人李宽文向刘存厚投递了一封匿名信,说:“我从北京方面得来一个秘密消息,袁世凯疑心你暗通蔡锷,将指示你的部下对你进行暗杀。”刘存厚便急忙同雷飙计议,派人与护国军联系,于1916年1月31日在纳溪以“护国川军”总司令名义发表讨袁檄文,宣布独立。
2月1日,护国军到达纳溪,刘存厚率部配合护国军会攻
泸州,占领益田县、月亮岩,与
张敬尧的北洋先遣军和熊祥生部隔江对峙。3月7日,刘存厚的护国军在前线失利,他惊恐万状,认为弹尽兵疲,便不顾蔡锷反对,撤离纳溪退往
安宁桥。当时川滇护国军仅有七千余人,而袁世凯的北洋军有五万多人。双方在泸州、纳溪西南棉花坡、大州驿一带的激战持续两个多月。继后各省纷纷响应护国军,袁被迫于3月取消帝制,陈宧也随之宣布四川独立。6月6日,袁世凯死去,刘存厚所部恢复原番号,仍称四川陆军第二师,继续任师长。
争夺四川
袁世凯死后,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蔡锷被任命为四川督军兼省长。7月20日,刘存厚率部进驻成都,摄行军、民两政。29日,蔡锷抱病入成都,刘存厚率众迎接。8月,蔡锷电保刘存厚为第二师师长,权委川军第一军军长,请授陆军上将衔。9月,蔡锷赴日“养疴”,病逝异国。同月北京政府电令滇军将领罗佩金、黔军将领
戴戡分别署四川督军与省长。刘存厚仍维持原职,10月授陆军中将衔、崇武将军、勋四位,12月加陆军上将衔。
1917年3月,刘存厚与四川督军罗佩金因裁军问题发生冲突,领衔通电,指控罗佩金调动滇军准备作战。4月18日,滇军与刘存厚的川军在成都城内展开巷战,死伤数百人。北京政府电令罗、刘立即停止战斗,来京供职,川督由戴戡暂兼,但罗、刘不遵令北上,分别率部退往仁寿、简阳和凤凰山。
戴戡利用刘、罗混战之机,通过进步党
梁启超等人的关系,向段祺瑞靠拢,得以集省长、督军、会办三个头衔于一身。在戴、刘互相怨恨之时,张澜亦不甘心戴独占权位,遂与刘存厚合作。7月1日,
张勋拥清逊帝
溥仪复辟。同月3日,溥仪伪谕授刘存厚为四川巡抚。刘存厚对溥仪谕旨并未立即表态,而是通过关系在京奔走于段、张之间,以观时变。4日,刘存厚通电声讨张勋复辟,拥护共和,指责戴戡把持邮电以及陷害他人。5日,戴戡以讨伐“叛逆”为名对刘存厚用兵。当日夜,川、黔两军在成都北校场、西校场一带激战。8日,黔军败守
皇城,戴戡求助罗佩金未果,粮弹告罄,不得不交出三颗大印,撤军出城。刘存厚深知戴意在与滇军会合后卷土重来,假意应允,暗中派队驰赴
龙泉驿、山泉铺一带埋伏,阻击由资、简、荣、威西上的黔军。21日,戴戡在溃退途中遭伏击自戕,随行将领多被俘被杀。
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新上台,梁启超等人对戴戡之死表示悲痛,要求严办刘存厚,但段祺瑞置之不理。北京政府任命川军第一师师长
周道刚暂代四川督军,
张澜暂行护理四川省长。刘存厚又与川军周道刚、
钟体道等人为伍,集合一、二、三师兵力,在成都周围地区,同滇黔军进行更大规模的“资简阻击战”、“青眉攻防战”、“资内争夺战”,再次打败滇、黔军。北京政府遂于11月任命张澜为四川省长,刘存厚会办军务。12月,刘存厚升任督军,成为称雄地方的小军阀。
军阀混战
刘存厚统治四川之际,
熊克武借护法名义进兵四川,于1918年1月就任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受黔、滇、川军压力,刘存厚、张澜于2月19日退出成都,往
绵阳与钟体道会合,不久又逃离绵阳,经
广元、
昭化,于6月进驻陕西宁羌(今
宁强)。刘存厚在绵阳暂住月余,竟预征一年田赋。7月,南方军政府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与此同时,北京政府发表刘存厚为二十一师师长,划
汉中等七县为刘、钟两部防区,军械饷糈均由北京政府供给,刘存厚还在汉中设四川督军行署。刘存厚在陕南实行暴政,逼农民毁田种植鸦片,城乡遍设烟馆,遍摆赌场,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激起当地民众公愤。陕西省议会电告北京政府,公布刘存厚祸陕罪状十二条,请求调刘离陕,严加惩处。1920年2月间,陕督
陈树藩先后七次电控刘的暴行,要求将刘调离惩处。4月,陈树藩终于对刘存厚下了逐客令,限期离陕。同年5月,熊克武在与滇军和黔军的战争中败北,被赶出成都,退守
保宁。熊、刘同病相怜,弃嫌修好,共同组织
靖川军,联合起来驱逐滇黔军,分别攻打重庆,收复成都,相约战事未了,二人均不用督军名义,公推
刘湘护理川督。8月,刘存厚就任靖川军总司令。9月,刘、熊联合攻克成都。10月,熊克武又占领重庆,并在渝设川督公署。11月,刘返回成都也挂起四川督军公署招牌。一时南北政府分别任命的两个督军在成渝对峙,分庭抗礼。后经刘存厚活动关节,北京政府于12月30日命令刘存厚督川,熊克武为四川省长,企图把四川纳入北洋政府统治之下。
刘存厚虑及此次回川兵力不足以统驭全川,遂有北结陈树藩,南联黔、滇,以牵制川东南各军,复施其纵横捭阖之手腕,离间川中各师旅,使其互相猜忌,辗转以就己范围之阴谋,然事与愿违,所定计划尽成画饼。1921年2月18日,川军二十三名将领联名通电否认北京政府的任命,并公布了刘存厚阻挠自治的十条罪状。后来熊克武、
但懋辛、刘湘、
刘成勋等人联合起来,分路向刘存厚进攻,刘存厚见势不妙,遂伪装自治,同时密电北京政府表明拥护中央之态度,说明迫于形势,不宜公开表态,请中央谅解。北京政府把刘存厚的密电公布出来,刘存厚立即成为众矢之的,骂他口是心非,是北京政府的走狗。刘存厚被主子出卖无地自容,于3月22日通电,自动下野解除靖川军总司令职,复出
灌县,重返宁羌。
1923年2月,四川再次发生内乱,
吴佩孚乘机援助
杨森回川,并令刘存厚由陕南进兵川北。刘存厚1于2月19日进驻绵阳,5月败走。1924年5月27日,北京政府令裁撤四川督军,刘存厚改任川陕边防督办。川陕边防督办公署设于绥定(今
达州),辖绥定、万源、宣汉、城口四县。刘存厚在绥定近十年,兵力由不足五千人,逐步扩大到二万五千人。刘存厚无休止地剥削搜刮,引起民众强烈不满,共产党员
李家俊曾领导四川农民抗租,建立抗租军及四川第一路红军,遭到残酷镇压。刘存厚对在当地活动的国民党也同样进行压制。刘存厚信奉
国家主义,国家主义分子在绥定活动猖獗。
1928年10月底,国民党政府指定刘湘为川康裁缩军队委员会委员长,
邓锡侯、刘存厚为副委员长,负责川康军队缩编事宜。此前,吴佩孚在北伐军的打击下,大势已去,不得不入夔门投杨森、刘存厚。刘存厚不顾南京国民政府“讨吴除杨”的通电,将吴一行安置在绥定与
开江交界处檀木场陈济川的大院内居住。他对吴佩孚的供应、警戒甚是周到谨严。吴佩孚曾写诗赠刘存厚:“方寸纠纷俗累萦,无端怅触笔花生。人间落魄寻知已,诗写牢怨见性情。孝水梦回千里曲,蜀山月挂一钩轻。枕边莫恼鸡声恶,催起刘郎趁早行。”抒发对刘的感激之情。同年末,刘存厚又迎吴佩孚至距绥定三十里之河市坝居住,且为吴佩孚设“
行辕”于绥定城内,要为吴佩孚招兵买马组织警卫旅。
1929年3月21日是吴佩孚五十七岁生日,时值
蒋桂战争爆发的前夕,吴佩孚亟思乘机出山,刘存厚与吴佩孚合谋,事前发出通启,大摆寿宴,广为招徕。段祺瑞、
曹锟、
蒋介石、
阎锡山、
李宗仁等人纷纷派代表前来祝寿,川省各军阀也都馈赠厚礼,刘存厚赠寿银五千两。10月,段祺瑞派代表来河市坝促吴再起,各方军阀残余代表云集河市坝,与吴密商局势。刘存厚更与吴拟定了组建“兴国军”计划。刘存厚还派代表赴南京谒蒋介石,请准许吴佩孚回籍山东,吴佩孚三次通电试探之后,于1930年6月4日由绥定起程赴成都,刘存厚盛宴欢送,赠路费银二万元,后吴出川受阻,刘存厚又劝吴佩孚移驻汉小镇下八庙。
晚年结局
1933年5月,蒋介石任命刘存厚为陆军二十三军军长(空头番号)。10月又任命刘存厚为四川“剿共”军第六路总指挥,负责“围剿”川北红军,结果受到红四方面军
徐向前部的迎头痛击,损失甚众。10月20日,里村后弃城逃跑。翌日,红军正式入城,结束了刘存厚在绥定近十年的统治。蒋介石于10月28日以“轻弃防地”的罪名,将刘存厚撤职查办,其残部由刘存厚的副军长
刘邦俊改编。
此后刘存厚长期赋闲,他在成都置园林一处,修饰一新,名为“榆园”,又在故里简阳买下庄园一处,名为“桂里山庄”。1948年,刘存厚任“
行宪国大”代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刘存厚被当时任国民党行政院长的阎锡山“接往”台湾,受聘为“总统府”的国策顾问,但刘存厚生活潦倒。曾在诗中自况:“蹉跎容易又三春,一事无成唯虑贫。谁知路旁卖瓜客,曾为麟阁画图人。”
1960年6月,刘存厚死于台北。
主要作品
刘存厚喜书法,好吟诗,收藏图书、碑文、名画颇丰。著有《云南光复记》、《护国川军战纪》、《蜀军志》《榆园诗存》等。
轶事典故
辛亥革命前后,
四川军阀刘存厚一贯反复无常,先归附
蔡锷,后投降
张勋、
段祺瑞等,人们送外号“刘厚脸”。后来,
孙中山派革命党人
樊孔周到成都进行革命活动,被反动派
暗杀于家中,全身中弹数十处。当时,有人推断系刘存厚所为。革命党人义愤填膺,编了一副对联,既是对革命烈士的悼念,又是对反动军阀的鞭挞。联云:樊孔周周身是孔;刘存厚厚脸犹存。
后世纪念
位于成都市青羊区西珠市街的百年老宅刘存厚公馆,于2011年被列入第一批成都市历史建筑重点保护名单位,是成都市首批挂牌保护、不得随意拆除的13处历史建筑之一。刘存厚公馆是典型旧时私家花园式院落,中西合璧风格,是民国时期独栋式建筑代表之一,具有较高的建筑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