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价值
社会术语
实践价值是指实践主体与客体双向对象化的能动活动及其成果对实践主体的发展与完善所产生的影响及意义。
内容
一般的价值定义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效用关系。实践是一种由主体参与其中的客观活动,与主体的思想观念相对而言,实践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客体,具有客观性。既然承认实践的客体性客观性,那么,由实践产生的价值也具有客体性客观性。因此,对实践价值是可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
意义
第一,追求实践价值有助于实践主体获得现世幸福。实践的本质,就是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价值和享有价值,才能获得现世的人生幸福。实践的价值通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高质大量的涌流来体现。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是动物的本能活动,也不是不讲效益和效率的蠢行妄动,更不是“苦行僧”式的“修炼”。高质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只能靠高效益、高效率的创造性实践才能获得。
第二,追求实践价值有助于实践主体在实践中自觉地追求实践活动的高效性。实践的代价要合理,人们要积极追求事半功倍,避免事倍功半。因为作为人类个体其有效的生命期是很短暂的,人们的精力和智慧也是极为有限的,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也是有限的,都不能耗费或浪费,更不能造成后世实践者的障碍。追求实践活动的高效性,减少物质代价的支出,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就是延长人的生命,对于人类整体而言就是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第三,追求实践价值有助于激励实践主体发奋图强成为竞争场上的优胜者。无论个人与个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面临着优胜劣汰、生存竞争的问题。古往今来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诫人们,“落后就要挨打”,“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中也以其特殊方式屡屡表现出来。因此,客观的现实性和理想的可能性都要求人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优胜者。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确实是无情的,越是先进的、优胜的就越容易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并借助这种优势地位而获得成功,越是落后的越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四,从传统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分析,追求实践价值也有助于实践主体用实践效果检验理论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由此可见,追求实践价值或确立“实践求功”的哲学新观念,无论对人类的整体利益与发展,还是对个人、企业、国家的利益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资料
实践价值.mba智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1 18:56
目录
概述
内容
意义
参考资料