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比赛
创办于1984年的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电视声乐权威赛事。两年一度的青年歌手大奖赛挖掘、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歌手,被公认为国内声乐界的一大权威赛事,在全国观众心中已建立较高知名度。
奖项介绍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是国家政府级大赛,自1984年举办以来,已成为音乐界一项重大赛事,也是声乐界推出新人新作的重要途径。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历届青年歌手大奖赛都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
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专业组和业余组进行,每组又分团体和个人单项赛两种方式,演唱分成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歌手的参赛内容除歌曲现场演唱外,仍将沿用综合素质考核。
产生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如果说央视春晚会看作是春节期间文艺生活的“大餐”,是央视所打造的所有文艺节目中一个最具民俗色彩的文化品牌的话;那么,诞生于1984年的“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则成为改革开放后,央视为文艺百花园里“造星”、选拔声乐人才的而推出的又一项伟大的举措,无疑是电视主导文艺发展时代荧屏上最成功的歌手刘欢造星工厂,它而引发了声乐百花园里的“造星热”。文革期间,因为受“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服务于政治”以及在党和政府对文艺内容、形式和市场的干预,“星”的培养主要是官方一条途径,没有市场的选拔机制,让谁演、让谁上,演什么、唱什么,谁好、谁坏都是文艺管理主导者指令性操作。文革结束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科学的春天、经济的春天、教育的春天、文艺的春天到来了。随着科技的普及,教育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的出现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歌手大赛”这种新社会、新时代的文艺选拔机制在央视应运而生,并得以重视、推广、变革和发展,成为为国家级选拔声乐人才、服务于人民大众,促进文艺市场发展的重要组合形式。
发展转变
26年来,通过青歌赛走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歌唱家,他们通过青歌赛为大众所了解,尔后走上了专业歌唱演员的道路,为中国的歌唱事业做出了贡献。备受观众喜爱的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关牧村殷秀梅都是首届青歌赛的获奖选手,彭丽媛曾两次参加青歌赛,并获得第2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一等奖;阎维文董文华分别获得这届比赛专业组民族唱法三等奖;张也曾获得第3届青歌赛专业组民族唱法三等奖;宋祖英曾获得第4届青歌赛专业组民族唱法三等奖。由此,以彭丽媛、宋祖英、张也、阎维文等歌唱家为代表的现代民族唱法在80年代末开始盛行,全国的专业民族声乐教学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青歌赛也推出了许多优秀的流行唱法歌手。在第2届青歌赛专业组通俗唱法比赛中,韦唯、毛阿敏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此后,她们在中国歌坛煊赫一时,为多部电视连续剧演唱主题曲,并推出了许多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经典歌曲,如毛阿敏的《渴望》、《思念》、《绿叶对根的情意》,韦唯的《亚洲雄风》、《爱的奉献》、《命运不是轱辘》等。1996年,韦唯作为亚洲代表荣登亚特兰大奥运会舞台举行个人演唱会,为中国人在国际流行歌坛赢得荣誉,成为国际级歌手。第3届青歌赛,杭天琪获得业余组通俗唱法二等奖,付笛声屠洪刚获得优秀歌手奖。随后的几届比赛,堪称中国流行歌坛新人辈出的时代,请看这一个个星光熠熠的名字:第4届青歌赛专业组通俗唱法二等奖朱哲琴,三等奖解晓东,业余组通俗唱法二等奖蔡国庆;第5届专业组通俗唱法一等奖林萍,二等奖毛宁,三等奖孙悦;第6届专业组通俗唱法二等奖林依轮;第7届专业组通俗唱法的一等奖满文军等等,他们都通过青歌赛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流行歌坛的新星。
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带来了广泛性发展,选拔方式和选拔机制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文艺人才和文艺体裁在社会得以重视并争相涌现。也就是说,随着教育的普及以及社会大众对文艺形式、作品口味的广泛性,文艺人才的培养和涌现再也不是由“大赛”、“央视”主导成名的时代了,所以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也就不再是演艺界成名成星的唯一途径了。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深入,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经过了“诞生的轰动、强力的辐射、平稳的发展到影响力的减弱”的发展过程,其权威性和造星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冲击。
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他分析说,一是由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而引发的各种歌手大赛影响着央视歌手电视大奖赛的权威性。1984年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成功后,1986年,由团中央等单位牵头主办的“全国农村青年歌手大赛”又相继诞生,得到了各地共青团组的重视并积极选拔组织,首届就涌现出牟青等一批乡村歌手走入了专业文艺团。之后,社会上由各相关部委、专业协会、媒体主的歌手大赛也层出不尽。例如,“全国原创歌曲大赛”、“全国文艺新星选拔赛”、“全国少儿歌曲大赛”等等大赛也一时成为许多专业或者业余歌手竞相参与的选拔活动。形成了国内歌坛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机补充形式,同时也活跃了我国的文艺舞台。可见,随着央视歌手大赛的诞生和被广泛认可而带动的全国各类歌手大赛的也在主导着文艺市场的发展走向。
二是随着电视主导文艺市场的到来,我国诞生的大量地方电视台也成为文艺人才涌现而被社会大众认可接受的渠道。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1996年之后,全国电视台、插播台的建设出现了黄金时代,截止到2000年,全国各省、市、县几乎都建立了电视台,实现了电视媒体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同时,“文艺搭台、经济唱戏”也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而被各地政府认知。由此,各电视台相继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文艺综合节目,这为文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发展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所以,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的出现,尤其是卫视台的出现,影响了央视的收视率,也成为央视收视率的强有力的竞争者,自然也会影响了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在观众心中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成为音乐圈里热而社会冷的现象。
三是央视歌手大赛的评选造星功能已被文艺市场中的“作品”加“创意策略”这种让市场自然认可的形式所取代。1993年之后,下海潮风起云涌,各种能人自谋职业、自我创业成为时尚。由此,我国刹那间诞生了许多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文化公司、影视包装公司和经济公司等等。这些公司的出现,许多具有创意思唯、策划头脑的公司老板将视角投在“演艺人才策划包装”、“培养推出”、“为我服务”上,这些公司以市场为准则,以大众接收为目标,对签约的艺人进行全方位的包装。不仅为自己看中的歌手进行作品的选拔、唱片的制作、而且进行全面的市场推广工作,使大量的歌手带着以被公众接受的作品而走入市场,成为市场里真正的“歌星”。
艺人最注重的是成名成星,而不注重大赛获奖。当歌手大赛这种形式对成名成星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的时候,其在文艺市场的影响力也就会逐渐减弱,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四是文艺市场发展的多样化、文艺人才的大量涌现、文艺作品丰富多彩,给社会观众带来了更多的娱乐形式的可选择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央视歌手大赛的收视率其“造星功能”的社会影响力减弱。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带来了文艺市场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化,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和文艺节目充斥着各地电视台和社会文化市场,给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此外,教育的飞速发展,大专院校对文艺人才的培养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劲发展势头,社会文艺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也步入春天,可见教育主宰着文艺人才的鉴定和使用在社会上成为共识。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更多的是观众和听众对作品、演技本身的认可度,并不在意艺人头上的光环如何,不在乎艺人所体现的专业水平高低如何,所以,央视歌手大赛注重歌手综合素质高低,不注重歌曲在社会公众心中的接受力;注重作品的教育意义和歌手的专业水平高低,不注重歌曲内容的社会性和大赛带给观众的娱乐性。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央视歌手大赛的收视率,影响了开始几年所体现出的“造星功能”作用。
所以说,央视歌手大赛的人才选拔的造星功能已被社会市场自我调控发展形成所取代。
时代意义
从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经过了“诞生的轰动、强力的辐射、平稳的发展到影响力的减弱”的发展过程;从央视歌手大赛的造星功能发展的逐渐减弱,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文艺市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单一性发展、由一方主导市场发展的格局被时代发展的节奏所打破,文艺走入了姹紫嫣红的百花齐放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思想得到了真正体现。
在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繁荣时期,没有涌现出真正的一线文艺人才,也不会再有独树一帜、一成不变的“贵族”地位的文艺之星,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的变化,随着各种新贵的涌现而日渐暗淡。同时,也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社会权威对人才的选拔机制已经被打破,权威独霸文艺江湖已经在承受着来自公众接受的巨大压力,可见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苛刻性日显端倪。
但无论如何说,诞生在1984年的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其对我国改革开放后文艺市场的繁荣所起到的推进作用不容忽视。它的诞生和发展,成为改革开放后引导文艺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我国人才选拔的试金石,成为唱响时代旋律的鼓手。
获奖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0 16:32
目录
概述
奖项介绍
产生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