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创刊于1972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
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
历史教育教学类期刊。
期刊信息
主 管:教育部
出 版: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国内发行:陕西邮政报刊发行局
公司[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M4262
国内刊号:CN61-1036/G
创刊时间:1972年
栏目设置
名人谈学历史、中学生论坛、课堂新操、教学参考、答疑专家、课本助读、历史知识、历史之谜
期刊情况
本刊为月刊,ISSN1002-2198,
国内统一刊号:CN61-1036/G4邮发代号:52-28。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倡导一种不与现实割裂、不与大众割裂的“活生生”的历史教育,紧密关切“人”的生存、生活、发展乃至创造,主张以“传承”与“创新”互动为契机,深刻认识人类
文化遗产,竭力张扬
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欲使久罹冷落的“历史”真正体现其作为“全世界的思维活动”的理论价值和
实践价值。《中史参》力主一种以人为本的
教育观,主张凡教育之一切环节一切手段一切活动,无论教、学还是考,也无论思想、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与
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追求的目标,并在这一根本点上形成契合互动、和谐发展、与时俱进,凡妨害此目标者,务必摒弃之、革除之。
期刊栏目
“环境与课程”板块
课程,说到底,其实是根据
社会需要而组织的知识。教育原本就是学习者与环境的“共舞”。教育忽视环境与社会忽视教育,是一体两面的同一悲哀。换句话说,社会对历史课程的取向是复杂的,因而建构课程不能无视
社会环境。无疑,体现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意志,是课程始终必须恪守的根本原则,所以历史课程把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也是天经地义的。那么,对中学来说,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历史知识才是好的有价值的
课程知识,究竟怎样实施课程才能把历史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就不啻是理论问题,其实更是实践问题。本板块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正在于此。我们大患在于对真理论知之太少,而故作高深、无病呻吟、人云亦云的伪理论却太多了。所以,本板块所有栏目,坚决反对假大空。
◇专家视点反映专家(名师)对历史教育的独特认识和建树,可以是专家(名师)自己的
笔谈,也可以是
访谈录等其他形式。
◇
课程论·教学论对历史课程和教学进行价值观和
方法论思考。课程论关注的重点是选择什么样的知识,这些知识又该如何来呈现;教学论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实施教学,或者说教师用怎样的机智和办法,把个人对事物的理解转化为促进学生易于理解的思想和行动。
◇公民守望对人性和人文的看守瞭望,是一个并不轻松的信念话题。本栏目的宗旨正是要在信念层面对人性和人文进行历史考察,探讨古今中外人类共守的、必须守住的、不能动摇的信念,反思历史上的人是怎么做的,我们又是怎么做的。人们往往抱怨“底线”怎可以突破,但现实中一些公民总是忘却了或者竟至不知道什么是必须守望的底线,这是社会的憾事,也是教育的悲哀。“历史”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说话了!
◇思想之旅刊登对中学历史教育改革颇具思想启迪意义的佳作。有思想,才会有进步。关键是我们必须思考
如何思考。
◇焦点观察用
调查报告、
座谈会纪要等多种形式,聚焦历史教育的重大热点问题,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冷静看待各种
教育现象、正确处理教育热点问题。
◇他山之石介绍外国先进的历史教育理论与成功的实践经验事例,给我国历史教育提供借鉴,并促进中外历史教育的交流,提升我国历史教育国际对话的水平。
“知识与资源”板块
教育的改进是动态的,有赖于教师能够理解自己所期待的改进,并愿意对此作出承担。本板块期望能够引入更多的知识与资源,有效支援老师们提高教学
胜任力,分担老师们的“承担”。在新课程环境下,教科书不再是惟一的教材,老师们备课时必须在课标的指导下结合校情、学情、教情对教科书和
教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既要求充实学科知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又要求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有能力把学生引向进步、引向发展、引向深刻。所以面向历史与现实,尽可能多地为
中学历史教学开发
知识资源、提供知识储备,是本板块的必然取向。
◇史家讲坛特邀著名
历史学家撰写论述历史的系列
专题文章,帮助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
◇中外历史以培养公民历史人文素养为追求,介绍中国公民必须知道的中外历史知识,帮助读者丰富历史知识,开阔人文视野,加深对中国和世界的了解与认识。
◇世道人生选取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代特点的典型历史人物,论世道,谈人生。
◇学术驿站摘录古今中外典型的历史资料与独特的学术观点,既反映史学的发展轨迹,又反映史学的前沿动态。
◇教材评解侧重于根据课标精神对教材作出详细检视和
批判性诠释,帮助教师释疑解惑、查漏补缺、分析学术差异、补充课外知识,把教学内容划分、组织、处理得更适合于教学实践。
◇备课参考刊登对教师备课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无法归于其他栏目里的,均放在这里)。
“学生与教学”板块
这一板块的完整叫法应是“学习者、学习与教学”。它着重于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在实践层面进行探索性、经验性、示范性指导,旨在促使广大师生在
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新课程的
新理念行动化、具体化、生动化。
◇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指的是对将要实施的新课进行教学策划(备课)。教师借助自己的个性设计,能够活生生地传意教学思路,活生生地展现
课程内容,造成激活差异、交流协商、互动建构、开放探究的学习型环境,应该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本栏目期望百花齐放,供老师们交流、欣赏、切磋、争鸣。
◇课例述评刊登已经实施课例的精彩部分和师生自己的教学后评鉴反思,以及读者的点评文字(隔期刊出),供老师们互动争鸣。只是,我们坚决反对那种不痛不痒的作秀式点评。
◇活动素描刊登关于学生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实施及活动效果反思的文章。
◇学法指引着重对学习者(学生)的研究和对其
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考试复习的具体有效指导,应该贯穿“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并重的理念。
◇教学叙事历史教师谈自己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上的各种感受,或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或机智所在,或蹩脚之处,一以示范指导,一以总结反思。
◇学子风笛这是发表中学生作品的专栏,无论评教还是谈学,都深受欢迎。本刊之所以看重学生的作品,关键是考虑到学习者的
自我评鉴往往会直接引起师生对教与学的反思和改进,毋宁说评鉴反思是一种更高级、更有效的学习,只有学会反思,才能学会学习。
“学习与评估”板块
这一板块的完整叫法应是“学习者、学习与评估”。评估非小事,导向关大局。众所周知,“考试领导教学”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考试的取向往往直接影响着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究竟应该用怎样的价值观来指导评估改革,用什么标准来鉴定和评判老师的教学业绩,用哪些办法来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这是本板块探究的关键所在。
◇评估论衡围绕高考和
中考等重要评价环节确定研究选题,关注的重点是
学业评估的
价值取向及其对中学教与学实践走向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探讨反思什么才是正确的、应该赞同的评估取向,什么是必须放弃和否定的评估取向,是这一栏目的重任。
◇命题研究偏重于考试命题操作层面的探讨和研究,当前尤其期望能够在初中和高中新课程考试命题的改革上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
◇高考导学对高考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和复习训练指导,并突出系统性、导向性、实用性。
◇征题精选(初中·高中)面向全国各地征集初中(侧重中考)、高中(侧重高考)试题,精选刊登其中的原创试题、经典示范题,点拨试题的考查意图、审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帮助师生举一反三、加强练习、提高效率。
“动态与交流”板块
知识往往是充满争议的。根据历史教学实际需要,发动广大读者充分交流讨论、争鸣协商、互动互助,让人人都能够把对方的长处“据为己有”,充分体现本刊作为动态与交流平台的功能和
服务价值,是本板块的主要宗旨。
◇人教走廊人教社历史室与本刊编辑部合办。旨在围绕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用全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鲜活的思想、有效的办法,来解析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教学、评估学习,促进编、读、教、学的交流互动,广益教学,服务人生。
◇来稿撷英摘编自由投稿中一些重要文章的精华,扩大用稿量和
信息量。
◇
动态扫描借助文本互动、网络互动形式,反映与历史教育有关的文化新闻动态,及时报道各地
教研活动及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给各地教研员和教师组织和参与探讨教研热点问题、进行可持续交流搭建平台,是本栏目的追求。
◇心灵
茶肆关注中学师生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情感、态度和信念等问题,倡导人文关怀、人性关怀、教育关怀,旨在促进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真诚对话,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编读往来刊发读者对本刊文章质量的反馈意见,同时刊发编辑部的工作设想,以加强编者与读者在征稿投稿、参与活动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和互动,以期把本刊越办越好。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期刊范文
喜忧自知 热切企盼——新年向读者诉心声 任鹏杰;张艳云;
关于全日制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
聂幼犁教授访谈录 聂幼犁 王德民 聂幼犁;王德民;
新课程理念下高三纸笔测试的四个变化——
发展性课堂评价的实践探索之四 吴磊;
特色鲜明 风格各异——民国四部历史教科书简评 何成刚;陈亚东;
《美国南北战争之经过、影响》一课的几点感触 陈其;
重剑无锋 大巧不工——唐云波《文艺复兴》
教学案例管窥 王涛;
精彩而难忘的印度之行 龙欣欣;
在变化中求发展 在变化中去完善——2007年版《历史1(必修)》内容设置的变化 李卿;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三种问法——基于
三维目标视野的分析 张汉林;
岳麓版必修Ⅲ《文化发展的历程》第1课 “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刘庆亮;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有效补充之我见——以岳麓版教材为例 洪玉荣;
近代政治文明 饶超英;
现代政治文明 陈向群;
古代中国经济 陈伟国;
近代中国经济 郑卫红;陈伟国;
现代中国经济 郑卫红;
现代世界经济 孙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