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刺史部(
越南语:Giao Chỉ thứ sử bộ),
西汉政区。
东汉初改为
交州刺史部,所以习惯上通称交州刺史部(越南语:Giao Châuthứ sử bộ),约为今天的
广东、
广西和
越南大部。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所置全国十三
刺史部之一。初为监察区性质,后权超郡上,成为地方行政区域。治所在
苍梧郡广信县(今
梧州)。
东汉建安八年(203年)改为交州,十五年移治所于
番禺(今广东
广州),再迁至
龙编(今越南
河内)。辖苍梧、南海、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7郡56县,相当今两广大部和
越南的北部、中部。历任刺史凡19人。
其中
交趾郡在今越南河内一带,
九真郡在今越南
清化、义安一带,
日南郡在今越南
广平省一带。而苍梧、郁林、合浦三郡,则在今广西境内。苍梧郡设广信县(今封开)、临贺(今
贺县)等10县,其辖地大部分在今梧州市、
贺州市,小部分在广东、
湖南与广西交界处,郡治在广信县;
郁林郡有布山、阿林(今
桂平)等12县,其辖地在今
柳州南部、
玉林北部、
南宁东部和南部,郡治在布山县;
合浦郡有徐闻、高凉等5县,包括今广东
雷州半岛和广西
钦州、玉林南部及南宁
横县一部分,郡治在合浦(今
浦北县境)。
交趾刺史部对于加强中央王朝在南部边疆的政治、军事控制,维护边疆稳定,巩固国家统一,促进
中原内地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民族交往和融合,推动中原内地和南部边疆整体联系的不断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交趾地处
热带亚热带地区,虽耕作技术难以与中原地区相
颉颃,但一年可多季收获的优势足以弥补这一缺点,其粮食产量应相当可观。对处于战争、急需粮草的政权而言,尤其有将之据为己有、作为物资后方的战略需要。史籍记载交州盛产银、铜,兼“贵致远珍、名珠、香药、
象牙、犀角、珊瑚、琉璃、
鹦鹉、
翡翠、
孔雀等奇珍宝玩,其中银、铜是重要的财富资源,奇珍宝玩亦可投入流通换取有益于军国大计的物资。交趾亦为两汉著名的产盐区之一,西汉在南海郡番禺县、苍梧郡
高要县均设有盐官。
在军事地理角度上,交趾东北、正北、西北分别与
扬州、
荆州、
益州相接。分布于三州的政权,均可以之作为大后方,既可作人力、兵力调发和物资补给之源,又可扩大战略纵深。影响着各个政权的此消彼长和整个国家的分裂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