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
起源
“农家乐”旅游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并将国内特有的
乡村景观、
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同时,它也是人们
旅游需求多样化、
闲暇时间不断增多、
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文明病”、“
城市病”加剧的必然产物,是
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
度假休闲层次转化的典型例子。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大部分是一些
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
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进行一定的装修改造成为饭店,用以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莱多国营客栈”;同时,把大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提供
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以后,乡村旅游在美国、法国、
波兰、日本等国家得到倡导和大发展。1996年,美国农村客栈总收入为40亿美元。1997年,美国有1800万人前往乡村、农场度假,仅在美国东部便有1500个观光农场,在西部还有为数众多的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法国有1.6万多户农家建立了
家庭旅馆,推出农庄旅游,全国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万,能给农民带来700亿
法郎的收入,相当于全国
旅游收入的1/4。在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并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
发展潜力。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在特殊的
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但由于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期阶段。我国各地的乡村
旅游开发均向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加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
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
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
节庆旅游。
由此可见,农家乐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是
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
我国农家乐最初发源于四川成都,具体位置有
都江堰市的
青城山,
郫县、
温江等地。后来发展到整个
成都平原,
四川盆地,直至全国。真正以“农家乐”命名的乡村旅游始于1987年,在休闲之都——成都郊区
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的
桃花节。这次桃花节把农事活动、乡村
田园风光、乡土
民俗文化、乡村民居和
聚落文化与现代
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
发展
改革开放后,郫县友爱乡农科村在全国率先打出“农家乐”的牌子。2006年4月12日,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在成都举行。开幕式上,国家旅游局向成都市授“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牌匾。
农家乐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
产业结构、建设
区域经济、加快
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些地方依托本地
农业资源,分片开发出“农家乐”品种系列,像湖南南岳
衡山、
昆明的团结乡等地的农家乐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农家乐发展起来后,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收入,还有
产品信息、
项目信息和
市场信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农家乐成为农民了解市场的“窗口”,成为城市与乡村互动的桥梁。各地游客为农村带来了新思想、
新观念,使农民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
生产经营与
市场需求相接轨。开办农家乐的农民经常到旅客中间调查市场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有的建起了
无公害蔬菜基地,有的则做起
农产品深加工的生意。
当今中国的农家乐模式主要出现在北方,其中又以四川、北京、天津、河北为主,农家乐最吸引旅游客的地方是:消费合理,价格实惠。
截至2023年11月,已经有七千多家农家乐企业注销。
问题
不少旅游者比较乐于成群结队或结伴在旅游中选择“吃农家饭、品
农家茶”。一些旅游者甚至现场购买“农家乐”里还在饲养的猪、羊、狗、鸡、鸭等
畜禽,要求现场宰杀后烹饪。这种做法实际上隐藏着不少问题,现场宰杀的畜禽几乎是没有经过
检验检疫部门的检疫,其中暗藏的疾病游客和经营者是无法分辨出来的。而“农家乐”中的厨房、碗筷也缺乏正规的消毒措施,没有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管;很难达到与城镇餐馆相提并论的消费要求和
卫生标准。有的经营点甚至还出售明令禁止销售的保护
野生动物,如野猪、蛇类、青蛙等动物。
2.景区安全令人担忧。
由于大部分的“农家乐”点规模少、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乡村游客旅游归来后,都在抱怨景区停车难,停车场缺乏安全
保卫人员和措施。“农家乐”不少景区是村集体或
私营业主自行开发的,旅游景区的设置、
安全设施的规划甚至连最基本的导向
指示牌也没有,让游客进入其中就像是无头苍蝇瞎转悠,
人流量大的时候特别危险。有的“农家乐”点连相关的
管理制度和注意事项也没有,甚至还有游客被
狗咬伤、猫抓伤。
3.服务有待提升。
点的茶半个小时都上不来,车被堵住个把小时也找不到堵车的车主,有的甚至连固定停放车辆的位置也没有,大部分都是依路停靠和随意停放。“农家乐”发展虽有五年左右的时间了,但服务提升依然是最大难题,服务“短腿”日渐凸现。据调查统计:
国际旅游业界公认,超过80%的旅游利润来自“回头客”。
建议
乡村旅游虽是一个新兴的
朝阳产业,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尚未规范、管理滞后的市场。应加强进行监管和规范,促进市场的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
1.组织推动。包括景区推动,以重点
旅游景区为核心,带动、辐射和吸收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的接待和服务。
2.政府推动。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
规划设计,
投入资金,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收
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
3.公司推动。即“公司+农户”的
经营方式,出台优惠政策,引进有经济实力和
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指导、组织农民开展地方风情、渔耕文化、
农耕文化等旅游活动。
4.精心规划,强化监管。注重
整体性和
连续性,充分考虑地方的自然风貌及特点和文化特性。同时监管好每一个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的细枝末节,强化对
旅游从业人员和乡村旅游集体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服务素质和水平,提升
服务品牌和形象。
5.突出特点和
自身优势。比如突出乡村的地域风情、
传统文化优势,挖掘古村、古镇、
古迹、典故等文化内涵;突出体现地域特点,在建筑、饮食、生活、农耕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地体现出地域风情、风貌、生活习俗等特色。同时,还要着重考虑突出绿色、环保、休闲、娱乐等特点。
笔者认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要做好做足“农”、“家”、“乐”三字文章。
发展“农家乐”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扩大了
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家乐”发展要以“农”为根。农民要通过自家的良田、果园、庭院、鱼塘、牧场等展示农村风貌、农业
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场景,通过展示吸引旅游者;餐饮接待设施可利用自家的
宅地和现有生活设施改建或改善而成,要充分体现农村、农业、农家、农民的乡土气息。由于“农家乐”已经成为品牌,很多城里人开设的或开设在城里的
餐饮服务设施也大打“农家乐”品牌,实际上同真正的“农家乐”相去甚远。
“农家乐”发展要以“家”为形。“农家乐”应该
以家庭为单位,不求全,不求大,其形应该体现出“家庭”的形态。既然是“家”,其规模就应该适度,不应贪大求洋;发展应该特色化,不应大众化。
平江县盘石洲村“农家乐”就是以土、特、多而著名。所以,“家”是农家乐的载体,无家不以成“农家”。
“农家乐”发展要以“乐”为魂。“农家乐”以什么取乐?城里人戏言:换个地方打牌。其实,“乐”也要利用“三农”做文章,设计参与性强的项目,简单的农事、农活,如采摘、推磨、苗木盘扎等。以
乐为魂就是要发扬光大“农家”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突出特色,做出项目,如农民喜闻乐见的花灯、
皮影戏、山歌、
龙狮、
地花鼓、
踩高跷、讲故事等,使“农家乐”旅游充满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务质量
农家乐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带动了
假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
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但是,农家乐的接待服务并没有跟上其快速发展的步伐,在餐饮经营上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何才能提高农家乐餐饮的服务质量。如何使农家乐菜式更具有特色。这些都是农家乐餐饮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根据对农家乐餐饮的了解和关注,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服务人性化
勤劳简朴、热情好客是中华民族的
传统美德,特别是远离
市场竞争的乡村,村民大多心地善良、淳朴憨厚。但是随着游客数量和接待次数的增加,许多开展
农家乐旅游的家庭住户的管理人员(一般是户主)
服务水平不高,
服务意识不足,往往会造成无论是哪位客人的要求、不管是什么要求、能不能够达到的要求都满口答应。但是由于农家住户
服务人员较少,一旦
忙起来,客人的要求不能够及时满足或者先满足了那些无关紧要的要求,就会给客人不好的印象。其实,农家乐的服务人员不能一味迁就客人而勉强为难自己,而要学会合理拒绝客人,尤其是在现有条件下很难满足的要求。同时在客人用餐时,服务人员不能远离,要及时为客人提供服务。
二、器具统一化
与居家自用不同,游客用餐讲究的是协调与舒适。但许多农家乐餐馆使用餐桌、餐椅、餐具并不统一,往往在一家可以看见颜色式样各异的桌子和椅子,一个餐桌上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盘子、高高低低的碗,塑料的、
搪瓷的、铁质的一起上,给人以不整洁之感。因此,农家餐需要根据自己的接待能力配备相应数量的餐具和器皿,如果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餐具效果会更好。
三、卫生安全化
“农家乐”的厨房制作车间生菜与熟菜分开放置,饮用水源和清洁水分开,面粉、米、油、调 料等储藏间也要防潮、防鼠、防霉变,同时仓库要禁止外人出入。自然的
家庭氛围,质朴的生活方式,文明的休闲内容,是农家乐吸引城里人的特色。“农家乐”要吸引客人,用餐环境必须干净整洁,最好是有专门的餐厅,条件不好的也可以将自家庭院开辟出来,但庭院用作餐厅需要做好灭蝇、灭蚊、 防尘、防风沙。
我们力求从农家乐发展的实际出发,将旅游管理的理论与农家乐发展的实践相结合,重点是对农家乐实践指导,尤其在农家乐的餐饮、住宿、安全等农家乐中问题较为突出的环节叙述较为详细。
四、菜肴本土化
都市人吃惯了山珍海味,到乡村旅游多为寻求绿色自然。因此农家餐馆并不是越高档越好、菜的品质并不是越贵越好。
“农家乐”的菜肴应以
民间菜和
农家菜为主,一定要突出自己民间、农家的特色,并且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农家乐”的菜肴要立足农村,就地取材,尽量采用农家特有的、城里难以见到的烹饪原料。除了农村特有的土鸡、土鸭、老腊肉、
黄腊丁以及各种时令鲜蔬外,还应广泛采用各种当地土特产。 “农家乐”的主食也应该充分体现出农家的特色。例如,“农家乐”的米饭就不应该是纯粹的大米饭,而应该做成诸如“玉米粒
焖饭”(俗称“金裹银”) 、“腊肉豌豆焖饭”、“
红苕(或南瓜) 焖饭”、“
豇豆(或
萝卜丝)焖饭”等等。其实,这些饭既有农家特色,又好吃,而且成本不高。“农家乐”的小吃和面点也不能搞得和城里一样,而是应当突出农家特色,搞一些诸如
凉粉、
凉面、锅摊(
薄煎饼)、
发糕、
叶儿粑、
蒿蒿馍馍、
粽子、
土豆饼、
红苕饼、
玉米饼、
窝头以及
煮玉米、煮红苕、
煮土豆之类的小吃和面点。
要根据不同的消费对象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安排菜肴。来“农家乐”消费的人各种各样:有男 人、有女人、有年轻人、有中老年人、还有小孩,有工人、有职员、有干部、有企业家,还有文化人 等;消费者也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一两个两三个人来的,也有十个八个甚至几十个人来的;有只点几个菜的,也有包上一桌甚至几桌的;有只吃一餐的,也有住上三五天甚至十天半月的,等等。因此,“农家乐”菜肴就应当根据不同的消费对象,并针对消费者的不同情况,灵活变化、合理安排。 例如,男人一般都要喝酒,可以多安排一些大菜,女人、小孩不喝酒,则可以多安排一些小吃;工人、职员可以多安排一些经济实惠的菜,干部、 企业家、文化人等可以多安排一些档次稍高且比较有特色的菜;用餐少的可以尽量安排
特色菜;多的则可以面面俱到,各种菜肴都安排。对于那些要住上十天半月的消费者,所安排的菜肴可尽量做到“家常”,使人看起来像居家过日子的样子。
五、质量标准化
农家餐馆的菜单要相对稳定,同一时期的招牌菜和特色菜量要大小多少都差不多,同一道菜不能今天用盘子装,明天用大碗装,同时口味也要尽量统一。农家餐馆要体现经济实惠意识。
工薪阶层是游客的
主力军,经济实惠、物美价廉是大多数游客消费的常规心理。因此,农家餐馆要多利用本地优势,多用自种的
瓜果蔬菜,降低单位菜品的价格,从而让惠于游客,也给农家餐馆带来更多的客源。
开发模式
“公司+农户”开发模式
这类具有旅游特色的农家乐,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环境,指导乡村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农家乐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这种开发设计充分考虑了农户利益,在社区全方位的参与中带动了
乡村经济的发展。在参与式农家乐的开发中,这种开发还可演化成 “公司+社区+农户”开发,公司先与
当地社区(如村委会)进行合作,通过村委会组织农户参与农家乐,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合作,但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则要经过公司的
专业培训,并制定相关的规定,以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
“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开发模式
这类农家乐开发发挥
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 通过合理分享利益又各司其责, 政府负责农家乐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农家乐公司负责
经营管理和
商业运作;农民
旅游协会负责组织村民参与
地方戏的表演、导游、工艺品的制作、提供住宿餐饮等,并负责维护和修缮各自的传统民居,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避免乡村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保护
本土文化,增强当地居民的
自豪感,从而实现农家乐可持续发展。
“农户+农户”开发模式
“农户+农户”的农家乐开发是农民对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开发有一定的顾虑,大多农户不愿把资金或土地交给公司来经营,他们更信任那些“
示范户”。在“示范户”的带动下,农户们纷纷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这种开发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
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是最受欢迎的农家乐形式。但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通常旅游的带动效应有限。
股份制开发模式
在开发农家乐时,可采取国家、集体和农户个体合作,把
旅游资源、特殊技术、
劳动量转化成
股本,收益
按股分红与
按劳分红相结合,进行
股份合作制经营。通过土地、技术、劳动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企业通过
公积金的积累完成扩大再生产和乡村
生态保护与恢复,以及相应
旅游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通过
公益金的形式投入到乡村的
公益事业(如
导游培训、
旅行社经营和乡村旅游管理),以及维持社区居民参与机制的运行等。同时通过
股金分红支付股东的
股利分配。通过“股份制”的乡村旅游开发,把社区居民的责(任)、权(利)、利(益)
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居民自觉参与他们赖以生存的
生态资源的保护,从而保证农家乐的良性发展。
盈利途径
相关知识
古代诗人笔下的农家乐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的诗人大部分都有田园情结与土地血脉相连的诗人,然而很向往着田园生活,也真切地感受着农家的欢乐。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些古代诗人笔下的农家乐是什么样子吧。
南宋诗人
戴复古在《
题申季山所藏李伯时画村田乐图》中,写到远古乡村的农家乐景象:
田家八月秋秫黄,赤肩满担金穰穰。
天台山人传秘方,酿成九酿丹霞浆。
紫檀槽头秋点长,绛囊醡压甘露凉。
猩红颗滴真珠光,蓼花色比桃花强。
馔出肥鸡一筋肪,橙砟蟹砟双螯霜。
不须琥珀琉璃觥,不须太白力士铛。
烂漫为我浇吟肠,新诗吐出云锦章。
出门一笑尔汝忘,大江东去烟茫茫。
非渠耕稼饱君腹,问有黄金可乐无。
天台农村的秀美风光、十月乡村的节日气氛、农家的纯朴好客,让久居庙堂之中的他开怀不已。他的这首
七言歌行,纵情豪放,直白透亮——秋天到了,
稻子收割了,菊花开了,农家端出天台山
红酒给我喝。这红酒,比桃花的颜色深,比
红蓼颜色稍浅。风送来桂花的芬芳,一切让我心醉。除了醇厚浓香的红酒,还有大盆的
土鸡和螃蟹。与欢乐的山民们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喝醉了,露一点狂态又何妨?
“醉来兴发恣豪狂,高歌起舞当斜阳。出门一笑尔汝忘,大江东去烟茫茫。”几杯红酒下去,一腔豪情上来,个性耿介的方夫子变得跟田家郎一样的率性。这种与农家共饮佳酿共庆丰收的欢乐,在这个
殉道者45岁的生命历程中,实在是屈指可数。
当自家的谷仓满了,农家的喜悦从心底里迸发出来,这些日日躬耕田亩的农民,开始自酿美酒。酿酒的时候,农家像过节般的开心。
农历十月,最宜酿酒,割下的稻子磨舂成米,即可拿来酿成
米酒,这时做的酒,可长贮不酸坏,称“十月白”,长年贮藏后,酒滓沉淀,酒色特别清冽,阳光下一照,似还泛着隐隐的清幽幽的光。
农家乐自酿的白酒称
烧酒或者
堆花烧,除了
糯米酿制的,也有用番薯丝、
高粱、
豆类酿制而成的,称番薯烧或
高粱酒,色清冽而味清爽。也有自酿
水酒的,水酒常用作婚嫁喜筵,调成黄色或红色,取其吉祥,称之为红酒或
黄酒。
欢乐的农家乐生活透过发黄的诗卷扑面而来:春耕、插秧、社酒、鼓笛,歌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时候,是农家
最快乐的日子。长年在乡村生活的诗人,很容易被这种喜气所感染,以致
诗兴大发.
戴复古诗作中给人感受最深的农家乐,当属他在《村景》中写到的社日:“箫鼓迎神
赛社筵,藤枝摇曳打秋千。坐中翁妪鬓如雪,也把山花插满颠。”古时春秋季节有两次祭祀
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
春社和
秋社。社日到来之际,村民们倾巢而出,男女老少头戴鲜花,哪怕鬓发如雪的老翁和
老妪,也是鲜花插满头。村民们荡秋千,醉歌舞,吹箫打鼓,进行自娱自乐的文艺表演,欢笑声几乎要掀翻稻草垛。欢宴之后,家家扶得醉人尽兴而归。
庆丰收的欢乐时刻,少不得
喝酒助兴,没有自酿的美酒,农家的快乐似乎要打些折扣。清代诗人鲍谦有一首歌咏农家乐的诗,写的就是三门农家在金秋时的欢乐:“家家种秫酿春醪,
十月红先缸面掏。何物堪供郎下酒,糖颓
青蟹蛎江蚝。”酒先熟者曰十月红,而诗中的缸面掏,应该是家酿的另外一种白酒。金秋里,喝点家酿的
小酒,弄点青蟹、
牡蛎当下
酒菜,农家的生活还是很惬意的。
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丰收气息,让人感到秋的丰厚与浓情。那个
方孝孺,在秋天到来之际,被秋风所召唤,脱下
长衫,走出书斋,来到天台山,与山民们同吃同乐,感受到欢乐质朴的农家乐。老夫子一边痛饮,一边高歌,兴之所至,挥笔写就《
红酒歌》:
春秧夏苗秋遂获,官赋私逋都了却。
鼓笛有声无曲谱,布衫颠倒傞傞舞。
欲识太平真气象,试看此画有佳趣。
罗帏绣幕拂香风,九酝葡萄金盏滑。
王孙公子巧欢娱,勿将富贵笑田夫。
金秋。明艳。灿烂。一切都是喜气洋洋的。
春花秋实,是最写实亦是最诗意的四个字。天空明净,阳光温暖,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的秋果的气息。秋的大地,遍地金黄,这种金黄,是成熟了的
稻谷,给大地铺上的色彩。明代温岭人
黄孔昭有诗:“闲花落树鸣秋蒲,晚稻含香入暮年”,闲花落树,是怡然自得的心境,稻谷香里,是丰收在望的年景。
这个时节,到田野走上一遭,你会发现,秋是丰盈华美沉甸甸的。
芋头的
叶子,肥厚而浓绿。
柿子树上,挂满灯笼似的
红果,庭院围墙上,
紫扁豆的
藤蔓向四周攀延着,“园林夕照明丹柿,篱落初寒蔓碧花”的景致,就像是一幅画。金黄的玉米,如怀孕的
少妇,娴静地立在大地里,风过处,玉米叶沙沙地响着,似在诉说秋的丰盈和富足。
农家乐,一种现代又远古的梦境生活,,农家乐,一种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农家乐,现代人喜欢,古代人同样向往!!!
总结
当前,农家乐的游客主要集中于国内,它除了深受那些上山下乡的知青和进过“五·七”干校的老干部的喜爱外,也是都市人假日休闲放松的首选去处之一。在境外游客最感兴趣的中国旅游资源中,山水风光、
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分列前三位。另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六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
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而农家乐旅游产品正是符合境外旅游者这一需求愿望的。
随着中国
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中国旅游的大势正由大众
观光旅游阶段向体验旅游阶段发展。农家乐正面临升级改造的当口。由此,北京提出了新乡村旅游的理念,即将粗放的农家乐向乡村休闲、度假方向发展。不久的将来农家乐将变得更人性、更快乐、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