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
北宋章献明肃皇后
刘娥(970年—1033年),益州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
人物生平
蜀地孤女
刘娥祖籍太原,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举家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襁褓中的刘娥成了孤女,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
寄人篱下的刘娥,稍稍长大就成了歌女,不但歌声婉转动听,还善于播(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刘娥很小就嫁给了蜀地一个叫龚美的银匠。龚美带她离开蜀地,来到了京师——东京汴梁谋生。
在京师,龚美因生计艰难,打算将刘娥卖掉,再嫁他人。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时宋太宗第三子韩王赵恒(即日后的宋真宗,时名赵元休)的指挥使张耆将刘娥推荐给韩王,赵恒一见刘娥,大为喜爱。
宋太宗见三皇子憔悴消瘦,就问赵恒乳母,皇子身边有何人?乳母本就不喜欢刘娥,就把刘娥入府的情况说给了太宗皇帝。太宗闻听皇子与出身微贱且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厮混,大怒,令赵恒将刘娥赶出王府。不久,又为赵恒赐婚,新娘系出名门,为宋朝开国功臣潘美的女儿。赵恒不敢违抗父皇之命,又难舍刘娥,遂将刘娥秘密安置在王府指挥使张耆家中,不时私会。张耆见是皇子极爱之人,侍奉刘娥甚为谨慎小心。为避嫌,张耆从此不敢回家居住,在外面另选了一处宅子安身。
初入宫廷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承继大统,即宋真宗。即位后,宋真宗将刘娥接入宫中,但后宫已经有了郭皇后和其他一众嫔妃,刘娥并无名分。
入宫后,刘娥不与真宗后宫的皇后和嫔妃们争宠。后宫嫔妃中,杨氏(即日后的杨淑妃)极为有宠,真宗出巡,杨氏亦不离左右,受宠之深,与刘娥几乎不相上下。对于宠妃杨氏,终刘娥一生,都与之情同姐妹,从无间隙,在后宫中共同进退。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正月刘娥被封为四品美人。刘娥是个孤女,没有父母,也没有其他家人,刘娥遂认龚美为兄,龚美也自此改姓刘。
立为皇后
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驾崩。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正月刘娥又晋升为修仪。
真宗欲立刘娥为后,寇准李迪向敏中王旦等重臣皆以“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为由,表示坚决反对,也为日后天禧末年,刘娥与寇准等人激烈对抗,埋下了根源。
参知政事赵安仁不但反对刘娥为后,还提出了另一个人选——出身高贵、前宰相沈伦的孙女沈才人。真宗不悦,王钦若趁机进谗言,说赵安仁请立沈氏是为私,真宗很快将赵安仁远斥,立沈氏为后之议遂不了了之。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原为刘娥侍女的李氏受真宗宠幸,为宋真宗生下了当时唯一的皇子。皇子还在襁褓中,刘娥就将真宗的这个皇子取为己子,并且让杨淑妃代为养育,这便是日后的宋仁宗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五月进封德妃,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二月刘娥被册立为皇后。翰林学士杨亿见群臣不能阻止刘娥为后,愤而拒绝起草册立皇后的诏书,真宗只得另找他人。
刘娥身为皇后,不但处置宫闱之事,有理有据,未有大的疏失;而且真宗皇帝退朝后,阅览天下的奏章,多至深夜,刘娥总是陪伴左右,参与国事的处理。刘娥处理政事,“周谨恭密”,越来越被宋真宗倚重和信任。
天禧党争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太白昼现,经过占卜,得出结论:“女主昌”。恰逢此时真宗皇帝多病,皇后刘娥渐渐把持了朝政,宋真宗心中不安,怕刘娥危及赵氏江山,遂向心腹周怀正透露了自己有让太子监国之意。宰相寇准得知这个情况,找机会进宫,与真宗密议“太子监国”之事。事情极为隐秘,包括皇后刘娥在内,都不让知晓。出宫后,寇准马上让杨亿连夜秘密起草“太子监国”的诏书。不料事情还是败露,摇摆不定的宋真宗以“不记与准初有成言”为由,把事情全部推给了宰相寇准。在刘娥、丁谓等人的压力下,寇准被罢相。丁谓则取代寇准,成为宰相。
寇准一党的周怀正是“太子监国”事件的主要参与者,见谋划失败,知道刘娥、丁谓掌控朝政后必然打击寇党成员,遂铤而走险,策划发动兵变,废皇后刘娥,杀宰相丁谓,寇准复相,让太子登基,真宗退位为太上皇。周怀正的手下在兵变的前一晚向丁谓告密,丁谓深夜去见曹利用谋划应对,曹利用进宫,将此事密告皇后刘娥。第二天一早,周怀正及其党羽均被收捕,很快,周怀正被杀。之后,丁谓等又借“伪造天书”一案,进一步打击寇准和寇党势力。寇准在永兴军的心腹朱能,不愿坐以待毙,起兵反抗,不久兵败自杀。
刘娥矫诏,削寇准莱国公头衔,从知相州(河南安阳),再迁安州(湖北安陆),由安州再贬至道州(湖南道县),极短时间,寇准连遭三贬。对此,宋真宗并不知情,一日,问左右为何多日不见寇准,左右之人都不敢回答。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将寇准一党(包括寇准、周怀正、李迪等)的“罪状”昭告天下。同时,再贬寇准至雷州(广东雷州半岛),以李迪为寇准朋党,贬至衡州(湖南衡阳)。
临朝称制
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
宋仁宗即位后,群臣商议太后临朝礼仪,王曾奏请按照东汉故事,请刘娥与宋仁宗五日一御承明殿,太后坐左,皇帝坐右,垂帘听政。而权臣丁谓意图架空刘娥,独揽朝政,便提出让宋仁宗在朔望朝见群臣,大事则太后召辅臣裁决,非大事就让宦官雷允恭
刘娥亦察觉到丁谓的野心,二人矛盾逐渐激化。王曾见刘娥与丁谓已生间隙,遂趁机单独进谏刘娥,上陈丁谓窃弄权柄、包藏祸心,社稷将危。刘娥怒不可遏,决心除掉丁谓。
乾兴元年(1022年)六月,刘娥在承明殿召见群臣,将宰相丁谓瞒上欺下、架空两宫,并与内廷宦官雷允恭勾结的证据公诸于众。刘娥欲杀丁谓,在群臣劝阻下,最终将丁谓罢相,抄没家产,贬至崖州(今海南岛)。
丁谓被贬后,朝廷按照王曾提出的“如东汉故事”的建议,于是刘娥与宋仁宗五日一御承明殿,仁宗位左,刘娥位右。正式开始临朝听政。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十一月,刘娥身穿帝王龙袍(衮衣),接受宋仁宗和群臣所上尊号: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
天圣七年(1029年),刘娥治曹利用谋反之罪。刘娥临朝,曹利用以勋旧功臣自居,权倾内外。刘娥也有些忌惮曹利用,上朝时称其“侍中”而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天圣七年,有人状告曹利用侄儿、赵州兵马监押曹汭酒醉后穿黄衣,让人呼其万岁。刘娥欲借机治曹利用谋反大罪,亲自手书一语给宰相王曾,上写:“曹利用与其侄儿谋反事,理分明也,须早杀却。若落他手,悔不及也。”尚书张士逊进言:“这是曹汭一人所为,曹利用是重臣,应该不知。”刘娥大怒,将张士逊罢官,赶离京师。宰相王曾一向与曹利用不和,但面对谋反的大罪,亦不敢妄言。刘娥见群臣如此,遂对曹利用的发落稍加从轻。曹利用在贬途,自尽身亡。
女帝风波
刘娥曾于上朝时问及群臣:“唐之武后是什么样的女主?”朝臣回答:“唐之罪人,差一点就断送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刘娥听后沉默不语……
殿中丞方仲弓上书,请刘娥“行武后故事”;权知开封府,后入朝拜相的程琳亦献上《武后临朝图》,均暗示刘娥称帝。刘娥询问朝臣看法,众臣皆不敢言,唯刚直的鲁宗道说:这样做,又将置当今皇帝于何处?刘娥最终还是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明道元年(1032年)十一月,刘娥决定翌年二月,她本人要身着帝王之服去大宋王朝的太庙行祭祀大典。群臣闻之,多有反对。尚书、礼部侍郎薛奎进言:太后身着帝王服饰,在太庙行礼时是行男性皇帝的礼还是女性后妃的礼?刘娥竟也一时无法作答。
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虽遭大臣激烈反对,刘娥仍再次身着帝王衮服,在宋朝太庙祭祀宋太祖等宋朝历代帝王。作为对群臣和士大夫的妥协,将帝王衮服的十二章图案减去象征忠孝与洁净的宗彝、藻两章,同时,没有佩戴帝王的佩剑。
北宋名相富弼上疏宋仁宗,回顾这段往事时说到:“当日章献明肃皇后(即刘娥)临朝,陛下(即宋仁宗)受制于人,皇权微弱。而章献明肃皇后最终没有像唐代武则天那样谋朝篡位,全赖忠臣的救护,使得章献明肃皇后不得不克制欲望。陛下可以保全皇位,实是这些忠臣之功。”
宋廷传奇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娥染病,下令大赦天下,将乾兴元年即刘娥临朝以来的贬死之人包括寇准曹利用等刘娥的政敌们恢复旧有官职,并将丁谓从贬黜的远地内迁。明道二年三月,甲午,刘娥崩逝。宋仁宗在皇仪殿召见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牵扯身上衣服,是何意?”参知政事薛奎说:“太后不愿先帝于地下见她身穿天子之服。”仁宗醒悟,下令给刘娥换上后服,然后入殓。
刘娥死后,赵氏皇族中最具威名、十余年来一直佯装疯癫,称病不朝的八王爷赵元俨(后世艺术作品中“八贤王”的原型之一)对仁宗言道:“刘后非陛下生母,陛下生母乃是李宸妃。李妃娘娘死得不明不白,怕是被人害死的。”皇太妃杨氏亦告知仁宗:“陛下真正的母亲确是李宸妃,现已不在人世。”宋仁宗这才明白,原来刘氏并非自己生母,而生母李妃娘娘至死都不得与自己相认。接连的打击令仁宗皇帝伤痛欲绝,几日不能上朝,并下诏自责。宋仁宗派兵包围了刘氏亲眷的府邸,并遣人到李妃灵柩所在的洪福院查看,结果发现李宸妃被以厚礼下葬,在水银养护下,面色如生。得知消息后,仁宗感叹道:“人的话,岂可尽信啊!”随后,仁宗在刘娥灵柩前焚香祭拜,哭着说:“自今以后,大娘娘一生清白了!(仁宗称刘娥为大娘娘,杨淑妃为小娘娘)”
明道二年(1033年)十月,宋仁宗率群臣将刘娥下葬,陪葬宋真宗永定陵,谥号“章献明肃”皇后。旧制,皇后的谥号本是两字,从刘娥开始,临朝称制的皇后,谥号为四字。
刘娥死后,宋仁宗身世大白于天下。“仁宗认母”遂成为轰动朝野的大事。宋仁宗不得不下旨:朝廷和民间皆不得对太后(即刘娥)临朝时期的往事妄加议论。
为政举措
政治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亲自发起了被《宋史》称作“一国君臣如病狂”的“天书运动”。长达十余年的“天书运动”,使得宋王朝的朝政陷入混乱,人力、财力大为受损。
乾兴元年(1022年),刘娥临朝摄政,下令将“天书”随同宋真宗一起下葬永定陵,停止天下宫观营造,彻底终结了这场扰动大宋王朝多年的“天书运动”。
真宗朝末年,宋廷党争激烈。刘娥自身也卷入党争之中,对朝臣之间利用姻亲、朋党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大搞党争,深有感悟。临朝称制后,一日流着眼泪对大臣说:国家多难,如果不是诸位重臣同心辅佐,怎能有今日之景象。现在皇亲国戚都获得了推恩,唯诸位重臣的亲眷没有受到朝廷的恩泽。卿等可以把亲族的名字呈递上来,当破例意义尽数推恩。众臣将亲族亲信的姓名一一呈递上来,刘娥让人绘成图,贴在寝殿的墙上,每有奏请升迁封赏,都要比对此图,以防朝中个别朋党集团权势过重。
经济
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刘娥下旨在成都设立“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首届交子发行1256340贯,备本钱360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
宋廷正式发行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又称“官交子”,比西方1661年由欧洲瑞典银行发行的纸币早了600多年。
历史评价
总体评价
刘娥从卖艺的孤女,到开创大宋皇朝女主临朝先河的皇后,在中国历代后妃中,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刘娥也是颇有作为的一代女主。她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娥擅权,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又时常着帝王服饰,宋廷重臣均忧虑其“行武后故事”,即效法唐代的武则天称帝。在群臣的阻力面前,刘娥压制欲望,最终并未走出这一步。故刘娥死后,包括宋仁宗、司马光范仲淹等宋廷君臣对刘娥的评价是正面的。
刘娥取人子为己子,李宸妃默不敢言,朝中上下也慑于刘娥威势,无敢言者,使得李宸妃与赵祯母子至死不能相认,于人伦有亏。刘娥死后,宋仁宗生母之谜大白于天下,遂成宋廷一大奇案。自元代以来,刘娥、李宸妃的故事就被民间戏剧、小说逐渐改编成了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狸猫换太子》,数百年来,不断演绎,经久不衰。
历代评价
司马光: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上皇太后疏》)
苏轼: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苏轼《六一居士集》)
富弼:昔庄献临朝,陛下受制,事体太弱,而庄献不敢行武后故事者,葢赖一二忠臣救护之,使庄献不得纵其欲,陛下可以保其位,实忠臣之力也。今陛下始获暂安,遂忘旧日忠臣,罗织其罪而谴逐之。(《上仁宗论废嫡后逐谏臣》)
宋史》: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
《宋史》: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
王夫之:仁宗立,刘后以小有才而垂帘听政,乃至服衮冕以庙见,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方其始,仁宗已十有四岁,迄刘后之殂,又十年矣。既非幼稚,抑匪闇昏,海内无虞,国有成宪,大臣充位,庶尹多才,恶用牝鸡始知晨暮哉?其后英宗之立,年三十矣,而曹后挟豢养之恩,持经年之政;盖前之辙迹已深,后之覆车弗恤,其势然也。(《宋论》)
蔡东藩:刘太后生平,有功有过,据理立说,实属过浮于功。垂帘听政,本非宋制,而彼独创之;兖冕为天子之服,彼何人斯,乃亦服之。设当时朝无忠直,不善规谏,几何而不为武后耶?史官以贤后称之,过矣。
胡适:章献刘后乃是宋史上一个很有才干的妇人。真宗晚年,她已预闻政事了,真宗死后,仁宗幼弱,刘氏临朝专政,前后当国至十一年之久。李宸妃本是她的侍儿,如何敢和她抵抗?所以宸妃终身不敢认仁宗是她生的,别人也不敢替她说话。刘后死后,方有人说明此事。当时有人疑宸妃死于非命,但开棺验看已可证宸妃不曾遭谋害,况且刘后如要谋害她,何必等到仁宗即位十年之后?但当时仁宗下哀痛之诏自责,又开棺改葬,追谥陪葬,这些大举动都可以引起全国的注意,唤起全国的同情,于是种种传说也就纷纷发生,历八九百年而不衰。
轶事典故
明月入怀
据《宋史》记载,章献皇后刘娥的母亲庞氏,曾经梦到明月降落到自己怀中,不久便有了身孕,之后生下了刘娥。
章献报恩
章献皇后刘娥当年从蜀地泛舟而下,船过真州,遇到了一位高僧。高僧见到刘娥的模样,又听到了她的歌声,知道此女日后必然贵不可言,遂拿出自己的钱财资助刘娥入京。后来,刘娥做了皇后,高僧还在,刘娥捐出百万私房钱,命淮南、两浙、江南三路转运使给高僧重修庙宇。新寺院极为壮观,冠绝南北。
宫中严母
宋仁宗即位时,尚且年幼。章献皇后(刘娥)对仁宗管束严厉,动辄以礼法约束,而杨淑妃对仁宗则是恩勤备至。仁宗经常被风痰之症困扰,刘娥下令不许给小皇帝虾蟹等海鲜吃,杨淑妃则私下让人弄来给仁宗吃,并说“太后何苦这样对待小孩子?”仁宗因此亲近杨淑妃,而有些怨恨刘娥。
志比马邓
天圣二年(1024年)二月,刘娥亲笔手书赐给辅臣,文中写道:“如马邓流芳册书,此吾之志也。”意思是说:“如同东汉明德马皇后邓绥那样流芳册书,是我的志向。”
亲属成员
史书记载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6—卷113
《宋会要辑稿·后妃一》
章献明肃皇后刘氏,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武懿王通之女。太平兴国八年入韩邸,景德元年正月为美人,大中祥符二年正月进修仪,五年五月封德妃,十二月立为皇后。乾兴元年二月遗制尊为皇太后,军国事权兼取处分。天圣二年十一月行册礼,以郊祀毕,上尊号日应元崇德仁寿慈圣。明道二年籍田,朝庙礼毕,加上尊号曰应元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三月二十九日崩,年六十四。谥曰章献明肃,陪葬永定陵,祭奉慈庙。庆历四年十一月改今谥,五年十月升附太庙真宗室。
《皇宋十朝纲要·卷第三》
章献明肃皇后刘氏,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王通之女。太平兴国八年入韩国邸,景德元年正月为美人,大中祥符二年正进修仪,五年五月封德妃,十二月立为皇后。乾兴元年二月尊为皇太后,军国事权兼处分。天圣二年十一月行册礼,以郊祀毕,上尊号日应元崇德仁寿慈圣。明道二年籍田,朝庙礼毕,加上尊号曰应元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三月二十九日崩,年六十四。谥曰庄献明肃,陪葬永定陵,祭奉慈庙。庆历四年十一月改今谥,五年十月外附太庙真宗室。
艺术形象
民间形象
刘娥一生,喜用帝王服饰,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引得朝野非议。宋代之后,刘娥、李宸妃、宋仁宗之间的恩怨纠葛迅速被艺术化,元代杂剧《抱妆盒》、明代戏曲《金丸记》,尤其是后来《三侠五义》中《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广为流传,使得这件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在文学、戏曲的不断演绎下,数百年来经久不衰,家喻户晓,近现代被改编成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吕剧、湘剧、潮剧等等各种剧种。
作为《狸猫换太子》中包青天(即包公)的终极对手,刘娥在民间被定格在了狭隘妒忌、残害忠良,甚至企图谋夺大宋江山的“一代奸妃”的形象,与历史上的刘皇后相去甚远。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4 13:5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